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科考船南極遇險74人被困 中國科考船營救遇阻

2020-12-06 央廣網

  「雪龍」號營救俄船遇阻 俄科考船南極遇險74人被困

  我科考船營救被浮冰困住 澳大利亞營救船今日抵達

  據英國《每日郵報》今晨報導,一艘載有74名人員的俄羅斯船隻「邵哈斯基」號船隻因天氣狀況驟然惡化,在南極洲沿岸被厚冰困住動彈不得。中國破冰船「雪龍」號緊急前往營救。但因為冰層太厚和天氣原因,「雪龍」號救援行動止步目標6海裡外。

  目前,澳大利亞破冰船「南極光」號正攜帶救援物資前往營救,預計今天抵達被困的「邵哈斯基」號。

  天氣惡劣俄科考船74人被困

  據報導,遇險船「邵哈斯基」號是一艘「冰間航行級」旅遊船。在其科考生涯中,該船一直在太平洋海域航行,從未到達過南極或北極。現歸俄遠東水文氣象科研所擁有,但由澳大利亞運營機構使用。

  據悉,該船共載有74人,其中包括一支澳大利亞科考隊以及來自英國、阿根廷、荷蘭、紐西蘭、智利等多國遊客,原本計劃駛往澳大利亞的麥誇裡島。由於浮冰擠壓,該船外殼一處位置出現一條不大的裂縫,並已將裂縫焊接,乘客還不需要疏散。但如有風暴襲來,裂縫焊接處可能會帶來問題。

  據媒體援引「邵哈斯基」號船長基謝廖夫的話說,這艘船並未陷入恐慌,船上補給比較充足,船員正常工作,專家繼續進行海洋研究,同時也在「感受」這次不同尋常的遇險。

  天氣惡劣中國「雪龍」號營救遇阻

  當地時間12月25日5時50分,「雪龍」號的值班駕駛員接到澳大利亞海上搜救中心打來的電話:載有74名人員的俄羅斯「邵哈斯基」號,在距離南極洲海岸180公里海域被浮冰困住,急需救援。

  「雪龍」號船長王建忠接到消息後,指揮值班駕駛員改變計劃航線,以15節的最大航速直奔俄羅斯船隻遇險地點。但因為冰層太厚和天氣原因,「雪龍」號救援行動止步目標6海裡外。

  法國破冰船「星盤」號同樣因為冰層太厚和天氣原因暫時放棄了救援行動。

  澳營救船今日抵達

  報導稱,三艘船中破冰能力最強的「南極光」號目前正攜帶著額外的食物和補給物資全力行駛在路上,預計今日能趕到「邵哈斯基」號被困的位置。

  「南極光」號船長默裡·道爾稱,他的船目前的能力可以穿越1.35米厚冰層的水域,但是「邵哈斯基」號被困海域周圍的冰層厚達4米,救援行動可能遇阻。

  默裡·道爾稱:「我們正在破除厚厚的冰層前行,這種感覺就像是開著汽車去撞牆。」被困船上的一位遊客稱:「現在我們能做的只有等待,而且可能是長時間的等待。」

  負責營救調度工作的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發言人稱:「慶幸的是,目前船上所有人都平安,暫時也沒遇到突發的危險情況。」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客船被困南極 中國科考船火速營救
    聖誕前夜,一艘載有74名人員的俄羅斯客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因天氣狀況驟然惡化,在南極洲沿岸被厚冰困住動彈不得。在南極進行第30次南極科考的「雪龍」號改變航向,經過50多個小時、600多海裡的航行,於27日抵達遇險船密集浮冰區。
  • 俄客船南極遇險 中國科考船「雪龍」號救援受阻
    據新華社電聖誕前夜,載有74人的俄羅斯客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在南極冰區遇險,正航行在南大洋的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25日全速前往救援。27日24時,兩船距離僅6.1海裡。然而由於天氣狀況的持續惡化,「雪龍」號被迫決定停止破冰前進,原地待命,等待天氣轉好後繼續救援行動。
  • 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難忘的一次極地大營救
    為尋訪當年「雪龍」號極地大營救那段歷史,2019年10月,我踏上南極。遠遠的,白茫茫中,五星紅旗格外耀眼。中國長城科考站站長劉雷保在凜冽的寒風中迎接我們。白、藍、墨,是這裡的底色。去掉繁華,大美至簡。陽光下,巨大的冰川幽藍,神秘莫測。南極大美,卻也大險。在這裡,你會邂逅最原始的美麗,也會遭遇最艱難的險境。
  • 中國「雪龍號」受困南極 美「北極星號」加入破冰
    最新加入的是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幾乎擁有世界最強破冰能力」的「北極星」號5日從澳大利亞出發,前往南極營救被厚冰圍困的中國「雪龍」號和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科考船。「雪龍」號此前成功完成對「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上52名受困乘客的救援,卻使自己陷入浮冰圍困之中。
  • 海墾母山咖啡登上「雪龍號」中國南極科考船和國家海洋科考船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18日消息(記者 杜倬荷)近日,海南農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旗下的母山咖啡部分產品登上了「雪龍號」中國南極科考船,成為中國遠徵南極的科考隊員的能量保障,受到了在場人員的熱烈歡迎。同時,母山咖啡還將供應給「向陽紅21號」等中國海洋科考船隊。
  • 外媒批遇險俄船:中國被迫取消全部科考計劃
    俄新網4日稱,目前世界上功率超過1萬馬力的破冰船有大約50艘,俄羅斯數量最多,約為18艘,其中有6艘核動力破冰船,它們是俄開發北極的利器。雖然俄擁有多艘世界上最先進的核動力破冰船,但都在北極地區活動,鞭長莫及。
  • 雪龍號脫困後或再次援救俄船 中美俄齊聚南極
    船長讓船沿著冰縫前進,最終擺脫冰層。俄塔社7日報導稱,隨著當地天氣好轉,俄羅斯科考船船長基謝列夫表示,他們開始獨立採取脫離冰區的自救行動。他說:「風向終於發生變化,颳起了西風。冰層開始出現裂縫。我們正在利用這些裂縫,慢慢地向北移動。我們正在緩慢前進,已經推進20海裡。但現在推進仍十分困難。大霧瀰漫,視線不超過500米。但冰層正在化為小塊,並開始裂開。而中國的『雪龍』號已經走出困境。
  • 中國科考船在南極突撞冰山,24名隊員受困,鄰國直升機到達現場
    南極被我們稱為第7大陸,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這裡雖然有著美妙的風景、萌噠噠的生物,但這裡也險象環生。世界多國在南極建立了大大小小的科考站,展開對這片大陸的探索。
  • 雪龍號前任船長談南極科考:科考船要跨「四關」
    昨日上午,中國唯一從事極地破冰航行的科考船「雪龍號」,從上海出發開赴南極,執行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記者了解到,此次南極考察,是自1984年中國首次南極考察以來,考察隊員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昨日下午,就讀者關心的幾個問題,本報(註:揚子晚報)記者電話連線採訪了江蘇老鄉——「雪龍號」前任船長、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袁紹宏先生。
  • 乘風破浪的科考船
    7月11日是「中國航海日」,   海洋科考船是探測海洋、研究海洋的重要平臺,
  • 南極科考船"雪龍號"租用直升機失事墜海
    圖:南極科考船"雪龍號"租用直升機失事墜海記者從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獲悉,我國「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即將配備一架卡莫夫(卡32)直升機--「雪鷹」,目前已經從俄羅斯購買入境,正在深圳進行試飛,不久將進行正式交接手續。
  • 一圖看懂|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怎樣到達南極
    (原標題:一圖看懂|「雪龍」號怎樣到達南極)
  • 中國最新極地科考船下水 未來可建核動力破冰船
    「雪龍」號2013年底在南極救援一條被困俄羅斯船時,一頭扎進去以後自己出不來,就跟(缺少)這個功能有關。因為「雪龍」號只能往前拱,沒法往後倒,它的主軸、螺旋槳都在後面,所以它只能往前。在極地這樣一個複雜的冰凍環境裡,比如需要進入冰區作業,然後再退出來,如果不能夠雙向破冰的話,壓根就不敢進。
  • 習近平考察中國雪龍號科考船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攝新華社澳大利亞霍巴特11月18日電(記者 李斌 錢彤)18日,正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陪同下參觀南極科考項目並慰問兩國科考人員。霍巴特是澳大利亞南極科考母港。海風拂面,碧波蕩漾。「雪龍」號科考船在執行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任務途中,在霍巴特港停靠補給。
  • 雪龍號科考隊員談船上生活:一天四餐 果蔬十分缺乏
    深黑色的海水,在兩側潔白的浮冰映襯下,仿佛一道閃電,正好從船頭一直延伸到遠方,直指清水區,敏捷的它迅速從這條形似閃電的水道內破冰突進,不到半小時便順利抵達清水區……  這是北京時間1月7日17時50分,為營救俄羅斯客船而被困南極重冰區的中國科考船「雪龍」號成功突圍的瞬間,牽動著萬千國人的心。  「雪龍」號現在的狀況如何?科考隊員們生活狀況怎樣?科考任務是否會受到影響?
  • 海洋六號、雪龍號科考船26年後南極再「會師」
    通過高頻對講機,「雪龍」號上,中國第33次南極科考隊領隊孫波與執行第33次南極科考「海洋六號」航次任務的首席科學家何高文進行了近30分鐘的通話。 這是一個值得回味的時刻。上世紀90年代初,「海洋四號」調查船與中國南極科考「極地」號考察船在南極海域碰面,首次實現中國「兩船兩站」的南極考察規模。
  • 南非派出救援船前往南極營救遇險科學考察船
    中新網北京6月17日消息:一艘南非船隻16日從開普頓港駛向南極地區,以援救被困浮冰中的一艘德國船上的100多名乘客和海員,其中包括79名俄羅斯科學家。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南非官員表示,這艘名為「阿古利亞斯號」的救援船將在一周的時間內航行4510公裡(2580英裡),抵達那艘遇險德國船「馬格達萊娜·奧爾登多夫號」的位置。
  • 「向陽紅01」船南極科考 首次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
    我國首次在南極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向陽紅01」船首次南極科考綜述  新華社青島3月21日電 題:我國首次在南極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向陽紅01」船首次南極科考綜述  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記者近日採訪「向陽紅01」船首次南極科考的科考隊員時了解到,「向陽紅01」船在我國南極科考比較薄弱的南極大西洋扇區
  • 「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啟航開始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
    中新網上海11月10日電 (陳靜陳超)「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10日從上海浦東外高橋港區的中國極地科考碼頭啟航,開始了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之行。據悉,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同時,還將開展南極中山站、長城站越冬人員輪換及物資補給工作。
  •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I極地中心·雪龍號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雪龍」號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其中 「雪」意味著南極的冰雪世界,「龍」代表中國。雪龍號自首次航行以來,創下了中國航海史上多項新紀錄。7月11日,極地科考船雪龍2號正式交船,在十月啟航南極,北京時間11月11日13時,雪龍2號順利進入南極,預計將在25日抵達南極中山站,並與前輩雪龍號會師,共同參與南極考察任務。對於南極,大多數人的印象是數不盡的浮冰和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