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小創領銜反彈 「成長牛」已露犄角 具備長期向上的產業發展趨勢是重要特徵】機構指出,2020年A股將湧現出精彩紛呈的「成長牛」機會,成為「成長牛」股票最重要的特質是具備長期向上的產業發展趨勢,不少股票目前已顯露這一跡象,「成長牛」行情預計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中國證券報)
2020年1月20日,A股三大股指集體上揚,創業板指數領漲,上漲2.57%,報1982.18點。自2019年12月大盤反彈以來,中小創股票表現突出,創業板指數累計漲幅接近20%。對此,機構指出,2020年A股將湧現出精彩紛呈的「成長牛」機會,成為「成長牛」股票最重要的特質是具備長期向上的產業發展趨勢,不少股票目前已顯露這一跡象,「成長牛」行情預計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成長風格表現突出
在大盤本輪反彈過程中,成長風格明顯佔優,尤其是進入2020年後,市場「二八分化」現象凸顯,這也引發市場人士對風格轉化的討論。
「除TMT科技板塊領漲外,大盤股與小盤股的風格特徵也正在發生變化,市場一改之前大盤藍籌股表現較好的情況,2020年以來的行情中,小盤股表現要明顯優於大盤股。」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燕翔表示。
他認為,風格發生變化或顯示驅動風格背後的力量可能發生變化。「我們要重視大小票風格切換的可能性。」
那麼,為何會出現成長風格佔優的現象?
對此,廣發證券策略研究指出,市場關注的焦點已從盈利「弱復甦」轉向「產業周期、相對業績、流動性」等因素,當前科技成長股同時受益於「三因素」共振。
何為「三因素」?該機構認為,一是產業周期:商用化加速,2020年5G產業鏈周期啟動;二是相對業績:受益於併購重組政策持續寬鬆,2020年科技成長股預計將獲得相對業績優勢;三是流動性:2019年12月以來流動性存預期改善,且北向資金持續流入科技成長股。
其實在2010年、2013年及2015年時,成長風格曾經走出牛市行情。那麼,本輪成長風格持續性如何?
方正證券表示,產業趨勢是「成長牛」的決定性基礎,2010年、2013年及2015年三輪「成長牛」行情背後對應是移動網際網路產業演進的三個階段。
「按產業發展趨勢看,本輪『成長牛』行情將曠日持久。」該機構指出,「成長牛」行情最重要的特質是具備長期向上的產業發展趨勢,不少股票目前已顯露這一跡象。借鑑4G移動網際網路浪潮的發展經驗,5G產業新技術發展目前還處在十分前端的位置,未來還將經歷漫長基礎建設期和深入發展擴散期,但由5G帶動的產業長期向上趨勢已經明確。此外,有利的政策環境和合適的催化劑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迎來窗口期
目前,市場對持股過節呼聲漸高,多家券商建議持股過節。中信建投策略研究表示,「市場震蕩逐級走高,成長佔優趨勢明顯,建議持股過節」。經濟階段性回升和流動性寬鬆環境下,股票和轉債投資迎來較佳窗口期。
東莞證券策略研究表示,目前市場環境仍相對偏暖,資金面也相對平穩,預計本周大盤短線震蕩整固,中線仍有回暖走勢,建議持股過節。
從歷史規律看,持股過節也是不錯選擇。國信證券統計2010年-2019年期間數據發現,在過去的十年中,有八年上證綜指在節前5個交易日和節後5個交易日內累計收益上漲,即上漲概率高達80%,因此從概率角度看,市場確實存在較為顯著的春節效應。
事實上,拋開春節效應,市場短期還面臨其他積極因素。太平洋證券策略研究表示,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及金融開放帶來外資持續配置、資本市場制度改革帶來紅利、庫存周期回升帶來企業盈利好轉,無風險收益率下行帶來權益市場性價比提升也在中短期帶來投資機遇。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爆款基金接踵而至,百億基金再現。對此,招商證券策略研究表示,這表明居民資金正在積極入市。歷史上公募基金髮行破百億不僅出現在股市高點,也出現在牛市的起點。雖然2004年3月、2007年6月-8月、2009年8月、2015年5月-6月、2018年1月等階段對應利率高企或估值高位,導致股市吸引力下降,但當前更類似2006年5月基金髮行破百億的環境,市場處於低利率環境中,A股估值仍具吸引力。
科技主線不動搖
近期A股結構行情顯著,主要體現在科技成長股走勢佔優。比如,20日生物疫苗板塊表現突出,多隻成分股漲停。那麼,後市科技成長股還有哪些機遇值得關注?
長城證券表示,由於全球對疫苗需求增加、政府及國際機構支持、新型疫苗推動,全球疫苗市場穩步增長。灼識諮詢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可達千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6.5%。隨著居民生活質量的改善,醫療需求也在發生變化,疫苗等可選消費領域存在大量未被滿足需求,消費升級將拉動疫苗需求增長。此外,伴隨國家政策支持,技術人才回歸,資本重磅投入,疫苗創新正進入爆發期。
天風證券表示,當前「春季躁動」的主線是科技板塊。展望後市,科技板塊的景氣周期處於底部拐點位置,同時對於景氣趨勢背後的產業周期來說,2020年也是5G產業鏈快速發展的起點,即便考慮估值,當前也並未進入泡沫化階段。因此,2020年「春季躁動」的主線,大概率是全年超額收益的主戰場。
中銀國際建議,遵循業績主線,關注成長板塊業績超預期機會。短期來看,節前市場流動性緊平衡,隨著2020年一季報業績披露窗口臨近,市場對於業績因子的關注度有望持續提升。預計2019年商譽減值對公司盈利影響趨弱,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板塊盈利回升值得期待。2020年初以來,行情節奏明顯出現超前現象,預計布局一季報行情也將前置,建議關注行情向分子端邏輯的轉換。配置上,成長板塊產業趨勢向好,業績確定性較強,一季報部分子行業盈利增速有望超預期。中期來看,經濟結構轉型背景下,建議關注中堅企業崛起帶來的中遊製造業龍頭的投資機會。
投資策略>>
李立峰:A股核心資產能否突破短期風格的擾動?
李少君:春季行情邏輯未變 節後震蕩上行有望延續
天風策略:歷史上哪些春季躁動的主線能夠貫穿全年?
海通策略荀玉根:外資仍將流入 牛市春季行情在路上
戴康:政策「呵護」流動性環境 強化科技成長股「三因素」共振
點擊查看>>>1月A股市場投資指南 王牌機構最新解盤 頂尖高手解盤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DF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