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研究揭示不同類型血栓形成的原因

2020-11-26 生物谷

2020年5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根據最近在《eLife》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一種新開發的工具能夠根據導致血液凝塊的原因來區分不同類型的血液凝塊。


該工具可以幫助醫生診斷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血凝塊的發生,並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例如,該工具可以幫助他們確定對於剛剛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人來說,阿司匹林或其它抗凝血藥是否是最佳選擇。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當血小板聚集在一起時,就會發生血塊。這可以幫助在破損受傷之後阻止出血,但也可能由於阻塞血管而導致中風或心臟病發作。文章Yuqi Zhou博士解釋說:「不同類型的血凝塊是由不同的分子引起的,但它們看起來都非常相似。此外,使用顯微鏡等現有工具幾乎無法分辨它們。」


為了開發出一種更有效的方法來識別不同類型的血凝塊,Zhou和她的同事從健康個體那裡採集了血樣,然後將它們暴露於不同的血凝劑中。該團隊使用高通量成像流式細胞術的技術捕獲了數千種不同類型的血塊的圖像。

接下來,他們使用一種稱為卷積神經網絡的機器學習技術來訓練電腦程式,以識別由不同分子導致的不同凝塊形狀的細微差異。他們利用25,000個凝塊圖像測試了此工具的功能,發現它能夠區分圖像中的大多數凝塊類型。


最後,他們測試了這個名為智能血小板聚集分類器(iPAC)的新工具是否可以診斷人類血液樣本中的不同凝塊類型。他們從四個健康人那裡採集了血液樣本,然後將它們暴露於不同的凝結劑中,結果表明iPAC可以區分出不同類型的凝塊。


「我們證明,iPAC是研究血塊形成潛在機制的有力工具,」 Zhou說。她補充說,鑑於最近有報導稱COVID-19會引起血液凝塊,儘管有很多關於病毒的知識目前尚不清楚,但有一天該技術也可用於更好地了解這些凝塊形成的機制。(生物谷 Bioon.com) 

資訊出處:New tool helps distinguish the cause of blood clots原始出處:

Yuqi Zhou et al,

Intelligent classification of platelet aggregates by agonist type, eLife

(2020). DOI: 10.7554/eLife.52938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被SARS-CoV-2感染的恆河猴中血管疾病和血栓形成的原因
    研究揭示被SARS-CoV-2感染的恆河猴中血管疾病和血栓形成的原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2 17:00:00 美國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Dan H.
  • 許超課題組與合作者在《eLife》發文揭示SETD3蛋白作為β-actin...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許超教授課題組與波蘭華沙大學Jakub Drozak實驗室合作,解析了SETD3與β-actin多肽的高分辨複合物晶體結構,並結合酶活實驗揭示了肌動蛋白(Actin)第73位組氨酸(His73)的N3位甲基化的作用機制,相關成果以「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SETD3-mediated histidine methylation
  • 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是什麼?深靜脈血栓脫落的後果是什麼?
    深靜脈血栓形成就是靜脈血凝固在靜脈內,造成靜脈阻塞,使靜脈回流受阻。深靜脈血栓形成最主要表現是一種短時間內單側且明顯的下肢水腫,可以發現一條腿比另一個一條腿更腫脹。因為肢體腫脹對皮膚產生牽拉效應,也會引起腫脹疼痛。
  • 研究揭示不同人體組織中基因表達的細胞類型特異性遺傳調控
    研究揭示不同人體組織中基因表達的細胞類型特異性遺傳調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4 13:42:31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Tuuli Lappalainen、Sarah Kim-Hellmuth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不同人體組織中基因表達的細胞類型特異性遺傳調控
  • elife:幹細胞基因組揭示衰老的秘密
    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elife》雜誌上。在這項研究中,作者等人重點研究了核糖體DNA(rDNA)中的相關基因,這些基因攜帶編碼合成核糖體的信息。與其它單獨存在的基因不同,rDNA基因重複存在於基因組中的多個位點。以人類為例,rDNA基因存在於5條染色體上,每一個染色體上都有數百個拷貝。這種遺傳重複使得細胞能夠產生足夠的合成核糖體的材料。
  • 大腦細胞類型的遺傳鑑定揭示帕金森氏病產生原因
    大腦細胞類型的遺傳鑑定揭示帕金森氏病產生原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9 10:27:05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Patrick F.
  • eLife: 關鍵蛋白促進記憶形成
    五年來,來自CU Boulder的助理教授Charles Hoeffer深入研究了AKT,一類廣泛存在於大腦組織中的激酶,對於記憶形成的作用。在最近發表在《elife》雜誌上的一篇研究中,Hoeffer等人首次發現AKT在三種不同類型的腦細胞中均存在,而且分別會對大腦健康產生不同的影響。
  • 武漢物數所合作研究揭示泛素鏈識別靶蛋白的分子機制
    武漢物數所合作研究揭示泛素鏈識別靶蛋白的分子機制 2015-07-07 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相關成果發表在elife上。為進一步研究揭示其他種類的泛素鏈是否也通過構象選擇的機制識別相應的的靶蛋白打下基礎。  該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以及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基金的支持。
  • 研究揭示不同癌症基因組圖譜中的複雜結構變異類型
    研究揭示不同癌症基因組圖譜中的複雜結構變異類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4 23:06:30 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Marcin Imielinski團隊發現不同癌症基因組圖譜中的複雜結構變異類型。
  • elife:肺臟細菌如何抵抗肺炎
    2020年12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項研究揭示了肺部細菌如何防止入侵病原體的感染。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的《elife》雜誌上。 在小鼠中進行的研究表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並治療後,肺臟中的Lactobacillus可提供抵抗肺炎鏈球菌定殖的屏障。肺炎鏈球菌可引起嚴重的肺炎,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
  • STM:研究揭示COVID19引起血栓的原因
    2020年11月3日訊/生物谷BIOON/---血液凝結是COVID-19感染者出現的嚴重併發症之一,一項新研究解釋了在多達一半的患者中可能引起血凝塊的原因。研究發現,導致血液凝結出現的根本原因是一種自身免疫抗體,它在血液中循環,攻擊細胞並觸發動脈,靜脈和顯微血管中的凝塊形成。血液凝塊會導致危及生命的症狀,例如中風的發生。
  • 研究揭示軟珊瑚Xenia中內共生細胞類型的譜系動態
    研究揭示軟珊瑚Xenia中內共生細胞類型的譜系動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9 19:17:50 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所鄭詣先、Chen-Ming Fan、Minjie Hu
  • 研究揭示宿主蛋白Cyclophilin A調控抗病毒天然免疫機制
    6月8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劉文軍課題組在國際期刊elife 在線發表了題為Cyclophilin A-regulatedubiquitination is critical for RIG-I-mediated antiviral immune responses 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宿主蛋白Cyclophilin A(CypA,親環素A)對RIG-I介導的抗病毒天然免疫的調控機制。
  • eLife:中科院神經所孫衍剛組揭示阿片類物質鎮痛的新機制
    本文來源:中科院神經所官微2020年6月10日,《eLife》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外源性與內源性阿片物質作用於不同神經元群體介導炎症性疼痛的鎮痛作用》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
  • 藥物洗脫支架血栓形成知多少?
    CIT2007大會不僅在內容上豐富多彩,而且在交流形式上也推陳出新,在論文交流中增設了CIT-Chien基金會青年醫師研究獎、電子壁報等交流形式。冠心病介入治療手術現場轉播作為CIT的核心,其規模在今年大為增加,技術手段也更加先進。此外,大會特設了CIT實習中心,參會者可藉助實習中心的各種模擬器,進行多項介入技術的培訓和練習。本版精選部分大會熱點,以饗讀者。
  • PICC置管後右心房血栓形成,該如何安全溶栓?
    研究背景PICC(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在臨床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也存在一些併發症和風險,如上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甚至肺栓塞。血管造影證實右腋窩及鎖骨下靜脈血流正常,研究人員取出右上肢導管。通過泵入低劑量尿激酶以繼續肺動脈CDT。術後10日,超聲心動圖顯示右心房血栓溶解(圖2D)。
  • 研究揭示人視網膜及其類器官在單細胞解析度下的細胞類型
    研究揭示人視網膜及其類器官在單細胞解析度下的細胞類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2 14:18:39 瑞士巴塞爾大學Botond Roska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人視網膜及其類器官在單細胞解析度下的細胞類型。
  • XPR1調控血小板多聚磷酸鹽的蓄積抑制血栓形成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導語:血小板XPR1是血小板多聚磷酸鹽代謝的整體調節因子,強調了磷酸鹽穩態在血栓形成中的基礎作用。多項研究已經證實了血小板多聚磷酸鹽在凝血中的重要性,然而在哺乳動物中,聚磷酸鹽穩態的機制細節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Mailer等人展示了異嗜性和多嗜性逆轉錄病毒受體1(XPR1)可調節血小板中的多聚磷酸鹽,並與體內血栓形成有關。
  • Cell:研究揭示了侵襲性腦癌很難治療的原因
    研究人員還發現,膠質母細胞瘤腫瘤幾乎總是由一個以上的亞型組成,不同亞型在腫瘤中的比例可以隨著時間和治療過程的變化而變化。然而,這些研究大多著眼於大量樣本,其中許多腫瘤細胞的遺傳物質被組合和測序。這種方法提供了腫瘤中亞型及其相對豐度的粗略概念,但沒有提供更詳細的細節。
  • 科學家研究發現不同類型的糖類或會影響年輕人機體中調節食慾的...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相比葡萄糖飲料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