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十年磨一劍——「雪龍2」號總設計師談中國造破冰船

2020-12-06 新華社

新華社「雪龍2」號11月19日電題:十年磨一劍——「雪龍2」號總設計師談中國造破冰船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19日抵達南大洋普裡茲灣浮冰區,將首次進行陸緣冰破冰。當天在船上進行的南極大學講座中,「雪龍2」號總設計師、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船集團)第708研究所專家吳剛以《「雪龍2」號 一路走來》為題,講述了這艘中國造破冰船的設計建造過程與技術亮點。

(小標題)十年磨一劍

從2009年獲批立項,到2019年7月交付,直至此次首航南極,「雪龍2」號可謂「十年磨一劍」。

吳剛說,2009年6月,「雪龍2」號獲批立項,有關方面選擇國內和國外在科考及破冰方面領先的設計公司開展聯合,同時確定新船在入級中國船級社的基本前提下,再入級一個國外相關領域資深的船級社,獲得雙船級。雙船級意味著船舶要分別接受兩家機構的檢驗,需要滿足更多規範。

中船集團第708研究所作為技術支撐單位,在需求論證、敞水性能、科考設計、智能設計,以及雙船級送審上發揮了主導作用,同時完成了基本設計的技術審圖,以及用於建造的最終詳細設計等。

芬蘭Aker公司與中方進行了「朋友般的深度合作」。該公司在破冰船型等方面經驗豐富,提供了最初的概念船型,並按合同約定承擔了基本設計,以及設計建造中的重大問題諮詢和指導等。

「在眾多單位的通力合作下,『雪龍2』號項目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振奮人心的成果。」吳剛說。2019年7月,由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建造的「雪龍2」號在上海交付。

(小標題)技術亮點多

「雪龍2」號總長122.5米,排水量約1.4萬噸。作為一艘破冰船,它的破冰能力令人關注。據介紹,「雪龍2」號艏向破冰能持續破1.5米冰加0.2米雪,艉向破冰可在20米當年冰冰脊(含4米堆積層)中不被卡住。

吳剛說,目前「雪龍2」號在實船性能測試方面已進行傾斜試驗、常規試航、系柱拉力試驗、科考專業試航,本次南極首航將迎接最後的考試——破冰測試。

在「雪龍2」號的設計和建造過程中,人們遇到了許多技術難題,比如破冰艏和側推孔帶來的氣泡下洩,可能干擾船底換能器正常工作的問題;吊艙全迴轉推進帶來的操縱安全性問題;首制船如何精準控制整船重量重心的問題。這些技術難題不僅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先後被攻克,許多技術難題最後還變成了技術亮點。

「『雪龍2』號項目的實施,對我國業界極地船舶設計、建造、規範應用和完善,以及極地規則在國內有效實施方面發揮了重大推動作用。」吳剛說,通過建造「雪龍2」號,國內掌握了雙向破冰船型設計技術、PC3級破冰船結構設計技術、破冰船低溫防寒設計技術和破冰船建造焊接技術,逐步建立起我國自己的極地船規則規範。

(小標題)國際先進行列

在國際新一代極地科考破冰船中,「雪龍2」號處在什麼位置?

吳剛介紹,目前國際新一代極地科考破冰船包括:2011年交付的俄羅斯「特列什尼科夫院士」號,航速2節時破冰厚度1.5米;2012年交付的南非「阿古哈斯II」號和2016年交付的挪威「哈康王儲」號,均為航速5節時破冰厚度1.0米;2019年交付的英國「大衛·愛登堡爵士」號,航速3節時破冰厚度1.0米;預計2020年交付的澳大利亞「新南極光」號,航速3節時破冰厚度1.65米;還有建造中的德國「極星II」號,破冰厚度大於1.5米。

吳剛說,「雪龍2」號在極地科考破冰船中首創雙向破冰和下沉式龍骨設計,首次採用智能船體和智能機艙設計,這些設計具有中國特色且具備世界先進水平。(完)

相關焦點

  • "雪龍2"號對極地科考有何重要意義?總設計師回應
    原標題:試航半月 「雪龍2」號高分通過「初考」 總設計師吳剛表示,「雪龍2」號對中國極地科考是一場「及時雨」,對建造重型破冰船將更有信心擔任「科學號」副總設計師,「向陽紅01」「向陽紅03」「東方紅3號」「雪龍2號」等多型國內頂尖科考船總設計師。2015年曾參加中國第31次南極考察。
  • 首艘「中國造」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下水
    2」號的我國首艘自主建造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10日在上海下水,這意味著我國極地考察現場保障和支撐能力取得新突破。  「雪龍2」號建造工程由自然資源部所屬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組織實施,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第七〇八研究所設計、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建造,是一艘滿足無限航區要求、具備全球航行能力,能夠在極區大洋安全航行、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
  • 首艘「中國造」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今日在上海下水
    9月10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在上海見證了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H2560)下水。這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被正式命名為「雪龍2」號。「雪龍2」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它能夠在1.5米厚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交付使用後將填補我國在極地科考重大裝備領域的空白。
  • 雪龍2號出徵南極,兩艘破冰船並駕齊驅,卻被惡意「潑髒水」
    新年伊始,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活動也傳來捷報,並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科考活動中,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表現驚豔,搭載著科考隊員完成了在南大洋太空人海海域的首個調查斷面的科考工作,為未來進一步保護與開發南極大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雪龍2」號:雙向破冰 智能航行
    當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出發,執行科學考察任務。 新華社發(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供圖)地球的南北極是神秘而迷人的所在,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有著極大的科研價值。隨著極地科考事業不斷發展,現代科考破冰船已成為極地考察的重要裝備,除用於破冰外,有的還兼負運輸和海洋考察等任務。
  • 「雪龍2」號完成交付 境外媒體:中國極地科考邁上新臺階
    參考消息網7月13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中國首艘國產極地科考船將搭載科考隊員前往南北極開展科學考察與後勤保障活動。「雪龍2」號有望提高中國的極地科考能力。香港亞洲時報網站7月11日報導,「雪龍2」號船長趙炎平對中國媒體說,與「雪龍」號相比,「雪龍2」號的結構強度更高,能夠滿足PC3要求,而且具有雙向破冰能力,能以2至3節的航速破開1.5米厚的冰層加0.2米的積雪,這讓它躋身全球主流中型破冰船之列。報導稱,中國在2009年6月批准立項,由中外企業聯合設計世界上強度最高的破冰船型之一。
  • 「雪龍2號」抵達南極,國產極地破冰船迎大考,俄網友:期待組隊
    據媒體報導,11月13日,我國首艘國產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駛過南緯60度,首次進入南極地區,我國的極地科考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中國製造的破冰船也將在首次在南極現身。「雪龍2號」是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極地破冰船,今年的7月份,「雪龍2號」船交付給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使用,並於今年的10月15日正式開啟南極之旅。而如今進入南極,可以說是國產破冰船首迎大考,「雪龍2號」的破冰能力如何很快便能見分曉。
  • 俄專家曝出這消息,雪龍2號十分先進,核動力破冰船緊隨其後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最新報導,日前俄羅斯南北極科研所所長維亞切斯拉夫·馬爾基亞諾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隨著他在中國上海出席雪龍-2號破冰船下水儀式後,他深切體會到中國現代造船工業的先進,同時還指出中國的船舶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頂尖 水準。
  • 「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抵達上海
    原標題:「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抵達上海   「雪龍」號在南極中山站附近陸緣冰區探路卸貨(2018年12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攝   據新華社「雪龍」號3月10日電(記者 劉詩平)經過3萬海裡航行,3月10日,「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載著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隊員安全抵達上海吳淞檢疫錨地,辦理進港入關手續。   這是「雪龍」號第22次遠徵南極並安全返回。
  • 「南徵北戰」破冰忙,「雪龍2」號實力槓槓的
    王慶凱 攝  近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11次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從上海出發,執行科學考察任務。這是「雪龍2」號完成南極首航任務後,首航北冰洋。  「雪龍2」號由芬蘭阿克北極有限公司承擔基本設計、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承擔詳細設計、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建造。
  • 「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開啟航行試驗—新聞—科學網
    5月31日拍攝的「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
  • 助力極地科考「雪龍2」號科考破冰船全新姿態出發試航
    「雪龍」號與「雪龍2」號在江南造船碼頭水域相會人民網上海6月12日電(葛俊俊) 6月12日,「雪龍」號與「雪龍2」號科學考察破冰船在江南造船碼頭水域相會。「雪龍」號科學考察破冰船回廠停靠10號碼頭,將進行為期50天的艉軸特檢工程及維修;而「雪龍2」號科學考察破冰船則完成45天維保工作,以全新姿態出發進行科考試航。
  • 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在北極科考時發現了什麼?
    大名鼎鼎的「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吧,它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能夠在1.5米厚的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這是「雪龍2」號順利完成南極首航後,首次承擔北極科學考察任務。「雪龍2」號此次北極科考究竟發現了什麼呢?讓我們先一睹為快!
  • 我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從江南造船...
    7月23日,我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從江南造船(集團)公司的碼頭啟航移泊,第一次來到了自己的「雪龍2」號建造工程由自然資源部所屬的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組織實施,由芬蘭阿克北極有限公司承擔基本設計、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開展詳細設計,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建造,於今年7月11日交付。此次航行,也是「雪龍2」號的船員們第一次自主駕駛這艘融合國際最新船舶技術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
  • 我國迎來雙龍探極模式,雪龍2號已經起航,核動力破冰船也不遠了
    據媒體消息稱,日前我國的雪龍2號已經正式從深圳起航,在不久之後它就會抵達南極並執行我國的第36次科考任務。很多人都知道,在不久之前,這艘科考船才正式交付使用,所以這次任務對於它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雪龍2」號交付使用 我國極地考察現場保障和支撐能力取得新突破
    央廣網上海7月12日消息(記者劉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天(11日),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在上海交付。這標誌著我國極地考察現場保障和支撐能力取得了新的突破。
  • 「雪龍2」號首次在南大洋浮冰區航行
    11月15日,「雪龍2」號航行在南大洋浮冰區。當日凌晨,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隊搭乘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從南緯60度59分、東經112度21分駛入南大洋浮冰區。這是「雪龍2」號首次在浮冰區航行。11月15日,「雪龍2」號航行在南大洋浮冰區。當日凌晨,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隊搭乘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從南緯60度59分、東經112度21分駛入南大洋浮冰區。這是「雪龍2」號首次在浮冰區航行。
  • 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最大的功臣是雪龍2號,給中國長臉了
    澳大利亞感嘆:「很幸運」能夠遇見中國破冰船,澳大利亞南極科考站還升起了中國的國旗。南極考察隊據了解這名澳大利亞戴維斯科考站的隊員在中國的幫助下成功撤離,澳方官員以醫療保密拒絕透露他的信息,但是表明他的病情不是因為新冠。而當時中國的「雪龍2號」恰好路過戴維斯站附近,前往大概距離75英裡左右的中國中山站。20號幫忙救援這名隊員,讓其花費時間建造飛機滑翔道。
  • 法媒:「雪龍」號駛向南極,中國加入極地權力遊戲
    圖說: 停靠在上海港口的「雪龍」號法新社11月8日文章,原題:中國破冰船駛向南極洲,加入極地權力遊戲中國「雪龍」號破冰船本周三從上海出發駛向南極,它將在南極洲建立中國最新的基地,這也預示著北京正在努力成為極地大國。
  • 一艘破冰船服役40年,成美國心中之痛,中國「雪龍2號」贏得稱讚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19日報導,美國海岸警衛隊副司令丹尼爾·阿貝爾海軍中將表示,美國急需新建6艘破冰船才能在北極地區與俄羅斯順利展開競爭。阿貝爾在北極冰川融化對海軍行動的影響主題大會上指出,美國現在只有一艘已經使用了40年的「極地之星」號破冰船,而俄羅斯已在北極地區建造完成6個新基地和6艘新破冰船,這對美國在北極地區的戰略部署來說將是巨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