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客船南極遇險 中國科考船「雪龍」號救援受阻

2020-12-06 搜狐網

  據新華社電聖誕前夜,載有74人的俄羅斯客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在南極冰區遇險,正航行在南大洋的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25日全速前往救援。27日24時,兩船距離僅6.1海裡。然而由於天氣狀況的持續惡化,「雪龍」號被迫決定停止破冰前進,原地待命,等待天氣轉好後繼續救援行動。

  被困客船解除冰山威脅

  據媒體援引「紹卡利斯基院士」號船長基謝廖夫的話說,這艘船並未陷入恐慌,船上補給比較充足,船員正常工作,專家繼續進行海洋研究。

  當地時間27日24時(北京時間23時),考慮到被困的俄羅斯船隻解除了冰山的威脅,降低了求救等級,而眼前浮冰區的嚴重程度遠遠超出了「雪龍」號破冰能力,加之即將到來的一個西風帶氣旋還會進一步加劇浮冰的厚度和密度,「雪龍」號決定停止破冰前進,原地加強自身安保。

  「雪龍」號附近大多數浮冰有3至4米厚,而「雪龍」號屬B1級破冰船,只能以1.5節的航速(約每小時2.8公裡)連續破1.1米厚的冰。由於破冰艱難,停止前進前,「雪龍」號2小時內僅前進30米。

  天氣轉好後將繼續救援

  從地圖上看,圍困「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的浮冰區位於東南極阿黛利地,與法國迪蒙·迪維爾科考站相距不遠。

  與「雪龍」號差不多同時趕往救援的,還有法國破冰船「星盤」號和澳大利亞破冰船「南極光」號。其中,「星盤」號同樣因為冰層太厚和天氣原因放棄了救援行動。三艘船中破冰能力最強的「南極光」號還在路上,預計29日才能趕到。

  目前,「雪龍」號距離俄被困客船最近。中方已成立應急指揮小組,情況如危急將派直升機前往救援。「雪龍」號船長王建忠說:「只要天氣時機有利,我們就會繼續向俄羅斯船靠近。」

news.sohu.com false 京華時報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3-12/29/content_52066.htm report 2219 據新華社電聖誕前夜,載有74人的俄羅斯客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在南極冰區遇險,正航行在南大洋的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25日全速前往救援。27日24時,兩船距離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客船被困南極 中國科考船火速營救
    聖誕前夜,一艘載有74名人員的俄羅斯客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因天氣狀況驟然惡化,在南極洲沿岸被厚冰困住動彈不得。在南極進行第30次南極科考的「雪龍」號改變航向,經過50多個小時、600多海裡的航行,於27日抵達遇險船密集浮冰區。
  • 俄科考船南極遇險74人被困 中國科考船營救遇阻
    「雪龍」號營救俄船遇阻 俄科考船南極遇險74人被困  我科考船營救被浮冰困住 澳大利亞營救船今日抵達  據英國《每日郵報》今晨報導,一艘載有74名人員的俄羅斯船隻「邵哈斯基」號船隻因天氣狀況驟然惡化,在南極洲沿岸被厚冰困住動彈不得。中國破冰船「雪龍」號緊急前往營救。但因為冰層太厚和天氣原因,「雪龍」號救援行動止步目標6海裡外。
  • 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難忘的一次極地大營救
    為尋訪當年「雪龍」號極地大營救那段歷史,2019年10月,我踏上南極。遠遠的,白茫茫中,五星紅旗格外耀眼。中國長城科考站站長劉雷保在凜冽的寒風中迎接我們。白、藍、墨,是這裡的底色。去掉繁華,大美至簡。陽光下,巨大的冰川幽藍,神秘莫測。南極大美,卻也大險。在這裡,你會邂逅最原始的美麗,也會遭遇最艱難的險境。
  • 「雪龍」號破冰船與冰山碰撞 韓國幫助撤離中國一科考隊全員
    上周六(1月19日),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破冰船與冰山碰撞,所幸人員無人員受傷,且除了船艏桅杆及部分舷牆受損外,船舶動力和通訊導航設備均運行正常,目前已經駛離阿蒙森海冰山密集區,返回島嶼。
  • 千裡救援,分秒必爭!「雪龍」號極地大營救書寫傳奇歷史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2013年12月24日,對中國南極科考隊,乃至世界南極科考隊來說,都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一場載入史冊的南極大救援,就此展開。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在接到俄籍「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科考船救援信號後,第一時間決定救援。船長王建忠帶領隊員們頂著11級的風力,迎著高達20多米的巨浪,爭分奪秒、破冰而來。
  • 中國「雪龍號」受困南極 美「北極星號」加入破冰
    最新加入的是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幾乎擁有世界最強破冰能力」的「北極星」號5日從澳大利亞出發,前往南極營救被厚冰圍困的中國「雪龍」號和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科考船。「雪龍」號此前成功完成對「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上52名受困乘客的救援,卻使自己陷入浮冰圍困之中。
  • 一圖看懂|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怎樣到達南極
    (原標題:一圖看懂|「雪龍」號怎樣到達南極)
  • 雪龍號南極破冰脫險親歷:遭遇1公裡冰山 用盡所有能力和智慧
    在地球最南端的冰雪大陸南極洲,一場真實感人的國際大救援和自身被困突圍的故事精彩上演。故事跌宕起伏、情節驚心動魄、進展扣人心弦、結局非常圓滿、精神昂揚向上,仿佛一部好萊塢電影大片。故事主角是中國的極地科學考察船「雪龍」號,《參考消息》記者作為船上的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隨隊記者,親歷了這歷史性一幕。
  • 海洋六號、雪龍號科考船26年後南極再「會師」
    通過高頻對講機,「雪龍」號上,中國第33次南極科考隊領隊孫波與執行第33次南極科考「海洋六號」航次任務的首席科學家何高文進行了近30分鐘的通話。 這是一個值得回味的時刻。上世紀90年代初,「海洋四號」調查船與中國南極科考「極地」號考察船在南極海域碰面,首次實現中國「兩船兩站」的南極考察規模。
  • 「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啟航開始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
    中新網上海11月10日電 (陳靜陳超)「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10日從上海浦東外高橋港區的中國極地科考碼頭啟航,開始了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之行。據悉,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同時,還將開展南極中山站、長城站越冬人員輪換及物資補給工作。
  • 「雪龍」號積極脫困 船上部分科考項目照常進行
    新華社「雪龍」號1月5日電(記者  張建松)一望無際的密集浮冰暫時阻擋了「雪龍」號的前進步伐,卻擋不住船上科考隊員們探索科學奧秘的熱情。在「雪龍」號積極設法擺脫困境的同時,船上部分科學考察項目正在照常進行。 5日,「雪龍」號所在的海域風雪交加、寒風呼嘯,船上甲板很滑,極其難走。
  • 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最大的功臣是雪龍2號,給中國長臉了
    南極考察隊據了解這名澳大利亞戴維斯科考站的隊員在中國的幫助下成功撤離,澳方官員以醫療保密拒絕透露他的信息,但是表明他的病情不是因為新冠。而當時中國的「雪龍2號」恰好路過戴維斯站附近,前往大概距離75英裡左右的中國中山站。20號幫忙救援這名隊員,讓其花費時間建造飛機滑翔道。之後美國派出的能在雪地中滑翔的飛機,先接了澳大利亞的醫生,然後去阿峰科考站附近接患者。
  • 雪龍號脫困後或再次援救俄船 中美俄齊聚南極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雪龍」號傳來好消息時,被困的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科考船也迎來好運氣。俄羅斯「消息」網7日發表題為「『紹卡利斯基院士』號自由了」的文章稱,7日俄科考船脫離了冰區,獲得了自由。俄羅斯遠東水文氣象研究所所長沃爾科夫表示,解救它的不是破冰船,而是天氣。
  • 外媒批遇險俄船:中國被迫取消全部科考計劃
    俄新網4日稱,目前世界上功率超過1萬馬力的破冰船有大約50艘,俄羅斯數量最多,約為18艘,其中有6艘核動力破冰船,它們是俄開發北極的利器。雖然俄擁有多艘世界上最先進的核動力破冰船,但都在北極地區活動,鞭長莫及。
  • 南極科考船"雪龍號"租用直升機失事墜海
    圖:南極科考船"雪龍號"租用直升機失事墜海記者從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獲悉,我國「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即將配備一架卡莫夫(卡32)直升機--「雪鷹」,目前已經從俄羅斯購買入境,正在深圳進行試飛,不久將進行正式交接手續。
  • 國瓷永豐源助力「雪龍2」號南極科考,中國「破冰」勢不可擋
    10月13日,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抵達深圳,歡中國自主建造,極地「科考重器」迎儀式於深圳蛇口碼頭隆重舉行。國瓷永豐源有幸再次肩負使命,以國粹匠心獻禮極地「科考英雄」,助力大國極地科考事業再啟新徵程。
  • 雪龍號科考隊員談船上生活:一天四餐 果蔬十分缺乏
    深黑色的海水,在兩側潔白的浮冰映襯下,仿佛一道閃電,正好從船頭一直延伸到遠方,直指清水區,敏捷的它迅速從這條形似閃電的水道內破冰突進,不到半小時便順利抵達清水區……  這是北京時間1月7日17時50分,為營救俄羅斯客船而被困南極重冰區的中國科考船「雪龍」號成功突圍的瞬間,牽動著萬千國人的心。  「雪龍」號現在的狀況如何?科考隊員們生活狀況怎樣?科考任務是否會受到影響?
  • 「雪龍」號非專業破冰船 破冰能力有限
    1月3日,在完成對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52名乘客的救援任務之後,中國「雪龍」號科考船也遭遇到了浮冰圍困。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5日將從澳大利亞出發赴南極幫助「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以及「雪龍」號脫險。事實上,「雪龍」號並非專業的破冰船,破冰能力也並不出眾。
  • 中美澳南極科考隊千裡接力送傷員,澳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中方愉快...
    雪龍2號開赴南極,巧遇澳大利亞隊員遇險 今年11月,中國第37次南極科考隊乘坐「雪龍2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開往南極。剛剛抵達南極海域,就傳來消息:12月17日,澳大利亞戴維斯站一名隊員由於健康原因需要緊急撤離。但此前出於防控疫情考慮,各國都縮減了與南極洲科考站點的人員往來。
  • "雪龍2"號對極地科考有何重要意義?總設計師回應
    擔任「科學號」副總設計師,「向陽紅01」「向陽紅03」「東方紅3號」「雪龍2號」等多型國內頂尖科考船總設計師。2015年曾參加中國第31次南極考察。昨日,上海,江南造船廠碼頭,「雪龍2」號總設計師吳剛站在剛剛交付的科考船前。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即將開啟南極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