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帶110人到火星,便能建立火星文明,法國數學家沒有開玩笑

2020-08-10 宇宙行者

自從我們人類開始對宇宙進行探索以來,就有科學家一直致力於在宇宙中尋找其它適合人類進行居住的星球,其中月球和火星就成為了主要的研究對象。月球作為地球的天然衛星,我們人類已經對其進行了一定的探索,甚至在月球上留下了屬於我們人類的腳印。而火星,和我們地球一樣同屬於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所以關於移民火星的計劃一直都有提案。



如果問月球和火星相比,哪個更適合人類進行居住?那答案肯定是火星,因為火星有著比月球更好的生存條件,比方說月球表面的晝夜溫差可達三百多度,而火星表面的溫度相比之下更為溫和,在正午時分其赤道地區的地表溫度甚至只有二十多度。但從開發難度上來說,自然是火星的開發難度更大了,畢竟火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相對更加遙遠。



所以,有很多人都對火星移民這個計劃表示懷疑,他們認為我們人類無法短時間內在建立起人類文明,因為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也無法把大批的人類送往火星。然而,對於這個問題,有科學家通過相關數據計算,表示想要在火星上建立起人類文明,或許只需要110個人類便可實現。



當然,這110個人自然就不是普通人,他們都是掌握著建立人類文明所需技能的人,而每個人只需要掌握一種必備技能。這些必備技能都是為了確保這個只有110人的「人類社會」正常運作下去的保險,雖然110人的這個人口基數很小,但在這些生存技能的幫助下,或許就能夠建立起人類文明的一個最初形態。



不過,這種說法終究不過是通過數據模擬出來的結果,要知道目前還只有探測器登陸過火星,我們人類還未真正踏足在火星之上。但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即使火星的生存條件再好,我們人類要想在火星上居住就肯定要建立出一處能夠提供適合人類居住的場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火星基地」了。

而要建立出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場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那就是要實現一定程度上的自給自足,因為要想依靠地球上的補給是很不現實的。所以上面所提到的110人的人口規模其實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狀況,在每個人都能夠做出必要貢獻的情況下,或許就能夠保證在資源消耗的同時得到一定的補充。



但總的來說,在還沒有對火星進行更加詳細的研究調查之前,這些計劃都是充滿變數的。我們可以看得出,在未來的數十年內,我們人類都將會持續保持著對火星的探索熱情,就拿我們中國來說,在今年七月份發射的「天問一號」探索器將會進行我們中國的首次火星探索任務,說不準它就能給我們帶來更多關於火星的信息呢!

相關焦點

  • 只要帶110個人進入火星,就能建造火星文明!這是真的嗎?
    法國數學家:只要帶110個人進入火星,就能建造火星文明!自從人類出現後。
  • 殖民火星需要多少人?研究人員:只要110人就能自給自足
    地球將要被人類過度使用,地球環境遭到破壞,不可再生資源被大量開採,而人類想要將文明延續下去,就必須想到應對之策。而英國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生前也一直在勸說人類要儘早離開地球。那如果要實現星際移民,搬離地球,我們能去哪呢?
  • 殖民火星需要多少人?專家:110人就能自給自足
    波爾多綜合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人類在火星上建立一個新文明只需要110個人就足夠了。理工學院的讓-馬克•薩洛蒂(Professor Jean-Marc)教授說:「在另一個星球上生存和自我維持的可行性如何,這一問題對未來徵服外太空和整個人類來說都十分重要。
  • 如果火星沒有變成沙漠行星,火星文明出世,能和人類和平相處嗎?
    所以,人類在走出地球之後,首先探索的就是太陽系的宜居帶,在這個宜居帶之內並不是只有地球這一顆行星,我們還有兩個鄰居,一個是金星,一個是火星。由於金星離地球更近一些,所以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第一顆探索的行星就是金星。可是當探測器到達金星軌道之後,我們才發現,這是一顆煉獄星球。
  • 人類計劃使用「紅杉森林」建立火星殖民點,600年內火星地球化
    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在火星長期生存及建立殖民地。火星地表是不毛之地,無邊的戈壁沙漠覆蓋整個星球,時時颳起比卡特裡娜颶風更強大的沙塵暴。(「機遇號」拍攝的火星沙塵暴。)火星沒有液態的水,有毒的空氣含有高濃度二氧化碳,讓人無法呼吸;溫度平均是零下63度,會把人活活凍死。火星沒有提供任何直接可維持生命的東西。這意味著第一批太空人必須帶上維持18個月生存所需要的全部物資。
  • 人類計劃使用「紅杉森林」建立火星殖民點,600年內火星地球化
    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在火星長期生存及建立殖民地。火星地表是不毛之地,無邊的戈壁沙漠覆蓋整個星球,時時颳起比卡特裡娜颶風更強大的沙塵暴。火星沒有液態的水,有毒的空氣含有高濃度二氧化碳,讓人無法呼吸;溫度平均是零下81OC,會把人活活凍死。火星沒有提供任何直接可維持生命的東西。這意味著第一批太空人必須帶上維持18個月生存所需要的全部物資。為了殖民火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支研究小組設計了「紅杉森林」,一種開放性的公共穹頂森林生態系統。
  • 法國科學家:火星上建殖民地最少僅需要110人「學譯」
    Создать колонию на Марсе смогут всего 110最少需要110人即可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這是法國科學家近日聲稱的最小保障生存人數。當然專家們仍在就這一問題進行研究,不過如果這麼低的數字如果得以證實的話,那麼在其他星球上生存可要比以往的預期容易多了。
  • 專家稱殖民火星110人就能自給自足 對人類未來重要
    波爾多綜合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人類在火星上建立一個新文明只需要110個人就足夠了。  理工學院的讓-馬克•薩洛蒂(Professor Jean-Marc)教授說:「在另一個星球上生存和自我維持的可行性如何,這一問題對未來徵服外太空和整個人類來說都十分重要。
  • 火星疑似誕生過遠古文明、火星最適宜人類移民,人類何時殖民火星
    (火星隕石坑中的乾冰)若火星40億年前誕生過生命,甚至進化出文明,那麼火星文明的結局呢?火星文明留存了遺蹟嗎?火星遠古文明之謎,人類在火星成功建立社區之後或可解密。二,人類何時移民火星。火星是太陽系中最適宜人類移民的星球。
  • 人類能在火星上建造城市嗎?在火星造城需多少錢?
    其實每個人都有個小目標,學姐的小目標就是讓大家都喜歡我,哈哈(都喜歡看我寫的文章),而埃隆·馬斯克的小目標就是想在2028年把人類送到火星上居住,這時候網友就開始問他了,老闆吶,去趟火星這飛船船票多錢啊,需要多少成本啊?到那裡生存之後需要多少成本呀?
  • 如果人類把蟑螂帶上火星,能存活下來,產生一個文明嗎?
    小編剛剛看到一個話題:如果把1億隻老鼠扔上火星,會發生什麼事?其實這個不用假象都能知道結果,要是老鼠到了火星表面,一沒氧氣,吸的都是二氧化碳。二是一抵達就會受到火星地表內部的壓力擠壓,導致老鼠各個器官充滿氣體,最後就爆了。
  • 火星的環境怎麼樣?穿了太空衣的人能在火星上自由行走嗎?
    火星的環境怎麼樣?穿了太空衣的人能在火星上自由行走嗎?近些年人類對火星的好奇心越來越強,前些年上映《火星救援》讓小媒介好奇,在火星上穿著太空衣的人能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樣自由行走呢?火星上真的能種植植物嗎?
  • 移民火星,人類能活下來嗎?
    這不,中東「土豪」阿聯最近也高調宣布要進軍火星。這個不差錢的國家表示,要在2117年前移民火星,甚至在紅色星球上再建一座杜拜塔。「火星2117」計劃的第一階段是形成科學突破小組。目前,阿聯航天局已經和法國和英國航天局建立起合作,未來這個國際科研團隊還會不斷擴大。而阿聯走向紅色星球的第一步,將是2021年的火星登陸探測任務。
  • 美國人開玩笑自嘲:美國的加州在今年,已經率先實現「火星移民」
    故事背景往往是地球的資源陷入枯竭,要向其他星球移民獲取資源,最常見的就是移民到太陽系裡的另一顆行星——火星。而這樣的事情始終還是過於科幻,直到現在能實現火星探索的國家還屈指可數,更不要說移民火星了。 然而,美國人卻開玩笑自嘲道:美國的
  • 「海盜號」拍到了火星存在外星文明的證據
    科學家們一開始只是將地球作為藍本,認為宇宙中存在生命的星球一定是與地球一樣的,這也是為何科學家們首要勘探重點都是類地行星的原因,特別是一些處於恆星系宜居帶中的類地行星,像被稱作地球「姊妹星」的火星,科學家們推測上面可能存在著生命。
  • 火星移民真能實現嗎?火星上能種土豆嗎?快報對話「火星叔叔」鄭永春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火星移民真能實現嗎?還有科幻吃貨最關心的問題,等移民到了火星,能像電影《火星救援》裡一樣種土豆嗎?快報特別聯繫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第一位卡爾·薩根獎得主鄭永春,為大家科普你想知道的火星。在微博上,鄭永春擁有30多萬的粉絲,是國內知名的科普大咖。
  • 火星之門!馬斯克:這裡是地球上距離火星最近的地方!
    未來,在這個地方,一架架星艦被製造出來並發射到火星,估計到2050年,馬斯克構想中的「火星之城」將初具規模,其「火星房地產」的時代也會隨之而來!這個小鎮名叫博卡奇卡,是目前地球上「距離」火星最近的地方!
  • 毀滅於核爆炸的火星文明 居然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的起源
    上期的節目中,我們在人面石上發現了火星文明存在的可能性,但是照片內容大部分仍屬於推斷和猜測,無法證實。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另一個關於火星文明的猜測———核爆炸。其中最強的衝擊波和放射性塵降物是傾倒在西東尼亞梅薩(Cydonia mesa)和大旋渦星系(Galaxias Chaos)的順風處,他表示任何「能看懂地圖的人」都能看到這兩個核爆炸地點。值得關注的是,約翰·布蘭登堡博士認為這些核爆產生的痕跡可能也圍繞在地球周圍,我們通過一些手段可以發現這些痕跡。
  • 弄一堆細菌到火星上,它們能夠自生自滅進化出生物和文明嗎?
    火星沒有液態水,只有地下有固態水冰,主要集中在南北極。火星土壤含鐵較高,Fe0含量尤其高,並有鎂硫酸鹽、氧化鐵、碳酸鹽。火星土壤硫含量為地球的100倍,鉀含量僅為地球的五分之一,沒有有機物。現在我們來說說這位大仙如果到了火星能活下去嗎?
  • 殖民火星是人類成為星際文明的第一步
    為了爭奪資源人類在小小的地球上爭奪不休,甚至發明了可以毀滅人類的文明的核武器。人類文明如果再繼續生存在一個小小的地球上,極度危險。(若當下人類可以用所有的軍費投入殖民火星的行動中,殖民火星應在10年內成功)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種手段向太空要生存空間和資源。以人來目前的科技水平,月球,火星,泰坦是進行太空殖民的首選。(火星,金星,月球都處於太陽系宜居帶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