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白平衡表達畫面「溫度」

2020-12-04 太平洋電腦網

  當我們拍攝一張照片,除了我們拍攝的主體、構圖方式和光線畫面以外,還需要調整畫面的冷暖調,也就是所謂的畫面的「溫度」。對於相機來說,畫面的「溫度」是用白平衡來表現的,而調整白平衡,則需要我們通過控制色溫來實現。


尼康官方樣張

  一般而言,相機上的色溫調整越低,顏色越偏藍;色溫越高,顏色越偏黃。舉個例子,比如拍攝日出日落,當時的光線呈現偏黃的畫面顏色,如果拍攝者希望還原這種偏色,就需要試著調低相機的色溫。對於尼康相機而言,推薦您使用相機中的「自動白平衡」選項,該選項能夠有效地還原現場的真實色彩,從而完成創作。

  當您準備利用畫面的冷暖色來拍攝具有特殊氛圍的照片時,僅僅依靠自動白平衡可能很難達到您想要的效果。此時我們可以通過前期拍攝和後期修飾兩種思路來調整畫面的白平衡。


尼康官方樣張

  前期調整需要我們使用到自定義色溫K值。如果您想要自己拍攝的畫面偏暖色調,讓畫面為觀賞者帶來溫馨的暖色,那麼需要調高K值。這樣的畫面「溫度」往往適用於家庭親子、午後、日出等題材的拍攝,表達了相對舒緩輕鬆的情緒。


尼康官方樣張

  如果想要畫面偏冷色調,帶來凜冽淡藍的冷色,則需要我們調整降低K值。冷色調能夠帶給人寒冷的感覺。比如在拍攝雪景時,可以將相機色溫調整至低於景物色溫,使畫面呈現出冰天雪地的寒冷視效。同時,冷色「溫度」的畫面也更能突出憂鬱淡雅的氣質,在一些日系色調的拍攝中,也會選擇將畫面調整至相對冷的色彩。


尼康官方樣張

  後期修飾能依靠拍攝者個人的創作意願來進行作品的調整。拍攝者可以選擇記錄NEF(RAW)格式來獲得圖片更高的後期空間,再通過尼康捕影工匠軟體對照片進行後期處理,從而獲得一張具有某種「溫度」傾向的照片。配合後期製作,選擇比如尼康Z 7這樣的高畫質機型就顯得尤為重要。高像素高寬容度的畫面能夠為我們保留更多的畫面細節,讓後期更加遊刃有餘。

  以上就是關於畫面顏色「溫度」的一些小知識,希望能夠為您帶來幫助。

相關焦點

  • 正確使用相機白平衡,調節畫面冷暖調
    攝影系統學習第10期:白平衡。歡迎關注,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表現一張圖像的情緒,除了構圖主體光線以外,還需要調整畫面的冷暖調。一、白平衡是什麼?白平衡就是為了還原環境色彩。小編覺得更通俗地講,白平衡就是調節畫面的冷暖調。二、白平衡與色溫白平衡的表現與色溫相關,我們通過調整色溫來控制白平衡。這邊需要解釋一下色溫。
  • 白平衡與色溫有什麼關係,應如何理解?
    那麼當黑體受到的熱力相當於不同溫度的時候,這個黑體就會發出不同的顏色(大家聯想一下打鐵的畫面)。色溫工具 利用色溫工具,我們可以調整畫面的色溫,讓畫面偏暖(黃色)或偏冷(藍色)。當我們提高色溫的數值時,畫面就會偏暖(黃色),當我們降低色溫的數值時,畫面就會偏冷(藍色)。 色溫工具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白平衡 我們可以利用色溫工具實現畫面的白平衡,從而得到一個更加中性的色彩取向。
  • [攝影入門]——認識相機白平衡及怎麼設置白平衡
    比如燭光、火堆、落日的光線會使畫面偏橘黃色,這種色彩一般屬於「暖色調」;而藍色的天空則會讓畫面呈現出藍色,或者其它呈現出藍色色彩的物體,這種色彩屬於「冷色調」;這種反映出冷暖色調的狀態稱之為色溫,單位以Kelvin (K) 表示,平時看到的2000K~3000K等,這種數值就是色溫的表示方式。
  • 調整白平衡
    在一般讀者眼中,色彩和溫度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兩碼事,而在攝影領域,光源總是根據它們的色溫來定義。色溫的單位是開爾文。和華氏溫度、攝氏溫度一樣,開爾文也是溫度的一種計量單位。色彩和開爾文溫度的關係起源於黑體輻射體(對它加熱直到它發光),在不同溫度下呈現的色彩就是色溫。當這個黑色物體受熱後開始發光時將變成暗紅色,如果繼續加熱就會變成黃色,然後是白色,最後就會變成藍色。
  • 【第四章 白平衡】第二節: 白平衡設定技巧詳解
    白平衡基礎概念——色溫色溫就是定量地用開爾文溫度(K)來表示色彩。色溫是表示光源中光譜成分含量多少的物理量,是衡量光源顏色的國際標準,並不算溫度的概念。色溫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打鐵過程中,黑色的鐵加熱後之間變成紅色,在溫度進一步升高時融化變成橙黃色,更高的溫度甚至變成耀眼的白色。
  • 攝影筆記 | 色溫和白平衡是什麼?很多人搞反了白平衡
    其實學習白平衡就一定要把這個觀念摒棄,同時認知一個新的概念——色溫,單位是K(開爾文)。初中物理講了零下273.15攝氏度被我們成為絕對零度,這就是0K。然後溫度每上升1攝氏度,也就是上升1K。說白了,我們平時說的0攝氏度就是273.15K。開水是100攝氏度,那就是373.15K。
  • 數位相機白平衡設定技巧詳解
    這句俗語充分揭示了光與色的密切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攝影中要引入這個重要的概念——白平衡。白平衡基礎概念——色溫  色溫就是定量地用開爾文溫度(K)來表示色彩。色溫是表示光源中光譜成分含量多少的物理量,是衡量光源顏色的國際標準,並不算溫度的概念。
  • 設置白平衡控制畫面色彩
    白平衡是描述顯示器中紅、綠、藍三基色混合生成後白色精確度的一項指標。白平衡是電視攝像領域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通過它可以解決色彩還原和色調處理的一系列問題。白平衡是隨著電子影像再現色彩真實而產生的,在專業攝像領域白平衡應用的較早,然而技術的發展使得白平衡調整變得越來越簡單容易,它是實現攝像機圖像能精確反映被攝物的色彩狀況,有手動白平衡和自動白平衡等方式。
  • 在學習攝影時,白平衡總是設置為自動?其實自定義白平衡也很簡單
    也許有很多人玩了很長時間相機,都只會使用自動白平衡,其他的白平衡模式動都沒動過,更別說自定義白平衡了,還有白平衡漂移等玩法,那麼這次就給只會自動白平衡的人,打開一扇通往可以自定義白平衡的大門首先要明確的是,色溫是照明光學中,用於定義光源顏色的一個物理量,它的概念是把某個黑體加熱到一定溫度,其發射的光的顏色與某個光源所發射的光的顏色相同時
  • 攝影:相機的白平衡怎麼用?
    1、物理學中的色溫如下圖所示,色溫指的是標準黑體在絕對零度時開始加熱,隨著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黑體表現的顏色開始變化:深紅色→淺紅色→橙黃色→白色→藍色。溫度越低,顏色偏向紅色黃色,如日出日落時分;溫度越高,顏色偏向藍色,如午後的湛藍天空。成語中的「爐火純青」也是指溫度高。
  • 攝影中關於白平衡和色溫的知識
    不同光源的色溫白平衡是靠色溫來調節的。色溫是用開爾文溫度單位(K)來表示顏色,光源的顏色和它的所受的熱力溫度相關,色溫越高,光線越偏藍,色溫越低,光線越偏紅,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冷暖色調。因此白平衡就是根據不同的色溫對應的顏色,增加相反的顏色,就可以抵消掉偏色的影響。
  • 攝影入門——白平衡
    相機的白平衡控制,就是相機在不同的光線環境中把白色的物體拍出來的相片儘可能還原為標準的白色,其實就是為了使相片不發生偏色的過程。在攝影包括攝像時,我們經常能發現照片會顯得有些偏藍或者偏黃的現象,這是由於在不同的光線下相機識別的色溫所產生的不同色彩的問題。會使得拍出的畫面與原本的顏色有差別,這就牽涉到色調的問題了。
  • 【教程】深入了解白平衡 如何正確的設定白平衡
    只是數位相機不是依靠換用濾色片來調整色溫,而是利用電路改變不同色光所產生的電信號增益的方法來實現。數位相機白平衡的調整通常有三種模式;自動白平衡,分檔設定白平衡,精確設定白平衡(手動設定模式)。不同的相機設有不同調節白平衡的方式。一般的普及型的數位相機大都採用自動白平衡。準專業數位相機大都設有分檔設定白平衡。專業的數位相機設有精確白平衡(手動設定模式)。
  • 攝影技巧:拍照時如何更精準的設置白平衡,獲得最佳的畫面效果?
    攝影技巧:拍照時,相機的白平衡設置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畫面效果。那麼,怎麼才能更加精準的設置白平衡?今天的文章,作者會給大家詳細介紹。下面這一組對比照,因為設置了不同的白平衡數值,導致出現三種完全不同風格的畫面效果。
  • 色溫和白平衡是什麼 看完了就全都懂了
    紅巨星的紅就說明了這個星球表面溫度並不高——只有3500K。而獵戶座β——參宿七,一顆明亮的藍巨星,表面溫度可以達到11300K。可見藍色溫度比紅色高。  其實我們可以巧用白平衡  如果我們在拍攝日落的時候,我們覺得太陽和天空不夠紅,怎麼辦?我們可以欺騙相機。設置一個比較高的K值。  相機看到你設置了一個比較高的K值,以為這地方色溫高,會很努力往畫面中添加紅色來中和,結果……更紅了。
  • 拍照為什麼要注意白平衡部分?濾片作用大!
    ,事實上,你完全可以更好地利用白平衡,讓你的相片充滿創意,在真正成為「治汙利器」之前,許建初認為,本文將為您簡述幾種主要的白平衡應用方式,首先就是尋找在拍攝過程中因為相機技術限制留下來的缺陷,天空的顏色應該是藍色,而相片的觀看效果天空已經接近灰色了,說明相機的色彩記錄和白平衡都不夠準確,需要我們在後期過程中進行修正。
  • 看完《前任3》,學習如何巧用色溫和白平衡拍好人像
    所以,小夢就給大家解讀一下,如何巧用色溫和白平衡拍好人像。那麼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色溫?一、色溫是什麼?對我們攝影來說,只要記住以下三個要點:1、簡單說就是光線的顏色,也就是不同溫度下呈現不同顏色,色溫用K值表示,色溫越高越偏冷、色溫越低越偏暖。
  • 什麼是相機白平衡 拍攝有自己色彩風格的照片 你要了解白平衡色溫
    相機上一般都預設了一些場景的白平衡,比如日光、陰影陰天、鎢絲燈、螢光燈、閃光燈等。為了讓大家了解這些場景的白平衡的區別,下面這一組照片就是在同一場景分別用不同白平衡來拍攝,來看一下都有些什麼特點。除了這些預設的白平衡,相機還設置了可以讓拍攝者自己來調整的白平衡,也就是手動白平衡,手動白平衡數值最低是2500,最高是10000。再用從低到高的白平衡數值來拍攝一組照片。通過這組照片發現,白平衡數值越低,畫面就越藍;數值越高,畫面就越紅。
  • 如何獲得完美白平衡?5種實用小技巧,輕鬆校正照片偏色!
    另一種表達:(WB色溫=實際光源溫度)=無偏色;(WB色溫<實際光源溫度)=藍色調;(WB色溫>實際光源溫度)=橙色調;例如,我們在一個5400K的場景拍攝。但是錯誤的將白平衡設置為3200K,則照片將顯示藍色。為什麼?因為實際光源偏暖,那麼環境中的白色會變得偏暖色,這時白平衡就會起作用了,相機會在畫面中加藍色來中和這種暖色,使白色就是白色,而這時,我們又將相機色溫設置為3200K(偏冷),所以畫面會變得更藍(冷)。讓我們看看在相同環境光的條件下,應用不同白平衡會出現什麼效果。
  • 深入了解白平衡 如何正確的設定白平衡
    什麼叫冷調,什麼叫暖調? 每種光源都有它自己的顏色,或者稱「色溫」,從紅色到藍色,各有不同。蠟燭、落日和白熾燈發出的光線比較接近於紅色,它們在畫面中呈現的光線色調就是「暖調」的;而相對地,清澈的藍色天空則會讓畫面中呈現藍色的「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