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前夜,一艘載有74名人員的俄羅斯客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因天氣狀況驟然惡化,在南極洲沿岸被厚冰困住動彈不得。在南極進行第30次南極科考的「雪龍」號改變航向,經過50多個小時、600多海裡的航行,於27日抵達遇險船密集浮冰區。
被困科學家特尼在北京時間27日17時發布的照片也顯示,雪龍號已出現在地平線上。特尼在推特中說:「好消息,雪龍號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所有人都很開心。」截至23時左右,「雪龍」號距離遇險船還有6海裡。
遇險
74人被困船上
遇險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是一艘「冰間航行級」旅遊船。在其科考生涯中,該船一直在太平洋海域航行,從未到達過南極或北極。現歸俄遠東水文氣象科研所擁有,但由澳大利亞運營機構使用。
該船共載有74人,其中包括一支澳大利亞科考隊以及來自英國、阿根廷、荷蘭、紐西蘭、智利等多國遊客,原本計劃駛往澳大利亞的麥誇裡島。
船長基謝廖夫說,由於浮冰擠壓,該船外殼一處位置出現一條不大的裂縫,雖已將裂縫焊接,乘客還不需要疏散。但如有風暴襲來,裂縫焊接處可能會帶來「問題」。
營救
中國科考船火速營救
據中國國家海洋局網站消息,當地時間12月25日5時50分,「雪龍」號的值班駕駛員接到澳大利亞海上搜救中心打來的電話:一艘載有74名人員的俄羅斯客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在距離南極洲海岸180公里海域被浮冰困住,急需救援。
「雪龍」號船長王建忠接到消息後,履行《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指揮值班駕駛員改變計劃航線,以15節的最大航速直奔俄羅斯客船遇險地點。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成立了應急指揮小組,全力配合「雪龍」號組織實施救援。同時趕往救援的還有法國和澳大利亞破冰船。法國破冰船緊隨「雪龍」號之後。(宗合)
方案
靠近遇險船隻開闢水道
又訊 「雪龍」號從27日早上9時進入浮冰區到下午17:00,只能以一、兩節的航速破冰前進,由於天氣狀況差,下著雪,能見度很差,「雪龍」號上的「雪鷹12」直升機無法起飛。
截至北京時間16:00,「雪龍」號距離遇險船不到10海裡。「雪龍」號上用高倍望遠鏡已能看見「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但由於行進艱難,估計還需要八九個小時。
船長基謝廖夫介紹說,該船準備在中國「雪龍」號科考船破冰開闢出一條水道後,跟隨「雪龍」號駛入沒有浮冰的清水區。 綜合新華社
背景
中國「雪龍」號極地科考船12月7日從上海極地科考碼頭開啟中國第30次南極科考之旅,本次南極科考隊由256人組成,還包括2名中國臺灣科學家和2名泰國科學家。將執行30項科學考察任務,還首次執行環南極航行任務。
近年來南極科考逐漸升溫。截至目前,《南極條約》協商國在南極總共建立了80多個科考站,其中約一半為常年科考站。每年11月到來年3月的短暫南極夏季,是各國赴南極進行科考和補給物資的黃金季節。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