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對人的反作用力有多大?

2021-01-18 六六愛思考

寫於2020.2.21

今天讀到麥克盧漢對於媒介與信息之間的認識。他指出:「媒介即信息」。意思是指「媒介作為信息傳播的一種技術手段,不決改變了信息的樣式,也改變了信息的內容」。

思慮再三,深以為然。

舉個例子。過去的報紙是一種典型的傳統媒介,通過報紙傳播的信息樣式一般來說主要是文字,然後配上少量的圖片。與之相比較,抖音作為一款當代流行的短視頻媒介工具,其傳播的信息樣式都是視頻,然後配上文字說明。可見,媒介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樣式。

其次,報紙在傳播信息時,從內容上看,主要是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就、人民的生活狀況、一些針砭時弊的理論文章等。而抖音傳播的內容,就非常寬泛、也更接地氣了。雖然也有國家隊媒體代表製作的關於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現代化建設成就方面的內容,但更多的非國家隊自媒體製作的關於人民的具體生產生活,平民性、娛樂性成分顯著增加了。可見,媒介也改變了信息傳播的內容。

除此之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以為媒介也改變了信息傳播的主體與客體。

比如,報紙的主體顯然局限在報社,只有國家允許的報刊部門才能印發報紙。而抖音的主體可以是大街上的任何一個人,只要有手機,就可錄製傳播。另外,從傳播客體來看,傳統報紙的客體,大部分局限在黨政機關、專家學者和特定人群,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一般人是不看報紙的。而抖音的客體顯然大大拓展了,大家可見,坐火車的時候,無論老少,只要有手機,大部分都在刷抖音。可見,媒介也改變了信息傳播的主體與客體。

聊到這裡,大家可見媒介的威力所在,不僅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樣式、內容,也改變了信息傳播和主體和客體。而這實際上就是改變了輿論場信息傳播的基本框架,進而會影響到人們在這一領域的工作和生活模式。

那麼,以上給我的啟發是什麼呢?

我想是這樣的:媒介說到底是人們創造出來的傳播手段,對人們來說都是改造世界的工具而已。但是,一旦某個工具廣泛應用於人們的生產生活,並與這個社會深度融合之後,工具對人們的反作用力往往比我們預想的要大得多。

你在控制著工具,反過來工具也在控制著你。永遠不要低估工具的力量。

你看呢?

相關焦點

  • 反作用力的重要性與效果
    我們總在屈膝使之低於來球的高度,卻沒有人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在網球運動中「反作用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法則」很普遍,這樣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在網球技術的開發和運用中得到很多借鑑。①保持身體平衡(降低重心)②獲得反作用力反作用力是從「伸展-彎曲」的循環動作中獲得衝量的膝關節彎曲時,肌肉內部被獨特的神經支配處於彈性狀態,隨之而來的首先是腿肌肉群出現輕微反常性(延展性肌肉收縮)拉伸,伸展能量與反射神經的支配相呼應。
  • 為什麼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萬有引力有反作用力嗎?
    萬有引力的反作用力當然也是萬有引力,在牛頓力學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類型的力,並且總是大小相等,方向方向,作用在一條直線上,同時產生,同時消失。但是在相對論力學中,牛頓第三定律就具有局限性。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在17世紀,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三大定律,奠定了經典力學的基礎,其中的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就是描述相互作用的兩個質點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係。
  • 作用力&反作用力
    忘記高中物理是怎麼用文字描述的,來自度娘的總結:       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有作用力時,同時也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的作用力
  •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平衡力的區別
    物理的之間相互作用的一對力,我們稱之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成對出現的,同時產生,同時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樣的規律也被稱為牛頓第三定律。延申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同樣性質的力,比如地面物體的重力是由於受到地球的萬有引力產生的,同樣地球也受到了該物體對地球的萬有引力。
  • 這個反作用力沒幾個人知道
    牛頓第三定律說有力就有反作用力,它們成對出現,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然後,有人問道:對著空中打一拳,很用力,那它的反作用力在哪?面對這問題,有人這樣回答:空中不是真空,還有空氣,空氣給了反作用力。假如不是在空氣中,而是在真空中出拳,那反作用力又在哪呢?又有人回答說:牛頓第三定律不是絕對成立的,有作用力不一定有反作用力。並舉例說明:用雷射照月球,當光照上月球時,光量子對月球表面的衝量,有—個衝力作用。但光量子照到月球上就消失了,沒有受力物體,衝力的反作用力不存在。於是有作用力而無反作用力,牛頓第三定律也是有適用範圍的。
  • 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一對平衡力的比較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在我們對物體受力分析時經常遇到,也是同學們經常出錯的地方,下面我們就這兩種不同的受力情況進行分析。依賴關係不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相互依存,同時變化,不可以單獨存在。平衡力之間則沒有這種依賴關係,去掉其中一個力後,另一個可以單獨存在。比如說重力和支撐力平衡,當把支撐力去除後物體就會做自由落體運動。
  • 作用力vs反作用力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性質相同、同時變化、同時消失,彼此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     從力的三要素來說: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於同一直線、作用點不同。     從衝量角度來看:二者衝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從功的角度看:二者可能都做正功、都做負功、一個做正功一個做負功、都不做功等。
  • 走路時足部前後反作用力
    腳跟著地的瞬間是一個由於衝擊而快速增加的作用力。考慮穿鞋和不穿鞋的情況,穿鞋時我們會因為鞋子的特性而有比較好的吸震能力;若不穿鞋,沒有保護的腳跟著地就會有一個快速的瞬間作用力出現。如果有較大的腳跟著地,那衝擊時瞬間的作用力會比承重和推進的作用力都來的大。爪回則會產生向前的向量傳遞到膝和髖關節的效果。
  • 物理學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生命修煉實踐中的對應關係
    比如物理學常用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在生命修煉實踐中就有很明顯的對應關係。中國人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生命運程與人際關係上的運用。唯一差別是,物理學上的兩個力是同時性的,關係更為單純。
  • 汽車的安全氣囊應用了「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這是因為託盤和玻璃杯之間有水,防滑的摩擦就會減小,即使託盤稍稍傾斜,玻璃杯也會滑落。總之,充當阻力角色的摩擦極限會依實際情況而變。最近,汽車都配備了駕駛輔助系統。在面臨危險等緊急時刻時,它可以運用電子控制系統進行自動調節,以防汽車超出摩擦極限。看似平坦的柏油路,其實表面上或有起伏,或有檢修孔1,或有白線。為了解其影響,行駛過程中傳感器會檢測時時變化的輪胎與路面摩擦的關係。
  • 太空是真空,沒有反作用力,飛船無法前進?這個問題讓人無語了
    有人問:在太空的真空環境裡,沒有反作用力,噴氣發動機如何推動飛船前進?這個問題有點讓人無語了。估計提問者是把飛船想像成人在水中遊泳了,必須用手把介質(水)推開,人才能藉助反作用力向前運動。但這個比喻實際是不恰當的,如果非要用人在水中運動來比喻的話,事實應該是人在水中向後噴射出某種不明氣體,由於氣體向後運動,人在氣體的反作用力下向前運動。牛頓第三運動定律說,當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時,彼此施加於對方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牛頓定律也適用交際
    在物理學上,有一個牛頓第三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會有一個與之相等的反作用力。在交際中,似乎也有這樣的一個「牛頓定律」:你喜歡別人,別人最終也會喜歡上你;你討厭別人,別人有一天一定也會嫌棄你。
  • 從《一個桶》看父母對子女們的愛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也有些人,哪怕經歷著這一切,卻從沒「看到過」父母們的愛。而2019年的新春之際,賈柯章嘗試用手機拍攝了一個短片《一個桶》。這個短片當時沒能落下多大水花,但如今再重新細品的時候,卻發現各中「味道」,以及,父母的愛的軌跡。賈柯章在《一個桶》的拍攝技巧上,不論是鏡頭的遠鏡、局部特寫,還是短片整體色彩,以及每一幀畫面構圖的把握上,等等,都十分出彩,全然不像是用手機拍出來的短片。
  • 反作用力
    在反作用力這款遊戲中,擁有非常多遊戲類型的射擊,通過掌握它們的物理特性來完成相應的遊戲任務,在此過程中需要開動玩家的大腦,遊戲的手感界面都是非常的真實,讓玩家擁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並且非常吸引玩家,喜歡的玩家快來體驗吧。
  • 科學家首次測量到反物質間作用力
    由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所研究員馬餘剛與美國布魯克海文實驗室研究員唐愛洪領銜的STAR合作組的中外科學家,在位於紐約長島布魯克海文國立實驗室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RHIC)上,首次測量到反質子—反質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今天凌晨,這項重要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開啟反物質研究新篇章
  • 每個作用力都有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圖片來自網絡下面這句話來自《聖經·馬太福音》,它神秘而又晦澀,數千年來許多人誤讀了它的含義。這句數千年來被人誤讀的話語,其中暗藏了一個謎底:感恩。 「心懷感恩之人將被賜予更多,變得富餘。不存感恩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正是「感恩」這個簡單的詞語,讓這句話的內涵瞬間變得清晰。
  • 用反作用力來改造相貌
    戀愛中的男女,總是借著外在的物質表達內心的想法,但是外在的裝飾打扮無論如何總是一個助緣而已,最主要的因素,中國人說得最好,叫天生麗質,是不是?再怎麼化妝,皮膚黑的怎麼抹得白呢?而有些人就是天生曬不黑,或者已經六十歲了,看起來還象三十歲,我們要研究其中的因素,為何如此? 佛法中的道理非常清楚告訴我們,所謂「如是因,如是果」。每個人都希望健康、有錢、快樂、漂亮、有人緣。
  • 在真空環境下,噴氣發動機為什麼還能利用反作用力推動飛船?
    火箭發動機兩者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是不同的,不過兩者都是藉助反作用力,都向外噴氣。反作用力的實質和產生條件,反作用力的產生與是否真空無關。的確,反作用力必須產生於兩個以上的物體之間,一個物體是產生不了反作用力的(當然也不會產生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成對出現)。如果不藉助外物外力,一個物體內部的力再大,也不會使物體相對外部運動。
  • 社評:美方作用力越大,中方反作用力越強
    美方的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強,美方本想制人,最終必將害己,今天的美國政府的所作所為將充分驗證貿易戰的這一邏輯。限制中國產品進口,不僅重創美國進口相關產業的就業與收入,而且必將推升美國的物價。中國產品的物美價廉在過去這些年裡幫助改善了普通美國人民的生活,而他們今後將轉向消費質次價高的替代產品。
  •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這是我很願意聽到的話,我不是不明事理,不懂大局的人。但是他們偏偏不肯。有一個同事說過,他們就會把活魚摔死再賣,我看,確實有道理。人也得罪了,事情也沒辦好。這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吧。之所以住在住宅小區,是公司整體戰略轉移的原因,這些公寓住宅,是給將來的員工住宿用的。公司在南京建立了生產基地,北京那邊目前暫稱為總公司,其實大家都明白,不超過一年就會完全撤銷的,我們這些人,都在裁撤之列,因為我們不可能跟著一起來南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