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們人類開始對宇宙進行探索以來,就有科學家一直致力於在宇宙中尋找其它適合人類進行居住的星球,其中月球和火星就成為了主要的研究對象。月球作為地球的天然衛星,我們人類已經對其進行了一定的探索,甚至在月球上留下了屬於我們人類的腳印。而火星,和我們地球一樣同屬於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所以關於移民火星的計劃一直都有提案。
如果問月球和火星相比,哪個更適合人類進行居住?那答案肯定是火星,因為火星有著比月球更好的生存條件,比方說月球表面的晝夜溫差可達三百多度,而火星表面的溫度相比之下更為溫和,在正午時分其赤道地區的地表溫度甚至只有二十多度。但從開發難度上來說,自然是火星的開發難度更大了,畢竟火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相對更加遙遠。
所以,有很多人都對火星移民這個計劃表示懷疑,他們認為我們人類無法短時間內在建立起人類文明,因為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也無法把大批的人類送往火星。然而,對於這個問題,有科學家通過相關數據計算,表示想要在火星上建立起人類文明,或許只需要110個人類便可實現。
當然,這110個人自然就不是普通人,他們都是掌握著建立人類文明所需技能的人,而每個人只需要掌握一種必備技能。這些必備技能都是為了確保這個只有110人的「人類社會」正常運作下去的保險,雖然110人的這個人口基數很小,但在這些生存技能的幫助下,或許就能夠建立起人類文明的一個最初形態。
不過,這種說法終究不過是通過數據模擬出來的結果,要知道目前還只有探測器登陸過火星,我們人類還未真正踏足在火星之上。但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即使火星的生存條件再好,我們人類要想在火星上居住就肯定要建立出一處能夠提供適合人類居住的場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火星基地」了。
而要建立出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場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那就是要實現一定程度上的自給自足,因為要想依靠地球上的補給是很不現實的。所以上面所提到的110人的人口規模其實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狀況,在每個人都能夠做出必要貢獻的情況下,或許就能夠保證在資源消耗的同時得到一定的補充。
但總的來說,在還沒有對火星進行更加詳細的研究調查之前,這些計劃都是充滿變數的。我們可以看得出,在未來的數十年內,我們人類都將會持續保持著對火星的探索熱情,就拿我們中國來說,在今年七月份發射的「天問一號」探索器將會進行我們中國的首次火星探索任務,說不準它就能給我們帶來更多關於火星的信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