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剛剛發現了一種世界上最小的青蛙,它們甚至比你的指甲還小

2020-12-05 jiojio來了

據外媒報導,一群科學家近日在馬達加斯加的一處森林中,發現了世界上最小的迷你青蛙。

「當我們意外發現它們時,這些迷你小青蛙中的雄性正蹲坐在葉子上鳴叫。」爬蟲學家

Frank Glaw說道,「一旦它們受到最輕微的幹擾就不會再叫了,能夠發現它們簡直是一個奇蹟。」

從照片上看,很難判斷這種迷你小青蛙有多小,直到它們被放在指尖上那一刻。

當這些小傢伙被發現的那一刻,一位名叫Mark D.Scherz的博士後就為它們取好了新名字——Mini scule。

Mark說:「對人類來說,這次或許只是發現了一種新的蛙類,但這對Mini scule來說這實在是太幸運了,因為它們已經處於極度瀕危的狀態了。」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已經有兩種剛被發現的微小物種被歸類為極度瀕危,我們必須拼盡全力保護它們。

相關焦點

  • 動物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小的青蛙,還沒指甲蓋大也太袖珍了
    世界之大,總會有你沒見到過得生物。你見過比你指甲還小的青蛙嗎?近日,有動物科學家在非洲的馬達加斯森林中發現了一隻比人指甲還要小的青蛙物種,取名為Mini scule。這隻青蛙可謂是世界上最小的蛙類物種了,如果你不仔細看它,根本察覺不到它的存在。
  • 科學家發現世界最小青蛙體長僅7.7毫米(圖)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的世界最小青蛙,體長僅7.7毫米  海都閩南網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日前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世界上最小的青蛙,體長只有7.7毫米。  這種小青蛙是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阿馬烏村(Amau)發現的,它棲息在熱點雨林中落地的植物葉子上,皮膚顏色紅黑相間。它還是世界上6萬多種脊椎動物中體形最小的,此前這一頭銜被印尼一條體長7.9毫米的小魚佔據。  這種小青蛙的發現者、美國路易斯安納州立大學教授克裡斯·奧斯汀(Chris Austin)將其命名為Paedophryne amanuensis。
  • 7.7毫米小青蛙 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
    7.7毫米小青蛙 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時間:2019-12-23 10:56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7.7毫米小青蛙 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 當一些人仰望天空等待新的生命形式顯露出來時,科學家們卻繼續在地球上尋找新的物種,因為人們尚未注意到人類與地球共享的近90%的生物
  • 世界上最小的青蛙,能在你指甲蓋上跳舞!
    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有多小?下圖的硬幣直徑為17.91毫米,其上的蛙就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阿馬烏童蛙 ( Paedophryne amauensis),從鼻子到尾巴才7.7毫米!阿馬烏童蛙被授予了「世界最小蛙」的身份,同時榮膺了「世界上最小脊椎動物」的稱號。
  • 全球體型最小的脊椎動物:熱帶島國發現硬幣青蛙
    網易探索1月13日報導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熱帶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一片葉子上,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大學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科考隊發現了世界上體型最小的脊椎動物。這個最小脊椎動物是一種此前未知的青蛙,身長只有0.25英寸(約合6.35毫米),一枚5便士硬幣上便可以放下兩隻這種青蛙。
  • 科學家發現青蛙新品種 身長1釐米比硬幣還小
    據英國《都市報》5月21日報導,有專家在馬達加斯加的西北部地區發現了一種不超過5便士硬幣大的小青蛙品種,身長只有1釐米,現已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據科學家稱,這種青蛙僅僅分布在三個森林區內,但這三片森林已經受到了火災、乾旱和森林砍伐的嚴重威脅,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錄標準,專家建議將其歸類為極度瀕危動物。Samuel Penny博士是來自布萊頓大學藥劑學和生物分子科學學院的講師,也是前往該島進行探險的一個科學家團隊的成員之一。他前不久在專業期刊ZooKeys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這一發現的論文。
  • 最小青蛙7.7毫米,科學家又發現新的5種,最小可能只有一粒米大小
    作者:文/虞子期在地球上,生物的滅絕是令人心疼的,因為地球上沒有生物來進行生態環境的維持,那麼我們地球氣候和環境會同時出現變化,根據慕尼黑大學最新科學研究報告顯示,在這地球環境糟糕的情況下,科學家們也不乏發現一部分新的生物
  • 盤點世界上最小的動物們,它們才是名副其實的「小動物」
    世界上最小的狗狗是英國的吉娃娃犬,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犬種之一,儘管體型非常小,但卻擁有非常堅韌的意志,並且也十分黏人,非常可愛,由于吉娃娃警惕性非常高,所以也經常亂叫。世界上最小的貓咪是一隻叫做皮堡斯的貓咪,身形只有三個雞蛋那麼大。
  • 最大的青蛙竟比鵝還大,最小的青蛙像蚊子
    蟾蜍生活在陸地上,很少爬入水中,除非在它的繁殖季節。在赤道幾內亞的沼澤地,有一種大約一米長,重約三公斤的青蛙。這種巨人青蛙只對那些心臟衰弱的人來說是危險的。它不咬人,其實它更害怕人(因為原住民認為它是一種美味)。這種巨蛙主要捕食昆蟲,大部分時間都坐在水邊和石頭上,隨時準備在任何危險的跡象下跳進水中。
  • 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小的樹棲翼龍
    它們的體型變化很大,小到一隻麻雀,大到一架大型飛機,是名副其實的空中霸主。翼龍和恐龍幾乎同時在地球上出現,在白堊紀末期的生物大絕滅事件中,又一起永遠地消失了,科學家們只能通過化石的發現來逐漸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
  • 神秘的「迷你世界」 世界上最小的生物
    神秘的「迷你世界」 世界上最小的生物時間:2015-09-19 22:34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神秘的迷你世界 世界上最小的生物 當巴布亞紐幾內亞夜幕降臨,你會聽到從森林覆被裡傳出的高亢的、類似昆蟲的叫聲。然而,它們並非昆蟲,而是完全成型的青蛙。
  • 世界已知最小的猴子:眼鏡猴
    這是一種看起來壯觀的小動物,有著巨大的眼睛,細膩的精靈般的鼻子和甜蜜的笑容。 他們的手和手指富有表現力,後腿怪異地折起來,蜷在肚子下面。我們大多數人只看到它們靜止不動,凍結在照片或模因中,像模糊的棕色網球一樣緊貼蘆葦。它們最常被拍到的盤繞姿勢讓它們看上去很圓,甚至有些肥大,然而眼鏡猴實際上是一種修長、瘦長的運動員。
  • 地球上7238種青蛙和蟾蜍中,「巨蛙」和「小矮蛙」花落誰家?
    新發現的這兩種青蛙體長都不到1釐米,不僅是地球上已知最小的青蛙種群,同時也是地球上最小的四足動物或者說四足脊椎動物——蛙中「小矮人」實至名歸。如何找到迷你蛙?如此迷你的青蛙,很難通過肉眼觀察發現。那麼,科學家是如何發現它們的呢?
  • 這些蛙兒子你惹不起,世界上毒性最強的青蛙TOP10!
    歡迎收看本期的半島奇聞,今天我們將會講到10種最毒的青蛙。它們有的生活在海底,有的是兩棲動物,但你絕對不想碰到它們。鑑於我們的名單上大部分都是毒箭蛙,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們的背景。毒箭蛙指的是南美洲和中美洲熱帶地區特有的一群兩棲動物,種類多達 170多種。
  • 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小的超導體
    最新一期《自然·納米技術》雜誌網絡版上,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科學家發表論文指出,他們已發現了世界上最小的超導體,其由4對小於1納米的分子組成。該發現首次為納米級分子超導線的製造提供了證據,將在納米級電子設備及能源技術的開發上具有廣泛應用。   科學家表示,利用金屬半導體製造納米級的連接線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隨著線徑縮小,其阻抗會增加,進而納米線會因發熱熔化或損毀。焦耳熱問題已成為製作納米級器件的一個主要障礙。  在低於某一溫度時,一些材料的電阻會突然消失,這種現象被稱為超導。
  • 世界上最小的青蛙只有指甲蓋三分之一,真的太小了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克裡斯多佛.奧斯汀(Christopher Austin)和同事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了阿馬烏童蛙( Paedophryne amauensis ),這隻蛙從鼻子到尾巴長7.7毫米,它要比2011年12月份的「世界最小蛙」更小一些,而這次,它還同時榮膺了世界上最小脊椎動物的稱號
  • 世界上最小的恐龍被發現,比拳頭還小,或許會改寫鳥類演化史?
    近日,科學家在緬甸北部的克欽邦發現了一塊琥珀,裡面保存著近一億千年前的鳥狀頭部,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體型最小的恐龍,取名眼齒鳥。蜂鳥大小的恐龍蜂鳥大小由於眼齒鳥頭骨不到2釐米,所以古生物學家根據比例推斷眼齒鳥的體型接近吸蜜蜂鳥。吸蜜蜂鳥是現存的世界上最小的蜂鳥,古巴獨有的物種,身長5釐米,重約2克。
  • 這是世界上最小的鳥類,甚至比黃蜂還小,鳥巢只有核桃大
    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鳥類,有的甚至比黃蜂還小,蜂鳥巢只有核桃大,蛋小如豌豆。蜂鳥飛行時能停留在空中,把又細又長像管子的嘴插進花心去吸食花蜜,並吃小昆蟲。它吸花蜜時,能傳播花粉。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很難想像世上竟有黃蜂大小的鳥。這些鳥太小,體型最大的巨蜂鳥體長也不過20釐米,體重不足20克。
  • 獵人喜歡把它們塗在箭頭上,地球上最毒的青蛙Top5!
    毒蛙的種類多達 170多種,這些兩棲動物豔麗的顏色令人驚異,但這並不只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警告捕食者它們是有毒的。就箭毒蛙而言,顏色越鮮豔,毒性就越強,但這種相關性也可能會因物種不同而有所差異,本期視頻就來盤點一下地球上毒性最強的5種蛙類!
  • 盤點9種世界上最小的昆蟲
    但是,有些人在雷達下飛行,遊泳和爬行,它們是如此之小,以至於肉眼根本看不見它們。這些生物具有適當的可愛名字,例如侏儒藍蝴蝶和小叮噹黃蜂。不幸的是,對其中一些物種知之甚少,因為它們的大小不僅使它們難以發現,而且使研究它們成為科學家的挑戰。從不到一頭釘的蜘蛛到一釐米長的螳螂,這是世界上最小的昆蟲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