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澳南極科考隊千裡接力送傷員,澳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中方愉快...

2021-01-12 騰訊網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綜合報導 據澳洲網報導,澳大利亞科研機構南極局日前罕見地放出了一張中國與澳大利亞國旗一同飄揚在澳大利亞南極科考站戴維斯站上空的照片。這背後則是一段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三國南極科考隊各出精銳,千裡接力,將一位在南極圈裡的傷員送往澳大利亞接受治療的感人故事。

▲中、澳國旗飄揚在澳大利亞戴維斯站上。(圖片來自澳大利亞南極局)

在中、美、澳之間因為各種因素摩擦不斷的背景下,三國的科研人員再次向人們證明:人和人之間,本來是可以為了同樣的目標合作無間的。

雪龍2號開赴南極,巧遇澳大利亞隊員遇險

今年11月,中國第37次南極科考隊乘坐「雪龍2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開往南極。剛剛抵達南極海域,就傳來消息:12月17日,澳大利亞戴維斯站一名隊員由於健康原因需要緊急撤離。但此前出於防控疫情考慮,各國都縮減了與南極洲科考站點的人員往來。戴維斯站此時並沒有飛機等載具可以將傷員快速運回澳大利亞。在南極大陸另一側的美國麥克默多站可以派出固定翼飛機支援,但戴維斯站並不具備起降此類飛機的能力。

▲「雪鷹301」在救援過程中。(圖片來自中國極地研究中心)

隨船攜帶直升飛機的中國「雪龍2號」此時經過附近,無異於一場「及時雨」。經過各方協調,最終形成了一個複雜的跨國接力式救援方案:中方直升機從中國的南極科考站中山站出發前往110公裡外的戴維斯站,運輸物資人員到37公裡外的冰蓋上建立一條可供飛機起降的跑道,隨後再將傷員從戴維斯站運抵機場,乘上美國飛機飛向位於南極洲邊緣、條件更好的凱西站。最後將建設人員帶回戴維斯站。

當地時間20日,澳方對外公布了這一行動方案。澳洲網援引澳大利亞南極局的工作人員表示,預計這次救援將持續10天左右。

救援順利時間減半,中澳雙方互致謝意

隨後的救援工作進展則比之前的計劃順利很多。據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官方公眾號「雪龍探極」介紹,12月20日, 「雪鷹301」由中國南極中山站飛行110公裡至澳大利亞戴維斯站,將澳大利亞5名航空地勤人員及558公斤物資從戴維斯站區運送至37公裡外的戴維斯站冰蓋機場。

12月24日凌晨,「雪鷹301」再次從南極中山站出動,克服了30節風速的不利氣象條件,將澳大利亞戴維斯站兩名隊員送至戴維斯站冰蓋機場,轉交給美國派出的固定翼飛機(BT-67);BT-67飛機起飛後,「雪鷹301」將20日送來的人員物資運送回戴維斯站。前後僅僅4天,澳方傷員就已乘上澳大利亞空客A319,返回澳大利亞霍巴特,甚至沒有耽誤回國過聖誕節。

澳大利亞南極局(AAD)局長金·埃利斯(Kim Ellis)在一份聲明中說,「在執行能力、令人難以置信的專業知識和有利天氣窗口期的協同作用下,我們在一周內就將患者從南極洲帶回了澳大利亞。」聲明表示,來自美國和中國南極人員的援助是無價的,「南極洲確實讓各國團結在一起,為我們的行動相互提供支持。」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隨後的聲明中則「翻起舊帳」,對澳大利亞對中國南極科考歷史上提供的支援表示感謝。

譬如,2009/2010年南極度夏期間,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南極中山站一名隊員工程作業時受傷,澳大利亞派出飛機協助緊急撤離。

▲第26次科考中,澳方飛機幫助中方轉運傷員。(圖片來自中國極地研究中心)

2010/2011年南極度夏期間,中國第27次南極考察內陸考察隊一名隊員突發高原反應,澳大利亞派出飛機協助緊急撤離。

▲第27次南極科考中,澳方飛機幫助中方轉運傷員。(圖片來自中國極地研究中心)

插曲:救援期間也要保持「社交距離」,中國科考隊帶去快速核酸檢測儀

此次如同電影一般緊張刺激的跨國接力救援,居然沒有留下一張參與人員的合影,只能用兩國國旗並肩飄揚的照片「湊數」,主要是出於防疫考慮。「雪龍探極」透露,援救期間,各方採取了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避免人員直接接觸,溝通距離保持在1.5米以上。

根據國家南極局局長理事會(COMNAP)此前決議,各國同意減少派駐南極的人員,並取消不必要的考察項目,僅保留一些基礎性的項目和數據採集。此舉主要是擔心新冠病毒傳播至南極大陸,並依靠這裡的低溫長期保存,給人類的未來帶來威脅。

但不幸的是,智利位於南極大陸最北端的貝爾納多·奧伊金斯·裡克爾梅站已經出現新冠疫情。據稱,這一輪感染可能與智利海軍往返這一站點的船只有關。

2020年南極度夏的這一輪科考,中國只派了「雪龍2號」一艘船前往南極。同時,「雪龍2號」上還搭載了一批特殊裝備:據中新網報導,船上帶去了兩套中國企業聖湘生物研發的「分鐘級」快速核酸檢測儀。這款設備可以讓核酸檢測突破時間和空間等應用場景限制,新冠核酸檢測15-45分鐘出結果,並可拓展其他疾病項目檢測,能夠有效助力不同應用場景實現快速核酸檢測。兩臺設備將分別部署於「雪龍2號」和南極中山站。

來源: 華輿 編輯/張一天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相關焦點

  • 澳方在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感謝「無價援助」
    圖為中國極地考察中國和澳大利亞、美國3國之間的關係比較特殊,但是在他國遇到危難關頭時期我方還是會不計前嫌地伸出援手,再一次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情懷。為此在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了中國國旗,說明了澳大利亞非常感謝中國幫助。
  • 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最大的功臣是雪龍2號,給中國長臉了
    文|米君,優質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據報導,中美澳三國經過跨海陸空的努力之後,成功援助了澳大利亞的一名南極科考隊員,讓其撤離南極。澳大利亞感嘆:「很幸運」能夠遇見中國破冰船,澳大利亞南極科考站還升起了中國的國旗。
  • 這回,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
    在經過中、美、澳三國人員跨越海、陸、空數千英裡的努力後,一名澳大利亞南極科考隊員成功獲得醫療救援,從南極洲撤離。澳方感嘆,這次「幸運地」碰到了中國破冰船。期間,澳大利亞科考站還專門升起了中國國旗。圖自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網站南極科考隊員成功轉移,澳大利亞感謝中美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12月25日報導,澳大利亞官員周五稱,得益於團隊合作和南極地區夏季的良好天氣,為期5天的行動取得了「顯著成功」。
  • 雪龍2號千裡救援,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五星紅旗!萬分感謝中國
    近日,外媒報導稱,澳大利亞南極站一名隊員因身體原因,急需回國治療,而我國的南極科考隊接到這一消息後,將此人從南極順利救出,值得關注的是,事後澳大利亞工作人員在南極科考站,特意升起了中國國旗,還親口說到:感謝中國!
  • 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美媒不樂意了
    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報導,近日,澳大利亞科考隊員正在南極開展為期5天的科考行動。但在實施任務時,澳大利亞戴維斯站的一名科考隊員卻出現了健康問題,並需要緊急撤離。在這期間,恰好中國破冰船「雪龍2號」經過。
  • 澳大利亞南極站升起中國國旗後,有些美國人過不去這道坎了
    如此充滿悲觀主義、不符合美國媒體尋常風格的文章發表於12月23日,正逢中、美、澳三國人員救援一名澳大利亞南極科考隊員之際。因為中國南極考察隊回首先回應了澳隊員的救援請求,澳大利亞戴維斯站20日還掛起了中國國旗。是的,沒錯。胡珀如此「悲天憫人」的起因,正是源於對中國贏得澳大利亞以及國際媒體盛讚的不滿:明明是聯合救援,憑什麼中國比美國獲得的關注多?
  • 這次,為了感謝中國,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
    中國與澳大利亞互幫互助去年12月17日,患者當時正處在澳大利亞南極洲設立的戴維斯科考站中,中國考察隊得知該名患者需要緊急撤離時也是立即伸出援助之手,這體現了中國與澳大利亞在南極考察過程中互幫互助的關係。不過,根據美國媒體報導,對於該患者的具體患病原因澳方拒絕透露。
  • 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並表達謝意,美媒這就受不了了?
    人類對南極的探索從來都沒有間斷過,一些國家的科考人員會到訪南極。但是南極自然條件比較惡劣,所以很多時候科考人員會發生一些意外情況。有困難相互幫助,這在南極地區是常見的事情。在南極國與國之間遇到困難相互幫助是常有的事情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對南極的探索起步較晚,條件也比較落後,中國科考隊員就曾受傷和出現高原反應,澳大利亞曾派出飛機協助我國科考隊員撤離南極地區。日前,澳大利亞科考隊員在對南極探索的時候,就出現了健康問題,需要緊急撤離。
  • 澳剛點名感謝中國,美軍就揚言在北極建基地,川普要死磕到底?
    澳科考隊剛在南極升起中國國旗,美國就要在北極建基地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人士猜測,美國突然考慮在北極建海軍基地,是因為,前幾日,澳大利亞南極站升起了中國國旗,當時美國便對此事表達了不滿。12月20日,正在南極地區執行科考任務的中國南極科考隊,向澳大利亞駐南極戴維斯科考站伸出了援手,幫助他們從當地順利撤離了一名病重的科考隊員。
  • 澳科研人員病倒南極,中國不計前嫌施以援手,澳高官激動感謝
    據歐亞時報12月23日報導,澳大利亞南極洲計劃團體日前表示,在南極的澳大利亞戴維斯研究站科考人員因身體不適病倒,在美國的協助下,中國不計前嫌幫助該人員撤離南極。澳大利亞南極司司長金·埃利斯激動地說:"非常感謝國際援助正在幫助這名隊員撤離"。
  • 澳大利亞南極站升起中國國旗,有些美國人過不去這道坎了……
    12月20日, 「雪鷹301」由中國南極中山站飛行110公裡至澳大利亞戴維斯站,將澳大利亞5名航空地勤人員及558公斤物資從戴維斯站區運送至37公裡外的戴維斯冰蓋機場。12月24日凌晨,「雪鷹301」再次從南極中山站出動,克服了30節風速的不利氣象條件,將戴維斯站兩名隊員送至戴維斯站冰蓋機場,轉送至美國麥克默多站派出的裝備了雪橇式起落架的固定翼飛機上。
  • 百年瞬間:中國首個南極科考站——長城站建成
    1985年2月15日,我國第一個南極科考站——長城站在南極洲喬治王島菲爾德斯半島南部建設完成。五天後,長城站的落成典禮在大雪紛飛中舉行。1984年12月,中國首次南極科考隊隊員登上南極大陸上世紀80年代初,已經有
  • 銳參考|澳大利亞南極站升起中國國旗後,有些美國人過不去這道坎了...
    12月20日, 「雪鷹301」由中國南極中山站飛行110公裡至澳大利亞戴維斯站,將澳大利亞5名航空地勤人員及558公斤物資從戴維斯站區運送至37公裡外的戴維斯冰蓋機場。12月24日凌晨,「雪鷹301」再次從南極中山站出動,克服了30節風速的不利氣象條件,將戴維斯站兩名隊員送至戴維斯站冰蓋機場,轉送至美國麥克默多站派出的裝備了雪橇式起落架的固定翼飛機上。
  • 中國科考船在南極突撞冰山,24名隊員受困,鄰國直升機到達現場
    南極被我們稱為第7大陸,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這裡雖然有著美妙的風景、萌噠噠的生物,但這裡也險象環生。世界多國在南極建立了大大小小的科考站,展開對這片大陸的探索。
  • 中美之間,這次,澳大利亞站在了中國這邊
    ,並且表示澳不應該在和美國的「持久聯盟」和中國的「開放、透明和互利關係」之間進行被動選擇。他呼籲,中美之間減少敵對活動,澳方並不想被迫從兩個大國之間做選擇。明確的選擇並不意味著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他稱,「我們需要更多的行動空間」。近段時期,一些澳媒和政客對中國的攻擊不斷,他們針對疫情、新疆、香港等問題傳播不實言論。同時,澳方還禁止華為在澳的5G建設,對兩國的人文交流進行阻礙,這些舉動直接導致了兩國關係惡化。對於這些行為,莫裡森解釋道,這些行為被一些人從中美對抗的角度錯誤解讀了。
  • 中國第一個北極科考站成立 北極北京同升五星紅旗
    本報北極朗伊爾賓30日專電 北極朗伊爾賓鎮接近零度的低溫,擋不住中國人北極建立科考站的熱情。當地時間7月29日23時11分,即北京時間7月30日5時11分,一個令無數中國人激動振奮的時刻,出現在這個北緯78度13分、夏季太陽不落的世界最北端邊陲小鎮上:與祖國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同步,一面五星紅旗在莊嚴、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樂曲聲中,在北極冉冉升起!中國第一個北極科學探險考察站也正式建立!
  • 習近平考察中國雪龍號科考船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攝新華社澳大利亞霍巴特11月18日電(記者 李斌 錢彤)18日,正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陪同下參觀南極科考項目並慰問兩國科考人員。霍巴特是澳大利亞南極科考母港。海風拂面,碧波蕩漾。「雪龍」號科考船在執行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任務途中,在霍巴特港停靠補給。
  • B站直播連線南極科考站!南極企鵝能rua嗎?
    在今晚的第一個環節中,我們首次連線南極中山站,在線對話南極科考隊員,了解他們的越冬科考的日常吃住行和站區環境。其實許多越冬的科考隊員都是90後,有的也是B站用戶,他們在祖國萬裡之遙的世界之南,不僅要維持科考站正常運轉,還要進行科學考察研究,365天挑戰南極極限生存。
  • 中國南極科考內陸隊順利抵達崑崙站
    記者通過銥星電話從崑崙站獲悉,經過15天1200多公裡的艱難跋涉,中國第32次南極科考內陸隊——崑崙隊於當地時間30日17時20分抵達中國南極崑崙站。
  • 澳總理稱長期被誤解,只想與中國互利共贏,不希望在中美間選邊站
    據媒體11月25日報導,日前在參加線上會議時,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罕見表示,澳大利亞樂意見到中國的崛起,從未想過制約中國發展,澳方向來十分願意與中國實現互利共贏,希望能與中國直接對話解決目前存在的各種分歧,在這點上澳大利亞長期遭到人們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