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於2020.2.21
今天讀到麥克盧漢對於媒介與信息之間的認識。他指出:「媒介即信息」。意思是指「媒介作為信息傳播的一種技術手段,不決改變了信息的樣式,也改變了信息的內容」。
思慮再三,深以為然。
舉個例子。過去的報紙是一種典型的傳統媒介,通過報紙傳播的信息樣式一般來說主要是文字,然後配上少量的圖片。與之相比較,抖音作為一款當代流行的短視頻媒介工具,其傳播的信息樣式都是視頻,然後配上文字說明。可見,媒介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樣式。
其次,報紙在傳播信息時,從內容上看,主要是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就、人民的生活狀況、一些針砭時弊的理論文章等。而抖音傳播的內容,就非常寬泛、也更接地氣了。雖然也有國家隊媒體代表製作的關於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現代化建設成就方面的內容,但更多的非國家隊自媒體製作的關於人民的具體生產生活,平民性、娛樂性成分顯著增加了。可見,媒介也改變了信息傳播的內容。
除此之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以為媒介也改變了信息傳播的主體與客體。
比如,報紙的主體顯然局限在報社,只有國家允許的報刊部門才能印發報紙。而抖音的主體可以是大街上的任何一個人,只要有手機,就可錄製傳播。另外,從傳播客體來看,傳統報紙的客體,大部分局限在黨政機關、專家學者和特定人群,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一般人是不看報紙的。而抖音的客體顯然大大拓展了,大家可見,坐火車的時候,無論老少,只要有手機,大部分都在刷抖音。可見,媒介也改變了信息傳播的主體與客體。
聊到這裡,大家可見媒介的威力所在,不僅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樣式、內容,也改變了信息傳播和主體和客體。而這實際上就是改變了輿論場信息傳播的基本框架,進而會影響到人們在這一領域的工作和生活模式。
那麼,以上給我的啟發是什麼呢?
我想是這樣的:媒介說到底是人們創造出來的傳播手段,對人們來說都是改造世界的工具而已。但是,一旦某個工具廣泛應用於人們的生產生活,並與這個社會深度融合之後,工具對人們的反作用力往往比我們預想的要大得多。
你在控制著工具,反過來工具也在控制著你。永遠不要低估工具的力量。
你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