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雪花簌簌地落下,落入黃河,不見蹤跡。落了雪的長河,河水驟冷,冷走了喧囂,冷回了安詳的本體。涼涼的河水延綿不絕,給世界一番長久的寧靜。
黃河發源於青海,成河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是黃河重要的水源補給區和涵養區。黃河從甘南瑪曲流入甘肅境內,流經瑪曲大草原時,突然一個回灣,形成了天下黃河「九曲十八灣」的首曲。
「草原地廣人稀,很多地方沒有信號,牧民又時常遷徙,所以在法律知識的普及方面,需要法官經常外出進行法治宣傳。」甘肅省瑪曲縣人民法院阿萬倉生態旅遊法庭庭長才讓介紹。12月3日,我們跟隨才讓到木西合鄉木拉村進行關於草原生態環境保護的法治宣傳活動。
黃河入隴口就在木西合鄉。去往木西合鄉的路上,手機已經沒有信號,巡迴審判車的油管凍住了,只好停下來使油管恢復。有的路面已經結冰,車難以行進的地方,幾位藏族同胞正在剷除路面的冰雪,還幫忙引導車慢慢前行。
遠處的群山,都積著雪,深沉凝重。我甚至覺得自己是站在海邊,周圍是冰海凍浪。路的旁邊就是黃河,河的表面已經結冰,冰下水流湍急,冰霜與水流的撞擊聲清脆又厚重。腳下的黃河,狹著寒風,從那麼遙遠的地方奔來,遠遠站著都能感受到它的砭膚冷氣。
這裡霜凍期長達八個月,一年有兩季,一個是冬季,一個是大約在冬季。我覺得在這裡開車很危險,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入河中,然而,駕駛座上的瑪曲法院副院長加布老說,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環境。加布老臉上是高原紅的痕跡,皺紋布得細密而寧靜。
加布老還告訴我們,牧民群眾本身就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比如從小就敬山、敬水,不會有捕獵等行為。後來,瑪曲縣委、縣政府也陸續出臺了黃河流域瑪曲境內禁止捕魚和全縣禁止使用塑膠袋的規定,法院除了普及法律知識外,也會給牧民們講解這些規定。這些做法最終起到了作用,大家逐步認識到了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提高了保護環境的意識。
到達木拉村時,牧民們已經在等待這場普法活動了,才讓和書記員德拉本用安多藏語(瑪曲方言)解讀野生動物保護和溼地保護的法律法規,並給牧民群眾發放「瑪曲段黃河上遊生態環境司法保護」藏漢雙語法律宣傳冊。
瑪曲是甘南唯一一個純牧業縣,牧民閒暇時間較多,如果在閒暇時間聚眾賭博,則容易導致各種刑事案件發生。而牧民們又喜愛唱歌,於是,瑪曲法院決定用彈唱的方式提醒大家遠離賭博。在普法活動結束後,一位牧民為大家彈唱了歌曲《賭之害》,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以前街道上比較髒亂,現在,我們的環保意識很強,路上都很乾淨。法院經常會進行這樣的普法活動,在增加法律知識和保護環境方面,給我們很多幫助。」牧民圖美說。
圖美身後的天空很藍,風把經幡高高揚起,透著陽光,經文好像都寫到了藍天上。在高原上,總覺得離天空很近,仿佛一伸手就能摘下雲朵。永遠搞不懂雲朵的行蹤,它們快速地移動,在河流和草地上投下碩大的影子。
在瑪曲法院,我們沒有見到院長貢保加布,他因為嚴重的高原反應暈倒住院了。今年48歲的貢保加布,因為工作經常往返於瑪曲縣與合作市之間,瑪曲海拔在3500——3800米之間,合作市海拔兩千八百多米,高原的冬季比夏季含氧量更低,這使得他高原反應嚴重。10日,我們了解到,貢保加布已經出院,但還需慢慢吃藥治療。
從瑪曲北上,就到了洮河。洮河是黃河第二大支流,洮河林區是洮河的重要水源涵養區。林區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植被一旦被破壞,則恢復困難。
洮河林區法院所轄區域在林、牧區及回族、藏族交匯區,較為偏遠、交通不便、經濟欠發達,牧區群眾為修房或修牧場而盜伐林木,被告人多是初犯,案發後都能主動投案,一般被判處緩刑並處罰金。但多數被執行人因家庭困難,不能繳納罰金。即便毀林者服刑,但荒山依舊在。
「這裡以前是荒山禿嶺,後來通過法院、檢察院、公安和林場的配合,『補植復綠』已經呈現出較為良好的效果。」甘肅省林區中級法院副院長唐開明指著現在已經綠色滿眼的山巒說,「林場提供樹苗、林地和技術支持,被執行人用勞務來折抵罰金,被執行人從『砍樹人』變成『種樹人』。這種『補植復綠』的方式,能夠修復遭受破壞的林地,也讓犯下錯誤的當事人承擔了相應的責任。」
被執行人種完樹後,由林場的護林員檢查樹木生長情況、管護樹木,所以林場的樹木成活率很高。
「甘肅法院和其他部門基於甘肅生態環境脆弱的實際情況,進行『補植復綠』,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面對生態修復林,微博法律大V@唐有訟有感而發。
巍峨是高山,蜿蜒是長河。長風夾著冷氣,掠過山間,吹落樹枝上的積雪,也把寧靜的心吹得一波三折。陽光穿過雲層,灑落在大地上,山間河流波光粼粼。
沿著洮河繼續北上,就到了蘭州。這裡的黃河水泛著青綠色,水流聲潺潺。少了夏天的剛烈,多了幾分祥和。蒹葭在冬日裡蒼茫,水鳥在溪流中徜徉。蘭州銀灘溼地公園位於黃河溼地內,即使在冬天,依然有很多人在這裡休息、散步。
「我從小在黃河邊長大,八十年代的時候,黃河水不僅黃,甚至還會黑。」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保護審判庭庭長王燁說,「現在,蘭州的黃河,除了夏季,其他時間都是這麼清澈的。夏季因為下雨,河底泥沙會泛起,所以還會有些渾濁。現在市民們都會在河邊休閒,黃河是蘭州人民非常親近的河。」
「以前生活垃圾會被扔進礆溝,然後流入黃河。」在七裡河區的一處礆溝入黃口,水務局綜合辦主任兼河湖監管中心副主任侯孝強介紹,「河長帶領水務局對礆溝進行了治理,中間遇到了很多困難,法院和檢察院提供了很多幫助。經過治理,現在礆溝裡的水已經很清澈了。」
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具有流動性和跨區域性,而環境資源案件又極具專業性和技術性,於是,甘肅法院探索建立了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環境資源案件管轄制度。2017年,甘肅高院設立了環境資源保護審判庭,統籌指導甘肅全省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將甘肅礦區人民法院改制為專司環境資源案件審判的中級法院;在甘肅全省14個市、州所在地基層法院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專業合議庭。自此,甘肅環境資源審判工作開啟了新徵程。
甘肅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創作的「黃河母親」,已經成為蘭州的標誌性雕塑。黃河母親秀髮飄拂,神態慈祥,仰臥于波濤之上,懷中依偎著一個男嬰,舉首憨笑。「母親」和「男嬰」分別象徵了黃河母親和華夏子孫。而蘭州,是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城市,日夜的流水,早已流進了蘭州人民的心中,蘭州人民對黃河的感情,愈發深厚。
落了雪的黃河,安靜地流淌。很想聽她講過去的故事,在她身邊佇立良久,她緘默不言。廣袤的大地上,人顯得如此渺小。我們此行,也只是用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個星球的嶙峋一角,內心滿是謙卑和感恩。
「山峰巍巍如詩,江河滔滔如歌。」大江大河,從歷史中奔來,向未來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