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面熊-史前巨型掠食動物

2021-01-19 動物世界


短面熊,生存在距今200萬年前的美洲大陸上,是一類可怕的掠食動物。由於它們的主要獵物為美洲野牛和大角野牛,故有時被稱為「噬牛熊」。


短面熊肩高約1.8米。

站立高度大約4.3米,平均體重達到1600-1700公斤。


短面熊除了生滿利齒的大嘴外,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擁有長長的四肢。


短面熊以大型草食動物為主要食物,偶爾也會吃魚或者植物類食物。


短面熊巨大的身軀令其他動物望而生畏,有時它不必親自捕食獵物而是直接搶奪其他獵食者捕獲的獵物。

短面熊類絕滅於北美一次冰期的到來,因為當時北美大型草食動物相繼絕滅,造成短面熊食物短缺。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投稿郵箱:iltawcom@163.com


相關焦點

  • 巨型短面熊:史前北美真正的北境之王
    正是兩位大師的研究,人們才知道在史前的北美洲曾經生存著短臉巨熊。儘管與許多大型食肉動物生存在一起,但是巨型短面熊依然能夠獨步天下,它在激烈的競爭中屹立不倒。正是因為能夠獨自捕殺強壯的野牛,巨型短面熊也被稱為「噬牛熊」。如果有機會,巨型短面熊還會攻擊猛獁象的幼崽。有的時候,巨型短面熊也會幹點打家劫舍的勾當,它們會靠著巨大的體型優勢搶奪其他食肉動物的獵物,這種不勞而獲的行為或許並不少見。
  • 巨型短面熊,史前北境之王,自恐龍後最兇猛的陸地霸主!
    但若要從動物裡選出一個「北境之王」,那非巨型短面熊莫屬。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是美洲大陸上生活的短面熊屬下的一個品種,也是迄今地球上出現的體型最大的熊,大約1.1萬年前滅絕。為何說巨型短面熊是北境之王?在著名的加州拉布雷亞(La Brea)瀝青坑遺址裡,科學家挖出上萬具史前動物化石,但發現恐狼、劍齒虎的有上千套,而巨型短面熊只有30多套,所以科學家推斷,巨型短面熊是獨居的,從不大量一起出現,而且行蹤詭異。
  • 巨型短面熊:原來它才是北境之王
    1854年,美國古生物學泰鬥約瑟夫·雷迪根據這些化石建立了短面熊屬(Arctodus),意思是「熊的牙齒」,模式種名為倭短面熊(Arctodus pristinus)。由於短面熊具有比今天熊類更短的面部,因此有了個更為形象的名字「short-faced bear」,這也是其中文名「短面熊」的由來。
  • 巨型短面熊能否與霸王龍一較高下?為什麼?
    巨型短面熊是美洲史上最強的熊科動物,而霸王龍則是恐龍時代最強的食肉動物之一,這兩種動物的碰撞絕對大有看頭。但是,可惜的是巨型短面熊生活在距今200萬年前,而霸王龍則是生活在距今6500萬年前,所以,兩種動物屬於兩條平行線,永遠不可能有相交的那一天。
  • 古生物學家分析:巨型短面熊與霸王龍正面廝殺,最後誰是王者呢?
    巨型短臉熊是南美洲歷史上最偉大的熊科動物,霸王龍是恐龍時代最強壯的食肉動物之一。這兩隻動物之間的碰撞肯定很有趣。然而,遺憾的是,這隻巨大的短臉熊生活在200萬年前,而霸王龍生活在6500萬年前。因此,這兩種動物屬於兩條平行線,永遠不會有相交的一天。
  • 劍齒虎,史前極度特化的大型貓科動物
    5大已滅絕的史前動物,圖3有望通過克隆再次「復活」 短面熊,是遠古時期美洲大陸上令所有生物都望而生畏的頂級掠食者,短面熊的直立身高達到五米左右,幾乎相當於現代的兩層樓房高,而且短面熊還是科學家迄今為止所發現到的體型最大的熊科動物,所幸它們在距今兩百多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
  • 地球上史前十大最強悍的動物,光看照片就嚇哭!
    01巨型短臉熊
  • 戴眼鏡的安第斯熊,祖先是巨型短面熊,跟大熊貓血緣最親
    安第斯熊還有一個隱形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身上只有13對肋骨,而其他的熊科動物都有14對肋骨。尾巴很短,被皮毛完全蓋住了,平時基本上看不到它們的尾巴。跟其他熊科動物一樣,安第斯熊的前肢長,後肢短,攀爬能力可以稱得上是嫻熟高超。在分類上,安第斯熊是與大熊貓親緣關係最近的現存熊科動物。生活在厄瓜多、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的安第斯山脈。
  • 五大戰力非凡的史前猛獸,第三種還以霸王龍為獵物
    鄧氏魚,古代海洋裡的頂尖掠食者之一,大約在三億多年前,鄧氏魚依靠鍘刀一般鋒利的「牙齒」輕鬆便能將獵物咬成兩半,被現代生物學家視為寒武紀時期最巨大的魚類。古巨豬,距今約三千五百多萬年前遍布歐亞美大陸的頂尖掠食者之一,體型如同現代野牛般大小,巨大的上下顎是它們的捕獵利器,捕獵方式也簡單粗暴,依靠其中產生的巨大咬合力粉碎獵物骨骼。風神翼龍,一種白堊紀時期的翼龍類動物,它們是人類迄今為止所發現到的最大的飛行動物,雙翼展開長達11米,如同現代一架小型飛機般。
  • 史前人類遭遇的10種可怕動物
    恐狼在第四紀滅絕事件中與其他北美洲的巨型動物群一同滅絕,也包括其他肉食動物,例如:巨型短面熊、美洲擬獅、斯劍虎、似劍齒虎、北美獵豹與豺,大約在克洛維斯人到達北美洲之後。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
  • 短面熊最重1.5噸,單挑恐狼群,從劍齒虎口中奪食
    距今200萬年前的冰川時期,美洲大陸上生活著一種掠食猛獸——短面熊。短面熊的體型龐大,既是熊科中的強者,也是頂級掠食者,還被譽為「陸地霸主」。短面熊早已滅絕,科學家只能通過化石進行研究分析。
  • 史前巨熊的體型有多大?最大可達兩噸!
    熊是食肉目的龐然大物,北極熊、棕熊是今天除鰭腳類以外最大的食肉動物。在史前,熊科家族更是人丁興旺,大傢伙的種類比今天更多。那麼,史前熊類有哪些大傢伙,最大能長到多大呢?而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可是一種龐然大物,頭骨長度有52釐米,估計體重可達1.1噸,肩高可達1.7米。在密蘇裡州的一個史前洞穴裡發現了4.6米高的抓痕,據專家分析這是一隻站起來足有3.7米高的巨型短面熊留下的。巨型短面熊是北美有史以來最大的熊類,也是當時北美佔優勢的熊類。
  • 遠古世界中的5類頂級掠食者,其中圖三有少部分倖存至今
    袋獅,是澳大利亞史上頂尖的掠食者之一,還是迄今為止所有已滅絕的哺乳動物裡咬合力最強大的,它們可以產生出約達現代貓科動物2.5倍以上的咬合力,這意味著,它們的獵物一旦被盯上,幾乎往往難逃一死。戈氏鳥,是地球五千多萬年前的霸主之一,這種陸生鳥類雖然不能飛行,但卻演化出極具威懾力的巨大鳥喙以及碩大的身軀,成年個體高達三米左右,在當代大陸中可以說是最大的肉食性動物。科莫多巨蜥,迄今已有至少三百多萬年的生存歷史,是史前極少數倖存至今的頂級掠食動物,在古代時期,這種巨蜥體長就在七米左右,是當之無愧的殺戮機器,它們的食譜也非常廣泛,可以在十分極端的環境下捕捉獵物。
  • 北美第一猛獸短面熊因何滅絕?原因難以置信
    短面熊生活在2萬年前的北美,和現代的熊不同,從頭骨化石來看,短面熊的的鼻子和顎骨要短許多,因此便有了「短面」的名號。除了臉短一點,短面熊還有一個「與眾不同」,幾乎所有晚期熊類行走時,都是腳趾向內彎的「內八字」,所以,看起來它們走路總是「步履蹣跚」。
  • 屬食肉目卻只吃草,是熊類卻不冬眠,短面熊後代卻身材矮小
    03安第斯熊體型不大,但它們的祖先確實巨型短面熊,為何會有這麼大差異?安第斯熊鮮為人知,它們的祖先物種是短面熊,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安第斯熊體型不大,祖先短面熊卻個個都是龐然大物。短面熊家族中的第一個龐然大物——倭短面熊,在美洲出現,體型和現在的美洲黑熊相差不大。到160萬年前,倭短面熊進化出北美最大的熊科——巨型短面熊,肩高達1.8米,體重超1.2噸,幾乎達到了現存的成年灰熊的兩倍。
  • 老虎碰上這種獅子就慫了,巨型短面熊也奈何不了的對手
    對人類而言,貓科動物總是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像老虎和獅子是人類常見的兩種貓科動物,但是貓科動物有很多,也有一些對於人類而言並不非常熟悉。比如有一種就是作為歷史上最大貓科動物之一,那就是殘暴獅,也叫作美洲擬獅。殘暴獅生活在冰河時期,居住在美洲大陸,是當時體型第二大的貓科動物,絕對是龐然大物。
  • 雄踞美洲百萬年,短面熊令一眾古生物聞風喪膽
    在遙遠的冰川時期,地球上生活著大量體型龐大的獵食者,而在眾多的獵食者中,有一種體型巨大的熊類,雄踞在美洲大陸上,據研究,它們可能是當時地球上最強大的食肉動物,它就是短面熊。北美巨型短面熊復原圖廣義上的短面熊指的是短面熊屬裡面的物種,包含了巨型短面熊、倭短面熊,而我們常說的短面熊,則指的是北美巨型短面熊
  • 人類祖先最怕的幾種史前生物:以靈長類動物為食,遇到跑都跑不掉
    說起史前生物,大家可能會想到兇猛的恐龍。但恐龍生活的年代畢竟還沒有人類,所以我們現在只能通過電影來感受恐龍的震撼。如今的人類,似乎已經忘記了基因裡殘留的對史前猛獸的畏懼,在人類進化的歷程中,有許多史前生物是以智人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為食的。
  • 地球上最大的「熊」,相當於3個半北極熊,是頂級的掠食者
    它就是短面熊,是200萬年前,美洲大陸上最可怕的頂級掠食者,主要以美洲的野牛和大角野牛為食。而短面熊也被古生物學家稱為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體型最大的熊了,因為它的體重有2.7噸,相當於3個半北極熊,身高5米左右,也就是說有兩層樓那麼高了。
  • 地球上已經滅絕的海陸空八種恐怖動物,個個都是戰鬥力爆表的存在
    劍齒虎一般都較現今的貓科粗壯,像熊一般。大部分劍齒虎亞科成員的捕獵對象是大型的食草動物。二、殘暴獅殘暴獅也稱美洲擬獅,歷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殘暴獅是冰河時期 (距今二百萬年左右)遊弋於北美大陸眾多食肉動物中體形第二大的一類,而在美洲的貓科猛獸中則絕對是龐然大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