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離世,享年76歲...9個單詞為你講述他的一生

2020-12-05 小v視覺

今天是個不平凡的日子。

3月14日,是世界數學日,因為314正好是圓周率的開頭。

3月14日,也是1879年愛因斯坦誕生的日子。

而今年的3月14日,是史蒂芬·霍金離世的日子。

他或許不算是當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但絕對是最知名的物理學家了;他的著作、他的故事、他的幽默,都多次衝破了科學與普通大眾之間的隔閡。

他的愛情故事還曾被拍攝成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萬物理論》,主演是小雀斑 埃迪·雷德梅恩。

斯人已逝,

讓我們來用9個單詞,講一講他這輝煌而曲折的一生吧。

01Oxford

牛津

霍金的父母是倫敦人,但是他出生的地點卻是牛津,這是因為當時是1942年,正是二戰之中,父母認為住在倫敦太危險了,所以特地去牛津生下了他。

他之後就讀的大學便是牛津大學,當時他17歲,修讀的是物理學,並最終以自然科學類的一級學位畢業。

The renowned physicist was born Stephen William Hawking on 8 January 1942 in Oxford, rather than the family home in north London, as it was seen as a safer place to have babies during the war.

這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的乳名是史蒂芬·威廉·霍金,他於1942年誕生在牛津,而不是在位於倫敦北部的家中,這是因為家人覺得在戰爭中去牛津生孩子更為安全。

02Wheelchair

輪椅

1963年的時候,也就是霍金21歲的時候,他被診斷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病,正是這個病讓他最終一生都得靠輪椅來行動。

也正是在得到診斷的同一年,他開始了自己對宇宙學的研究,人類的物理學史進入了一個新的篇章。

Prof Hawking was told he had two years to live when he was diagnosed with motor neurone disease at the age of 21. In the same year he began research into cosm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當霍金教授被診斷出運動神經元病的時候,醫生說他只有兩年的時間可活了,而他當時只有21歲。在同一年,他開始在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

03Jane

在霍金被診斷出頑疾之前,他遇到了自己的此生摯愛——簡·王爾德。

簡雖然知道霍金身患重病、壽命縮短、有癱瘓的風險,但依然選擇與他訂婚,並最終在1965結婚;而這一年正是醫生曾經預言霍金會死的那一年。

婚後,簡與霍金生育了3名子女,Robert、Lucy 和 Timothy

不過,之後生活的困難程度完全超出了兩人的想像,在幫助霍金對抗病魔的過程中,簡自己也因為不堪重負而患上了抑鬱症。

絕望中的她將信念寄託於宗教,而這與霍金無神論的信仰是相衝突的;最終,他們在1997年離婚,一段32年的婚姻宣告結束。

In 1999 she wrote an autobiography about her first marriage, Music to Move the Stars: A Life with Stephen. She and her first husband established a working relationship following his separation and divorce from his second wife.

在1999年,她基於這第一段婚姻撰寫了一本自傳《撼動星辰的樂章:與史蒂芬一起的日子》。在霍金與他的第二任妻子離婚後,簡與他成為了工作夥伴。

04&05Black Holes

黑洞

黑洞在霍金一生的研究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他博士畢業後,便在劍橋大學以研究員的身份研究廣義相對論和黑洞,他的很多重大成就都與黑洞有關。

1973年,他發現本來被認為「吸收一切」的黑洞其實能夠向宇宙中輻射能量和粒子,這種輻射後來被命名為「霍金輻射」。

He discovered that black holes could leak energy and particles into space, and could even explode. It wa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Nature, a year later. The theory is known as Hawking radiation.

他發現黑洞不光能向太空中溢出能量和粒子,甚至還能爆炸。這個發現於一年後被發表於《自然》雜誌上。現在這個理論被稱為「霍金輻射」。

06Silence

沉默

1985年,霍金因為肺炎住院了,當時的病情很嚴重,已經危及了生命。

醫生最終救活了他,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卻永久失去了自己的聲音。

Admitted to hospital in Geneva with pneumonia. Doctors saved him but only by performing an operation that left him unable to speak. A speech synthesiser was later developed to allow him to talk.

在因肺炎而於日內瓦住院後,醫生保住了他的性命,但在過程中不得不進行一項讓他永久失聲的手術。後來,有人幫忙開發了一套語音合成器,這才讓他又有了「說話」的能力。

07Time

時間

霍金這一生最廣為人知的著作,應該就是《時間簡史》了,這本1988年出版的通俗化科普讀物讓許多人能夠一窺宇宙的終極秘密,在20年裡賣了1000萬冊。

In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Hawking wrote in non-technical terms about the structur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eventual fate of the universe, which is the object of study of astronomy and modern physics.

在《時間簡史》中,霍金用非技術性的語言描述了宇宙的結構、起源、發展以及最終的命運;這些正是天文學和現代物理學研究的課題。

He talked about basic concepts like space and time, basic building blocks that make up the universe (such as quarks) and the fundamental forces that govern it (such as gravity).

他談及了時間與空間這樣的基本概念,也講了宇宙的基本組成單元(比如夸克),還講了那些統御宇宙的基本力量(比如引力)。

He discussed two major theories, general relativity and quantum mechanics, that modern scientists use to describe the universe.

他在書中討論了兩個主要的理論: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物理學。現代科學家正是用它們來解釋宇宙的。

08Nutshell

果殼

霍金第二出名的著作應該就是《果殼中的宇宙》了,這本書出版於2001年,比《時間簡史》晚了13年。

與《時間簡史》一樣,這又是一本面向大眾的科普讀物,霍金在書中極力用最直白的語言向普通人講述物理學最前沿的進展。

He told the history and principles of modern physics.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 sequel of the multi-million-copy bestseller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published in 1988.

他在書中講述了現代物理學的歷史和基本原理。這本書被普遍認為是1988年那本百萬級暢銷書《時間簡史》的續作。

09Everything

萬物

這個詞不光能概括霍金一生的研究,而且能概括愛因斯坦,甚至能概括整個現代物理學。

現代物理學已經精煉出了幾大簡潔而精妙的理論體系,例如解釋宏觀世界的牛頓力學、解釋星際尺度的廣義相對論、解釋微觀尺度的量子力學;但是,這些理論都各有分野,它們都無法解釋超出自己尺度的現象。

現代物理學一直在努力組建一個統一的理論、來找到這些理論體系深層更本質的聯繫;而這也是霍金一生努力的目標。

He sought to combine Einstein's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and Richard Feynman's idea of multiple histories into one complete unified theory that will describe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in the universe.

他試圖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理察·費曼平行宇宙理論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一個能解釋宇宙中一切現象的萬物理論。

霍金的一生是艱難的,但也是充實的,這一點不管是對他本人還是對全人類來說都是如此。

最後,讓我們用一句他本人的話來結尾吧:

I have lived with the prospect of an early death for the last 49 years. I’m not afraid of death, but I’m in no hurry to die. I have so much I want to do first.

過去49年,我一直與早亡的預期相伴而生。我並不害怕死亡,但我並不想急著去死,因為我還有很多事情想先做完。

不知道他走的時候是不是已經沒有遺憾了。

生前不能行走於地球,希望此時他已能遨遊宇宙。

相關焦點

  • 傳奇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享年76歲
    ,享年76歲。  霍金輪椅上的聲音合成器是美國口音,很多人並不了解他實際上是英國人。霍金本人曾說,希望能換成帶有英國口音的合成器,但由於他現在的聲音實在已和本人合為一體,換口音這個事兒還是算了。  霍金曾經有過兩次婚姻,育有3名子女。
  • 英國科學家史蒂芬 霍金離世,享年76歲
    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家人在本周三稱,因睿智、身殘志堅而享譽全球、激勵世人的霍金已經去世,享年76歲。   霍金不顧他在20幾歲時確診患有運動神經元病後只能再活幾年的預言。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 霍金個人資料簡介他在哪些方面做過貢獻
    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3月14日消息,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霍金到底厲害在哪?他被譽為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理論物理學家】  或許大多人都和大話君一樣,對於霍金的了解只是基於學校課本上的簡短介紹,但是我相信,對自然科學稍感興趣的同學,絕對會對他印象深刻。
  • 再見,史蒂芬·霍金!人類最聰明的大腦走了,享年76歲!
    來源:創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文| 創哥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英國去世,享年76歲。 他生於伽利略忌日,死於愛因斯坦的誕辰。雖然公眾對霍金的印象是霍金在研究宇宙,但有趣的是,如今專業的宇宙學研究論文裡幾乎不會出現霍金的名字。作為一位76歲的老人(霍金生於1942年),霍金晚年仍然在搞科研。但是和所有已經功成名就的大科學家一樣,科研基本上止於姿態,對主流科學界基本沒有什麼影響。2.
  • 物理學巨星史蒂芬·霍金去世 享年76歲
    William Hawking)離世,享年 76 歲,霍金家人已經確認此消息。霍金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在領域內做出很多重要貢獻,最主要的是他與羅傑·潘洛斯共同合作提出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的潘洛斯–霍金奇性定理,以及他關於黑洞會發射輻射的理論性預測,為現代物理學發展做出突出貢獻。霍金還撰寫了多本闡述自己理論與一般宇宙論的科普著作,如《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廣受大眾歡迎 。
  • 霍金離世,4句話為你介紹他輝煌又勵志的一生
    北京時間3月14日,著名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76歲。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霍金的著作《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讓他的科學言論在全世界流行起來。
  • 霍金逝世,享年76歲,他回他的宇宙了!
    76歲22歲時他患上了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漸凍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被醫生斷定只能活3-5年的他,卻禁錮在輪椅上達50年之久,藉助電腦語音合成器與世界交流,因而在普通民眾心中更增一層傳奇色彩,被譽為「輪椅上的愛因斯坦」。
  • 霍金逝世 享年76歲!
    中新網3月14日電 據外媒14日報導,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世間再無霍金 時間永留簡史
    央廣網北京3月14日消息(記者韓萌)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霍金——這位在教科書中反覆出現、極具傳奇色彩的偉大科學家於當地時間14日凌晨平靜離世,享年76歲。  霍金的子女隨後發表了如下聲明:「我們深愛的父親已於今日辭世,我們為此感到極度傷心。
  • 霍金去世了,享年76歲,人類為什麼這麼崇敬他?
    就在剛剛,傳來了一個噩耗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了,享年76歲目前,他的家人已經確認了這一沉痛的消息那個曾在21歲就被醫生宣告「死亡」的男子努力活到了76歲卻在今日,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從此世界上再也沒人跟我們這些凡人
  • 快訊:物理學家史蒂夫·霍金逝世,享年76歲(附圖文回顧他的一生)
    3月14日消息,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報導,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76歲
  • BBC消息,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 家人已經確認 霍金生平
    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教授的家人周三凌晨發表聲明,證實霍金教授已經去世。霍金在英格蘭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2017年11月,霍金預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將變成「火球」。中新網3月14日電 綜合報導,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家人的發言人稱,霍金去世,享年76歲。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英國新聞社協會通訊社發表的聲明中說:「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
  •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享年76歲
    據英國媒體報導,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再見傳奇!
    據外媒14日報導,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
    據英媒報導,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霍金的一生
    今天又將成為歷史上的一天,2018年3月14日,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生於伽利略忌日,卒於愛因斯坦誕辰,享年76歲。斯人已逝,讓我們來用9個單詞,講一講他這輝煌而曲折的一生吧。1963年的時候,也就是霍金21歲的時候,他被診斷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病,正是這個病讓他最終一生都得靠輪椅來行動。也正是在得到診斷的同一年,他開始了自己對宇宙學的研究,人類的物理學史進入了一個新的篇章。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他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享年76歲。霍金童年時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複雜的玩具。他於1959年在牛津取得自然科學一級榮譽學士學位,20歲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1963年,22歲的霍金被診斷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醫生當時認為,他只能存活2-3年。然而,醫生的預測並不準確,霍金繼續進行他的科研工作,結了兩次婚,並育有三個孩子。
  • 霍金逝世享年76歲 被譽為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理論物理學家
    霍金逝世享年76歲 被譽為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理論物理學家 2018-,享年76歲。  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英國新聞社協會通訊社發表的聲明中說:「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聲明稱,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成就的影響將會持續多年。資料圖:著名物理學家霍金。  霍金1942年1月8日在英國牛津出生。
  • 物理天才霍金逝世,享年76歲!巨星隕落,謹以此文緬懷霍金!
    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於3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76歲的史蒂芬·霍金去世,科學蒼穹上一顆最閃耀的明星隕落了。他的研究和洞見塑造了現代宇宙論,也啟迪了世界無數讀者。firmament ['fɝməmənt]:蒼穹
  • 《時間簡史》作者,史蒂芬·威廉·霍金去世,享年76歲
    就在剛剛,英國sky news發布了一條突發新聞:史蒂芬·威廉·霍金去世,享年76歲。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是當代最著名物理學家,他的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從發行至今,被譯成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逾1000餘萬冊,作品從研究黑洞出發,主要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歸宿,雖然如此暢銷,但其實內容及其艱深,所以一直被戲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Unread Bestseller)。作為中國人最熟知的科學家,霍金曾到訪中國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