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研究為海星的起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線索

2021-02-22 科學解碼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求了解現今的海星是如何形成的。而最新發現的化石應該會有幫助,因為它們代表了海星和它所分支的「族譜」之間的一個過渡步驟。

幾年前在摩洛哥的安提阿特拉斯山脈出土的化石是一種生物的遺骸,現在已經被命名為Cantabrigiaster fezouataensis。雖然它看起來像海星,但最近由劍橋大學領導的分析確定,它實際上缺乏現代海星約60%的身體特徵。相反,它結合了海星和海百合的特徵。

海百合仍然存在,而且它們不是植物。它們實際上是一種棘皮動物,身體由固定在海床上的「莖」組成,上面有觸手,它們在水中揮舞著,捕捉浮遊生物等食物。海百合和海星--以及蛇尾、海膽和海參等生物--都屬於棘皮動物門。

大約4.8億年前,Cantabrigiaster化石擁有像海星一樣的腕,但這些腕上覆蓋著像海百合一樣的羽狀濾食性附屬物。這些腕還結合了一個類似海星的 "食物槽",從其底部的中間穿過,用於將食物從腕的末端漏到生物位於身體中心的嘴裡。

「我們希望在未來回答的一件事是,為什麼海星會進化出它們的五個腕,」首席科學家亞倫-亨特博士說。「這似乎是它們採用的一種穩定的形狀--但我們還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還需要繼續尋找給我們提供這種特殊聯繫的化石,但通過直接追溯到像Cantabrigiaster這樣的早期祖先,我們正在接近這個答案。」

有關該研究的論文近日發表在《生物學通訊》雜誌上。

相關焦點

  • 遼西化石為被子植物起源提供新證據
    關於這個問題現代植物學家提出過各種不同的假說,我國遼西義縣組的被子植物化石曾為檢驗這些假說提供了重要的證據。柳條溝始果作為早白堊世義縣組被子植物家族的最新成員,為相關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證據。始果的標本來自內蒙古寧城縣大雙廟鎮柳條溝的義縣組地層。始果是一個包含了五個形態各異、連接在同一個軸上的由瓶形心皮發育而來的果實的果序。
  • 科學家在隕石上發現有機物 為生命起源提供新線索
    據美國媒體9月8日報導,科學家在隕石中發現了從未見過的有機分子,可能為地球生命起源研究提供新的線索。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家桑德拉 皮扎雷洛說,生命的起源問題尚無確切答案,認為有機物通過隕石來到地球,經過進化,衍生出生命的想法也有其價值。2012年4月22日,薩氏米爾(Sutter’s Mill)隕石劃破天空,落在加利福尼亞州。科研人員分析其中的2塊隕石碎片,發現了新的生命物質。
  • 星際彗星波裡索夫的奇怪成分為其起源提供了線索
    近日,天文學家揭示了去年造訪我們太陽系的星際彗星2I/Borisov內部不同尋常的化學成分,這種奇怪的成分為這種太空旅行巖石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線索。在這項新的研究中,一個由來自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行星科學家Martin Cordiner和Stefanie Milam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分析了2I/Borisov的化學組成。研究人員發現,來自彗星的氣體中所含的一氧化碳(CO)比其他任何如此接近太陽的彗星(不到1.86億英裡,即3億公裡)所含的一氧化碳都要多。
  • 巨石陣附近發現環形地下豎井,或為巨石陣起源提供新線索
    英國考古學家在英格蘭南部地面下發現多個新石器時期挖掘而成的巨大坑洞組成的圓圈,或為附近同時期遺蹟巨石陣起源的研究提供新線索。英國《泰晤士報》報導,研究人員利用探地雷達和取樣方式發現,巨石陣2公裡以外地下有一個由至少20個巨大的如豎井般的坑洞組成的圓圈,每個坑洞直徑逾10米、深5米。這些地下坑洞組成的圓圈直徑2千米,圓心是新石器時期村莊遺址「德靈頓牆」。研究人員說,這些坑洞大約在4500年前挖掘而成,有可能用於標記「某個與巨石陣有關的神聖區域的邊緣」或「德靈頓牆」建築的邊緣。
  • 脊椎動物「手」的起源有新線索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3月24日電 (記者張夢然)根據英國《自然》雜誌23日發表的研究,科學家發現一塊魚類化石其胸鰭擁有手指樣附體,為理解脊椎動物的手的起源帶來了全新線索。這是迄今最完整的希望螈樣本,其代表了魚類向陸地脊椎動物過渡的演化階段,同時其也是第一次在已知動物化石身上發現了手指與鰭「鎖」在一起的現象,揭示了人類的手部是如何由遠古魚類的魚鰭一步步進化而來。 骨骼殘骸顯示,四足動物的形象大約出現於3.74億年前,但是一些較古老的化石包含四肢樣的骨骼,可能暗示四足動物起源甚至更早。
  • 曲靖魚化石為中國志留紀生物地層研究提供新證據—新聞—科學網
    他們在雲南曲靖地區的志留系關底組中發現了大量魚化石,相關研究為中國志留紀生物地層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古魚類學證據。 其二,關底組Ⅱ段崇家灣段中門類齊全且豐富的魚類化石(主要包括無頜類、盾皮魚類、棘魚類、硬骨魚類的鱗片、牙齒以及碎骨片,並以棘魚類、硬骨魚類的鱗片及牙齒等魚類微體化石為主)的新發現,為關底組的時間下限提供了可靠的古魚類學證據,依據其中柵棘魚類背棘魚的全球對比分析研究,在結合對牙形類等無脊椎動物化石的研究進展及新認識的基礎上,認為關底組崇家灣段的時代應為志留紀羅德洛世高斯特晚期、含有「中華王氏魚
  • 隕石為我們太陽系的起源提供線索
    在2018年的在美國中西部隕石可能提供線索如何形成地球上的生命,根據研究人員。在2018年1月18日產生火球和巨大的爆炸聲之後,這些巖石很快就被研究人員在被汙染之前。在天空中划過不到兩天後,發現了第一塊放在密西根州漢堡附近湖結冰的表面上。由於隕石塊的大小與冰雹相近,因此他能夠使用NASA的天氣雷達來確定位置。他很快將它送到芝加哥的菲爾德博物館,館長迅速著手研究。「這種隕石很特別,因為它掉落在冰凍的湖面上,很快就被回收了。這是非常原始的。
  • 不休的烏拉拉海星用途 海星抽技能
    不休的烏拉拉珍珠怎麼用海星怎麼用 高性價比攻略。相信大多數小夥伴對氪金的態度都還是比較淡然的,同時帶來的問題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資源內,最大性價比收益,這篇文章就為大家做出了解答。
  • 甲蟲腹部培育生長的翅膀提供了神秘起源的另一個線索
    據外媒報導,通過在甲蟲腹部培育翅膀,科學家們已經接近解開昆蟲翅膀起源的奧秘了。昆蟲翅膀的起源仍然是一個謎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任何化石可以告訴科學家關於今天生物的祖先(不像許多哺乳動物留下骨頭殘骸)。
  • 超導材料最高臨界溫度創紀錄 生命起源和進化研究獨樹一幟
    2019年,德國科學家在揭示宇宙奧秘,研發新超導體,以及探索生命起源和進化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下屬多個研究所有重要發現。如在兩個伽馬射線暴的觀測中發現迄今已知最高能光子,研究解析了高能伽馬射線暴形成過程;首次在行星狀星雲NGC 7027中檢測到了宇宙演化的最重要標記之一——氦合氫離子,為一項長達幾十年的研究畫上了句號。
  • 美國密西根州墜落草莓湖的隕石含有機複合物 為了解地球生命起源提供線索
    赫克(左圖)與團隊研究該枚隕石。(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美國有研究人員早前分析一顆墜落密西根州一個結冰湖泊的隕石,發現當中含有一些前所未見的有機複合物。他們相信,這些元素可能有助創造生命,為科學家了解地球生命起源提供線索。領導是次研究的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館長赫克(Philipp Heck)表示,該枚隕石於2018年1月墜落在密西根州的草莓湖(Strawberry Lake)。一名「隕石獵人」在2日後尋獲,將它交給博物館,讓館方得以研究箇中奧秘。由於隕石在短時間內尋獲,令它受地球物質汙染的程度得以減少。
  • 彌曼魚再研究為解開輻鰭魚類起源之謎提供新證據
    追溯脊椎動物水域徵服者的崛起之路——彌曼魚再研究為解開輻鰭魚類起源之謎提供新證據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2016藉助高精度CT掃描技術,他們對4.1億前的晨曉彌曼魚腦顱結構進行了重新研究,揭示了彌曼魚內顱具有典型的輻鰭魚類特徵,如側顱管與噴水管,為解開輻鰭魚類起源謎團提供了最新證據。該研究還發現「整列層」結構不但見於肉鰭魚類,也存在於某些早期輻鰭魚類,修訂了「整列層」是肉鰭魚類特有結構的傳統假說。硬骨魚類是脊椎動物演化的主幹。硬骨魚類分兩大支系,即肉鰭魚類和輻鰭魚類。
  • 科學網—1.6億年藻類化石揭示真核生物起源
  • 16億年藻類化石揭示真核生物起源—新聞—科學網
  • 新研究進一步揭示華南可能是節肢動物起源中心
    新華社倫敦9月21日電(記者張家偉)中德兩國學者在新一期英國期刊《科學報告》上發表研究說,他們發現了寒武紀(距今約5.41-4.85億年)葉足動物的一個新物種,有助進一步證明中國華南地區可能是現代葉足動物和節肢動物起源的中心。
  • 揭秘灶神星黑色隕石坑 或為生命起源找到線索
    隨著後續的研究發現,這種情況是由於撞擊形成的,其中黑色的沉積物是富含碳的撞擊物體在過去45億年的漫長歷史中逐漸累積形成的。雖然灶神星在45億年以前表面完全融化,但是它的外殼在僅僅幾百萬年後就迅速固化了,這樣一顆530千米大小的小行星猶如一顆時間膠囊(time capsule)記錄著過去太陽系中曾發生的一些事件,這也是「黎明」號探測器選擇它作為探測目標的原因。
  • ...功能的階梯式演化,為解讀脊椎動物中樞神經系統起源提供了重要...
    作者|nagashi 來源|BioWorld(ID:ibioworld)包括人類在內的脊椎動物擁有現生生物中最為複雜的中樞神經系統,揭示其如何起源一直是進化發育生物學研究領域的重要命題。
  • 德國研究發現海星等棘皮動物影響海洋碳循環
    海星德國萊布尼茨海洋學研究所日前發表公報說,最新研究發現,海星等棘皮動物在海洋碳循環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們能夠在形成外骨骼的過程中直接從海水中吸收碳。棘皮動物是生活在海底的無脊椎動物,分為海星綱、海膽綱、蛇尾綱、海參綱和海百合綱等5類,其身影遍布各大洋。研究發現,棘皮動物會吸收海水中的碳,以無機鹽的形式(例如碳酸鈣)形成外骨骼。它們死亡後,體內大部分含碳物質會留在海底,從而減少了從海洋進入大氣層的碳。通過這種途徑,棘皮動物大約每年吸收1億噸的碳。
  • 重大突破,原始隕石或揭示生命起源、太陽系起源,答案在意料之中
    也就是生命的起源生命怎麼來的?宇宙的起源是怎麼樣的?太陽系又是怎麼樣的?這些千古難題確實是不好回答,因為要回答這些問題,必須要有科學依據才能讓人信服,才能在在眾多猜測中站得住腳。這些問題看起來似乎沒法解答,不過在科學不斷進步的情況下,我們離真相越來越近,因為不斷找到這方面的線索。
  • 海星.一個神奇的海星
    一隻螃蟹在海灘上悠閒的走著,不小心踩到了海星。海星說:你特麼的瞎啊!螃蟹說:我不是蝦,我是蟹啊!大家好,我是海星,你也可以叫我五角星,海星,星魚。當然,你也可以叫我其他名字,也可以親切的叫我胖大星。我是海星綱鉗棘目棘皮動物,我家種類很多,有1600種,老祖宗化石種類有300種。我沒有什麼特化眼睛,不太喜歡光亮,所以經常夜間出沒。我有一個特殊的能力--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