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看懂|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怎樣到達南極

2020-12-06 網易新聞

(原標題:一圖看懂|「雪龍」號怎樣到達南極)

當地時間10月29日,執行第36次南極科考任務的「雪龍」號跨越赤道,進入南半球。

10月22日「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從上海起航,離開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前往南極執行南極科考任務。

根據行程,「雪龍」號將於11月7日抵達澳大利亞霍巴特港。此後近半年時間,「雪龍」號載著科考隊員,將先後前往南極中山站、羅斯海新站、阿蒙森海等進行科考作業。預計將於明年4月中旬返回上海。

第36次南極科考與以往不同,今年「雪龍」號與「雪龍2」同赴南極。「雙龍探極」也展示了中國南極科考事業的巨大進步。

據中國自然資源報社下屬公眾號「觀滄海」消息,「雪龍2」號、「雪龍」兩艘科考船將會在澳大利亞霍巴特港短暫「碰面」。隨後兩船將先後穿越「魔鬼西風帶」,在南極中山站再會合,隨後各自執行任務。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韓佳鵬_NN9841

相關焦點

  • 海洋六號、雪龍號科考船26年後南極再「會師」
    通過高頻對講機,「雪龍」號上,中國第33次南極科考隊領隊孫波與執行第33次南極科考「海洋六號」航次任務的首席科學家何高文進行了近30分鐘的通話。 這是一個值得回味的時刻。上世紀90年代初,「海洋四號」調查船與中國南極科考「極地」號考察船在南極海域碰面,首次實現中國「兩船兩站」的南極考察規模。
  • 「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啟航開始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
    中新網上海11月10日電 (陳靜陳超)「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10日從上海浦東外高橋港區的中國極地科考碼頭啟航,開始了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之行。據悉,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同時,還將開展南極中山站、長城站越冬人員輪換及物資補給工作。
  • 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難忘的一次極地大營救
    為尋訪當年「雪龍」號極地大營救那段歷史,2019年10月,我踏上南極。遠遠的,白茫茫中,五星紅旗格外耀眼。中國長城科考站站長劉雷保在凜冽的寒風中迎接我們。白、藍、墨,是這裡的底色。去掉繁華,大美至簡。陽光下,巨大的冰川幽藍,神秘莫測。南極大美,卻也大險。在這裡,你會邂逅最原始的美麗,也會遭遇最艱難的險境。
  • 俄客船南極遇險 中國科考船「雪龍」號救援受阻
    據新華社電聖誕前夜,載有74人的俄羅斯客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在南極冰區遇險,正航行在南大洋的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25日全速前往救援。27日24時,兩船距離僅6.1海裡。然而由於天氣狀況的持續惡化,「雪龍」號被迫決定停止破冰前進,原地待命,等待天氣轉好後繼續救援行動。
  • "雪龍2"號對極地科考有何重要意義?總設計師回應
    擔任「科學號」副總設計師,「向陽紅01」「向陽紅03」「東方紅3號」「雪龍2號」等多型國內頂尖科考船總設計師。2015年曾參加中國第31次南極考察。昨日,上海,江南造船廠碼頭,「雪龍2」號總設計師吳剛站在剛剛交付的科考船前。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即將開啟南極首航。
  • 俄羅斯客船被困南極 中國科考船火速營救
    截至23時左右,「雪龍」號距離遇險船還有6海裡。  遇險  74人被困船上  遇險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是一艘「冰間航行級」旅遊船。在其科考生涯中,該船一直在太平洋海域航行,從未到達過南極或北極。現歸俄遠東水文氣象科研所擁有,但由澳大利亞運營機構使用。
  • 國瓷永豐源助力「雪龍2」號南極科考,中國「破冰」勢不可擋
    10月13日,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抵達深圳,歡中國自主建造,極地「科考重器」迎儀式於深圳蛇口碼頭隆重舉行。國瓷永豐源有幸再次肩負使命,以國粹匠心獻禮極地「科考英雄」,助力大國極地科考事業再啟新徵程。
  • 中國最新極地科考船下水 未來可建核動力破冰船
    【環球網軍事綜合報導】9月10日,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在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水,向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的目標又邁出堅實一步。「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的下水受到外界廣泛關注。到底「雪龍2」號的性能有哪些提升,「雪龍」兄弟未來將給中國極地科考能力帶來哪些提升呢?就此《環球時報》記者專訪了多位專家。
  • ...雪龍 盛行西風 衛星雲圖接收系統 氣旋活動 備戰 極地 科考船...
    這個氣旋活動相當頻繁的區域,是我國曆次南極科考的必經之地。儘可能讓科考船平穩順利地穿越西風帶,是隨船氣象預報工作的一項關鍵任務。  「西風帶常年盛行西風,平均風力在5級至6級。」參加第28次南極科考中山站度夏科考項目的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極地室主任張林說。
  • 南極科考船"雪龍號"租用直升機失事墜海
    圖:南極科考船"雪龍號"租用直升機失事墜海記者從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獲悉,我國「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即將配備一架卡莫夫(卡32)直升機--「雪鷹」,目前已經從俄羅斯購買入境,正在深圳進行試飛,不久將進行正式交接手續。
  • 首艘「中國造」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今日在上海下水
    9月10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在上海見證了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H2560)下水。這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被正式命名為「雪龍2」號。「雪龍2」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它能夠在1.5米厚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交付使用後將填補我國在極地科考重大裝備領域的空白。
  • 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最大的功臣是雪龍2號,給中國長臉了
    為了感謝中國南極工作人員,澳大利亞科考站還專門升起了中國國旗。澳大利亞南極考察站隊員說:「我們非常感謝中國和美國的南極人員,因為他們改變了自己的工作議程,來幫助我們。」雪龍2號是何方神聖?何以穿梭於南極洲?雪龍2號有什麼獨特的,能夠拯救澳大利亞南極科考隊員?讓我們解密下雪龍2號。南極洲曾經是唯一沒有人類的大陸。
  • 「雪龍2」號:雙向破冰 智能航行
    當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出發,執行科學考察任務。 新華社發(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供圖)地球的南北極是神秘而迷人的所在,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有著極大的科研價值。隨著極地科考事業不斷發展,現代科考破冰船已成為極地考察的重要裝備,除用於破冰外,有的還兼負運輸和海洋考察等任務。
  • 助力極地科考「雪龍2」號科考破冰船全新姿態出發試航
    「雪龍」號與「雪龍2」號在江南造船碼頭水域相會人民網上海6月12日電(葛俊俊) 6月12日,「雪龍」號與「雪龍2」號科學考察破冰船在江南造船碼頭水域相會。「雪龍2」號啟動科考試航「雪龍2」號維保工程分為兩個階段,塢內周期14天、碼頭周期30天,由於前期準備充分,江南造船在計劃時間內完成了全船油漆修補、ABB全迴轉吊艙、主發電機、CTD吊車、衛星天線改造、月池車間、甲板設備等諸多項目的維修保養工作。
  • 「雪龍2號」抵達南極,國產極地破冰船迎大考,俄網友:期待組隊
    據媒體報導,11月13日,我國首艘國產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駛過南緯60度,首次進入南極地區,我國的極地科考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中國製造的破冰船也將在首次在南極現身。「雪龍2號」是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極地破冰船,今年的7月份,「雪龍2號」船交付給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使用,並於今年的10月15日正式開啟南極之旅。而如今進入南極,可以說是國產破冰船首迎大考,「雪龍2號」的破冰能力如何很快便能見分曉。
  • 「雪龍」號極地大營救書寫傳奇歷史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2013年12月24日,對中國南極科考隊,乃至世界南極科考隊來說,都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一場載入史冊的南極大救援,就此展開。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在接到俄籍「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科考船救援信號後,第一時間決定救援。船長王建忠帶領隊員們頂著11級的風力,迎著高達20多米的巨浪,爭分奪秒、破冰而來。
  • 法媒:「雪龍」號駛向南極,中國加入極地權力遊戲
    圖說: 停靠在上海港口的「雪龍」號法新社11月8日文章,原題:中國破冰船駛向南極洲,加入極地權力遊戲中國「雪龍」號破冰船本周三從上海出發駛向南極,它將在南極洲建立中國最新的基地,這也預示著北京正在努力成為極地大國。
  • 極地考察船在南極海冰區航行都會遇到什麼風險
    「雪龍」號極地考察船情況正常,已經駛離阿蒙森海冰山密集區,於1月22日凌晨恢復正常走航觀測。消息傳來,國人在為「雪龍」號極地考察船化險為夷感到驚喜之外,也希望了解更多關於極地考察船在南極考察的相關知識。
  • 「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今啟航前往北極 邊檢站開闢「綠色通道」助...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陳超 記者 江躍中)今天上午9時許,「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在浦東外高橋港區的中國極地科考碼頭啟航,開始了中國第11次北極考察之行,外高橋邊檢站開闢「綠色通道」,快速為該輪和科考人員辦理了邊防檢查手續,助其順利出境。
  • 「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探秘南極動物世界
    2019年12月3日至2020年1月8日,「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展開中國第三十六次南極考察的太空人海綜合調查。調查顯示,儘管環境惡劣,但是這裡依然生機勃發。在科考隊員、北京師範大學動物學教授鄧文洪的鏡頭裡,留下了30種鳥和7種海洋哺乳動物的身影。他為此拍攝了5萬多張照片。「我記錄到的鳥種群數量近3萬隻,其中九成為南極鸌。它們多棲息在冰山上,最大的一群有近6000隻。」鄧文洪說。 本次科考中,魚類研究專家葉振江、張潔對太空人海1000米以淺的中水層魚類進行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