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鳳
我們應當在傳統文化的縱坐標與當代人文境況的橫坐標所構成的背景下討論十二生肖。
用中國畫表現十二生肖,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工作。
因其不僅與有著數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關係密切,更與涉及到文化學、心理學、社會學、民俗學、哲學、美學等諸多層面的文化寬度關係密切。
面對兩千多年審美習慣的穩定性,如果沒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和人文素養、過人的造型能力和筆墨駕馭能力,不出意外的話,極易將十二生肖畫成俗物。
需要強調的是,十二生肖圖雖然表現的是動物,但絕不是動物畫。
鑑於十二生肖廣泛而深入的民間性,古代文人似乎很少將其納入筆墨表達的視野,因此,十二生肖在古代以雕塑形式和民間藝術的形式出現的機會較多,在繪畫中並不多見。
近世以降,隨著藝術觀念的解放,諸多畫家才將其納入自己的筆墨表達範疇。
但不難發現,即便是那些實力在手的畫家也很難真正畫好。
原因如上,此不贅述。
庚子立冬,讀李學明先生《十二生肖圖冊》,眼前為之一亮,心中泛起的是一如既往的賓服與讚嘆。
李學明是人物畫出身,他從表達筆墨裡的鄉愁出發,將傳統中國畫中的人物畫一門向前推進了一步,在當代中國畫界可謂真正的實踐派。
他的筆墨透著一種沉厚的真誠、自然的古雅,又洋溢著明確的時代感受,讓人常讀常新。
很多時候都讓人恨不能到那畫中生活,尋找遺落在畫中的那個曾經的自己。
此次李學明先生所畫十二生肖,有著迥別於前人和普通人觀念上所理解的意思。
很顯然,他筆下的十二生肖分明有著人物畫的氣質在裡面:
用筆高古,造型準確,筆墨到位,又能傳神,與情態各異的童子產生其樂融融的和諧關係。
十二生肖古雅的文人氣質與鮮活的生活情趣在筆墨中合而為一,不同於前人,亦不同於時人。
分析這套作品,大致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採用生肖配人物的畫法。
前人畫十二生肖,多為生肖個體,有的則配以花卉林木,營造動物慣常的活動環境。
至李學明,則一改前人經驗,配以人物,體現人與動物的情感關係與和諧共生的人文理想。
事實是,在人類世之前,人與動物不僅不相互排斥而是彼此共生的關係,體現的是中國傳統道禪哲學中「萬物齊一」的觀念。
人物畫難,寫意人物畫尤難。
十二生肖,配以童子,讓人視覺為之一新,在體現中國傳統哲學觀念的同時,也體現著新時期愛護環境呵護動物的人文主義精神,可見,其立意有著相當的哲學高度和鮮明的時代色彩。
其次,畫有古意。
古意從何而來?
不是說畫古代的物事就有古意,古意從用筆中來,畫西裝革履禮帽T恤手機皮包眼鏡手錶,照樣可以畫出古意來。
李學明「瞻岱記」系列作品就鮮明地體現文人畫之訣竅在乎用筆,用筆高古才有意境的營造。
用筆一詞,眾人皆奉若圭臬,但罕有人真正得其奧義。
李學明用筆氣質高古,得自書法,他的行草寫得好,篆書更佳,對筆墨的玩味滲透到每一筆之中,線質高古脫俗。
除了書法用筆,更關鍵的是李學明是好古之人,他的日常生活和藝術創作無時不刻不透出一種古典文人的雅致來。
李學明一以貫之地一身布衣,生活質樸,擅長木工,喜歡稼穡,嗜書如痴,精通音律,更是能寫一手好文章,他的文章大有明代散文的氣質。
多方面修養浸潤五十餘載,讓他運筆自帶古風,滌蕩淺俗。
石濤云:「畫唯俗不可醫」。
自古及今,凡留名畫史者哪個不是脫俗之人?
觀此十二生肖圖,無論對動物、人物還是配景之物的勾勒,都體現了李學明過硬的用筆質量、紮實的造型能力以及筆墨中無時無處不自帶的古雅之氣。
李學明是人物畫大家,對動物的塑造自然有別於單純的動物畫家,無形中帶有人物畫傳神的氣質。
畫中十二生肖,鼠的機靈,牛的憨厚,虎的慈祥,兔的可愛,龍的慈悲,蛇的神秘,馬的昂揚,羊的溫順,猴的乖巧,雞的質樸,狗的忠厚,豬的憨態;
尤其強調與人物之間互動時的情景動態(或求雨,或牧牛,或伴虎,或浴馬,或放羊,或飼兔,或逗猴,或觀蛇),盡顯不同動物的性靈與特點,每一幅作品都別具情趣,充滿著富有溫度的人情味。
第三,筆墨凸顯一個「淡」字。
李學明先生崇尚簡淡生活,他的美學觀念也是如此,但這簡淡絕非簡約,亦非寡淡,是刪繁就簡之後的提煉,其內核是樸厚。
此十二生肖圖,筆墨一如既往的乾淨利落,水墨為主,偶爾設色,墨與色得以恰當融合,整體凸顯一個「淡」字。
第四,圖式凸顯一個「簡」字。
李學明畫風走簡率一路。此十二生肖圖,圖式的經營體現李學明的藝術主張之一,那就是「簡」。
畫中動物,並不斤斤拘泥於形似,而是尋其大意,有的用勾線,有的用皴法,有的二者兼顧,但一律注重空白的運用。
空白是中國畫尤其是文人畫獨特的繪畫語言,它根植於我們的文化特點和哲學規律。
十二生肖圖大片空白的運用,給讀者留下了更豐富的想像空間,拓展了畫面以外更加豐富的文化和哲學意味。
此十二生肖圖最能體現一個詞:童心。
這組畫因充滿生動的童趣而看起來輕鬆,讀起來有味,散發著濃鬱的人情味。
畫中人與動物在日常化的生活環境裡一派古淡天真,體現了李學明沉厚自然的修養,更體現著他一顆天然質樸的赤子之心。
以上皆是畫家本人綜合能力與藝術素養的體現,它們藉筆墨的駕馭和文氣的灌注,最終匯聚到一個詞:「傳神」。
對於人物畫擴展至動物畫而言,造型相對容易,而傳神最難。
傳神,這看似形而上的感覺到底從哪裡來?
大約要歸結於「修養」二字。
《菜根譚》云:「文以拙進,道以拙成」,強調做人做事應本分自然,應守拙,而這正是中國畫的筆墨之道,非修養樸厚自然不可為。
綜合多方面因素看,十二生肖圖的創作是一個很好的創意,是一套非常出色的作品。
李學明畫十二生肖,又由李學明先生親自裝幀設計,由龍度山房出品監製,於是2021年辛丑牛年十二生肖掛曆應運而生。
2020年11月12日於石頭小記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