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科考船"雪龍號"租用直升機失事墜海

2021-01-13 TechWeb
圖:南極科考船"雪龍號"租用直升機失事墜海

記者從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獲悉,我國「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即將配備一架卡莫夫(卡32)直升機--「雪鷹」,目前已經從俄羅斯購買入境,正在深圳進行試飛,不久將進行正式交接手續。

4月9日,「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抵達上海長江口錨地,標誌我國第25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圓滿完成。據悉,此次南極科考隊乘「雪龍」號在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地區,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南極內陸考察站崑崙站,在南極冰穹A地區進行了雪冰採樣、天文觀測、基礎測繪考察,完成了南極下坡風結構現場觀測試驗。「雪龍」號返航途中曾到我國臺灣高雄港與臺灣同胞進行交流。

中國第25次南極考察隊暨「雪龍」號科學考察船受邀於4月1日停靠臺灣高雄港,將開展海峽兩岸極地科學考察交流與科學普及活動。

據第2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領隊楊惠根介紹,應臺灣海洋生物博物館等機構的邀請,「雪龍」號在返航途中順訪臺灣。這是海峽兩岸極地考察交流與合作的破冰之旅,是海峽兩岸科技交流前所未有的一件盛事。開展這項活動目的是促進海峽兩岸極地考察與科學交流合作。

圖:南極科考船"雪龍號"租用直升機失事墜海

機上4人名單確定

東方網記者蔣澤、張海盈4月12日報導:東方網記者從現場了解到,今天中午11點多墜海的南極科考船「雪龍」號租用的艦載直升機仍在打撈過程中,而直升機生產廠家已派出事故處理小組趕往上海。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吳金友告訴東方網記者,墜海的直升機是哈爾濱飛龍通用航空公司製造的「直九」型直升機,上午11點多鐘,當時直升機完成任務正在返航途中,剛起飛一分多鐘就墜入了海裡,「雪龍號」上的工作人員見狀後立即展開了救援。

吳金友介紹說,該直升機在南極時主要執行的是科學考察、後援支持和野外科考任務,墜海時機上有兩名飛行員,兩名機械師,四人均為男性,其中機長楊華和李寶輝、唐立君已被救起,機械師楊永昌仍失蹤。

據東方網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的最新情況,國家海洋局、交通部搜救中心以及直升機生產方哈爾濱飛龍通用航空公司組織的事故處理小組,已經分三路分別趕往上海。

相關焦點

  • 南極科考「雪龍號」直升機墜毀 機骸已找到 1人失蹤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交通運輸部海事部門全力搜救"雪龍號"租用直升機新華社北京4月12日電(記者林紅梅)12日11時20分,南極考察船「雪龍號」在上海外高橋碼頭停靠時,「雪龍號」租用的直升機在完成任務返航時失事墜海。中國海上搜救中心迅速組織力量,全力投入救助中。
  • 雪龍號科考船10月再踏南極徵途 兩架直升機護航
    早報記者 李燕 通訊員 張鑫鑫  「雪龍」號極地科考船目前正在崇明進行破冰系統保養,將於今年10月出發前往南極,開始新的科考活動。「雪龍」號今年4月10日返回其母港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後,一直在為新的出徵做著準備。
  • 海墾母山咖啡登上「雪龍號」中國南極科考船和國家海洋科考船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18日消息(記者 杜倬荷)近日,海南農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旗下的母山咖啡部分產品登上了「雪龍號」中國南極科考船,成為中國遠徵南極的科考隊員的能量保障,受到了在場人員的熱烈歡迎。同時,母山咖啡還將供應給「向陽紅21號」等中國海洋科考船隊。
  • 雪龍號前任船長談南極科考:科考船要跨「四關」
    昨日上午,中國唯一從事極地破冰航行的科考船「雪龍號」,從上海出發開赴南極,執行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記者了解到,此次南極考察,是自1984年中國首次南極考察以來,考察隊員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昨日下午,就讀者關心的幾個問題,本報(註:揚子晚報)記者電話連線採訪了江蘇老鄉——「雪龍號」前任船長、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袁紹宏先生。
  • 「雪龍號」歸國 第33次南極科考刷新抵達全球最南紀錄
    「雪龍號」完成第33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10日抵達上海長江口水域。 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4月10日電 (陳靜顧榮華)中國國家海洋局極地研究所所屬科考船「雪龍號」完成第33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10日抵達上海長江口水域。此番科考,雪龍號科考船行駛到南緯78°41′羅斯海水域,刷新了全球科學考察船在南極海域到達的最南紀錄,同時開闢了中國極地科學的海陸空立體化協同考察新紀元。
  • 中國科考船在南極突撞冰山,24名隊員受困,鄰國直升機到達現場
    南極被我們稱為第7大陸,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這裡雖然有著美妙的風景、萌噠噠的生物,但這裡也險象環生。世界多國在南極建立了大大小小的科考站,展開對這片大陸的探索。
  • 俄羅斯客船被困南極 中國科考船火速營救
    在南極進行第30次南極科考的「雪龍」號改變航向,經過50多個小時、600多海裡的航行,於27日抵達遇險船密集浮冰區。  被困科學家特尼在北京時間27日17時發布的照片也顯示,雪龍號已出現在地平線上。特尼在推特中說:「好消息,雪龍號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所有人都很開心。」截至23時左右,「雪龍」號距離遇險船還有6海裡。
  • 「雪龍號」船長揭秘「南極」
    雪龍號船長沈權發言11月16日,「雪龍號」船長沈權和多次踏上極地的新華社女記者張建松,親自為來自全市150多名青少年,揭開了「極地」的神秘面紗。近年來,極地科考事業越來越吸引國人關注,上半年剛結束的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所經歷的「極地大營救」、馬航失聯客機搜尋等活動,讓我國的極地科考再度成為熱門話題。沈權,共參與了13次南極考察和3次北極考察。
  • 馬航飛機失蹤最新消息:雪龍號科考船將赴印度洋中心搜尋失聯航班
    今天(21日)上午,正在澳大利亞珀斯靠港的中國科考船「雪龍號」在補給完畢後將立即出發參與搜尋,預計4天左右抵達衛星發現疑似殘骸的相關海域。「雪龍號」已安排部分不參加搜尋任務的科考隊員提前下船回國。美國《赫芬頓郵報》網站稱,雪龍號將赴「離陸地最遠的地方」進行搜救工作。
  •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I極地中心·雪龍號
    作為雪龍2號前輩的雪龍號極地考察船,已在南極工作了二十多年。它是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承擔著物資補給運輸、科考隊員交替、南北極大洋調查等三大任務。雪龍號肩負重任,說起其由來,卻頗為不易。自1994年雪龍號首次執行南極科考任務起,在短短二十幾年間,中國的科學考察隊員駕駛著雪龍號進行了數次的科考工作,足跡遍布全球。在我國第四次北極科考中,雪龍號刷新了中國的「最高北方」記錄——北緯85度25分線。
  • 雪龍號淪為鐵達尼號同樣是撞冰山,中國科考船小意思
    全網追蹤】   說到撞冰山,腦海中自然而然浮現出知名的沉船事故,鐵達尼號撞到陵蘭冰蓋破碎下來的冰山,致使船頭到船中部受損,五間防水艙進水,上千餘人同鐵達尼號葬身至海底。近日,我國科考船雪龍號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也撞上了冰山,相信很多人都認為中國雪龍號也要同鐵達尼號結局一般,沉沒在深海之中,然而雪龍號是幸運的,不僅沒有成為「泰坦尼克第二」,而且也沒有發生人員傷亡,船體也無大礙,與鐵達尼號悲慘結局相比,雪龍號像是有了免疫冰山傷害的神秘護盾一般,目前已經恢復了走航,繼續執行考察任務。
  • 「雪龍號」刷新全球科學考察船在南極海域到達的最南紀錄—新聞...
  • 雪龍號科考隊員談船上生活:一天四餐 果蔬十分缺乏
    已經第30次隨船的南極考察隊大洋考察隊隊長矯玉田則代表隨行的科考隊員們表示,現在船上的科考人員和工作人員的工作生活狀態都很好,希望後方的親人同事放心。  據隨船的科考人員介紹,目前參加南極科考的共有254人,本次隨船的101人中除了工作人員外,科考隊員有一部分去長城站,另一部分負責我國在南極建立新的考察站的選址工作。
  • 中國科考船撞冰山!雪龍號受濃霧影響發生碰撞 雷達發現不了?
    很多人以為,撞上冰山這種大型目標只能發生在上個世紀初那種缺乏有效雷達的年代,然而實際上,就在北京時間的1月19日10點47分,我國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在執行它的第35次南極考察時,因為濃霧等因素的影響,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與冰山發生碰撞事故。所幸由於航速較低,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 「雪龍號」老船長魏文良分享參與極地科考經歷
    本報訊(記者江瑜)38歲開啟極地科考之旅,今年68歲還將第13次踏上南極。昨天,極地科考全國巡講活動來到南京站,我國極地事業和航海事業領軍人物、「雪龍號」老船長魏文良和極地探險愛好者分享了他參與極地科考的經歷。
  • 海洋六號、雪龍號科考船26年後南極再「會師」
    通過高頻對講機,「雪龍」號上,中國第33次南極科考隊領隊孫波與執行第33次南極科考「海洋六號」航次任務的首席科學家何高文進行了近30分鐘的通話。 這是一個值得回味的時刻。上世紀90年代初,「海洋四號」調查船與中國南極科考「極地」號考察船在南極海域碰面,首次實現中國「兩船兩站」的南極考察規模。
  • 80後「雪龍號」女舵手談北極科考經歷
    昨天,圓滿完成各項考察任務的我國北極科考船「雪龍號」回到了上海港。歷時90餘天,航程超過17000海裡,我國的第五次北極科考任務創造出歷次考察時間和航程的新紀錄,並成功開闢出北極的「黃金航道」。而在船上40名船員中,擔任二副的80後女孩白響恩特別引人注目——外表青春靚麗,還是中國第一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舵手」、全國唯一本碩博連讀的遠洋輪女駕駛員。
  • 危急時刻·雪龍號極地營救又遇險
    雪龍號是一艘從上海出發開往南極的考察船,這是中國的第30次南極科考,是雪龍號首次執行南極航行的任務。那是在2013年12月25號,當雪龍號航行了一個月準備靠近南極大陸羅斯海時突然收到一個求救信號,這是俄羅斯的極地考察船叫做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它也是首次啟航,計劃重走一百年前澳大利亞探險家格拉斯·莫森的南極探險路線,結果在2013年的12月24號當它抵達聯邦灣海域時,靠近南極磁點海域遇到了惡劣天氣,被厚厚的浮冰圍困住了。
  • 浦東送來了什麼神秘包裹,讓雪龍號的科考隊員歡欣雀躍?
    浦東送來了什麼神秘包裹,讓雪龍號的科考隊員歡欣雀躍?>不久前,停靠在上海的雪龍號、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不約而同地收到浦東方面送來的神秘包裹,讓科考隊員們歡欣雀躍……這是什麼好東西捏?
  • 【亮吧書房】今天,我們一起進行極地科考之旅
    現在,中國也開展了南極醫學的研究,研究此類問題的科學家是我在南極科考時的一位隊友,他研究南極隊員心理生理的各種影響,成功找到了一個跟情緒抑鬱相關的基因。為了強化在南極的存在,截至目前,共有29個國家在南極建立了81個科考站。最多的時候有100多個。我們來看一下中國在南極的科考站是怎麼布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