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傳承,民族之魂!變中不變,取長揚長!

中國山水畫傳統更新,是在融合西方畫法之長上,可以說沒有任何爭議。但是,重視中國畫民族文化價值觀的獨特語言方式上是……可以吸收西畫元素為有,但必須體現出傳承民族獨特語言本色,而是在變中不變中「取長揚長」傳承民族獨特語言本色。這……不僅中國山水畫的核心,也是中國山水傳承民族文脈的初心。
墨法之妙、全從筆出!山水畫家如何能做到「韻趣之墨」,從而達到「蕭灑風韻"和「盡變窮奇"的筆墨形式美呢?
首先:對墨的五色(焦、濃、淡、溼、幹)要以形式化完美展現在畫面中。
焦墨,是繪畫中畫那些特別深重而又突出的部分。它在全幅畫中顯得特別黝黑,黑而發光。是用於筆蘸上極黑之墨是為焦墨,常用來突出畫面最濃黑處,是勾、點,或皴。
濃墨,是說墨色的程度僅次於焦墨。焦墨有光澤感。濃墨有水分,雖黑而無亮光。是以畫面近的物體及物象陰暗面,體現層次感。
淡墨,水分更多,成了灰色的墨叫淡墨。 墨色淡而不暗,不論幹淡或溼淡,都要淡而有神,多用於畫遠的物象或物體的明亮面
溼墨,這在墨彩上是僅僅有一些灰色的影子。多用於渲染,或雨景中的點葉、點苔、使畫面具有溼潤之感,或用於潑墨法,表現水墨淋漓的韻味。
幹墨中水分少,常用於山石的皴擦,可產生蒼勁、虛靈的意趣。
墨法用筆
破墨法:就是要打破原有的墨跡而產生墨色濃淡,相互滲透掩映,滋潤蒼翠的藝術效果。破的方法有多種,分為:濃破淡和淡破濃墨破色、色破墨等。一般都是趁溼破或半乾溼破,幹了就無法破了。
積墨法:就是作畫時用墨一層一層往上積的意思。一般從談到濃,層層積染。師法古人,用淡墨六七分後加而成深,畫面展現的是墨色茲潤而不枯。成功的畫面,他們都知道作畫時用墨是最難,首先都是先用淡墨積到可觀處,然後同焦墨、濃墨分出畦徑遠近,因此在生紙上需多次滋潤。這就是積的方法,其方式是幹了以後積,有的是半乾溼時積。需要注意的事項是:積而不是平染,是在淡墨染中而帶擦,仍然是筆筆有法,只有這樣,展現的藝術效果是滋潤渾厚。
潑墨法:我們通常所說的潑墨法,不是用碗把墨水往宣紙上潑,而是用大羊毫筆蘸上飽滿的水墨作畫,看來有潑的意思。這樣,其藝術效果展現的是酣暢琳漓,氣勢豪放。是最完美表現雲山煙雨巧妙布局。
幹墨法:幹墨法不像潑墨法那樣用水很多,而是筆中含水量極少,完全用幹筆作畫。
蘸墨法:是筆尖飽含淡墨,蘸濃墨後速畫。是有邊淡中濃或半淡半濃的滋潤和而展現畫面向立體形式美效果感。這是山水畫常常採用的技法。
【結束語】筆墨是中國畫的獨特的民族語言,時下,在中國畫趨向多元化情況下,但……民族之魂不能忘記。
文章插圖:中國山水畫家李明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