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根據最近在《eLife》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一種新開發的工具能夠根據導致血液凝塊的原因來區分不同類型的血液凝塊。
該工具可以幫助醫生診斷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血凝塊的發生,並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例如,該工具可以幫助他們確定對於剛剛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人來說,阿司匹林或其它抗凝血藥是否是最佳選擇。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當血小板聚集在一起時,就會發生血塊。這可以幫助在破損受傷之後阻止出血,但也可能由於阻塞血管而導致中風或心臟病發作。文章Yuqi Zhou博士解釋說:「不同類型的血凝塊是由不同的分子引起的,但它們看起來都非常相似。此外,使用顯微鏡等現有工具幾乎無法分辨它們。」
為了開發出一種更有效的方法來識別不同類型的血凝塊,Zhou和她的同事從健康個體那裡採集了血樣,然後將它們暴露於不同的血凝劑中。該團隊使用高通量成像流式細胞術的技術捕獲了數千種不同類型的血塊的圖像。
接下來,他們使用一種稱為卷積神經網絡的機器學習技術來訓練電腦程式,以識別由不同分子導致的不同凝塊形狀的細微差異。他們利用25,000個凝塊圖像測試了此工具的功能,發現它能夠區分圖像中的大多數凝塊類型。
最後,他們測試了這個名為智能血小板聚集分類器(iPAC)的新工具是否可以診斷人類血液樣本中的不同凝塊類型。他們從四個健康人那裡採集了血液樣本,然後將它們暴露於不同的凝結劑中,結果表明iPAC可以區分出不同類型的凝塊。
「我們證明,iPAC是研究血塊形成潛在機制的有力工具,」 Zhou說。她補充說,鑑於最近有報導稱COVID-19會引起血液凝塊,儘管有很多關於病毒的知識目前尚不清楚,但有一天該技術也可用於更好地了解這些凝塊形成的機制。(生物谷 Bioon.com)
資訊出處:New tool helps distinguish the cause of blood clots原始出處:Yuqi Zhou et al,
Intelligent classification of platelet aggregates by agonist type, eLife(2020). DOI: 10.7554/eLife.5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