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批遇險俄船:中國被迫取消全部科考計劃

2020-12-06 華夏經緯網

  俄新網4日稱,目前世界上功率超過1萬馬力的破冰船有大約50艘,俄羅斯數量最多,約為18艘,其中有6艘核動力破冰船,它們是俄開發北極的利器。雖然俄擁有多艘世界上最先進的核動力破冰船,但都在北極地區活動,鞭長莫及。

  「一艘俄羅斯科考船的冒失行動居然把那麼多國家的科考破冰船都難住,這表明南極海域的危險性和在南極實施緊急救援的複雜性,一些科學家對『不必要的科考』行為提出批評,並提出一個實際問題:這麼多國家出動這麼多船,誰來承擔救援成本?」法國《十字架報》的質疑代表了不少人對「肇事者」的態度。法新社5日稱,被困的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上搭載22名科學家、26名付費遊客、4名記者和22名船員。營救行動引發一些批評。除了「雪龍」號,澳大利亞的「南極光」號和法國的「星盤」號破冰船也都中斷南極科考任務趕來營救。法國極地研究所所長伊夫·弗雷諾表示,這場救援大戲迫使法國科學家放棄為期兩周的海洋科考活動。他說:「不過我們相對還算比較幸運,中方不得不取消全部科考計劃,澳大利亞同行非常生氣,因為他們整個夏天都完蛋了。」

  《澳大利亞人報》以「極地救援耗資40萬澳元」為題稱,納稅人將為營救俄羅斯科考船上的科學家、遊客和記者支付40萬澳元大單。澳大利亞環境部長亨特說:「這件事提醒所有在南極海域活動的人,無論是捕鯨者、示威人士、相信氣候變化的或者持不同觀點的,都必須將安全置於其他一切事情之上。」

  對於外界的批評,「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科考負責人、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氣候變化教授克裡斯·特尼奮起回擊,他在英國《觀察家報》上撰文說,這次科考活動並不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是一次輕鬆歡快的旅遊活動,活動受挫主要是運氣不佳,而不是人為失誤。

 【環球時報駐外特約記者 李勇 楊明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謝戎彬 王躍西 甄翔 柳玉鵬】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俄科考船南極遇險74人被困 中國科考船營救遇阻
    「雪龍」號營救俄船遇阻 俄科考船南極遇險74人被困  我科考船營救被浮冰困住 澳大利亞營救船今日抵達  據英國《每日郵報》今晨報導,一艘載有74名人員的俄羅斯船隻「邵哈斯基」號船隻因天氣狀況驟然惡化,在南極洲沿岸被厚冰困住動彈不得。中國破冰船「雪龍」號緊急前往營救。但因為冰層太厚和天氣原因,「雪龍」號救援行動止步目標6海裡外。
  • 俄客船南極遇險 中國科考船「雪龍」號救援受阻
    據新華社電聖誕前夜,載有74人的俄羅斯客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在南極冰區遇險,正航行在南大洋的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25日全速前往救援。27日24時,兩船距離僅6.1海裡。然而由於天氣狀況的持續惡化,「雪龍」號被迫決定停止破冰前進,原地待命,等待天氣轉好後繼續救援行動。
  • 俄羅斯客船被困南極 中國科考船火速營救
    在南極進行第30次南極科考的「雪龍」號改變航向,經過50多個小時、600多海裡的航行,於27日抵達遇險船密集浮冰區。  被困科學家特尼在北京時間27日17時發布的照片也顯示,雪龍號已出現在地平線上。特尼在推特中說:「好消息,雪龍號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所有人都很開心。」截至23時左右,「雪龍」號距離遇險船還有6海裡。
  • 中國「雪龍號」受困南極 美「北極星號」加入破冰
    雪龍號被困 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  一場被許多外媒稱為「救援大戲」的極地營救活動在南極海域持續上演。最新加入的是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幾乎擁有世界最強破冰能力」的「北極星」號5日從澳大利亞出發,前往南極營救被厚冰圍困的中國「雪龍」號和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科考船。「雪龍」號此前成功完成對「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上52名受困乘客的救援,卻使自己陷入浮冰圍困之中。
  • 中華波音747飛行途中遇險,美軍偵察機恐負主要責任
    中華波音747飛行途中遇險,美軍偵察機恐負主要責任!據外媒9月1日報導,日前一架隸屬中華航空的波音747在航行途中遇險,飛機在飛行途中遭遇不明機械故障,報導指出,目前這架飛機已成功迫降附近機場,並在接受進一步故障排查,專家表示,近期美國偵察機在海峽地區活動頻繁,期間更是多次派出EP3E偵察機、P8A巡邏機等軍機執行各種任務,這無疑令附近民航飛機遭遇了安全隱患,據悉這架遇險的波音747可能受到了電磁波幹擾,進而發生不明原因的機身故障,但具體原因還在調查中
  • 危急時刻·雪龍號極地營救又遇險
    雪龍號是一艘從上海出發開往南極的考察船,這是中國的第30次南極科考,是雪龍號首次執行南極航行的任務。那是在2013年12月25號,當雪龍號航行了一個月準備靠近南極大陸羅斯海時突然收到一個求救信號,這是俄羅斯的極地考察船叫做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它也是首次啟航,計劃重走一百年前澳大利亞探險家格拉斯·莫森的南極探險路線,結果在2013年的12月24號當它抵達聯邦灣海域時,靠近南極磁點海域遇到了惡劣天氣,被厚厚的浮冰圍困住了。
  • 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難忘的一次極地大營救
    中國長城科考站站長劉雷保在凜冽的寒風中迎接我們。白、藍、墨,是這裡的底色。去掉繁華,大美至簡。陽光下,巨大的冰川幽藍,神秘莫測。南極大美,卻也大險。在這裡,你會邂逅最原始的美麗,也會遭遇最艱難的險境。2013年12月23日,俄羅斯科考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靜靜停靠在聯邦灣海域。靠近南極磁點的區域,冰層厚,浮冰多,天氣惡劣多變。
  • 美NASA制定太空拯救遇險太空梭後備計劃(圖)
    今年秋天,NASA將派「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執行「STS-125」號任務,飛入太空修補哈勃天文望遠鏡,由於哈勃望遠鏡和國際空間站處於完全不同的軌道,一旦太空梭在執行任務時遇險,譬如外殼受損,無法安全返回地球,那麼機長斯科特·艾特曼和另外6名太空人將被困在地球上空的高軌道太空中,他們甚至無法抵達國際空間站接受庇護!
  • 庫姆塔格沙漠聯合科考隊遇沙塵暴 科考被迫中斷
    沙塵四起,能見度只有5米左右,在野外工作的科考隊員只好返回1號營地,當天的科考和測量活動被迫中斷。   突遇沙塵暴,科考隊副總指揮盧琦研究員下令科考隊員返回營地暫時休整。當隊員們回到1號大本營時,發現營地裡紮好的帳篷七倒八歪,堆放科考儀器的大帳篷也搖搖欲墜,另外一個帳篷裡堆放的科考隊員的灶具積上了一層沙土,隊員們乘涼的涼棚支架被風颳斷,帳篷倒在地上,隊員們趕緊在大風中搶修加固帳篷。
  • 中美澳南極科考隊千裡接力送傷員,澳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中方愉快...
    華輿訊綜合報導 據澳洲網報導,澳大利亞科研機構南極局日前罕見地放出了一張中國與澳大利亞國旗一同飄揚在澳大利亞南極科考站戴維斯站上空的照片。這背後則是一段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三國南極科考隊各出精銳,千裡接力,將一位在南極圈裡的傷員送往澳大利亞接受治療的感人故事。
  • 「雪龍號」老船長魏文良分享參與極地科考經歷
    本報訊(記者江瑜)38歲開啟極地科考之旅,今年68歲還將第13次踏上南極。昨天,極地科考全國巡講活動來到南京站,我國極地事業和航海事業領軍人物、「雪龍號」老船長魏文良和極地探險愛好者分享了他參與極地科考的經歷。
  • 中國的火星計劃來了,移動套餐取消長途漫遊收費丨相約科技早新聞
    圖片來自新華網◆12日,中國4500米載人潛水器及萬米深潛作業的工作母船「探索一號」科考船首航歸來。科考隊在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共執行84項科考任務,在不同深度斷面上,取得一大批珍貴的樣品和數據,相關成果將於近期公布。 ◆中國的火星計劃終於來了。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近日透露,火星探測任務已經批准立項。
  • 外媒:中國公布天宮空間站計劃,可與國際空間站相媲美
    近10年來,中國的航天科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隨著五月初長徵五號的順利升空,有國外航天機構認為中國航天已經完全超過歐盟、日本等國。六月初有外媒報導稱,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建設天宮空間站的新計劃,預計這個中國即將建成的新空間站(CSS)將在未來與16國共建的國際空間站(ISS)相「媲美」。
  • 【遊俠導讀】近日,外媒為我們曝光了Capcom取消的巨製《洛克人之反...
    近日,外媒為我們曝光了Capcom取消的巨製《洛克人之反亂獵人(Maverick Hunter: The Mega Man)》的實戰演示與截圖。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 外媒:歐盟將於9月取消對中國太陽能板和電池的雙反稅
    歐盟將於9月3日起,取消對從中國進口太陽能板和太陽能電池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據外媒報導,大多數歐盟成員國支持歐盟委員會的提議,拒絕了製造商組織EUProSun發起的關於日落覆審的申請。 業內人士表示,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在2017年的3月份還堅持原來的立場(對中國進口太陽能板和電池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要求貿易措施按照原來的標準儘快實施(2017年3月將這些措施延長了18個月)。歐盟委員會可能維持其不進行審查的立場,而其對於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板和太陽能電池的最低進口價格限制(Minimum Import Prices )將於9月底取消。
  • SpaceX取消第15批星鏈衛星發射 大約發射前15分鐘取消
    10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取消了第15批星鏈衛星發射任務。  據悉,該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原定於當地時間周四下午12點14分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60顆新的星鏈衛星,但在預定發射前大約15分鐘取消發射。  SpaceX表示,下一次發射似乎不早於美國東部時間10月24日上午11點31分進行。
  • 中國第七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圓滿完成全部科考任務
    新華社「雪龍」號9月16日電 綜述:中國第七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圓滿完成全部科考任務  新華社記者伍嶽  中國第七次北極科學考察隊日前完成全部科考任務,搭乘「雪龍」船啟程返航。  從7月18日抵達第一個作業站位起,考察隊在54天內共完成84個海洋綜合站位作業,其中在北冰洋區域完成59個站位作業,最北到達北緯82度53分。
  • 「西婭拉」風暴襲擊歐洲 航班和足球比賽被迫取消
    英國發布了200多個洪水警報(圖源:路透社)  海外網2月10日電當地時間9日,「西婭拉」風暴襲擊歐洲,迫使機場航班、火車服務和體育比賽被取消。  據路透社報導,歐洲最繁忙的機場之一的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Schiphol airport)遭遇強風暴,風速高達每小時120公裡,約240架次往返該機場的航班被取消。狂風還擊倒了樹木,擾亂了公共運輸,並吹走了一些建築物的屋頂。所有的荷蘭職業足球比賽和其他戶外運動項目都被取消。  風暴還襲擊了英國和德國。英國發布了200多個洪水警報。
  • 談判取消、106億訂單全部取消!美國得到懲罰了?
    談判取消、106億訂單全部取消!一直以來,美國都試圖謀求世界霸權,實際看來,美國稱霸全球的工具無非有二,一是經濟二是軍事,然而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經濟遭受嚴重衝擊,國內眾多企業紛紛瀕臨破產邊緣,尤其是其中的航空產業,疫情下航空公司接連宣布「停飛航班」,而波音等飛機製造企業也苦於接不到飛機訂單,目前已陷入嚴重經營困難,據外媒9月20日報導,目前波音公司再次失去一項商業訂單,涉及金額高達106億美元,即便美方對此再三央求,挪威最終仍決定
  • 阿波羅18號是真的嗎,月球發現恐怖物體被迫取消飛行
    但是因為阿波羅17號發現恐怖物體,而被迫取消了飛行。月球發現恐怖物體阿波羅第一次登月是在1969年7月20日,這是有史以來人來第一次登月。隨後阿波羅飛船執行過多次登月任務,但是到了阿波羅18號,70年代。本來計劃正常起飛的飛船,卻意外的接受到尼克森總統的命令:取消登月,並且禁止隨後的一系列登月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