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
傳統山水畫以筆墨為基,紮根於意境塑造,三大要素構成畫面生命
文/秋香
受儒家哲學思想影響深遠的中國傳統畫卷,有著文人骨子裡的那份底蘊,經過千年歲月磨礪經久不衰,展現出人與自然的關係。
其情感與意向雜糅,飽含精神色彩,如果作畫時沒有情感,便容易讓畫作失去靈魂,稱不上中國山水畫,更談不上畫有意境。
傳統山水畫以筆墨為基,紮根於意境塑造,在此程式化的基礎框架中,又有三大傾向構成畫卷生命,讓其能勃發於歷史之中,在時代更替中傳承與創新。
01選材獨到,構建韻致
或遼闊或恢宏或俊秀又或者超凡脫俗、恬靜雅適,山水畫的畫卷總是和俗無染。
達成這種特點的,除去畫家的獨特筆墨韻致外,還來源於對於意象的選擇,也就是選材。取法自然,取材自然,不同山水之境,韻致自然獨到。
需要在山水間的獨特理解中加入最動情、最有意義的部分,將無趣之境割捨,在「斷舍離」的審美基礎上尋求超凡脫俗之氣。
而恰恰是這個過程,方能構建韻致,將畫筆下的山水從俗世中提煉處世之態,並整合而成一個有機、和諧的畫面。
02強調思想,注重表達
中國人對於傳統山水畫的思維便是意象思維,在筆墨基礎上著力追求對於意境的塑造。
在大格局、大境界的方向上突出神韻,強調主體思想的融入,讓畫面有了畫家的思緒,生機便從中蕩漾開來。
加之注重表達,不吝惜筆墨於細膩筆態的描繪,在深淺、遠近、明暗等對比變化中,對於意境的塑造有著正面的推動作用。
這樣的繪畫方式,已經構成山水畫的重要基因,在傳承當中仍舊有著基本的格式。
03以形繪意,虛實交替
但從畫面表現上去對山石畫進行審視,主體描繪的對象是自然界的山水景致,並非是抽象中的想像。
而是有著生活經歷為基礎,但它並非是自然景象的羅列。而是通過以形繪意,將深厚的思想融入其中。
往往會藉助於虛實交替的描繪方向,給看眾們予以指引,在對畫面的虛構式填充中,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栩栩如生的虛構會讓畫面充斥著生機和詩情畫意,為看眾們帶去賞析之趣。
三大傾向的使用,在程式化的基礎之上,讓畫面的內涵各有不同,但總歸建立在意境描繪的底蘊之上,讓山水畫脫離世俗束縛,成為傳達藝術美感的一種獨特媒介。
—END—
本平臺所發布的圖片均搜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藍鷹書畫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為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