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魚去非洲了,聽說那裡農業不發達

2021-02-20 凱鵝

最近很久沒有更新,導致許多人以為我又停更了。沒有的事情,主要是因為沒時間寫,也不大想寫。

張伯魚是我未曾謀面的朋友,最近去非洲了。想寫點什麼絮叨一下。

我是在知乎上認識的伯魚,頭一回比較深度地玩兒這種網絡社區,大家沒事就在群裡灌水,水多了就熟了。或者用老膜哥的話講:水這麼多,真特麼騷啊。

老膜哥雖然說話比較社會,不過實際上最近他特別露臉的作品恰恰屬於想騷也不可能的那種類型——主人公一出場就被閹了,在老膜哥終於決定停更的時候,安排了一個非常有想像力的情節:故事人物跳出作品,跑到現實裡把作者本人給閹了。

老膜哥這麼幹的原因,據說是為了在知乎上搞另一個行為藝術。知乎上有個問題叫:網絡小說有哪些令人拍案叫絕的智障橋段?

為了能回答這個問題,老膜哥當場把自己連載中的網絡小說給太監了,並且是以這種主人公閹割作者的形式太監.

至矣盡矣,無以復加矣。

後來這個事情就在微博上火了,火到最後老膜哥本人也有點成為起點頭牌的架勢——哦對了,老膜哥搞創作的時候叫花蛤精,全稱是「我們的朋友花蛤精」,也可以叫「我有一個作家朋友花蛤精」——起點在知乎上的號,掛了老膜哥這個橋段好幾次,可以說給平臺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剛認識伯魚的時候,他還不叫伯魚,叫楊威利。由於措辭比較謹慎,我魚好幾個叫做「楊威利」的號都被封了,大約這就是面朝大海後悔莫及罷。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楊威利就變成了張伯魚。然而這並不能改變知乎平臺方的殘酷,也不可能稀釋管理員傻逼的程度。過不了多久,張伯魚就封了,隨後我們就建議他,可以張伯魚、張仲魚、張叔魚、張季魚、張幼魚……這麼一路地註冊下來。

實踐證明,他做到了。

知乎也做到了。

我魚的本業不是搞黨史,到底搞什麼他說過好幾次,我記不大確,好像叫精細化工之類。不管怎麼說,也算是和革命搭了點邊兒,邊界的紅旗子能插多久先不管,特貨搞起來盤活了經濟還不是美滋滋?

可惜時不我與,高牆之內終於沒什麼好果子。不知道是不是出於這個緣故,一個毛分子,最終走上了格瓦拉的路子。

英特納雄耐爾的火苗子不知道是否會率先在黑土地上燒起來。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你們當中有一個人要把我的主義非洲化了。

如此直截一目了然的邏輯鏈,一看就是胡謅的。

關於去的那個地方,伯魚跟大家說過,我先後記住了兩個,而且都和動物有關係。

一個是安哥拉,之前沒聽說過這個國軍或者地區,關於安哥拉我知道的並不多,除了安哥拉兔就是安哥拉卑鄙了。

另一個是幾內亞,我問伯魚當地是不是有一種叫做紐幾內亞唱歌犬的犬,我魚年輕就是豪邁地拍胸脯,要給你鵝搞一個,活體。

不過非常遺憾的是,紐幾內亞特麼不在非洲。

說這麼多無非是想證明,年輕人掌握一點地理知識還是很必要的

。不要年輕的時候不學好,放鬆了學習和進步,最近大家都咋說來著,階級固化不可避。

階級固化這一套玩意兒也是常聽常新了,唯一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你鵝還沒有把它搞的人人聞之欲嘔。說明你鵝的社會關係是比較狹隘的,啊,是不具備必要的輿論能力的。我們沒有辦法,只能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噁心一片是一片。

就像紅警裡面的伊拉克輻射兵一樣,繡口一吐就是一片綠色。

最後,不知道非洲還有沒有可以吃的食材人了,不知道我魚能不能順利和酋長建立良好的革命友誼,也不知道山溝溝裡的某主義那一套在第三世界兄弟的地界還靈不靈了。請注意這裡連著用了三個「不知道」,在實質上已經構成了排比,並且具有了某種無法完全肅清的煽情嫌疑

。事不過三,就此打住。

最後錄一首《送陳章甫》,顯得你鵝好像很有文化一樣。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陰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 
陳侯立身何坦蕩,虯須虎眉仍大顙。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酤酒飲我曹,心輕萬事皆鴻毛。 
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雲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相關焦點

  • 非洲土地很肥沃,為何農業卻不發達
    然而對於像我這年齡的人來說,貧困往往只是一個書本上的概念,似乎都不太能理解它為什麼會複雜到足以成為一門學科。 為此,我專門去了一趟位於非洲東南部的國家莫三比克,從農業的角度去理解一下貧困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非洲國家為什麼普遍不發達?真的是因為非洲人懶散嗎
    在大家的印象中非洲國家似乎普遍不發達,事實上也沒錯,世界貧困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就是非洲。而非洲的大多數國家也都是聯合國認定的貧困國家和赤貧國家。既然資源如此豐富,為何經濟發展不好呢,真的是像很多人說的是因為非洲人懶散嗎?其實不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熱帶的資源雖然豐富但是也面臨幾大困境。一是水資源的不平衡,雖然降雨量多,但是季節差別很大。分為明顯的雨季和旱季,這就導致了降水量雖然不少,但是利用率不高,很明顯不適合農業發展。
  • 非洲最窮的國家之一,如同「世外桃源」一般,牛的地位非常高!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牛是「強壯」的代名詞,它們每天勤勤懇懇的工作,為人類耕田種地,任勞任怨,就算再無私的做著貢獻,最終還是逃脫不了成為餐桌上美食的命運,而在非洲的一些國家,牛是非常神聖的一種動物,甚至比人的地位還要高
  • 關於非洲的三個謊言,非洲人民並不住在木房子裡,也不說非洲話
    關於非洲的三個謊言,非洲人民並不住在木房子裡,也不說非洲話 提起非洲,大家都有印象吧。非洲一直以來是很多遊客都想去的地方,因為經常聽說那裡的景色很美,有很多稀奇的動物之內的。很多人對非洲都有很深的誤解,比如說到處都是戰爭、不發達,疾病肆虐。
  • 去了非洲葛摩才知道,它不是非洲最窮的國家
    葛摩位於非洲東海岸,是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葛摩群島的組成部分主要是大葛摩島、莫埃利島和昂儒昂島。在葛摩生活是一種豐富的經歷,這個國家不適合出海務工、想著賺錢的外籍人士前往,這裡的工作機會相對較少。
  • 知道非洲為啥不發達不?看見非洲人幹活你就明白了,急死人啊!
    近年來,隨著我國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吸引了許多外國遊客來我國旅遊,我國是旅遊大國,旅遊資源特別豐富,隨著中國近年來的發展,它吸引了許多外國遊客的注意力,除了來中國的遊客外,還有很多外國人居住在中國,這表明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高,知道非洲為啥不發達不,看見非洲人幹活你就明白了,急死人啊。
  • 非洲最發達兩個國家誰更強?
    南非在非洲擁有很高的生活水平,南非在非洲屬於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都比較好的國家,南非之前一直是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並且經濟相對穩定。在國際上屬於中等強國地位。它的礦物資源豐富,尤其是工業體系在全非洲是最完善的。
  • 新石器時代的經濟狀況:農業文化,原始農業發達的標誌
    由於我國幅員廣大,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不同,因此原始農業的發生和發展的進程有所不同,發展水平也不平衡。黃河流域有良好的發展農業的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這裡有第四紀形成很厚的黃土,有大河衝積平原,也有受河水的衝刷而形成許多平坦的臺地和丘陵崗地,地勢開闊,土質肥沃,氣候溫暖,交通也便利,適合農業耕作,因此這裡的農業發生較早,發展的進程也較快。
  • 廣州的非洲人要進行「大遷徙」?距離很近,原來要去這!
    廣州是個包容性很強的城市,那裡住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不僅中國人多外國人也多,比如非洲人。北上廣深從來就很受國內外朋友的歡迎,特別是離家奮鬥的年輕人,懷著一顆激情無限的心,隻身來到大城市打拼,因為那裡有他們想要的繁華和活力,人都想在城市裡立足站穩,在那裡有一席之地。
  • 日產建立新非洲事業部 向非洲欠發達汽車市場進行業務滲透
    原標題:日產建立新非洲事業部,向非洲欠發達汽車市場進行業務滲透   據外媒報導,日產計劃為非洲地區建立一個新的地區性事業部,
  • 去非洲拍攝土豚?難!它們是如此罕見
    隨著近年來非洲旅遊業的蓬勃發展(2018年約有6700萬遊客訪問非洲),普通遊客的遊記更是讓那裡野生動植物的曝光率越來越高。一時間似乎每個人都成了野生動植物方面的專家,寫出的文章也極具專業性。如:「一棵樹的果實就能讓兩個人吃一年」的麵包樹!「外表憨憨,其實脾氣暴躁」的河馬!
  • 非洲大陸的歷史和文明
    非洲大陸歷史悠久,物產豐富。最近幾十年來,在非洲發掘了大量的遠古人類化石、人類遺址和石器,說明非洲大陸遠古以來就有人類生活和勞動。 北非是經濟文化發達的地區。埃及是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後來,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區曾經先後成為羅馬、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的一部分。
  • 農業農村部就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
    農業農村部於2018年11月23日(周五)上午10時,在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這是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馮忠武介紹情況。(農業農村部網站 唐泓莉 攝)【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 馮忠武】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我向大家通報近期非洲豬瘟疫情及防控情況。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非洲豬瘟防控工作。
  • 去非洲還可以看企鵝?它們不怕熱麼?
    但是,人們總覺得企鵝不像大熊貓、羊駝、甚至虎豹一樣可以輕易看到,很多人從小在學字的時候就知道「企鵝在南極生活」,然而企鵝真的只能生活在南極嗎?如果有人告訴你非洲大陸上也有企鵝,你一定認為是在開玩笑。事實上,在炎熱的南非開普敦有一個「企鵝島」,在那裡鋪滿鵝卵石的沙灘上,棲息著一群企鵝。非洲企鵝是受國際貿易保護公約保護物種。
  • 為什麼非洲人吃不上飯都不種地,因為懶?看地上長得是什麼就懂了
    事實上的非洲也確實是非常貧窮的,很多人連溫飽都是很難解決的,再加上處於赤道位置,常年的炎熱使他們的生存環境並不舒適,炎熱缺水也讓他們很難種植農作物,因此他們才會吃不飽穿不暖,說起來還是十分可憐的。非洲其實擁有著非常大的陸地面積,而且人口也非常少,按道理來講,他們不存在著很大的競爭力,應該不會那麼貧窮才是。但是,為什麼非洲就是富不起來呢?
  • 為何非洲人愛來中國,卻不去日韓?廣州人:這一點其他國家沒有!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建設也越來越發達,不僅朋友們喜歡在國內的景區遊玩,而且還吸引了很多外國人來遊玩,如今就有這樣一個想像,日本人喜歡上海,韓國人喜歡張家界,非洲人尤其喜歡廣州。據統計,近3年來,有35萬非洲人進出廣州,有1萬多非洲人在廣東工作,可以說在廣州隨處可見,很多人都很困惑:為什麼非洲人那麼喜歡廣州?事實上,因為廣州是沿海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對外貿易的港口,所以經濟發展迅速,這裡的生意很發達,商品來自全國各地,這些商品通常物美價廉,所以很多非洲人也看中了這個商機,在購買了一些商品後,再運回一些非洲國家,會賺取一個中間差價。
  • 全球「最窮」的國家,經濟不發達有很多文盲,一頭豬換一個老婆
    現在去海外旅行的人也在增加,但是我們很明顯,城市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同,有經濟發展比較快的人,也有因為地理環境等各種各樣的原因,發展較慢,貧富差距很大的人,今天我介紹的這個地方被稱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大家知道哪裡嗎?
  • 怪不得非洲人不種地,看到當地的「麵包樹和香腸樹」:是我也不種
    在一望無際的非洲大草原上,那裡處於生命的最初階段,有龐大的獸群,還有豐富的植物,基於此,大家對非洲的印象是狂野且美麗的,野蠻生長,極富生命力。但由於歷史遺留問題的因素,非洲成為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世界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一個洲。由於熱帶氣候和沙漠造成的土地乾裂、風沙侵蝕使糧食減產甚至顆粒無收,飢魔久久地困擾著非洲。
  • 馬達加斯加:非洲唯一黃種人國家,旅遊聖地人均GDP卻為全球倒數
    二、存在感極低的國家很多人都聽說過馬達加斯加這個國家的名字,它在整個非洲大陸的存在感極其的低。雖然馬達加斯加島的面積是世界上四大島嶼之一,但說起非洲,很少有人能想到馬達加斯加島,而說起馬達加斯加島,也很少會想到非洲。如今從整個非洲的面積來看馬達加斯加島依舊是屬於非洲大陸。
  • 聽說新疆農業博覽園的西瓜長在「樹」上?
    夏天的味道 西瓜知道 沒有西瓜的夏天是沒有靈魂的夏天,聽說新疆農業博覽園的西瓜長在「樹」上,吊在半空中?快來看看吧! WATERMELON 在博覽園A3智慧農業館內 一個個圓滾滾的西瓜、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