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手機)測光,影調,色彩,色溫,白平衡深剖析。你看了嗎?
今天講的內容與昨天講了光圈,快門,感光度(ISO)等設置都是息息相關的,廢話不多說,跟我來。
測光模式:
在數位相機中測光系統可以根據外部光線條件和拍攝對象受光情況,給我光圈與快門的組合,隨著相機的自動化提高,測光模式也越來越多,大致分為中央重點測光(綜合考慮周圍物品而測光)、點測光(用於對特定的地方測光,且不容易受周圍光線影響)、局部測光(適用於對拍攝主體與背景有較大差異,比點測光更大)等。
影調:
影調的處理在攝影藝術創作中較為常見,指的就是攝影畫面在光的作用下產生的黑、白、深淺不同的灰多層次的調子,就是黑白攝影的核心技術,在彩色攝影中也是如此..基調是畫面攝影中的主要影調,分為高調(由中灰到白,具有純淨,清秀感),中調(由黑,深灰到淺灰,具有強烈的立體感,細膩感),低調(由灰到深灰至黑,具有深沉、莊嚴感),選擇不同影調會有意象不到的效果,比如高調適合兒童,鳥類等,而中調城市建築,具有層次感的東西,而低調適合人像與特定風光照。而影調可以通過改變光照條件,拍攝地點和相機鏡頭前加濾光鏡來改變
色彩:
色彩你是照片的重要屬性,對於形象塑造,表現主題,烘託氛圍與重要作用。一張彩色照片都有屬於自已的主要色彩傾向,就是給人第一感覺的色彩印象,拍攝時的色彩基調主要從色彩對比以及色彩協調等兩個方面進行。色彩對比主要又包括色相對比度,明度對比,純度對比三種。色相就是色彩的名稱和相貌,如紅、橙、黃、綠等,色相對比又分為三原色(紅綠藍)與三補色(三原色互補的黃、品紅、青色)。在拍攝中利用互補色形成的配置會產生強烈的色彩對比。明度對比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淺程度之間的對比。純度對比就是色彩飽和度的對比,色別相同,純度不一樣,也能獲得色彩對比的效果。純度越高色彩越飽和色彩就更加的鮮豔。 而色彩協調就是通過改變色相,明度,純度比例達到協調效果。比如在一張色彩整潔的照片中,一處小面積的不同顏色可以給場景增加趣味性,但是這個顏色要經過深思熟慮,與整個畫面畫面不衝突.
色溫:
通常人眼所見到的光線是由七鍾色光的色譜組成,有偏藍,偏紅,而色溫就是專門來度量光譜的成分。用絕對溫標k(KeIvin)表示,當光源發射光的顏色與絕對物品在某一溫度下輻射的顏色相同時絕對物體的溫度就被稱為該光色溫。色溫越高光色越偏藍,色溫越低光色越偏紅、橙、黃。 在一天中,日出30分鐘,光色發黃,色溫值約為2400k,正午時分,日光偏白,色溫上升到4400~5500k,日落前色溫降至1900k。不同的色溫有不同的效果。色溫在3300k以下給人一種溫暖、熱烈、活潑的感覺,色溫在3000~5000k有種明朗爽快的感覺,色溫在5000k以上會有一種寒冷、嚴肅、安寧的感覺..
白平衡:
白平衡是指顯示器中的紅,綠,藍,三基色混合後產生後生成白色精確度的一項指標,是攝影領域重要概念。在色溫較低時在拍出來的照片存在偏紅,偏黃。色溫較高時會偏藍、偏綠,此時我們可以白平衡功能來進行補償。在數位相機內部有自動白平衡或者手動白平衡來矯正,應情況而改變。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喜歡的關注,點讚,收藏三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