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龍號脫困後或再次援救俄船 中美俄齊聚南極

2020-12-06 環球軍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雪龍」號傳來好消息時,被困的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科考船也迎來好運氣。

俄羅斯「消息」網7日發表題為「『紹卡利斯基院士』號自由了」的文章稱,7日俄科考船脫離了冰區,獲得了自由。俄羅斯遠東水文氣象研究所所長沃爾科夫表示,解救它的不是破冰船,而是天氣。由於風向改變吹散了冰層,讓冰層出現了寬寬的裂縫。船長讓船沿著冰縫前進,最終擺脫冰層。

俄塔社7日報導稱,隨著當地天氣好轉,俄羅斯科考船船長基謝列夫表示,他們開始獨立採取脫離冰區的自救行動。他說:「風向終於發生變化,颳起了西風。冰層開始出現裂縫。我們正在利用這些裂縫,慢慢地向北移動。我們正在緩慢前進,已經推進20海裡。但現在推進仍十分困難。大霧瀰漫,視線不超過500米。但冰層正在化為小塊,並開始裂開。而中國的『雪龍』號已經走出困境。我們現在位於它的北部,它可能會追上我們,我們可以利用它來幫助脫險。如果無法到一起的話,我們就獨自行動。」

俄羅斯「生活」網站7日報導稱,俄羅斯水文氣象中心主任瓦拉金7日表示,目前俄科考船正在以7節的速度向前推進。從科考船上獲得的消息,擺脫困境的中國「雪龍」號再次準備趕過來幫助。在科考船擺脫困境後,很難說何時回到俄羅斯,必須等到進入清水區後才能最終決定。

澳大利亞和俄羅斯氣象部門預測,在最近的一晝夜如果目前的風向不改變的話,8日早上俄科考船就能夠進入清水區。嚴格說來,俄羅斯科考船還不算是完全脫困,但突圍被認為是早晚的事情。目前除了「雪龍」號可能提供的幫助之外,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也正趕往該水域。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稱,「北極星」號破冰船也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非核動力破冰船,它正朝南極駛去為被困船隻帶來它們最缺乏的「能量」。「北極星」號破冰船可提供7.5萬馬力的動力,是俄羅斯船的25倍, 「雪龍」號的5.5倍。美國海岸警衛隊太平洋地區司令保羅·祖昆福特將軍表示,美國最優先考慮的是海上的生命安全,隨時準備義無反顧地為被困於全球最惡劣環境的船隻提供支援。

德國《明鏡》周刊說,俄羅斯、美國和中國三個世界大國的破冰船聚會南極。拯救大戲突出了三個世界大國的相互配合和互救互助。

【環球時報駐外記者 李景衛 孫微 盧昊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劉暢 柳玉鵬】

相關焦點

  • 中國「雪龍號」受困南極 美「北極星號」加入破冰
    雪龍號被困 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  一場被許多外媒稱為「救援大戲」的極地營救活動在南極海域持續上演。最新加入的是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幾乎擁有世界最強破冰能力」的「北極星」號5日從澳大利亞出發,前往南極營救被厚冰圍困的中國「雪龍」號和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科考船。「雪龍」號此前成功完成對「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上52名受困乘客的救援,卻使自己陷入浮冰圍困之中。
  • 「雪龍號」船長揭秘「南極」
    雪龍號船長沈權發言11月16日,「雪龍號」船長沈權和多次踏上極地的新華社女記者張建松,親自為來自全市150多名青少年,揭開了「極地」的神秘面紗。近年來,極地科考事業越來越吸引國人關注,上半年剛結束的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所經歷的「極地大營救」、馬航失聯客機搜尋等活動,讓我國的極地科考再度成為熱門話題。沈權,共參與了13次南極考察和3次北極考察。
  • 雪龍號南極破冰脫險親歷:遭遇1公裡冰山 用盡所有能力和智慧
    故事主角是中國的極地科學考察船「雪龍」號,《參考消息》記者作為船上的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隨隊記者,親歷了這歷史性一幕。當時已完成對俄遊客救援,自身受阻冒險營救 不離不棄2013年12月25日,聖誕節。一早,我像往常一樣來到餐廳。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領隊劉順林也匆匆進來,帶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 俄科考船南極遇險74人被困 中國科考船營救遇阻
    「雪龍」號營救俄船遇阻 俄科考船南極遇險74人被困  我科考船營救被浮冰困住 澳大利亞營救船今日抵達  據英國《每日郵報》今晨報導,一艘載有74名人員的俄羅斯船隻「邵哈斯基」號船隻因天氣狀況驟然惡化,在南極洲沿岸被厚冰困住動彈不得。中國破冰船「雪龍」號緊急前往營救。但因為冰層太厚和天氣原因,「雪龍」號救援行動止步目標6海裡外。
  • 雪龍號前任船長談南極科考:科考船要跨「四關」
    昨日上午,中國唯一從事極地破冰航行的科考船「雪龍號」,從上海出發開赴南極,執行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記者了解到,此次南極考察,是自1984年中國首次南極考察以來,考察隊員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昨日下午,就讀者關心的幾個問題,本報(註:揚子晚報)記者電話連線採訪了江蘇老鄉——「雪龍號」前任船長、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袁紹宏先生。
  • 危急時刻·雪龍號極地營救又遇險
    雪龍號是一艘從上海出發開往南極的考察船,這是中國的第30次南極科考,是雪龍號首次執行南極航行的任務。那是在2013年12月25號,當雪龍號航行了一個月準備靠近南極大陸羅斯海時突然收到一個求救信號,這是俄羅斯的極地考察船叫做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它也是首次啟航,計劃重走一百年前澳大利亞探險家格拉斯·莫森的南極探險路線,結果在2013年的12月24號當它抵達聯邦灣海域時,靠近南極磁點海域遇到了惡劣天氣,被厚厚的浮冰圍困住了。
  • 南極科考船"雪龍號"租用直升機失事墜海
    圖:南極科考船"雪龍號"租用直升機失事墜海記者從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獲悉,我國「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即將配備一架卡莫夫(卡32)直升機--「雪鷹」,目前已經從俄羅斯購買入境,正在深圳進行試飛,不久將進行正式交接手續。
  • 馬航飛機失蹤最新消息:雪龍號科考船將赴印度洋中心搜尋失聯航班
    今天(21日)上午,正在澳大利亞珀斯靠港的中國科考船「雪龍號」在補給完畢後將立即出發參與搜尋,預計4天左右抵達衛星發現疑似殘骸的相關海域。「雪龍號」已安排部分不參加搜尋任務的科考隊員提前下船回國。美國《赫芬頓郵報》網站稱,雪龍號將赴「離陸地最遠的地方」進行搜救工作。
  • 俄羅斯客船被困南極 中國科考船火速營救
    在南極進行第30次南極科考的「雪龍」號改變航向,經過50多個小時、600多海裡的航行,於27日抵達遇險船密集浮冰區。  被困科學家特尼在北京時間27日17時發布的照片也顯示,雪龍號已出現在地平線上。特尼在推特中說:「好消息,雪龍號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所有人都很開心。」截至23時左右,「雪龍」號距離遇險船還有6海裡。
  • 中國唯一極地破冰船「雪龍號」 船長是紹興人
    2004年,趙炎平第一次隨船前往南極,就在魔鬼海域遭遇了8天8夜的折磨。「頭就像要爆炸了一樣,吃了東西就吐掉,然後再吃再吐。」他回憶說,「雪龍號」一度傾斜到了約40度,地毯都會捲起來,桌子會翻,睡覺時必須把自己綁在床上。
  • 海墾母山咖啡登上「雪龍號」中國南極科考船和國家海洋科考船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18日消息(記者 杜倬荷)近日,海南農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旗下的母山咖啡部分產品登上了「雪龍號」中國南極科考船,成為中國遠徵南極的科考隊員的能量保障,受到了在場人員的熱烈歡迎。同時,母山咖啡還將供應給「向陽紅21號」等中國海洋科考船隊。
  • 雪龍號最快9日脫困 最大隱患為船頭處小冰山
    當日,為了抓住南極轉瞬即逝的有利天氣「窗口」,「雪龍」號全船上下嚴陣以待,各個崗位做好充分準備,積極備戰未來48小時的破冰突圍。 新華社發  北京師範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極地遙感團隊從2010年中國第27次南極科考開始,為「雪龍」號航行提供快速有效的數據服務。
  • 一張圖看清中美俄軍事實力,491比3是什麼差距?
    中美俄之間的軍事實力對比一直是廣大軍迷十分關心的話題,我們之前也做過不少類似的對比,但都不是十分直觀。為此,軍機圖根據2016年中美俄三國空軍規模對比,製作了一張可視化程度較高的柱狀圖,希望以此見微知著,幫助大家從三國空軍實力的對比看到三國整體軍事實力之間的差距。
  • 俄客船南極遇險 中國科考船「雪龍」號救援受阻
    據新華社電聖誕前夜,載有74人的俄羅斯客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在南極冰區遇險,正航行在南大洋的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25日全速前往救援。27日24時,兩船距離僅6.1海裡。然而由於天氣狀況的持續惡化,「雪龍」號被迫決定停止破冰前進,原地待命,等待天氣轉好後繼續救援行動。
  • 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難忘的一次極地大營救
    如果形成浮冰擠壓,船隻側翻,在南極海域,就意味著面臨絕境。船長發出了求救信號。中國「雪龍」號是距它最近的船隻,約600海裡。王建忠的本能反應是「救人」!他和領隊劉順林一碰頭,決定一邊向國內報告,一邊著手救援準備。中國國家海洋局很快批准了救援行動。「雪龍」號迅速向東南調整航向,以最大航速駛往俄船被困海域。法國「星盤」號也加入了救援行列。
  • 俄媒:中美貿易摩擦「也是俄羅斯的戰爭」
    原標題:中美貿易摩擦「也是俄羅斯的戰爭」——俄媒如是說文章導讀俄羅斯《觀點報》網站近日刊發文章,對中美貿易摩擦背景及走向進行分析,並對俄方立場提出建議,其概要如下:1。中美貿易戰是2018年世界經濟最重要的事件,當前的中美博弈表明,中國的現代化趕超模式非常有效。2。美國高科技企業將資金用於回購股票而非研發的模式,將拖累美技術進步速度,削弱其競爭優勢。3。川普個人因素值得重視,川普的「非理性」背後可能是高度的現實主義。4。川普在其國內的「體制內敵人」——亦即美金融資本和政治對立力量——更希望優先維持現有秩序。
  • 中美俄火箭最大運力:美國140噸,俄88噸,中國是多少呢?
    作為世界前三的中美俄,自然也不會落後在這一領域,畢竟這是證明一個國家實力的一大體現。而要想把衛星或是太空船送到太空中,便需要火箭進行推動,那麼,作為世界前三的強國,中美俄火箭最大運力又是多少呢?
  • 南極科考「雪龍號」直升機墜毀 機骸已找到 1人失蹤
    4月12日11時20分,南極考察船「雪龍號」在上海外高橋碼頭停靠時,「雪龍號」租用的哈飛「直九」直升機,在轉場離開「雪龍號」時,從「雪龍號」起飛1分多鐘後失事墜入江中,機組4人中3人獲救,1人失蹤。記者從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獲悉,失事墜江的 「直九」直升機3名獲救的機組人員目前無生命危險,1名失蹤機組人員目前仍下落不明。
  • 「雪龍號」歸國 第33次南極科考刷新抵達全球最南紀錄
    雪龍號」完成第33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10日抵達上海長江口水域。 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4月10日電 (陳靜顧榮華)中國國家海洋局極地研究所所屬科考船「雪龍號」完成第33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10日抵達上海長江口水域。此番科考,雪龍號科考船行駛到南緯78°41′羅斯海水域,刷新了全球科學考察船在南極海域到達的最南紀錄,同時開闢了中國極地科學的海陸空立體化協同考察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