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龍」號破冰船與冰山碰撞 韓國幫助撤離中國一科考隊全員

2020-12-06 環球時報評論

謝謝!

上周六(1月19日),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破冰船與冰山碰撞,所幸人員無人員受傷,且除了船艏桅杆及部分舷牆受損外,船舶動力和通訊導航設備均運行正常,目前已經駛離阿蒙森海冰山密集區,返回島嶼。

但受撞擊影響,本來計劃乘坐「雪龍」離開的科考隊員,就被困在了島上。

不過,24日,韓聯社傳來消息:韓國破冰科考船「ARAON」號已經成功幫助撤離了中國一科考隊全員24人。

據韓國海洋水產部介紹,島上中方基地建設現場的臨時建築可以禦寒,但生活用品僅夠維持到下個月初。加上南極正值夏季,可作為飛機跑道的海冰消融,飛機難以前往救援,增派其他船舶至少需要10天。由此,正在羅斯海執行偵探任務的「ARAON」號21日應中方請求趕往幫助撤離。

由於現場沒有停靠設施,「ARAON」號在距離中方約700米處海域待命,韓方出動直升機幫助中方人員安全乘船。

「ARAON」號將至2月4日將中方人員送抵紐西蘭利特爾頓港,並將於2月9日重返張保皋科技站接回韓方科考隊48名隊員。

其實,科考船在南極冰區受困並不鮮見,極地探索科研工作更需要各國的緊密配合,互相幫助。

2014年,我國的「雪龍」船就曾與澳大利亞「南極光號」一起,成功營救在南極遇險的俄羅斯籍「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客船上的52名乘客。

這次,能在農曆春節之前讓中國科考人員脫困,謝謝,韓國!

相關焦點

  • 「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抵達上海
    原標題:「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抵達上海   「雪龍」號在南極中山站附近陸緣冰區探路卸貨(2018年12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攝   據新華社「雪龍」號3月10日電(記者 劉詩平)經過3萬海裡航行,3月10日,「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載著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隊員安全抵達上海吳淞檢疫錨地,辦理進港入關手續。   這是「雪龍」號第22次遠徵南極並安全返回。
  • 思客問答|「雪龍」號為何會撞上冰山?
    這幾天,「雪龍」船與冰山碰撞的消息牽動著網友的心。據自然資源部消息,「雪龍」船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於北京時間1月19日上午10時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劃重點)航行時,因受濃霧影響,在南緯69°59.9』,西經94°04.2』位置與冰山碰撞,碰撞時船速3節(約5.56千米/小時),船艏桅杆及部分舷牆受損。
  • 雪龍2號出徵南極,兩艘破冰船並駕齊驅,卻被惡意「潑髒水」
    新年伊始,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活動也傳來捷報,並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科考活動中,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表現驚豔,搭載著科考隊員完成了在南大洋太空人海海域的首個調查斷面的科考工作,為未來進一步保護與開發南極大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雪龍號撞冰山牽動人心,破冰船為何撞不過冰山?一部影片看了都懂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據自然資源部消息,中國「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在1月19日上午10時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在南緯69°59.9』,西經94°04.2』位置與冰山碰撞,碰撞時船速3節(約5.56千米/小時),船艏桅杆及部分舷牆受損。原因是海上濃霧影響了觀察。
  • 雪龍號撞冰山牽動國人心,視頻:看熒幕上蘇聯破冰船撞冰山多驚險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據自然資源部消息,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於北京時間1月19日上午10時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因受濃霧影響,在南緯69°59.9『,西經94°04.2』位置與冰山碰撞,碰撞時船速3節(約5.56
  • 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最大的功臣是雪龍2號,給中國長臉了
    文|米君,優質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據報導,中美澳三國經過跨海陸空的努力之後,成功援助了澳大利亞的一名南極科考隊員,讓其撤離南極。澳大利亞感嘆:「很幸運」能夠遇見中國破冰船,澳大利亞南極科考站還升起了中國的國旗。
  • 感謝 | 韓國,謝謝你們援助了雪龍號!
    「雪龍」號撞上了冰山!這是一周前令無數中國人牽掛的一條消息。 令人欣慰的是,來自央視新聞的報導顯示,「雪龍」號目前情況正常,已駛離阿蒙森海冰山密集區,於北京時間1月22日01:30開始恢復開展走航觀測。此前的撞擊只是船艏桅杆和艏牆受損,無人員受傷。(了解詳情請點擊。熱點 | 別擔心!「雪龍」號已恢復開展走航觀測) 筆者今天之所以重提這條「舊聞」,源於韓國韓聯社的另一篇報導。
  • 首艘「中國造」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下水
    2」號的我國首艘自主建造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10日在上海下水,這意味著我國極地考察現場保障和支撐能力取得新突破。  「雪龍2」號建造工程由自然資源部所屬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組織實施,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第七〇八研究所設計、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建造,是一艘滿足無限航區要求、具備全球航行能力,能夠在極區大洋安全航行、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
  • 雪龍2號千裡救援,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五星紅旗!萬分感謝中國
    近日,外媒報導稱,澳大利亞南極站一名隊員因身體原因,急需回國治療,而我國的南極科考隊接到這一消息後,將此人從南極順利救出,值得關注的是,事後澳大利亞工作人員在南極科考站,特意升起了中國國旗,還親口說到:感謝中國!
  • 首艘「中國造」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今日在上海下水
    9月10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在上海見證了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H2560)下水。這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被正式命名為「雪龍2」號。「雪龍2」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它能夠在1.5米厚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交付使用後將填補我國在極地科考重大裝備領域的空白。
  • 題:十年磨一劍——「雪龍2」號總設計師談中國造破冰船
    新華社「雪龍2」號11月19日電題:十年磨一劍——「雪龍2」號總設計師談中國造破冰船新華社記者劉詩平「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19日抵達南大洋普裡茲灣浮冰區,將首次進行陸緣冰破冰。當天在船上進行的南極大學講座中,「雪龍2」號總設計師、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船集團)第708研究所專家吳剛以《「雪龍2」號 一路走來》為題,講述了這艘中國造破冰船的設計建造過程與技術亮點。(小標題)十年磨一劍從2009年獲批立項,到2019年7月交付,直至此次首航南極,「雪龍2」號可謂「十年磨一劍」。
  • 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在北極科考時發現了什麼?
    大名鼎鼎的「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吧,它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能夠在1.5米厚的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這是「雪龍2」號順利完成南極首航後,首次承擔北極科學考察任務。「雪龍2」號此次北極科考究竟發現了什麼呢?讓我們先一睹為快!
  • 雪龍號撞上冰山沒事,為啥破冰船不會變成「泰坦尼克第二」
    ▲鐵達尼號:我也想破冰……實際上,「雪龍號」在撞上冰山後仍安然無恙的根本原因,是其破冰船構造帶來的「物理抗性」。▲改裝後的「雪龍」號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雪龍」號本身的缺陷也漸漸暴露。由於其原先是作為極地貨輪設計的,儘管事後中國對其進行了多輪破冰改裝,但其破冰效果仍不算世界頂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國深入南極的科考工作。
  • 「雪龍2」號首次在南大洋浮冰區航行
    11月15日,「雪龍2」號航行在南大洋浮冰區。當日凌晨,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隊搭乘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從南緯60度59分、東經112度21分駛入南大洋浮冰區。這是「雪龍2」號首次在浮冰區航行。11月15日,「雪龍2」號航行在南大洋浮冰區。當日凌晨,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隊搭乘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從南緯60度59分、東經112度21分駛入南大洋浮冰區。這是「雪龍2」號首次在浮冰區航行。
  • 「雪龍2號」抵達南極,國產極地破冰船迎大考,俄網友:期待組隊
    ,從遨遊太空到潛入海底中國都積極參與,而對於地球的最遠端——南極,中國同樣懷著嚮往,中國的足跡也早已踏入南極大陸,如今南極還迎來了我們自己建造的破冰船。據媒體報導,11月13日,我國首艘國產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駛過南緯60度,首次進入南極地區,我國的極地科考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中國製造的破冰船也將在首次在南極現身。
  • 「雪龍2」號:雙向破冰 智能航行
    7月15日,伴隨一聲長鳴,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執行科考任務。這是「雪龍2」號今年4月順利完成南極首航後,首次承擔北極科學考察任務。但直到加入《南極條約》後的第十年,1993年,中國才買到一艘可用於北冰洋運輸的船,經過多次改造,成為目前的「雪龍」號極地科考破冰船。自1994年起,「雪龍」號搭載著中國科學考察隊先後執行了22次南極考察任務和9次北極考察任務。按船齡計,「雪龍」號已是「老驥伏櫪」,加上是「半路出家」,其科考與破冰能力都不足以滿足當前我國極地科考的新需求。
  • 俄客船南極遇險 中國科考船「雪龍」號救援受阻
    據新華社電聖誕前夜,載有74人的俄羅斯客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在南極冰區遇險,正航行在南大洋的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25日全速前往救援。27日24時,兩船距離僅6.1海裡。然而由於天氣狀況的持續惡化,「雪龍」號被迫決定停止破冰前進,原地待命,等待天氣轉好後繼續救援行動。
  • 中國最新極地科考船下水 未來可建核動力破冰船
    【環球網軍事綜合報導】9月10日,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在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水,向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的目標又邁出堅實一步。「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的下水受到外界廣泛關注。到底「雪龍2」號的性能有哪些提升,「雪龍」兄弟未來將給中國極地科考能力帶來哪些提升呢?就此《環球時報》記者專訪了多位專家。
  • 中美澳南極科考隊千裡接力送傷員,澳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中方愉快...
    雪龍2號開赴南極,巧遇澳大利亞隊員遇險 今年11月,中國第37次南極科考隊乘坐「雪龍2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開往南極。剛剛抵達南極海域,就傳來消息:12月17日,澳大利亞戴維斯站一名隊員由於健康原因需要緊急撤離。但此前出於防控疫情考慮,各國都縮減了與南極洲科考站點的人員往來。
  • 「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探秘南極動物世界
    2019年12月3日至2020年1月8日,「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展開中國第三十六次南極考察的太空人海綜合調查。調查顯示,儘管環境惡劣,但是這裡依然生機勃發。它們多棲息在冰山上,最大的一群有近6000隻。」鄧文洪說。 本次科考中,魚類研究專家葉振江、張潔對太空人海1000米以淺的中水層魚類進行了調查。在12個站位開展的魚類拖網取樣中,11個獲得了有效樣品,共286尾魚。所獲樣品中,以考氏背鱗魚、南極電燈魚和南極南氏魚較多。 「太空人海是國際上認知極少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