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人所知的14種心理學現象。2021年有沒有你需要的?

2021-01-07 騰訊網

聽到「心理學」可能會給人一種生硬的印象,但實際上它隱藏著很多解決身邊問題的提示,如如何變得幸福,成功的秘訣,交流的技巧等。也有很多讓人不禁佩服的有趣的東西。本文將介紹美國心理學家研究出的,14種不太為人所知的心理學現象,新的一年,有沒有你用得到的呢?

01如果想成功的話,絕對不要公開目標

「社會運動是如何發生的?」的TED視頻中的德裡克·西弗斯說,如果你想成功,就不應該公開自己的目標。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彼得·戈爾維策在自己的著作中說:「本來,如果不是在實現了這個目標之後,就不會感到滿足,但是對他人說的話,就會有得到認可的感覺,陷入好像已經實現了的錯覺」。

類似於如果你想要運動,「收藏」了某個視頻,就仿佛已經練過了一樣,再也沒有看過的狀態。如果你真的想成功,最好保持緘默。

02現代孩子所感受到的不安程度與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相同

根據介紹心理學信息的網站「Psychology Today」,美國現代的高中生經常感到與1950年代初期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們同等水平的不安。其理由是,在現代社會,與人的聯繫變得淡薄,結婚適齡期逐年高齡化,單身者的比例增加,對生活抱有煩惱的人急劇增加。並且,由於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影響,信息過多,容易受到負面新聞的刺激,這也是理由之一。

03多嗎很少你最快樂的年收入

根據介紹經濟新聞的網站「The Wealth Report」,對在美國以45萬人為對象進行的「關於健康和年收入的調查」的回答進行分析的結果顯示,其實並非「年收入多=幸福」。

在2002年獲得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內曼等人的調查中,能夠感到幸福的年收入最多可達75,000美元(約50萬元)。不一定能感受到與年收入成比例的幸福。不管怎麼說,金錢帶來的幸福不能長久,滿足感在一瞬間就消失了。

04音樂、感情和記憶是共鳴的

也許有很多人親身體驗過音樂容易與記憶聯繫在一起,但這種感覺確實是真實存在的。美國大學生一邊寫日記一邊進行了1個月的實驗,結果顯示,「高興」、「悲傷」、「痛苦」等感情有很大變動時聽的音樂,給人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過去聽過的曲子和旋律,由於與感情相關聯被輸入到潛意識中,所以喜歡與幸福記憶相關聯的曲子的情況較多。

05聽了快樂的曲子心情也會變得開心

音樂和心理學有很強的聯繫。在荷蘭弗洛尼根大學進行的使用「表情包」的實驗中發現,越是聽著有趣的音樂,越容易注意到「笑臉」這個表情包。這是根據至今為止的經驗來判斷視覺信息的大腦的特性所致。

相反,當你聽悲傷的音樂時,微笑的表情也會在自己看來顯得有些悲傷。確實,聽了音樂心情也會發生變化。情緒低落的時候,有意識地放上快樂的音樂,可以說是為了使心情開心而有效果的。

06把錢花在別人身上會提高幸福感

介紹幸福金錢使用方法的書《Happy Money》的作者伊莉莎白·丹和麥可·諾頓以美國語言學校哈佛廣場的女性為對象進行了實驗,結果顯示,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別人而花錢時更容易獲得幸福感。

比起把錢花在沒有生命體上,把錢花在「幫助別人」或「取悅別人」的價值上,更能滿足自己是有價值的這一欲望,最終能得到滿足感。在和幫助/取悅的對象那裡產生的交流也是提高幸福感的重要點。

07想要幸福的話,比起物品,更應該把錢用在經驗上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研究人員伊莉莎白·丹博士以居住在美國俄亥俄州的600名女性為對象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與擁有豪華住宅和汽車的人相比,住在簡樸的出租公寓的人更感到幸福。

其中大部分人與家人、朋友、戀人度過了很多時間,經常外出,擴大人際關係和自己的世界。比起像房子和汽車那樣的高價購物,把錢花在與人的交流和自身的經驗上才是左右幸福感的決定性因素。

08相信的人會得救,人需要心靈的依託

根據精神醫學書籍《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Textbook of Mood Disorders》,越是有憧憬的存在和崇拜人物的人,就越難感受到壓力。而且,據說越是能強烈感受到與這些人的聯繫的人,幸福感就越高,不容易受到日常的壓力。

而且,把冥想作為日常工作的人,由於能夠很好地觀察和接受自己,所以有壓力很小的傾向。重新審視自己,想要接近憧憬的存在的信念也許會讓我們遠離壓力。

09幸福和壓力會傳染

根據科學雜誌《Psychoneuroendocrinology》的最新調查,與有壓力的人在一起時,作為壓力激素為人所知的「皮質醇」就會增加,我們就會間接地受到壓力。這也是我們經常說的負能量會傳染。

並且,結果顯示,對方越是戀人和家人等親密的關係,我們越容易受到負面影響。一位研究人員說:「壓力和感情會傳染。」 而反過來說,和幸福的人在一起也能受到影響。

10最苦惱的年齡段是18~33歲

《USA TODAY》的記者Sharon Jayson在報導中分析了人生中最苦惱的年齡段。他說,從18歲到33歲就屬於這種情況。特別是在不景氣時代出生的年輕人,在學習、工作、金錢、以及家人和戀人等人際關係上都有很多煩惱,沒有時間從壓力中解脫出來。

11深信不疑能提高睡眠質量

《Atlantic》的報導顯示,睡眠質量是由大腦的深信不疑決定的。科羅拉多大學進行的實驗表明,無論實際睡眠質量好壞,被醫生告知「你的睡眠質量高」的人,在那之後身體機能都會提高。

這種「安慰劑效果」是指心態和想法對身體狀況和健康產生影響。研究證實,這對睡眠也有影響。

12自信越強的人能力越低

康奈爾大學的大衛·丹寧和賈斯汀·克魯格的研究表明,沒有能力的人越有自信,有實力的人越對自己的能力抱有懷疑而煩惱。在提倡這種效果之前,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也發表了這樣的發言。

「世界的問題是愚者充滿自信,智者充滿懷疑。」

當然,自信也有積極的一面。但是,有時創造一個客觀地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也會比較好。

13記憶是會被方便地覆蓋

根據神經科學專業雜誌《Journal of Neuroscience》的研究結果,人們擅自「創造」自己的記憶。我們的大腦在構造上,由於記憶模糊、扭曲、錯誤的解釋,有時會創造出現實中沒有的記憶。當然並不是全部都是謊言,但初戀的人之所以被美化,也是因為大腦會覆蓋記憶的特徵。

14用外語思考,可以得出合理的答案

在以200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前瞻性理論(得利時和吃虧時價值的感受方法不同的理論)」為基礎進行的調查中,在被迫選擇時,通過第2語言的思考得出的結論更合理。

說其他國家的語言的時候,「信口開河」也會變得困難。確實,在不習慣的語言體系中思考和讀寫時需要認真。因此,能夠得出經過深思熟慮的答案。

相關焦點

  • 2021年北師大347應用心理學專業碩士MAP諮詢方向考研真題分析
    一、真題題型及分值分布(1)2021年題型科目分值分布(2)2021年與2020年分布對比從2021年和2020年的對比來看,我們可以發現:2021年不論是題量、分布、分值與2020年都沒有什麼變化。北師大MAP的選擇題基本上都是屬於看一眼就會的題,不會給你彎彎繞。比如說:心理學導論考察的是:「心理學的目標」、「心理學的流派」、「記憶」等,只要大家認真看書,按照師兄高分筆記提取出來的以及課上講的知識重點,基本沒有問題。對於大家害怕的實統測,這次同樣沒有出任何的計算題,關鍵在於大家對於核心概念的理解,比如我們多次強調過的「數據類型」、「標準分數」等。
  • 心理學:這4種世界著名的心理學效應,總有一個會讓你受益終身!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的科學,涉及人的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為習慣等,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談及心理學時,往往都會覺得不可琢磨,難以窺探,但實際上心理學並沒有那麼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4種世界著名的心理學效應,總有一個會讓你受益終身!
  •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
    通過學習心理學課程,對心理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心理學並不是一種深奧的理論,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人世間的所有問題,比如商業問題、人際交往問題、領導力問題,等等等等,其實都是心理學問題,也就是說,認識了人的一切心理學問題,也就能夠理解人,了解人,最終解決與人有關的問題。我們來看幾個心理學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 2021心理學考研|西南大學專碩347真題分析
    2021年考研初試已落下帷幕,辛苦備考的小夥伴們可以放下緊張的心情啦放鬆一下啦~ 比鄰的教研老師們想對大家說:「堅持到現在的你已經很棒啦!放鬆過後,不管是複試還是其他,準備開啟下一場旅行吧!」
  • 在生活中,影響了很多人的6種心理學現象
    你是否有想像過,甚至研究過我們在生活中的一些行為的原因來自於哪裡?或者你會好奇有些行為為什麼會出現在人們的身上?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有諸多行為都可以用心理學知識在解釋。而今天,安迪就將帶來在生活中,影響了很多人的6種心理學現象。
  • 2021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備考:錯覺
    2021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備考:錯覺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1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
  • 2021考研心理學知識點: 情緒的種類
    2021考研心理學知識點: 情緒的種類 推薦:歷年考研題目 | 歷年考研分數線查詢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1)基本情緒每一種基本情緒都有它的生理機制、內部體驗和外部表現,並有不同的適應功能。當代心理學家常把喜怒哀懼看做是最基本的情緒。基本情緒可以分為兩類: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積極情緒是與接近行為相伴隨產生的情緒,包括快樂、興趣、滿足和愛等。一般認為,積極情緒有三個重要的適應功能,即支持應對、緩解壓力、恢復被壓力消耗的資源。而消極情緒是與迴避行為相伴隨產生的情緒,如痛苦、悲傷、憤怒、恐懼等。
  • 心理學不該是「腦理學」
    (譯者註:這裡作者指的是 這篇文章 )看到這句話你一定會奇怪,到底親密關係是發生在兩個大腦之間,還是在一個大腦和一個人之間呢?「腦理學」三謬誤這類試圖通過核磁共振來解釋心理學現象的研究存在三個謬誤:首先,它並未提供什麼信息來解釋心理現象。通常這些研究都基於某些心理現象激活了一些腦區的強烈活動。
  • 21年心理學考研312大綱原文及問題解讀
    )59.廣州大學(2020年由自命題改為統考)60.河北大學(2020年發教方向改為統考)61.湖南科技大學(2020年新增統考院校)62.貴州師範大學(2020年自命題變為統考)63、中國政法學(2021年自主命題變為統考)64、福建師範大學(2021年自主命題變為統考)65、北京林業大學(2021年自主命題變為統考
  • 「日本心理學盤點」哪些大學心理學專業不需要英語!
    今天引路留學的小編來為大家盤點一下,日本那些大學考心理學不需要英語成績。先來為大家說一下什麼是心理學: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兼顧突出的理論性和應用(實踐)性。
  • 你不知道的認知心理學
    咱們今天要說的徹底解決心理學最終問題的的心理學學派,它就是認知心理學。1,格式塔心理學不管是人本主義心理學還是精神分析學,他們的理論和觀點都沒有確鑿的科學實驗來提供依據。還是沒有解釋那個問題,人的意識是如何產生和運作的。為啥看到紅色就覺得暖,看到冰藍色的海水就覺得冷呢,人的所有認知從哪裡來?怎麼來的?
  • 日常生活現象蘊含了心理學操縱術,不明白原理,受傷的總會是你
    在生活當中會認為理所當然性的常識性的事件,但當你通過心理學去解讀的話,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天地。比如為什麼人會隨大流,人在獨處時與群體中的行為有什麼不一樣的表現?為什麼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為什麼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為什麼有些你看到的東西在某一個時間段,在不經意間浮現在你的腦海裡。
  • 你是否在某一瞬間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呢?閃回現象為何頻頻出現
    大家好,我是億林叔叔,以後不定期給大家更新一有趣的情感小故事,心理學小知識。以後還請大家多多關照,喜歡我可以關注我哦。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當你到達某一個從未去過的地方時,突然覺得自己好像曾經來過,甚至覺得十分熟悉,感覺這些場景都在自己的夢境中出現過一樣。或者自己的記憶中自己似乎來到過此處。這種感覺就叫做閃回現象。
  • Secret|2021.1.14|我深深體會你愛的寶貴
    2021年服侍的關注點:聖潔 & 先知性服侍在神學院讀書已經三年級上學期結束了,還有一年半就會畢業了。從2020年進入第三學年開始,每個月都有感動找到當月的關注點和重點學習內容。10月份是——依靠什麼服侍?
  • 心理學:關於夢境,你還有這4個心理學冷知識不知道
    夢是人們在睡眠過程中很正常的生理現象,雖然人們經常做夢,但對於夢境卻還是知之甚少,我們對於夢的理解就像夢境本身一樣模糊不清。但在心理學專家看來,夢就是人的潛意識,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就是這個意思,關於夢境,你還有這4個心理學冷知識不知道。
  • 心理學圖書的跟風現象及對策分析
    不過,一個題材火了,跟風之書很快不計其數,這幾乎成了國內出版界的慣例,心理學圖書尤甚。一度無數奶酪、一時皆談加西亞的「盛況」想必還歷歷在目。拋開勵志成功學是否屬於心理學這個偽命題不談,其造成的圖書內容重複粗糙、資源浪費等問題是不爭的事實,下面以微表情類圖書為例簡要分析。
  • 全國2020年10月自考公關心理學00643真題
    全國2020年10月自考公關心理學00643真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1.把心理測驗分為文字測驗和非文字測驗的標準是A.測驗目的B.測驗性質C.測驗具體方法D.測驗路徑2.將心理學劃分為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個體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的標準是A.研究主體不同B.研究客體不同C.研究領域不同D.研究方法不同
  • 全國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心理學》試題
    解決該問題的推理過程屬於A.條件推理B.線性推理C.三段論推理D.歸納推理12.通常錘子是用來釘釘子的,當需要撬動物體時卻想不到錘柄可以做撬槓用。這種現象體現了下列哪種因素對問題解決的影響?(實足年齡十心理年齡) X 10014.激發、維持與調節人們從事某種活動並引導活動朝向某-目標的心理現象,稱為A.情緒B.動機C.氣質D.態度15.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現象,由三個部分組成。
  • 心理學揭秘「流動的性取向」:64種性取向,你是哪一種?
    無奈之下,戴維坦言自己有異裝癖。克萊兒雖然震驚,但出於同情和照顧的心態,慢慢接受了戴維的需要。女性更容易有變化的性取向。其中,14-21歲人群中性取向的流動性最高。  其中一位參與實驗的女士,最初表示自己是異性戀,在後來的隨訪中,她喜歡上了同性好友。兩年後,她再次回歸了異性戀。
  • 你有沒有智齒?你的智齒需不需要拔?
    智齒到底需不需要拔? 拔智齒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智齒是什麼?每個人都會長智齒嗎?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查詢你到底有沒有長智齒:以兩顆門牙中間分界,分別向兩側後方數牙齒,如果可以數到第八顆那說明口腔內可以看到智齒。 若口腔內沒有看到的智齒,通過一張全口牙片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是否有「隱藏」的智齒以及智齒的生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