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軍用慣導需求高成長 「民參軍」迎來向上拐點
摘要
慣性導航為軍用尖端必備技術,需求保持穩定高增長。與衛星導航相比,慣性導航不需要依賴外界信號來源,具有穩定和隱蔽的優勢,在軍事領域不可替代,廣泛應用於戰機、戰車、艦艇和飛彈等領域。根據技術類型的不同,慣導可以分為雷射慣導、光纖慣導和MEMS慣導。慣導作為尖端技術,價值量大,且技術壁壘很高,受益於海陸空裝備升級,和國防信息化,需求將保持穩定高增長。
慣性導航為軍用尖端必備技術,需求保持穩定高增長。與衛星導航相比,慣性導航不需要依賴外界信號來源,具有穩定和隱蔽的優勢,在軍事領域不可替代,廣泛應用於戰機、戰車、艦艇和飛彈等領域。根據技術類型的不同,慣導可以分為雷射慣導、光纖慣導和MEMS慣導。慣導作為尖端技術,價值量大,且技術壁壘很高,受益於海陸空裝備升級,和國防信息化,需求將保持穩定高增長。
市場空間高達200-300億元,民參軍比例極低。據我們估計,軍用慣性導航年需求至少200-300億元以上,但長期被軍工集團科研院所壟斷,民參軍比例極低,僅有2%左右。一方面是由於慣性導航是武器裝備的核心關鍵系統,責任重大且具備機密性,另一方面是由於國有慣導科研院所為軍工集團下屬單位,與集團總機生產單位自成體系。
行業發生積極變化,民參軍迎來向上拐點。儘管慣導行業目前依然被軍工集團科研院所壟斷,但行業在發生積極的變化。軍方對於慣導廠商有較大話語權,為降低採購成本,不斷引入競爭,慣導配套廠商開始多元化,與此同時,民營企業實力不斷增強,具備至少與二三線科
研院所相競爭的實力。民營企業可以通過與科研院所直接競爭,或成為其配套廠商的方式,拿到更多的訂單。在軍民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慣導行業民參軍也迎來了向上的拐點。
看好航空和海軍領域,民參軍彈性最大。目前陸軍和火箭軍體系相對較為封閉一些,民營企業進入的彈性較低,而海軍和航空(包含陸航)領域已經引入競爭機制。同時,在戰略空軍和遠洋海軍發展目標下,「十三五」期間,我國航空和海軍有望進入加速建設期。海軍方面,除主力作戰船隻以外,軍輔船數量龐大,民營企業進入的壁壘較低;航空方面,陸航直升機、空軍教練機、無人機等機型,民企已經實現初步滲透,空軍彈藥制導化趨勢也為民企提供更多市場空間。此外,民用領域依託慣性技術的應用也非常廣泛,需求也大致百億級別,慣導企業可依託自身慣性技術優勢,發力民用領域。
(責任編輯:DF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