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分析:巨型短面熊與霸王龍正面廝殺,最後誰是王者呢?

2020-12-05 戰地初體

巨型短臉熊是南美洲歷史上最偉大的熊科動物,霸王龍是恐龍時代最強壯的食肉動物之一。這兩隻動物之間的碰撞肯定很有趣。然而,遺憾的是,這隻巨大的短臉熊生活在200萬年前,而霸王龍生活在6500萬年前。因此,這兩種動物屬於兩條平行線,永遠不會有相交的一天。但是,根據問答原則,我們只是比較兩種動物的基本數據和習性。

01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巨型短面熊

巨型短臉熊並不是動物的名字。具體來說,有兩種叫做巨形短臉熊的動物,一種是北美洲的巨形短臉熊,另一種是南美洲的巨型短臉熊。這兩種巨大短臉熊的生存年代和地區有很大差異。

南美巨型短面熊

南美巨大短臉熊又稱南美西細齒巨熊,是南美史上最大的熊科動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食哺乳動物。它生活在200萬至70萬年前的南美洲,是一種雜食性食肉動物。因為與南美的眼鏡熊是近親,所以在生物學分類中,南美細牙的大熊貓被列入熊科眼鏡熊亞科。

在當時的南美,不僅是巨大的短面熊,一種吃肉的動物,這裡生活著許多大型食肉動物,最具代表性的是南美混亂的邊齒虎、致命的邊齒虎等等,這些動物和南美的巨大的短壽熊都屬於聯合生態位競爭對手。但是,南美的巨大短臉熊以巨大的體型站在食物鏈的頂端。

從發現的化石來看,成年南美巨大黑熊的平均體重為1.5噸左右,站立的身高高達4米,這種體型比刃齒虎要大得多。巨大的體型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南美巨型短臉熊的主要獵物也是大型動物,如大象和巨型海獺。

從200萬年前到70萬年前結束,南美整體巨大的黑熊體型呈減少狀態,古生物學家分析這可能與競爭對手的增加有關。

北美巨型短面熊

北美洲的巨型短臉熊比南美洲的巨型細齒熊出現晚了100多萬年。它們大約在80萬年前開始出現,也就是說,它們是在南美洲的巨型細齒熊滅絕後才出現的。從發現的化石來看,北美的巨大短面熊比南美的細牙巨熊小30%左右。在當時的北美,北美巨大短臉熊的競爭對手很多,包括美國的獅子、美國的劍齒虎、恐狼等。但是,北美巨大的短臉熊以巨大的體型站在食物鏈的頂點。

02霸王龍

霸王龍是最熟悉的恐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恐龍。除了它盛氣凌人的名字,真正的霸王龍在白堊紀晚期也存在於食物鏈的頂端。從發現的化石來看,成人霸王龍身高12米左右,頭高6米左右,體重平均9噸左右。

通過將霸王龍的頭骨化石與現存的食肉動物進行比較,科學家發現這種巨大的動物有著近10噸的強大咬合力,其牙齒長度約為30釐米,可以立即殺死大多數大型恐龍。另外,科學家通過恢復霸王龍,發現霸王龍生前可能有10釐米的皮膚厚度。

也就是說霸王龍是一種攻守兼備的大型食肉動物。

03巨型短面熊能打過霸王龍嗎?

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兩點。

1.體型對比

為了公平,我們將體型最大的短臉熊、南美細齒巨熊與霸王龍進行了對比,霸王龍從體型來看是南美細齒巨熊的4倍以上,體重是它的6倍以上,在這個巨大的體型差異下,兩種肉食動物必然是體型明顯優勢的霸王龍。

2.攻擊性的對比

短臉熊尖銳的攻擊武器是它的爪子和牙齒。然而,面對12米長的霸王龍,靠近它是一個問題,因為霸王龍又長又粗的尾巴可以把短臉熊捲走。即使可以近身,霸王龍的厚度為10釐米的硬皮膚,半面熊是無法突破的防禦,霸王龍咬住10噸左右合力的話,半面熊會被秒殺。

04總結

巨大的短臉熊生存年代中美洲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而且在眾多肉食動物中還能獨自走遍世界,但與歷史上最強的肉食動物霸王龍相比,它們差距還很大。光是體型就很難跨越障礙,更不用說霸王龍有一條靈活的尾巴和一張大嘴。

相關焦點

  • 巨型短面熊能否與霸王龍一較高下?為什麼?
    巨型短面熊是美洲史上最強的熊科動物,而霸王龍則是恐龍時代最強的食肉動物之一,這兩種動物的碰撞絕對大有看頭。但是,可惜的是巨型短面熊生活在距今200萬年前,而霸王龍則是生活在距今6500萬年前,所以,兩種動物屬於兩條平行線,永遠不可能有相交的那一天。
  • 巨型短面熊:史前北美真正的北境之王
    圖註:巨型短面熊的命名者,著名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圖片來自網絡短面熊被命名25年之後的1879年,著名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柯普根據新的化石命名了短面熊屬下的第二個種: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
  • 巨型短面熊:原來它才是北境之王
    從頭骨上看,巨型短面熊的眼眶孔直徑等於棕熊的兩倍,說明其具有極佳的視力,這在熊類中是較為少見的。與大眼眶孔相比,巨型短面熊位於頭骨前面的鼻孔同樣很大,其擁有熊類的好嗅覺。巨型短面熊的嘴巴儘管較短,但是從頭骨上可以看到其上下頜處連接著發達的肌肉,具有強大的咬合力。在巨型短面熊的嘴巴中,最顯眼的還是粗壯彎曲的上下兩對犬齒,其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 巨型短面熊,史前北境之王,自恐龍後最兇猛的陸地霸主!
    但若要從動物裡選出一個「北境之王」,那非巨型短面熊莫屬。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是美洲大陸上生活的短面熊屬下的一個品種,也是迄今地球上出現的體型最大的熊,大約1.1萬年前滅絕。為何說巨型短面熊是北境之王?在著名的加州拉布雷亞(La Brea)瀝青坑遺址裡,科學家挖出上萬具史前動物化石,但發現恐狼、劍齒虎的有上千套,而巨型短面熊只有30多套,所以科學家推斷,巨型短面熊是獨居的,從不大量一起出現,而且行蹤詭異。
  • 戴眼鏡的安第斯熊,祖先是巨型短面熊,跟大熊貓血緣最親
    02安第斯熊有熊科動物中最大的顴腳肌,屬食肉目卻只吃草安第斯熊的環境適應能力非常強,從茂密的雨林、樹木稀疏的草原,再到乾燥森林,最後到灌叢沙漠,都有發現安第斯熊的身影,當然,最多的發現還是在茂密的森林中,但在惡劣的環境中,它們依然可以存活。
  • 雄踞美洲百萬年,短面熊令一眾古生物聞風喪膽
    北美巨型短面熊復原圖廣義上的短面熊指的是短面熊屬裡面的物種,包含了巨型短面熊、倭短面熊,而我們常說的短面熊,則指的是北美巨型短面熊三種熊體型對比圖這裡需要提一下的是北美巨型短面熊並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熊類,在一項研究中,人們發現了南美的巨型短面熊站起來有
  • 跨越時空的史前王者對決:泰坦巨蟒和霸王龍、劍齒虎、短面熊
    1.泰坦蟒主要活動於現在的南美洲哥倫比亞東北部,距今6000-5800萬年前,屬於歷史上最大的蛇類;2.霸王龍生活在6850-6500萬年前,差不多是最晚滅絕的非鳥類恐龍之一;3.短面熊大約生活在200
  • 短面熊-史前巨型掠食動物
    短面熊,生存在距今200萬年前的美洲大陸上,是一類可怕的掠食動物。
  • 美國古生物學家:發現霸王龍始祖
    中新社休斯敦2月21日電 生物學專業期刊「通訊生物學」(Communications Biology)21日刊發研究文章稱:古生物學家在美國猶他州發現霸王龍始祖的化石。《自然》雜誌下屬在線開放期刊「通訊生物學」網站當日發表了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古生物學家林賽⋅贊諾的研究報告,該研究團隊將一具發現於猶他州中部的暴龍化石命名為「厄運的先兆」(Moros Intrepidus),並稱經過十年的發掘和研究發現,它是霸王龍的始祖。文章顯示,它是北美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暴龍化石,死亡時年近7歲,接近成年。
  • 熊,老虎,獅子,三個互相單挑,誰是最後的王者?
    誰強誰弱,你看看他們的分布就知道了,有獅子的地方沒有老虎和熊,說明有獅子存在,熊和老虎就無法生存;而北美有熊的地方,比較小的美洲獅都能生存,說明美洲獅與熊能共存,也就是誰也不能絕對戰勝誰。一豬二熊三老虎,指的的是獵人進叢林的時候, 這三隻對獵人的傷害排行吧!因為野豬長大到500斤的變態豬如果暴怒了, 就會使出野蠻衝撞 ,對獵人傷害排第一。
  • 屬食肉目卻只吃草,是熊類卻不冬眠,短面熊後代卻身材矮小
    03安第斯熊體型不大,但它們的祖先確實巨型短面熊,為何會有這麼大差異?安第斯熊鮮為人知,它們的祖先物種是短面熊,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安第斯熊體型不大,祖先短面熊卻個個都是龐然大物。短面熊家族中的第一個龐然大物——倭短面熊,在美洲出現,體型和現在的美洲黑熊相差不大。到160萬年前,倭短面熊進化出北美最大的熊科——巨型短面熊,肩高達1.8米,體重超1.2噸,幾乎達到了現存的成年灰熊的兩倍。
  • 霸王龍和三角龍誰更厲害?
    霸王龍與三角龍是最著名的恐龍,而且它們曾經生活在一起。一個是鐵齒銅牙的吃肉暴君,另一個則是尖角巨盾的素食勇士,它們到底誰更厲害呢?霸王龍與三角龍宛如CP,是一對相愛相殺的小夥伴,那麼三角龍真的有反殺霸王龍的能力嗎?先讓我們認識一下三角龍吧:三角龍是一種生活在晚白堊世北美洲的大型角龍類,它的體型巨大,堪比大象。
  • 霸王龍VS三角龍,誰才是王者?
    霸王龍和三角龍,看起來都很厲害的樣子。要是一決高下,誰才是最終的王者呢?從生物學結論:不考慮其它因素的決鬥中,霸王龍的戰鬥力明顯強於三角龍。體成熟的三角龍面對體成熟的霸王龍勝算很低,大致和非洲的角馬面對成年雄獅時的戰鬥力差不多。
  • 恐龍「五巨頭」中的頂級獵殺者,馬普龍和魁紂龍之間誰更厲害?
    恐龍時代是史前巨獸橫行的時代,各種巨型的生物,在地球各處廝殺,都在為生存而戰。在我們的認知中,霸王龍可能是我們最耳熟能詳的食肉恐龍了,也被大家公認為霸王龍是恐龍中最兇殘最厲害的恐龍,其實除了霸王龍之外,恐龍時代還有很多種類的食肉恐龍並不弱於霸王龍,比如說馬普龍和魁紂龍,它們可都是恐龍「五巨頭」之一。
  • 棘龍和霸王龍究竟誰更厲害?
    近日,古生物學家尼扎爾·易卜拉欣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稱,食肉的棘龍長著一個像船槳一樣的大尾巴,能夠在水中遊泳並捕食。這項研究打破了「大型恐龍只在陸上生活」的觀點。棘龍究竟是怎樣一種生物?棘龍和霸王龍究竟誰更厲害?這些謎題一直困擾著古生物學家。
  • 戰鬥力不輸霸王龍的兩種白堊紀食草恐龍,它們還是本家兄弟
    但其實論及實際的戰鬥力,食草恐龍之中也是有王者的,比如角龍科的兩種恐龍——三角龍和五角龍,就是能夠正面硬扛霸王龍的強者。三角龍單挑霸王龍一、三角龍三角龍隸屬於角龍科以下的三角龍屬,這種食草恐龍主要活躍於白堊紀晚期,在彼時的北美洲地區,數量最多的就是這種食草恐龍。
  • 史前時代巨獸(二):巨齒鯊嘴巴一張2米5、短面熊站立比兩人還高
    它身體更健壯結實,四肢比較細而且短,比較像鬣狗。它的下顎 組織很大,使它有能力咬碎骨頭。它在食物鏈上的位置也和鬣狗類似,更大程度上是食腐者而不是獵手。恐狼巨齒鯊:生活在23到260萬年前,它是大白鯊的早期親戚,古生物學家認為它的長度驚人地達到了 16-20米, 張開大口的嘴直徑可達
  • 巨獸龍VS霸王龍,誰才是白堊紀最強的王者?
    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是地球上的主人,當然,恐龍是一個泛指,其中包含了很多的種類,其中我們比較熟悉的有霸王龍,它們生存在白堊紀末期,主要活動地區在今天的北美洲。通過化石考證,古生物學家表示霸王龍的平均身高接近14米,體重約為9噸,咬合力最大可達到20萬牛頓,它們作為地球上肉食性恐龍中體型最為粗壯的一種,在當時的地球上作威作福,沒有天敵。
  • 老虎碰上這種獅子就慫了,巨型短面熊也奈何不了的對手
    雖然體型龐大,但是不代表在當時沒有對手,比如劍齒虎就是一個異常難纏的對手,更不用說巨型短面熊,不過殘暴獅並不怵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