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朝聖》:一場救贖自我靈魂、讓愛起死回生的旅行

2021-01-15 Bua情感

《一個人的朝聖》讓我們看見了哈羅德傷痕累累的心,也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這部震撼人心的小說是英國劇作家蕾秋·喬伊斯的處女作,此書暢銷幾十個國家,2012年入圍「布克獎「。

主人公的壯舉既讓人感動,更帶給人無限驚喜,因為他通過徒步橫跨英格蘭海峽,不但使好友痛苦的肉體在臨終前得到慰藉,使自己的靈魂得到救贖,更使自己過去二十年那名存實亡的婚姻起死回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

粉紅色的信封

哈羅德·弗萊,一個六十歲的老人,在啤酒廠幹了四十多年,半年前剛退休,因為一直是個透明人,所以工作一輩子沒有升遷、無敵亦無友,退休後的生活更是平淡到除了修剪草坪,吃飯外再無其他事可做。

而他與妻子莫琳更是每天僅限於無實質內容的簡單交談,二十年前的一件事,讓兩個昔日惺惺相惜的愛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卻形同陌路,妻子偶爾的幾句話也都是極其冷談的,在這樣的關係裡他也早已麻木,因為他內心也一直很自責,可卻再也沒有勇氣去回憶過去。

一天早晨,莫琳突然在郵箱裡發現了一個粉紅的信封,是哈羅德的,她把信遞給丈夫後,丈夫猶豫再三才打開,因為他沒什麼朋友,親人也已離世,他覺得沒有人會給他寫信。

但信還是被打開了,只有短短一行字,讀完後他的臉色變得很難看,他驚恐的張大嘴巴卻說不出話,原來是二十多年沒見的一位老友圭妮,老友身患癌症,向他告別。

他心頭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他欠圭妮太多,他拿起筆立馬寫回信,想了好多種措辭卻覺得都不合適,二十年沒見了,再次聯繫卻是永遠的告別。

最終他寫了一句:「親愛的圭妮,謝謝你的來信,聽到這個消息我真的很抱歉,祝好!哈德羅」 他的語言是那麼無力,但只能寫成這樣了。

寫下地址後他出門去寄信,莫琳問她:「會去很久嗎?」

「到街尾就回來。」他回答。

他走過一個又一個郵筒,卻始終沒有將信放進去,一個念頭突然冒了出來,他要走去貝裡克郡看圭妮,他堅信只要他走,好友就可以一直活下去。

你無意中的一次鼓勵可能改變一個人

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冒出這種念頭,就算走下去,癌症患者也是無法康復的,可他依然想要這樣做,腦子裡邊想邊走,等到經過一個加油站時,他準備吃點東西再繼續走。

加油站的女孩問他:「要加油嗎?」

原本就不善言談的他不好意思地告訴女孩,他的朋友患了癌症,他想走著去看她,希望她能活下來。女孩聽完後立馬說:「我支持你,只要你走下去,你的好友肯定可以活下來。「

聽了女孩的話,本來心裡沒底的哈羅德好像莫名有一股力量,渾身有了力氣,他吃完芝士漢堡、喝完飲料立馬就上路了。

一路上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覺得他是瘋子,有的人覺得他只是一時興起,肯定無法堅持下去,也有人被他的勇氣感動,給他打氣加油!

他出門除了隨身攜帶的銀行卡,其他一無所有,甚至連洗漱用品、換洗衣物和鞋子都沒有帶,就這樣決定了。

有時自己也會在心裡打鼓,從他居住的英國西南小鎮走去英國東北部的貝裡克郡,他不知道路線,不知道大概需要多久,也不知道路上會發生什麼,可他就這樣開始了。

當莫琳得知哈羅德要走去貝裡克郡時,如哈羅德所料,她只說了一句:「我不這麼認為,你不可能治好別人的癌症。「

哈羅德這次卻沒有洩氣,告訴莫琳是一個加油站的女孩鼓勵了他,讓他有信心這麼做能讓圭妮活下來。

莫琳接著說:「別忘了你今天出門連手機都沒帶。「

哈羅德試著反駁,莫琳接著說:「再說了,你晚上睡哪兒?「

「我不知道。「哈羅德聲音越來越小,」拜託,我真的要去,我決定了。「

就這樣哈羅德繼續上路了。

努力迴避了20年的記憶被解放了

哈羅德在行走途中,一邊看路上的風景,腦海中卻會時不時想起二十年前,當時他和圭妮是同事,這個身材矮胖總被其他同事取笑的女人,實際上不但工作能力強,而且為人善良,只不過和哈羅德一樣為人拘謹。

而本來交集不多的他們,因為一次偶然在辦公室相遇,哈羅德發現了圭妮正在哭泣,安慰了她,後來他們被老闆安排一起去一家店查帳,圭妮是財務圭妮,雖然其貌不揚,身上看不出任何女性的特徵,但超強的能力使哈羅德對她刮目想看,而圭妮的悄然離職成了哈德羅一輩子的虧欠。

出來的這段時間,他走哪歇哪,每天儘量多走一些,第一周平均每天走8英裡,可他的腳早就滿是水泡和傷疤,腿像是被撕裂一般疼痛難忍。

因為沒帶換洗衣服,他只能在旅館將衣服洗了再穿,有時衣服還是溼的,卻不得不上路,他晚上從來沒有睡過一次安穩覺,因為夢裡不是他的父母就是兒子戴維和妻子。

在路上他解放了自己過去二十年來努力迴避的記憶。

一個地方接一個地方走下去,他腦海裡一張張畫面終於又回來了。

他的成長裡浸滿了孤獨和寂靜,仿佛他從來都不被看見,父親酗酒,母親從來沒有正眼看過他,他總是想盡各種辦法逗母親開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可13歲那年母親還是離開了,他一直無法擺脫母親離開後父親癱坐在椅子上等母親回來的畫面。

父親在母親離開後倍受打擊,每過段時間父親總會帶回一個女人,不斷更替,16歲時父親塞給他一件大衣和一張車票,讓他離開了家。

他想像如果他不是成長在這樣的環境,他可能就能幫到兒子戴維,戴維可能就不會離開。

在一家旅館他看到了一對推嬰兒車的年輕夫妻,突然戴維兒時可愛活潑的臉出現在了他的眼前,他渾身顫抖,眼睛變得模糊,如果在戴維衝向海裡時,他不是先解鞋帶而是直接扎進海裡,莫琳和戴維是不是就不會跟他產生隔閡。

莫琳一直覺得兒子的離開跟他有直接關係,他也默認。

莫琳好像天生就會當母親,而他總是那麼木訥笨拙。

兒子對他也是嫌棄鄙視的。

想到這些他的心猛地一抽。

形形色色的相遇

想到這些他覺得頭暈身體沉重,他暈倒在地上,被一好心女人接回家中。

這是一個來自斯洛伐克的醫生,跟男友來到英國後,卻發現自己的男友早有妻室,男友走後,她一個人生活。

睡了一夜他要再次出發了,女人不但為他免費提供了食物和住宿,送了膏藥,膠帶,還拿出自己男友的徒步旅行包和一雙運動鞋給他,並提醒他走這麼遠的路要勞逸結合。

有一天,在路上突然有人問他是不是朝聖者,說在電視看看到過他,原來他的故事被媒體報導了。

因此,現在有很多人慕名跟隨他,有的跟著走一兩天,有的走十來天,還有一起走幾周的,每個人的目的不一樣。

這些追隨者當中有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哈羅德對他格外照顧,即使眾人排斥他,說他另有企圖,哈羅德始終不在歡,只因這個小夥讓他想到了自己的兒子,他想要彌補戴維,卻再也無機會。

還有一個叫裡奇的,他能言善辯,很有號召力,他覺得這些人是個組織,應該有統一的服裝,並且定規矩,他提出很多意見。

圖片來源於網絡

總之,他的目的是做好公眾宣傳,通過媒體曝光讓自己藉助此事名利雙收。

哈羅德想起這一路上見過的人,每個人都與眾不同,但沒有誰讓他覺得奇怪,他想到自己的人生,表面上看平談無奇,實際上卻藏著太多黑暗與磨難。

這些人的想法與哈羅德的初衷完全背離,他們的出現也使哈羅德沒法按原計劃行走。

後來裡奇為了搶風頭,離開哈羅德自己搶先到達貝裡克郡,並宣稱哈羅德因年齡太大,身體和心理狀況不佳,無法到達已放棄,而他要代替哈羅德完成他的心願,拯救圭妮。

莫琳在電視上看到裡奇的言論不由得冷笑「一個連圭妮是誰都不知道的人,卻說自己是為拯救圭妮而代替哈德羅行走,可笑之極!「

有些人靠近你,是仰慕你;有些人走進你是想了解你,還有一些人是想利用你,不管是哪一種,這些人都只可能陪一一陣子,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必太在意!

夢想離你只差16英裡的堅持

當這些追隨者一個個相繼離開後,哈羅德覺得自己一個人輕鬆了不少。他又可以睡睡袋,喝自己煮的水,遇到什麼吃什麼,他恢復了一天走8英裡的節奏。

有一天,天上烏雲密布,樹林陰森,想到自己的兒子和莫琳,他身子變得沉重,後來竟覺得沒有一絲力氣,行走變成了一隻腳在另一隻腳前的疊加。

每挪一步都變得異常艱難,他突然想起莫琳的話,他也覺得自己不可能到達,他很想放棄,他很想告訴莫琳她想回家。

他走進市區找到一個電話亭,打電話給莫琳,可電話那頭的莫琳告訴他,不要放棄,

這出乎他的意料,這次二十多年來她第一次支持他做自己想做的事。

莫琳問他在哪,可他說不出來,莫琳告訴他別著急,自己會幫他查,半小時後莫琳再次打來電話告訴他,他離貝裡克郡只有十六英裡了

莫琳鼓勵他先找個地方好好睡一覺,再繼續趕路。

這一晚他睡得很好,夢中是第一次與莫琳相遇的場景,莫琳是那麼漂亮,想起戴維衝進海裡之前,他和莫琳的關係是那麼親密,有說不完的話,每年一家三口還會出去旅行。

經過87天,走過627英裡,哈羅德終於到達位於貝裡克郡的聖伯納丁臨終關懷療養院。

因為疾病的折磨,躺著病床上的圭妮身體瘦小得像個孩子,腫瘤惡化,半邊臉上也長出了腫瘤,舌頭沒了,圭妮無法說話。

圖片來源於網絡

看到老友的那一刻,淚從圭妮臉頰流下,她笑了。

在等到老友到來之後,她笑著安然離開了。

莫琳幡然醒悟

在哈羅德離開的這段時間裡,莫琳一開始是憤怒生氣,覺得自己被遺棄了,接著是擔心,後來當她整理哈羅德睡的房間時,發現他床頭的兩個相框,一張是自己與戴維的,另一張是學步的戴維與哈羅德的,哈羅德的手扶著兒子的身體。

她驚詫地發現這麼多年她一直怪罪哈羅德,覺得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從來沒抱過孩子,翻開封面落滿灰塵的相冊,她這二十年一直不願觸碰的東西。

她驚人地發現,其實哈羅德一直在默默地陪伴兒子,當年兒子落水,她覺得哈羅德差點讓兒子溺死,而作為母親,她自己當時只是驚恐地喊叫,也並未跳進海中去救兒子。

天呢,多麼可怕的事實!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麼多年,她一直不願意面對兒子已經死去的事實,總覺得兒子的死哈羅德要負主要責任,他忘了自己是母親,也該承擔同樣的責任。

她是多麼的冷酷自私呀!

她好想此刻就打電話告訴哈羅德這麼多年她錯了,可終於還是沒能鼓起勇氣。

她卸下了自戴維離開後就掛上卻從不拉開的窗簾,開始出門,嘗試每天做一件不同的事,她終於不再每天對著空蕩蕩的房間和戴維對話。

愛情起死回生

哈羅德渾身被悲傷佔據,他走出療養院,獨自坐到街上的一把長椅上,即使他徒步跋涉627英裡,依然沒能擋住圭妮生命的逝去。

如果時光倒流,他能做些什麼讓兒子活下來,而不是在抑鬱的折磨下,酗酒、痛苦不堪而上吊自殺呢?

他可以原諒自己的父母不想要他,不教他怎麼去愛,甚至不教他怎麼表達出來,它可以原諒他父母。

他只想把自己的孩子要回來。

「你好啊!陌生人。」她在他身旁坐了下來。

他沒有說話。

「你見到她了嗎「她問。

「她是那麼好的一個人,戴維死後我無法接受他在樓頂上吊自殺的事實,我喝了很多酒,把樓上的架子全拆了還不夠,還去啤酒廠砸了惡棍老闆最珍貴的禮物,圭妮替我背了黑鍋,我卻連句感謝都沒跟她說,就再也沒見過。「

「她會記得你徒步穿越英格蘭的壯舉。「

「阿琳,她這麼好的人,太不公平了!「

一路上我想起了很多回憶,你的、戴維的、我父母的,我怕有一天,我會把這些記憶弄丟。「

「不會的,你記憶沒有衰退,你只是很累而已。『

莫琳緊緊抱住哈羅德,直到悲傷散去。

「哈羅德,我愛你!「莫琳輕輕說。

相關焦點

  • 來一場一個人的朝聖,感受生命,感受存在,感受愛!
    寫在前面的話:你還以為走路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呢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實際上做起來很困難說話也是還有愛這些東西都可以很難12年有一部暢銷小說:《一個人的朝聖》,這是一個關於哈羅德·弗萊的故事莫琳仍然不明白哈羅德這一趟徒步旅行的原因。但是這有什麼要緊呢,這並不妨礙他們又一次牽起對方的手。哈羅德在書裡,有一種我們在西方小說裡常見到的「成長弧光」,從一開始的內向、保守和不自信,到朝聖途中的陽光、真實和自信,直到最後與莫琳的心理鴻溝完全突破,看著他的成長,你會覺得看到隱隱約約的自己。
  • 自我的救贖
    她在經歷一場自我救贖,能不能成功救贖自己的關鍵在於能不能做到獨立思考,成為一個思想獨立人格健全的人。過往的十年都是如此的渾渾噩噩,說是隨波逐流也不為過。很像別人說的將「一手好牌打的稀爛」那種情況。而今有了一絲覺醒,不希望再如此繼續,想將自己從泥潭裡打撈出來,換種方式活下去。所以獨立思考很重要,決定了她能否找回自己,重回生活的正軌。
  • 從《一個人的朝聖》到《朝聖之路》: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死亡
    「朝聖」一詞起源於宗教,在幾乎每個宗教信徒的心中,都會有一個特定的地方是他們心之嚮往的。所以,虔誠的信徒們從自己所在地出發,以徒步或者騎行等形式向心中聖地出發。《一個人的朝聖》發生在英國,講述的是一位退休老人徒步穿越英國去看望臨終老友的故事,而《朝聖之路》中,則是一位刻板的醫生老年喪子,他毅然決然地背起兒子的登山包,替兒子走完了沒有完成的朝聖之路。
  • 《靈魂的救贖》株洲開機 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為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而拍攝的電影《靈魂的救贖》於12月31日在湖南株洲市柏靈美高梅酒店正式開機。電影講述了一個關於汶川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如何走出心裡困境的故事。災難過後,再生是另一場要經歷的磨難,如何在絕望中尋找出路、自我救贖是電影《靈魂的救贖》貫穿始終的主題。
  • 《搏擊俱樂部》戰勝自我與完成救贖
    而是從一個線索人物入手,將人物一分為二,分裂人格的兩方面相互追尋,相互鬥爭,以暴力的方式宣洩情緒得到釋放最終戰勝自我,完成救贖的過程。《搏擊俱樂部》以一種全新的拍攝手法,將暴力色彩融合於電影中,解鎖真實的人物自我,給觀眾帶來視覺衝擊力的同時又掀起一場自我思考和品味的過程。劇情中,傑克是一家公司職員,他討厭周圍身邊的一切,包括生活和工作。他參加各種互助會,以此來尋求安慰和精神支撐。
  • 《土撥鼠之日》的重複人生:在無限循環的日子裡,我們如何自我救贖?
    「自由學習一門語言,一門手藝,欣賞一部電影,去遙遠的地方旅行,從小你們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興趣。」青年們對此並不買帳,因為要實現何冰老師口中的「自由選擇權利」,恐怕需要一個中產家庭,舉全家之力,方能培養出這樣的一朵「浪花」。這段演講,忽略了社會上那些沒有選擇權利,平平庸庸、形形色色的青年。他們更像是「一滴水」,一滴淹沒在茫茫大海中的小水滴。
  • 《半個喜劇》:喜劇表面下的和解深藏反映了人們深度對自我救贖的
    一個人,從嬰兒出生到黃昏,只是一個與自己和解的過程。整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自我救贖的過程。一個英雄三個群體,花或綠葉承載更華麗孫同,在自我救贖的過程中,三片綠葉貢獻良多。接下來,我們將以這三片綠葉為切入點,分析孫是如何從自我救贖的實現中走出來的。
  • 【旅行電影推薦】跟著電影去旅行!
    講述了一個老人曾經與老伴約定去一座坐落在遙遠南美洲的瀑布旅行,卻因為生活奔波一直未能成行,直到政府要強拆自己的老屋時才決定帶著屋子一起飛向瀑布,路上與結識的小胖子羅素一起冒險的經歷。帶著愛與曾經的約定出發,即使我已不再年輕,這也不能成為阻止我出發的理由。影片裡有老有小,一場冒險之旅既有開心也有爭吵,有夢想也有失落,不時詼諧幽默,卻也溫暖人心。
  • 《挪威的森林》:愛與欲的糾結,身與心的迷失和救贖
    導演陳英雄在120分鐘左右的電影裡呈現出了渡邊和直子、綠子之間愛與欲的糾結,身與心的迷失和救贖,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文學表達與影像呈現上,似乎永遠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這部電影不光是講述青春期的三人尋找愛情答案的故事,也有青春時的孤獨,陷入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還有青春期的迷失和救贖。
  • 《無人區》:一場墮落和救贖之路
    確實,從前大部分影片來看,多個角色的你爭我鬥,一場場鬧劇,將動物本性展現的淋漓盡致…在文明社會動物販子、律師是完全不同的群體,表面上看起來毫無共同點,但通過利益交織在一起;而在人跡罕至的環境中人還是回歸了野性,一個為了金錢不斷殺人,一個為了保住自己名譽甚至妄圖掩蓋自己撞人真相,兩者從這方面看來別無兩樣。
  • 我喜歡,一個人的旅行
    有過一次一個人旅行,你就會知道一個人旅行的路上,你會變得更加的獨立,每一次的旅行,要怎麼去,住在哪裡,結果如何,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都是要自己獨自去考慮的問題,也只能是靠你自己。當你自己一個人不得不去處理這些問題,那就是獨立的開始。
  • 基努·裡維斯新片《複製人》,在救贖邊緣遊蕩的苦痛靈魂
    在這部影片中,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科學家威爾痛失至親,也讓他在工作之餘,利用工作之便,開始在家裡進行過世親人的「克隆」工作。無奈,只有三個克隆倉,威爾只能放棄了最小的女兒佐伊,選擇將妻子和另外一對兒女來復活。事情的進展,總是在出乎意料的意料之中,對親人的懷念及熱愛,讓威爾在家裡,成功將幾位親人復活。
  • 《受益人》——小人物的自我救贖,走腎,走心,這就足矣
    人生沒有救贖可言,有的只是懺悔,要想自我拯救,就得學會自我毀滅。豆瓣7.7分的評分我覺得有點低,喜劇算不上,愛情算不上,看完這部影片,其實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真實生活的寫照。誤入歧途真的很快,但是自我救贖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一切突破社會底線得到的滿足,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影片受益人講述了一個單身男青年帶著自己有哮喘的孩子,為了給孩子治病聯合自己的好友,殺妻騙保的一個故事,鏡頭所瞄準的是當下熱點,和底層的小人物。
  • 豆瓣超火的《一個人的朝聖》,到底寫了什麼,讓人淚流滿面?
    前幾天看了一本書《一個人的朝聖》,很雞湯的書名,但說的卻是主角哈羅德的一段徒步之旅。在閱讀的過程中,很多場景都引起了我的共鳴:失落時的自我否定;無助時的哭泣;骨子裡的不甘平庸......從他腳步邁開的那一刻起,與他六百多英裡旅程並行的,是他穿越時光隧道的另一場旅行。
  • 10部關於旅行的電影1
    路途中,他遇到了各式各樣的人,克服了重重困難,戰勝各種挑戰,努力實現尋找自我的夢想。4、《朝聖之路》(2010),豆瓣評分:8.5導演: 艾米利奧·艾斯特維茲主演: 馬丁·辛 / 艾米利奧·艾斯特維茲 / 黛博拉·卡拉·安格 / 約裡克·范·韋傑寧根 / 詹姆斯·內斯比特
  • 《靈魂的救贖》發製作特輯聚焦汶川地震
    時光網訊 溫情勵志影片《靈魂的救贖》即將於1月11日暖心上映,影片由張珈銘擔任總製片人,知名導演楊真執導,王迅、黃小蕾、以及童星張峻豪主演。近日,影片最新發布了一支製作特輯,獨家揭秘了影片的幕後故事,王迅、黃小蕾暢聊表演心得與感觸。
  • 享受靈魂在路上的樂趣!獨自旅行愛好者不得不看的9部電影
    如今還不適合遠途出行,為了實現大家的旅行夢,旅攝小劉再為你推薦9部獨自旅行的影片,並附上部分取景地的介紹,讓你提前感受獨自旅行的自由感~還等什麼,快快出發吧!01.無論是獨自旅行、蜜月旅行、還是帶父母旅行,峇里島都是最熱門目的地之一。極致的衝浪體驗、高品質的沙灘、獨特的在地文化、絕美的自然環境......讓峇里島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頂級度假勝地。
  • 一汽奔騰,靠什麼自我救贖?
    奔騰T77與坦克共舞為了推廣T77,奔騰煞有介事地舉行了兩場別開生面的宣發活動,一場讓T77在草地上伴坦克共舞,一場讓T77在公路上拉重載卡車,目的無外乎證明其動力有多強大。為了降低成本,向大眾汽車致敬而採取雙離合變速箱是許多車企無法割捨的愛,儘管這不能成為理解一汽奔騰行為方式的理由;但2020年3月,奔騰為T77追加了1.5T渦輪增壓發動機版本,自我啪啪打臉後的自我糾錯與修正,倒是值得歡迎。
  • 疫情下的墮落和救贖,人類自我修正之路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的環境,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但是我們在一次次選擇中完成了自我意識的建立,也正是由於我們一次次的選擇,造就了我們現在的人格和性格。而古老神話和寓言中人類墮落之後的所有事件都被描繪成人類以擺脫邪惡為目的的自我救贖。
  • 鄭鈞牽手愛人印度朝聖 愛若恆河沙
    菩提迦耶樹下飄落的雨,愛仿若恆河沙般珍貴,定格一生的最美的細節。待地老天荒,陪伴你一世長情。再細數那些仿若平淡的細紋與甜蜜,在佛光庇佑的淨土中,微風輕撫,愛在此休憩停留……印度,是撲面而來的赤裸。如此赤裸地出生、衰老,也如此赤裸地死去。印度的美,色澤鮮明,融入略微嗆鼻的咖喱香料,每一處都酣暢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