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國,巴山蜀水,21張圖表解讀四川262處全國文保單位

2020-12-05 楊東升的旅行視野

在中國,四川和甘肅是綜合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兩個省份,尤以四川為極致!

四川,48.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有複雜多變的地形、奔流不息的大川、熱情好客的多民族、遍布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川菜美食、自帶灑脫詼諧的川話...

四川省地圖

四川省18個地市、3個自治州、共計262處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從1963年第一批-2019年第八批),按照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及石刻、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物五個分類,用22張表格統計列示。透過文物看歷史、勘地理、探索民族民俗、記憶傳統工藝、挖掘獨特地方文化。

四川省全國為文物保護單位一覽表

重要提示:四川省18個地市、3個州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會在文末呈現。

深度旅行,領略綺麗多姿、底蘊深厚的四川巴蜀文化,從這裡開始。

為什麼說四川省綜合旅遊資源為全國之最?

1、四川是地形地貌最複雜的省份

四川省48.6萬平方公裡土地,剛好位於我國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交界處,地形類型複雜多樣,囊括了平原、丘陵、高原、山地和盆地全部五中基本地形類型,地勢落差巨大。

四川省地形大致分為東西兩部分。

川西地區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越往西部總體海拔越高,從地形單元角度來說,屬於我國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的組成部分。基本包含了四川省的三個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甘孜州的貢嘎山是四川的最高山,也是四川地理海拔最高點,海拔為7556米。

四川地形氣候分布圖

從川西地區往東,地勢迅速降低,進入到我國第二級階梯中海拔最低的區域,也就是四川盆地,盆地四周分別是海拔較高的山地高原,盆地東部是巫山、北部是大巴山、西部是橫斷山脈、南部是雲貴高原,盆地的中央是地勢低平的成都平原,面積約為1.88萬平方千米,海拔僅為600米左右。

胡煥庸線,即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人們逐漸發現,這條人口分割線與氣象上的降雨線、地貌區域分割線、文化轉換的分割線以及民族界線均存在某種程度的重合。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執行總編單之薔將胡煥庸線看作是中國景觀的一個分界線。由景觀聯繫到歷史文化,似乎可以發現,這條線也是中原王朝直接影響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邊界線,是漢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間戰爭與和平的生命線。

從海拔最高的貢嘎山(海拔7556米),下降到海拔最低的成都平原(海拔約600米),地勢落差巨大,總落差近7000米。

貢嘎山-蜀山之王

地勢落差巨大,也形成了雅礱江、金沙江、岷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沱江、涪江、赤水河等大江大川。

地形的複雜性與大山大川,形成了四川風景、民族文化、建築及摩崖造像、墓葬習俗等具有多樣性和不可複製性,是四川文物獨特性的地理條件。

2、四川風景大開大合,融合自然美景與人文歷史,不拘一格,瑰麗多姿

得地形複雜大川縱橫之利,四川的風景絕對奪人耳目,踏上這片土地,瞬間會被洗腦。

稻城亞丁-人間最後的淨土

從最北端若爾蓋高寒草原、黃河第一灣到西南端被譽為"水藍色星球上的最後一片淨土"的稻城亞丁;從最西端「天上的仙鶴啊,借我一雙潔白的翅膀,我不會遠走高飛,飛到理塘就返回」的甘孜理塘 ,到東部宜賓「蜀南竹海」、「閬中古城」;從羌族高聳的精美碉樓到彝族火把節;更有「秀甲天下」的峨眉山、「天下幽」的青城山、「窗含西嶺千秋雪」的成都西嶺大雪山、「蜀山之王」貢嘎山、「東方的阿爾卑斯」四姑娘山;再遑論「國寶熊貓」棲息地雅安碧峰峽、「人間仙境」九寨溝、黃龍、世界水利工程歷史「活化石-都江堰水利工程」。

閬中古城

目前,四川省共有世界遺產五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認定),在全國各省區僅次於北京。

分別是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黃龍」;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九寨溝」;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的「峨眉山-樂山大佛」;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青城山-都江堰」;200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人間瑤池-黃龍,世界自然遺產

透過文物國保單位列表看四川文物文化靚點

1、古遺址-三星堆

四川省現共有古遺址27處。其中新石器時代7處,商周漢晉以來20處。

三星堆遺址在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古遺址類全國保護單位。

三星堆遺址無疑是最令人震撼著迷的考古發掘,初見誇張的如同天外來客的三星堆青銅人物造像,就被迷惑,有一種強烈的吸引力,吸引探究這個墓葬遺址的奧秘。

考古發現,三星堆遺址為距今約4800年~3100年的古蜀文化遺址,也就是說,相當於中原地區的龍山文化時期,與黃帝文明年代相當,這有力的證明了三四千年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性(也就是說,中華民族並不一定都是炎黃子孫)。

重要提示:四川省18個地市、3個州共計262個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圖表在文末呈現,請收藏,看透四川旅遊文化底蘊。

舉例:南充市共八批五類全國文保一覽表

南充市各類全國文保單位一覽表

三星堆青銅人面像,你是外星人嗎?且往下看分解...

三星堆遺址一經發現,就在世界上引人矚目,這是因為在發掘過程中出土文物有許多神秘之處,產生的無數謎團令人匪夷所思,例如無法辨認的文字、見所未見的出

土文物,以致被外國媒體稱三星堆遺址是來自「外星人」的文化。

謎團大致以下幾種,時至今日,尚無定論。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樹

01 文明源自何方,為何突然消亡?

三星堆文化來源在哪裡?是岷江上遊新石器時代、山東龍山文化、川東鄂西史前文化?但沒有結果。

倒是有大膽推測,遺址出土的祭祀用品帶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點,特別是青銅人像詭異的造型及金杖上神秘的符號和圖案,與世界上著名的瑪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並且這幾種文明的締造者同時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廢墟和難解之謎給地球人迷惑推測。

02 三星堆青銅人像是什麼人?

三星堆出土文物最神奇的便是眾多青銅造像,這些青銅面具和人像「高鼻深目、顴面突出、闊嘴大耳,耳朵上還有穿孔」根本不像中國人,或者說地球人,很多人都猜測三星堆文明也可能是「外星人的傑作和遺蹟」。

這樣的容貌是不是和科幻小說中的外星人很像,但也許科幻小說就是人類很遠古的文明記憶。

03 高超的青銅冶煉技術來自何方?

04 器物上的「巴圖蜀語」之謎

三星堆出土文物上的古蜀文字與瑪雅文字一樣是僅有的幾種未被破譯的古文字之一。

2、古墓葬-懸棺葬、船棺葬、崖墓

四川省現有國保單位古墓葬分類懸棺葬列入一處、船棺葬一處、崖墓14處,這些埋葬方式是特定歷史時期、宗教文化、地理條件等綜合形成的喪葬方式,具有很多神秘之處。

01 宜賓珙縣僰人懸棺葬

僰人懸棺被列入第三批全國文保。

僰人,一個生活在四川南部崇山峻岭中的神秘部族,他們活得痛快,死得尊嚴,世代相傳,把祖先的屍骨安葬在高高的懸崖上,和江西龍虎山的懸棺不同,這裡的懸棺不是放進崖洞裡。

據考古工作者在極少的隨葬品發現,這些墓葬在明萬曆年之前,並且是戛然而止。在萬曆年間,僰人的勢力日益壯大,他們與明代中央王朝的矛盾也在逐漸加深。根據歷史記載,當時明王朝調集了雲貴川三省的大軍,包圍了僰人的山寨,最終勇猛的僰人被「平定」,鐵器時代的冷兵器英雄敗給了裝備著大炮的明軍,之後,僰人的後裔習俗就漸漸淹沒在漢文化中了。

珙縣僰人懸棺

但現在,關於懸棺是如何放上去的 ,仍然是謎。

3、古建築-羌寨碉樓

四川現共有古建築國保單位144處,佔比總量262處的55%,多為唐宋以來祠、廟、寺,羌寨碉樓可謂一股清流,在灰暗的古蹟群中以旺盛的生命力熠熠生輝。

從阿壩州由北往南走,沿途羌寨民居和寨子旁高大的羌寨碉樓建築精美,是當地一大特色。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

{!-- PGC_COLUMN --}房、索撟、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羌族傳統民居為石片砌成的平頂房,呈方形,平頂,一般分三層,每層高約3米。底層為廁所或做圈養牲畜、堆草漚糞用,二層一般為堂屋及臥室。但現在的羌寨新居保持了傳統建築式樣,基本都不養牲畜,環境整潔漂亮。

理縣一處羌族村寨

碉房各層均留窗洞。窗呈方形,內大外小,面積0.3~0.5平方米,用石板或木板於內鑲成,不加窗格,可防風防盜。房頂為平臺,平臺上留尺許方孔以通風透光(即天窗),下雨時用石板蓋上。平臺用途甚廣,是羌人室外活動的主要場地,曬糧、脫粒、老人散步、婦女針織、兒童遊戲皆於其上進行。碉房相互依借,使屋頂平臺連成一片,高差處則置木梯互通往來,成為連通相鄰各戶和溝通人們交往的第二通道。

理縣一處新式羌族碉房

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是羌族村寨的標誌性建築物。

目前,阿壩州羌寨旅遊搞得風風火火,呈現新農村繁榮發展氣象。

02 崖墓喪葬文化

在四川古墓葬國保單位中,有14處崖墓,多為漢代墓葬,分布較廣,在宜賓、資陽安嶽、眉山青神、內江、樂山等地都有發現。

崖墓是在山巖上穿鑿洞穴作為墓室,往往以墓群形式存在,整體規模龐大。西漢後期在川西開始出現,後迅速發展,到東漢風行一時,經過蜀漢兩晉南北朝,在部分地方一直延續到明清,成為近2000年來四川一種獨特盛行的墓葬形式。

崖墓

崖墓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人文、藝術、民俗等信息。

03 船棺葬

船棺葬是一種獨特喪葬習俗。是以獨木為棺,形體像一隻小船,頭尾翹起,艙為棺靈柩。船棺有土葬和崖葬兩種方式。我國南方福建、江西、四川都有分布。

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被列為第五批全國文保,為東周時期的一處多棺土葬墓,是四川繼三星堆之後古蜀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其用整楠木鑿成的船棺14具,獨木棺數量之多,體量之大,堪稱全國之最。

船棺葬

4、四川石窟寺與摩崖造像

全國石窟寺之豐富,莫如西北、中原,但摩崖造像之盛,莫如四川。四川262處國保單位中,有22處摩崖造像,可謂全國稱冠。

摩崖造像,首先得有崖。四川境內長江流貫,匯岷江、沱江、嘉陵江、涪江、大渡河諸水,再加上地勢落差大,在河道兩岸形成了丹崖翠壁,清波綠水,綠樹修竹間雜,是開鑿石窟寺、雕刻造像的絕佳位置。

石窟寺與摩崖造像題材多佛教人物故事群雕,不同的是一個在洞窟中,一個多直接在崖面上或淺龕中雕鑿,時代多南北朝以後。

5、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物

四川在我國近現代歷史上也有濃墨重彩的表現,一批新中國領導人故居被列為國保單位,還有瀘州老窖池、劍南春窖池、自貢井鹽場、合江醬油釀造作坊群等古老生產工藝列入全國保護單位名錄

四川省18個地市、3個州共計262個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分地市列表

相關焦點

  • 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議程
    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 中國史學會、光明日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中國古都學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主辦 敦煌研究院、四川省歷史學會、成都博物館、四川省對外文化交流中心、四川大學城市研究所承辦
  • 溪山清遠 循著二十四節氣看遍巴山蜀水
    原標題:溪山清遠 循著二十四節氣看遍巴山蜀水   在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看作中國貢獻給世界的「第五大發明」,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有了氣象衛星、高清雲圖、智慧氣象,我們早已不再需要「肉眼」觀天,二十四節氣為何還如此重要?這份「遺產」在當下價值幾何?
  • 原來我國有13個「天府之國」,除了四川盆地你還知道哪幾個呢?
    「天府之國」一詞最早出現於秦朝,意思是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地方,是天然的府庫。對於很多人來說,天府之國就是如今的四川盆地。但實際上,天府之國這個稱呼曾經代表過許多地方,如果要慢慢盤點,全國各地差不多有13個地方被稱為「天府之國」,而四川盆地只是其中之一,同時也是現代人們最為熟悉的一個。
  • 《四川畫報》2021年1月新刊推薦|安寧河谷 陽光天府
    安寧河谷 陽光天府 寬闊的安寧河谷孕育了這裡特殊的自然稟賦:區內釩資源儲量佔全國的63%、居世界第三,鈦資源儲量佔全國的93%、居世界第一,還是國內第二大稀土礦區;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乾熱河谷氣候形成了「天然溫室」,四季瓜果新鮮,月月花朵盛開。因此,安寧河谷又有著「第二天府」之譽。
  • 盤點四川十大旅遊景點,四川省十大景點排行榜
    為您盤點四川全域旅遊必玩景點有哪些,「天府之國」四川是中國旅遊資源極其豐富的地區,各個區域的景觀特色都不同,。根據旅遊景區等級、兼顧景點類型,以及其旅行者網友關注度等,小編為您盤點出四川十大旅遊景點排名,不知你覺得如何,歡迎發表你的觀點。
  • 「花開天府 雲遊四川」 在快手一日看遍錦繡山河
    考慮到疫情下,許多人無法親臨四川欣賞「天府之春」,4月10日,「花開天府」全媒體主題宣傳推廣活動舉行首次舉辦多鏈路「雲遊四川」直播,稻城亞丁、四姑娘山、杜甫草堂、三星堆、黃龍、錦裡等13個頗受全國網友關注的四川人氣景區分上、下午兩個時段同步在快手多鏈路直播間與老鐵見面。
  • 成渝雙城志:山水相依④|沃野天府與雄渾山城 萬餘高等植物滋養巴蜀...
    岷江、沱江穿城而過,沃野千裡,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百川向東,匯於四川盆地東部平行嶺谷,一座半島繞水而生,因江而興。名城危踞山嶺重丘,錯落有致,是謂山城。圖據網絡物華天寶共育川渝生物「聚寶盆」大自然鬼斧,削一方平原,鑿一處山地,皆因水而興。岷江和沱江幹流穿越成都市境,境內岷江幹流長96公裡,沱江幹流長146公裡,岷江、沱江流域面積分別佔55%、45%。而蜀地百川向東,長江、嘉陵江交於一處,江面自此開闊。
  • 七彩雲南、多彩貴州、天府之國,誰的旅遊業發展更好?
    第二個要講的省份是貴州,簡稱「黔」(或貴),貴州是這兩年發展起來的旅遊大省,全省高原山地為主,是唯一一個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有著「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說法。
  • ...奮鬥繪就「新天府」——川蜀大地幹群「戰貧」軌跡掃描
    新華社記者楊三軍、陳健   在世人眼中,千年都江堰造就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其實,在都江堰滋養著的成都平原之外,四川還有廣袤的高原地區、涼山彝區、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四大連片貧困地區,千百年來與貧困抗爭。  幸福來自奮鬥,實幹成就夢想。
  • 【方志四川•散文】趙成平 ‖ 寒露冷凝時 巴山秋意濃
    每每這時,我就固執地認為王維筆下描繪的就是我家鄉大巴山的山村之秋,詩的意境開始在腦海裡復活、重現、生動、鮮活起來。我的家鄉地處大巴山南麓,秦嶺擋住了北來的冷空氣和風沙,氣候溫暖溼潤,山水秀麗,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山村少女水靈多情,巴山漢子壯碩勇敢,父老鄉親們過著安樂祥和的生活。
  • 成都考古再現重磅發現 劉備皇宮或在天府廣場東北側
    富貴昌地磚刻紋石犀牛  作為三國時期蜀漢的首都,成都的三國遺存在全國名列前茅。劉備在成都稱帝之後,皇宮位於何處?  2013年年初,在天府廣場東北側的四川大劇院建築工地上,發掘出一隻神秘的石獸,被市民稱為最萌石犀。經考證,石犀製作年代距今約2000年,或為李冰治水時製作的,作鎮水之用。  作為當年現場考古人員之一的易立介紹,在對四川大劇院古遺址展開的大規模發掘中,除了這隻石犀,還發現了大量的漢代遺存,且所佔比重最大。
  • 【方志四川•紅色記憶】巴山閩水巾幗芳——紀念旺蒼籍老紅軍...
    巴山閩水巾幗芳——紀念旺蒼籍老紅軍侯敏誕辰100周年(下)許身抗日報家國為了抗日,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一次,她偶然聽說,住在不遠處的軍區工程兵政委夫人侯敏也是四川紅軍,這才有了開頭相見這一幕。此後,侯敏隔三差五看望長德,經常做好四川人愛吃的飯菜,讓女兒楊寧趁熱送到王長德住處。
  • 全國冠軍:石室天府中學女子壘球隊再次登上榮耀之巔
    石室天府中學女子壘球隊在全國第二屆青年運動會壘球項目決賽中奪得女子U16俱樂部組冠軍,同時也為四川代表團在二青會上奪得了第27枚金牌!據悉,本屆比賽於7月18日至22日在廣東省中山市舉行,四川成都高新隊參加了女子U16俱樂部組比賽。
  • 重慶四川兩地市民互遊,120萬張門票!免費送!
    即日起重慶、四川的市民可免費互遊兩地A級景區啦!川渝兩地120萬張門票將對兩地市民免費發送!!!四川省面向重慶市市民,提供了60萬張免費景區門票。包括峨眉山、樂山大佛、三星堆博物館、西嶺雪山、巴山大峽谷等100餘個知名景區。還有超過半數的市州和100個景區推出優惠政策。
  • 為天府文化地標點讚 作家王國平病中寫下「推薦論文」
    尋找天府文化地標的意義 是讓這些文化符號重新煥發生命力王國平最近幾年,人們開始關注文化地標,尤其是《華西都市報》等對此用力頗多,引起了文化學者和廣大市民的極大興趣,我以為這是一件功德無量的文化大事,讓人起敬。四川儘管偏處西南一隅,但是其文源之深、文脈之廣、文氣之足、文風之盛,一點也不遜色於其他文化重鎮。
  • 明故宮銅牌消失引反思:文保單位保護不善亟待解決
    王蘇毅 攝  中新網北京7月9日電(唐云云)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京明故宮遺址的介紹銅牌大面積消失。工作人員解釋稱,銅牌擺放時間久遠,加上暴雨頻繁衝刷造成固定銅牌的膠鬆動,致使銅牌脫落。但這引起了不少網友質疑遺址管理出現了問題:「連個介紹銅牌都保管不好,這幾百年的文物又怎麼能夠讓人放心保護呢?」
  • |成都|天府大道|四川|德陽
    =四川司法警察職業學院=▽四川司法警察職業學院,建校二十多年來,為社會輸送了近萬民專業人才。籌建的大型野外是實戰實訓基地,更是在全國都很少見的!美上央視,名副其實的宜居之城!在2018年,德陽還首批入選了央視的「魅力中國城」,代表四川走向全世界的眼球,名副其實的宜居寶地。=三星堆博物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蜀文化遺址。
  • ...越南開國之王原來是「古成都人」系列之一:漢中平原類同成都平原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越南開國之王原來是「古成都人」系列之一漢中平原類同成都平原易旭東一部古蜀邦交史。一部戰爭史、遷徙史。漢江之水天上來。雍都城高池寬蘊含著天人感應思想。甘肅東南部,位於中國的幾何中心,因與陝西略陽以北的嘉陵江上遊同在古漢水流域,對應著「銀漢銀河」的「天河之水」,山地,名為天水,大江,名為漢水。大禹帶領「治水」的主力部隊「川軍」,在這裡曾有濃墨重彩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