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雲村摩崖造像位於自貢市大安區三多寨鎮洞雲村4組(原屬鴛鴦鄉)東崖坡上,坐東向西,始鑿於明萬曆十五年(1587),分布面積約200平方米。造像一龕三尊,為釋迦摩尼與弟子迦葉與阿難。現為大安區文物保護單位。
洞雲村摩崖造像從某種意義上看,應該是明代茨溝寺的重要遺蹟之一。據資料介紹,明嘉靖年間在此建有一座宏偉的洞雲禪寺,俗稱茨溝寺,茨溝寺地處東、西、北三面山巒峭壁所形成的窪地,窪地底部依山傍崖。後來在此設有洞雲村小學,然後拆除了老房子,蓋成了現在還看到的敬老院遺址。
川南城際鐵路與洞雲村摩崖造像「擦肩而過」。
現在洞雲村摩崖造像前新建了一個觀景平臺和寬闊的梯步。
登上平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小佛龕和陰刻"泰山石敢當"五字
小佛龕內佛像早毀,近年為村民另置觀音瓷像於內,龕上刻有楹聯云:「慈心渾似彌陀佛;浩宇還同紫竹林。」
一幅陰刻"泰山石敢當"五字,字旁陰刻八卦型符。據說上端刻有巨獸面孔浮雕,歷經歲月滄桑已經很難看出痕跡。
造像一龕三尊,為釋迦摩尼與弟子迦葉與阿難。龕為拱頂,高9米,進深4.3米,寬4.35米,大佛像連基座通高7.2米,胸寬2.3米,厚0.9米。龕內左下壁原有刻碑一通,刻有:"清嘉慶丙子冬月"字體。佛龕外原有單披木構件,早毀,近年又建成水泥雙柱陶瓦屋披,現在建不鏽鋼雨棚保護。大佛頭像毀於上世紀60年代,近年村民自行修復造像,造成佛像面目全非。
造像左下方有一陰刻面部圖案
造像右側上方有許多當年建在造像時留下的孔洞和大安文物保護單位銘牌
造像右側下方有一排疑似羅漢造像的遺蹟,只是破損太嚴重了。
從洞雲村摩崖造像右側的梯步底部更能看出那一排是疑似羅漢造像
洞雲村摩崖造像雖然規模並不算大,但值得一提的是它與西崖的登雲大道摩崖石刻,都是自貢東部地區少有的明代摩崖石刻造像,對於研究自貢地區明代佛教的發展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