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改進的LM算法的可見光定位研究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為了能充分利用冗餘信息,以提高定位精度與實用性,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Levenberg-Markuardt(LM)算法的可見光室內定位方法。該方法主要通過將非線性奇異方程組轉化為無約束最優化函數,再利用信賴域技巧修正的LM算法獲得全局收斂解。同時,本文還針對LED燈進行輻射分析,提出了對應的信道模型。結果表明,該模型與廣義朗伯模型具有一致性,且μ值選取正確時算法最少只需17次迭代,而基於此的可見光定位系統在1.48m x 1.51m x 1.65m的實際定位空間中達到了10cm的精度水平。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11/420493.htm

近年來,隨著數據業務和多媒體業務的快速增加,人們對定位與導航的需求日益增大[1]。面對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無法在室內獲得良好效果的窘境[2],Wi-Fi定位[3]、藍牙定位[4]、RFID定位[5]等一系列以電磁波作為信息媒介的室內定位技術被研究者們相繼提出。可見光定位技術作為室內定位技術的一種,在電磁輻射、頻譜資源、能量損耗和

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6]。因此,針對可見光定位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目前,已有眾多學者分享了在可見光定位領域

的研究成果。文獻[7]提出了一種基於自適應混合蛙跳算法的可見光定位方法,雖然啟發式算法具有優越的全局搜索能力,但是獲得全局收斂解卻需要大量計算時間,因此並不適用於嵌入式設備。文獻[8]提出了一種基於融合神經網絡與指紋的可見光定位算法,雖然算法在仿真條件下能得到極高的精度,但是由於BPNN神經的輸入數量是固定的,在複雜的定位條件下算法可能無法靈活的運用冗餘光源信息而導致魯棒性不強。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改進的Levenberg-Markuardt算法的可見光定位方法,該方法可以高效的利用有效冗餘光源信息,同時以二階收斂速度獲得全局收斂解。其次,針對算法的非負參數的選取進行了研究,證明取合適值時算法迭代次數最少可達17次。此外,針對目前市面常用的幾種燈型,本文從輻射度學基本原理出發,推導出不同燈型的VLC信道模型,以期提高可見光定位的適用性。

1  模型研究

1.1 貼片式LED燈的VLC信道模型

不同封裝下的LED具有不同的輻照模式[9],為了用一種模型來描述多種不同的輻照模式,文獻[10]中F. R. Gfeller等人提出了廣義朗伯模型的概念,模型中輻射瓣模式數m作為描述輻射集中程度的一個參量,則在n盞LED下的模型式為

 (1)

式中:為加性噪聲;為光濾波器增益;而傳輸函數為可表示為

(2)

式中:與如圖1所示。

1.2 帶反射罩的LED燈的VLC信道模型

燈罩需要被設計為漫反射體[11]。根據朗伯體的定義,燈罩可以看成一個朗伯型發光體。

假設接收器處於距離LED燈R米遠的位置上,接收器的每一個面源所接收到的光線如圖1所示。基於漫反射燈罩是朗伯體這一前提,面元所感受到的光線亮度為恆定值,根據輻射亮度的定義,我們可以得到接收功率微元為

 (3)

式中:為漫反射罩的發光面元。當R>>l時,且為一個常數,而接收面元約為接收器面積,根據朗伯體輻射亮度與輻射射出度的關係,將對與進行積分可得

 (4)

式中:為輻射射出度;為燈罩面積。當漫反射罩為一直徑遠小於信道距離的平面圓時,該式即為廣義朗伯體模型m=1時的情形。

最終得到帶平面漫反射罩LED燈的信道傳輸函數為

(5)

2   算法實現

可見光定位的應用場景一般是大型商場超市、地下停車庫、礦道等空曠的場地[12]。燈作為一種照明設備其布局是緊湊密集的,但通常定位算法只需三盞光源便可確定出具體位置[13]。為了能夠高效的利用這些冗餘信息,本文提出了利用RSS的信賴域技巧修正的LM定位算法。

2.1構建目標函數

本次實驗主要採用帶有平面反射罩的LED燈作為定位光源。在忽略反射影響[14]的條件下 ,將模型進一步化簡可得到第n盞LED燈下以坐標x為自變量的定位函數為

(6)

式中:為光源坐標;為光源輻射功率與接收輻射功率的根號比,其式如下

(7)

將n個定位函數改寫成無約束優化函數為

(8)

可以推得,必然有最小值且最小值為0,而讓等式成立的解x即為帶有最小二乘性質的最優解。

2.2 Levenberg-Markuardt算法

LM算法的具體迭代過程與牛頓法類似。相比於高斯牛頓法,其通過引進非負參數,克服了目標函數的雅可比陣幾乎奇異或壞條件時牛頓步所帶來的困難[15]。LM算法的迭代單步為

(9)

式中,表示為目標向量x一個搜索方向,其式為

(10)

式中,雅可比陣定義為

(11)

將具體表達式帶入上式後,不難看出以n盞LED燈進行定位時其展開式為

(12)

由上式可以看出,LM定位算法的輸入量是可變的,這意味著,算法可靈活地運用有效冗餘信息進行定位。當n>3時算法可收斂於確定解,且當n越大時收斂解的準確度越高[16]

2.3改進的Levenberg-Markuardt算法

為了避免陷入局部極小值,使算法獲得全局收斂解,可以引入信賴域半徑對非負參數進行修正。

(13)

式中:二範數部分為的更新規則,不同的更新規則對於算法的收斂性能影響很大。而算法將以如下規則迭代。

(14)

(15)

更新準則為實際下降量於模型下降量之比,其式如下

(16)

式中:模型定義為。

圖1 平面反射罩LED燈的輻射場景

3 實驗與結果分析

在1.48m x 1.51m x 1.65m的空間中搭建定位環境,四盞3W白光LED燈泡分別安裝在四個上頂點處並分別以200Hz、300Hz、400Hz、500Hz的頻率閃爍,而產生的混頻光信號利用OPT101進行光電轉換,模數轉換後在STM32F407平臺進行測試實驗。

3.1 算法測試

為了探究選取何種形式時,LM算法對式(8)的解算性能最佳,將STM32F407獲取的五個定位點數據並傳回PC端,在Matlab環境下進行LM算法的解算過程。實驗時記錄算法迭代次數,並以此作為判斷準則。

參數方面,取m、、、分別為1e-6、1e-4、0.25、0.75,設置最大迭代次數為100,終止條件為<1e-5,其中,初始向量x中z軸坐標應儘可能大於真實高度。

表1 LM算法迭代次數

定位點




1

29

52

100

2

100

100

100

3

100

100

100

4

100

100

100

5

100

100

100

表2 改進的LM算法迭代次數

定位點




1

19

17

18

2

46

35

43

3

46

38

40

4

46

33

38

5

45

37

43

由表1與表2可以看出,LM算法迭代所用次數基本超過100次,而改進的LM算法則在有限次數內滿足迭代退出條件。

結果表明,LM算法對於定位方程的解算陷入局部極小值而無法跳出循環,而改進的LM算法則可以獲得滿足精度條件的全局極小值。同時,改進的LM算法的非負參數取時,收斂所用的迭代次數最小。

3.2 定位測試

在真實定位空間中,選取15個點進行定點精度測試,如圖2所示。

結果表明,在三維空間中定位的均方根誤差(RMSE)達到10cm左右的水平,而定位數據波動的平均標準差在6.7cm左右的水平。

4 總結

算法方面,本文提出基於改進LM算法的可見光定位方法相比於神經網絡,理論上擁有更好的靈活性與魯棒性,而相比於啟發式算法,實際中選取最優更新規則時算法最快只需要17步的迭代便可以收斂到全局最優解,因此更適合嵌入式設備。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於仿真結果,真實環境下所得到的RMSE有所增大,這說明模型並非完美,而能讓可見光定位模型適應更複雜多變的實際環境,應是繼續研究的重點。

圖2 數據分布圖

參考文獻:

[1]   高燕龍, 施安存, 張運方, 等. 基於白光LED的室內高精度定位算法的實現[J]. 半導體光電, 2015,36(01):141-144.

[2]   姜西瑞. 基於GPS和GSM/GPRS的定位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2006.

[3]   He X, Badiei S, Aloi D, et al. WiFi iLocate: WiFi based indoor localization for smartphone: 2014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mposium, 2014[C].

[4]   ..Schuermann V, Mann T, Buda A, et al. Integrating bluetooth localization into existing TCP/IP networks: 2009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telligent Data Acquisition and Advanced Computing System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2009[C].

[5]   Ahmad M Y, Mohan A S. RFID reader localization using passive RFID tags: 2009 Asia Pacific Microwave Con- ference 2009 [C].

[6]   董文杰, 王旭東, 吳楠, 等. 基於LED光強的室內可見光定位系統的實現[J]. 光通信技術, 2017,41(03): 12-15.

[7]   陳爽, 金嘉誠, 張月霞. 基於可見光的自適應混合蛙跳定位算法[J]. 半導體光電, 2018,39(06):858-862.

[8]   劉衝, 張月霞. 融合神經網絡和指紋的可見光定位算法研究[J]. 半導體光電, 2019,40(06):891-895.

[9]   譚家傑, 鄒常青. 室內多環LED的信道特性分析[J]. 系統仿真學報, 2013,25(12):2906-2911.

[10]   .Gfeller F R, Bapst U. Wireless in-house data com- munication via diffuse infrared radiation[J].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1979,67; 67(11; 11):1474-1486.

[11]   張志新, 徐洪振, 謝鳳軍, 等. 高校新型照明燈具節能技術應用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42(05):65-73.

[12]   江運力. 基於RSSI及圖像傳感器室內可見光定位系統研究[D]. 南京郵電大學, 2014.

[13]   陸霞. WiFi定位技術——基於質心定位的三邊定位算法的研究[J].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3,9(25):5765-5767.

[14]   張秀楠, 邵建華, 柯煒, 等. 反射與噪聲對室內可見光定位系統精度影響及其克拉美羅界[J]. 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40(03):102-109.

[15]   楊柳, 陳豔萍. 求解非線性方程組的一種新的全局收斂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J]. 計算數學, 2008(04): 388-396.

[16]   胡海婧. 考慮誤差抑制的室內三維定位算法研究[D]. 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7.

相關焦點

  • 基於MIMO-OFDM技術的室內可見光通信研究
    因此,本文研究基於MIMO-OFDM技術的室內可見光通信系統的原理,研究MIMO和OFDM技術的優勢,通過空 分復用提高系統的傳輸速率和穩定性,實現系統的算法仿 真,分析了MIMO-OFDM應用於可見光通信的前景。
  • 基於小波變換的圖像壓縮算法改進研究
    由圖3可以看出,改進算法比傳統算法重構的圖像輪廓更加清晰,恢復質量更好,增加了更多的細節。同時,實驗結果表明,改進算法在保證圖片質量的前提下,實現了更高的壓縮比,壓縮效率顯著提高。5 結論  本文深入分析了傳統的嵌入式小波零樹壓縮編碼算法諸多不足,包括因多次重複掃描、單一編碼和掃描方式等導致圖像壓縮效率低,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方案。
  • 基於單純形的改進精英人工蜂群算法
    , 求解精度不高, 易陷入局部最優等問題,基於受粒子群啟發的多精英人工蜂群優化算法, 引入了蜂群中的精英個體和全局最優個體增強開發全局最優解的能力。文章中,在僱傭蜂階段藉助精英個體引導蜜源搜索,並利用蜂群中蜜源的質量排序重新構造蜜源的選擇概率公式;在跟隨蜂階段,選擇種群最優蜜源引領蜂群,加強算法對全局最好解的局部開採能力,同時將隨機選擇鄰居蜜源變為最優定向選擇。最後利用單純形算法對精英解集進行再次更新,進一步平衡蜂群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尋優能力。數值實驗表明改進的新算法的尋優精度和收斂速度均有明顯提高。
  • 基於MUSIC算法的相干信號DOA估計改進及應用
    編者按:空間信號的到達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計近些年來越來越多地得到大量的關注和研究。在實際工程中進行信源信號DOA估計時,由於空間環境的複雜多變,雷達陣列接收的信號包含大量的相干信號。
  • 基於MOPSO-SA混合算法的礦山微震震源定位方法
    目前,主要的煤礦微震震源定位方法是反演法。該方法通過震源檢波探測器接收震源初至時刻來反演震源的位置,包括非啟發式和啟發式 2 種 。 非啟發式方法主要包括牛頓法、擬牛頓法和梯度下降法等。 楊俊峰等提出了一種基於 DTOA 和牛頓法的震源定位方法,發現該方法能有效地提高震源定位的準確性。
  • 結合手機慣性傳感器的地下定位算法研究
    由於高層建築物的遮擋,在地下空間不能接收到衛星信號,導致基於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定位方式受限。  在無全球導航衛星信號環境中可以利用RFID、WiFi、藍牙進行位置推算,但需要額外的硬體設備支持,同時地下空間較為封閉,若布置大量電磁信號發射器,易造成信號幹擾,影響定位精度。
  • 基於RSSI的無線傳感器網絡三角形質心定位算法
    基於RSSI的定位技術是現階段研究的熱點,為解決RSSI測量方法定位誤差較大的問題,提出一種將RSSI測量方法與三角形質心算法相結合的新型定位算法,該算法用三角形質心算法減小RSSI的測量誤差。仿真表明該算法比基於RSSI的三邊測量法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有較大提高。關鍵詞:無線傳感器
  • 配電網絡重構的改進混合遺傳算法
    本文提出一種基於改進的混合遺傳算法的配電網重構算法,在算法中使用可操作開關支路的整數編號的排列順序來表示染色體基於圖論,配電網的結構可以用圖G(N,B)描述,N表示電源節點和負荷節點的集合,B表示饋線段集合,配網的輻射狀結構就由圖的多個樹來組成,T={t1t2t3t4...tn,l1l2...lm},其中樹支t為供電支路,連支l為聯絡支路。這樣,配網重構問題,可以被描述為在圖中尋找一個使得總網損最小並滿足運行約束的樹狀結構。
  • 中科大發展出基於卡爾曼濾波的實時地震定位算法
    地震定位是天然和誘發地震監測和預警的一個基本任務。地震定位算法通常分為兩類:基於到時的定位和基於全波形偏移的定位。
  • 基於LMS算法的回聲消除系統仿真研究
    當下最熱門的三種回聲消除算法分別是維納濾波算法,最陡下降算法,LMS算法。本文基於LMS算法,應用MATLAB進行仿真研究,並改進了LMS算法,得出更好的回聲消除系統。當下最熱門的三種回聲消除算法分別是維納濾波算法,最陡下降算法,LMS算法。本文基於LMS算法,應用MATLAB進行仿真研究,並改進了LMS算法,得出更好的回聲消除系統。0 引言  現在,各種各樣的通訊方式越來越多,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 基於平面投影的單目視覺AGV 定位算法
    曹小華 任曉玉0 引言視覺定位是計算機視覺中的一個重要研究問題,廣泛應用於機器人自主導航、機器人定位、視覺伺服、攝像機校正、目標跟蹤、視覺檢測、物品識別和工業零部件裝配等領域。近年來,計算機視覺飛速發展,湧現出大量的技術與算法,如主動視覺、面向任務的視覺、基於知識的視覺、基於模型的視覺以及多傳感器和集成視覺等方法[1]。根據使用鏡頭數目分類,計算機視覺分為單目視覺定位、雙目視覺定位與多目視覺定位。雙目立體視覺是基於視差原理,由多幅圖像獲取物體三維幾何信息。
  • 基於RFID技術的室內定位方法簡述
    因此,室內定位的研究成為無線傳感器網絡服務的一個重要分支。通常用於室內定位研究的傳感器包括:Wi-Fi、藍牙、RFID、紅外、ZigBee等。本文我們將以RFID技術為藍本,向大家介紹室內定位原理。圖1 基於RFID的室內定位系統結構圖其定位依據是結合RFID信號的接收信號強度、相位等參數,利用定位算法完成距離和方位的計算
  • 基於改進閾值的小波分解和經驗模態分解的人體脈搏信號濾波算法研究
    本文採用了改進閾值的小波分解和經驗模態分解的人體脈搏信號濾波算法,濾除了上述噪聲信號,保留了有用信號,取得了較好的濾波效果,為脈搏信號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1 改進閾值的小波算法  Donoho[3]等在1994年首次提出小波係數硬閾值計算和軟閾值計算模型。
  • 綜述|線結構光中心提取算法研究發展
    光條紋中心提取算法是決定線結構光三維重建精度以及光條紋輪廓定位準確性的重要因素。本文詳細闡述了光條紋中心提取算法的理論基礎及發展歷程,將現有算法分為三類,傳統光條紋中心提取算法、基於傳統光條紋中心提取的改進算法、基於神經網絡光條紋中心提取算法,並提出每一類算法的優勢與不足。最後,對線結構光中心提取算法的發展提出展望,生產更高質量的線雷射器,擴充基於神經網絡的光條紋中心線檢測模型的訓練樣本。
  • 風雲衛星雲導風算法改進
    基於此,「風雲二號雲導風改進和歷史資料再處理」項目應運而生。前不久,該項目順利通過驗收,完成了對衛星雲導風算法的改進。  該項目的用改進後的新算法對2006年至2013年定點於105°E的風雲二號C星和E星每天00、06、12、18世界時四個時次雲導風的歷史資料進行再處理,使歷史資料庫中的衛星風資料達到改進後同樣的質量水平。
  • 基於FPGA的極化碼的SCL解碼算法研究
    極化碼被嚴格證明有以下兩個特性:一是基於信道極化現象存在;二是在碼長為無限長時,其信道容量可達香農極限。相比於經典的Turbo碼與LDPC碼,極化碼具有更低的誤碼率和複雜度以及更高的吞吐率[2-3]。 極化碼的解碼算法研究近年來發展迅速,其中成為研究熱點的連續刪除(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解碼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過對信息位的比特似然概率值的判斷來進行解碼。
  • 基於二進位防碰撞算法的RFID定位系統的設計
    然而,在實際應用中不可能只對一個標籤定位,多標籤定位必然會造成標籤之間的碰撞,為了解決標籤之間的碰撞問題,目前國內外所研究的防碰撞算法如下:多址技術(SDMA、TDMA、CDMA、FDMA),ALOHA防碰撞算法,二進位防碰撞算法。其中二進位防碰撞算法易於實現且效率和精度高,近幾年得到廣泛運用。
  • 流體運動估計光流算法研究綜述
    對流體圖像序列進行運動分析一直是流體力學、醫學和計算機視覺等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
  • 基於光纖雷射器的可見光頻率梳、20GHz可見光波段天文光學頻率梳
    可見,研製高重複頻率(大頻率間隔)的頻率梳已經成為國際雷射器和頻率梳領域研究的熱點和難點。目前該產品的國內市場基本上被德國Menlo System公司生產的基於摻鐿光纖雷射器的可見光域頻率梳壟斷,我國亟需研製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光梳設備。 2011年,北京大學信息學院張志剛教授申請的「基於光纖雷射器的可見光頻率梳」得到第三期「儀器創製與關鍵技術研發」基金的支持。
  • 一種改進操作算子的加速收斂遺傳算法
    摘 要:針對基本遺傳算法效率低和易早熟的缺陷,提出了一種改進操作算子的遺傳算法。該算法在種群初始化、選擇、交叉、變異等基本算子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使算法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對3組不同函數的測試表明,改進算法較傳統的遺傳算法具有在種群很小的情況下收斂速度快穩定性高的優點,同時能有效地避免早熟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