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電子信息材料發展 學界與產業界該如何「握手」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在12月6日舉行的「下一代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高峰論壇暨第三屆低維材料應用與標準研討會」中,12位院士就如何打通集成電路及半導體行業的新材料研發、 應用和產業升級建言獻策。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忠範在大會報告中指出:「材料研發需要工匠精神,絕非短期突擊所能為。沒有紮實的基礎研究,就沒有核心競爭力。而漫無邊際的、沒有針對性的基礎研究也很難帶來材料製備上的真正突破。規模化製備是材料產品化的起點,這需要工程思維和產業思維,需要科學家和工程師協同作戰。」

談到學界與產業界的「握手」融合,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邢定鈺在分享其研究歷程時表示,上世紀70年代他大學畢業時,國內集成電路企業遍地開花,無錫、徐州等地曾聚集了許多企業生產半導體晶片。改革開放後,國外先進技術和產品湧入,國內諸多缺乏技術優勢的企業生存艱難、紛紛下馬。「雖然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但大部分企業做不成華為,它們難以投入大的研發力量做基礎應用研究,所以建議考慮在集成電路領域成立一定規模的研究機構,面向市場需求組織科學家和企業聯合攻關。」

近年來,華為與學界的合作,為其推進研發進程提供了不竭動力。華為公司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表示,華為通過「系統架構+晶片」協同創新,與高校進行科研合作以及場景牽引、共同規劃,推動半導體新技術導入,助力產業創新。「關鍵技術只是一顆顆珍珠,關鍵要看怎麼把它們串起來。」

學界和產業界如何聯姻,將學術成果寫在大地上,解決市場需求,在此次大會上有了新探索。會議期間,微納系統國際創新中心揭牌。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微電子學院院長孫立濤介紹,中心以東南大學微電子學院為主體,旨在打造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產業服務於一體的「政產學研」綜合基地。

「我們將聚焦前沿技術,進行人才培養、服務產業, 希望能為中國半導體事業發展作出貢獻。」孫立濤說。(記者 金 鳳)

相關焦點

  • 我國該如何讓熱電材料滿足經濟發展需求?
    我國熱電材料研究及應用現狀如何,又該如何讓熱電材料滿足國家經濟發展需求?10月12日,在第十二屆中國熱電材料及應用學術會議上,來自國外近600多位從事熱電學理論、材料與應用研究的專家學者,以及行業重點骨幹企業負責人集聚江蘇省溧陽市,共同圍繞熱電輸運理論與新物理機制、高性能熱電材料及其製備與表徵、宏觀熱電器件及系統的設計、開發與應用等6個方面的前沿與熱點,展開了深入的討論,並分享和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展望我國熱電事業未來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 開啟電子學新紀元的鑰匙——憶阻器材料成IT基礎研究新焦點
    來源:科技日報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然進入「後摩爾」時代。進一步縮小半導體器件的尺寸面臨著製備工藝和物理機理的雙重限制,國際學術界和產業界均將研究的重點轉向新原理納米信息器件。存儲計算一體的解決方案現在,憶阻器被認為是新原理納米信息器件中具有重大發展前景的一種,它具備高集成密度、高讀寫速度、低功耗、多值計算潛力等優勢,是當前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研究前沿與重點之一。
  • 綜述:基於二維材料光電子學信息功能器件的新發展
    其中,利用不同的二維材料結合光纖、光波導和諧振腔等豐富的載體平臺,發展新型光電器件(如雷射、調製器、光電探測器、等離子體發生器和傳感器),已經成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並不斷有高質量的工作被報導。近日,電子科技大學姚佰承教授和深圳大學張晗教授團隊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發表文章,綜述了基於二維材料光電子學信息功能器件的新發展。
  • 下一代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高峰論壇在錫舉行
    12月6日,下一代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高峰論壇暨第三屆低維材料應用與標準研討會在錫舉行,12位院士與專家學者、企業高管齊聚一堂,為下一代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發展建言獻計、出謀劃策。市委書記黃欽,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校長張廣軍分别致辭,並共同為微納系統國際創新中心揭牌。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主任郝躍視頻致辭。副市長高亞光參加活動。
  • 車聯網產業成為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絡發展的戰略方向
    ICT產業展現出頑強的韌性,引領全球新一代產業革命和變革,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大顯身手。 中央剛剛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建設,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數位化發展。
  • 廣安舉行高新電子信息材料項目開工儀式
    6月19日,廣安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廣安宏威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高新電子信息材料項目開工儀式,在廣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橋能源化工集中區隆重舉行。該項目的開工建設,對我市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壯大將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對於我市在全省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中實現跨越升位,加快建設川東北經濟區重要增長極,邁入全省經濟發展第一方陣具有重大意義。
  • 應用非晶納米晶軟磁材料促進電子變壓器的小型化探討
    摘要:扼要介紹非晶納米晶軟磁材料的發展、特性及其在電子變壓器中的應用和應當注意的若干問題。   1前言  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有源器件的進步,電子產品的體積和重量大大減少,這就推動了包括電子變壓器在內的電子元器件向輕、雹小的方向發展。
  • 光學前沿——第十一屆國際信息光學與光子學學術會議(CIOP 2019)在...
    西工大新聞網8月16日電(姜碧強)8月7-9日,光學前沿——第十一屆國際信息光學與光子學學術會議(CIOP 2019)在西安召開。本屆會議由中國雷射雜誌社與西北工業大學聯合主辦,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技術協辦。
  • 研究人員觀察到谷間傳輸,有望促進谷電子學的發展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R)的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觀察到了一種新型電子谷間過渡的光發射,被稱為谷間傳輸。這項研究提供了一種讀出谷間信息的新方法,有可能導致新型器件的出現。目前的半導體技術利用電子電荷或自旋來存儲和處理信息;相關技術分別稱為電子學和自旋電子學。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類專業發展和應用最有潛力的方向!
    從專業的研究領域來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是推動現代社會科技進步最重要的推手之一。如何應用物理、數學、電磁場、電路與系統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結合最前沿的電子學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獲取、傳輸、處理和控制信息設計電子元器件和電子信息系統並加以實現,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這個專業的使命。
  • 紅外光電子學研究
    中國科學院長期將紅外光電子學作為重要發展領域予以支持,在任務帶學科的模式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文中還對該學科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一些想法。 紅外光電子學屬於信息領域的學科。在當今的資訊時代,信息獲取與處理一直是十分活躍的領域,它直接決定著當前眾多高科技領域發展的水平。
  • 打破摩爾定律物理極限,石墨烯自旋電子學引領次世代電子組件發展
    來自英國曼徹斯特(Manchester)、荷蘭、新加坡、西班牙、瑞士和美國研究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發布了有關自旋電子學(Spintronics)計算機設備發展領域的新評論,該領域可以將石墨烯(Graphene)作為次世代電子組件的基本組成要素。
  • 半導體自旋電子學熱潮激漲
    打開APP 半導體自旋電子學熱潮激漲 葉子 發表於 2011-12-14 09:40:37     從今年夏天開始,某電子領域的產業界及學術界突然變得忙碌起來。
  • 「攜手向未來--2020南科大電子信息產業技術對接會」 圓滿舉行
    為了促進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全面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優勢整合,11月5日下午,由南方科技大學、南方工業技術研究院(深圳)主辦,南方科技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南方科技大學深港微電子學院
  • 深圳先進電子材料院落戶寶安,助力寶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記者了解到,電子材料院是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承擔建設的深圳市十大新型基礎研究平臺之一,也是首家落戶寶安的應用型基礎研究機構。早在2019年4月舉行的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先進電子材料高峰論壇上,寶安區就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籤署了共建電子材料院的合作協議。同年5年,電子材料院迅速揭牌成立,並順利召開第一屆第一次理事會,宣告開始運作。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自旋波電子學物理、材料與器件」啟動會在北京...
    2016年10月3-4日,由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俞大鵬院士牽頭,北京大學、南京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自旋波電子學物理、材料與器件」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召開。北京大學王傑副校長、科學研究部周輝部長應邀出席了會議。
  • 中紅外光電子學材料與器件國際會議首次在中國召開
    9月6日至8日,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和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的第十屆中紅外光電子學:材料與器件國際會議(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d-Infrared Optoelectronics:Materials and Devices)在上海舉行。
  • 需求很火熱,發展正當時——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分會場側記
    儀器信息網、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聯合報導:2017年10月18日,2017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在成都星宸皇家金煦酒店隆重召開。學術年會旨在幫助大家了解電子顯微學及相關儀器技術的前沿發展,促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最新進展的交流。  繼大會報告後,八個分會場同時上演。
  • 10萬平米展示智能時代電子信息產業最新發展成果與趨勢 CITE2018將...
    新華社、中國科學報、中央電視臺、中國電子報、中國工業報、中國日報、新浪網、網易、騰訊、搜狐、中華網、鳳凰網等媒體,電子信息行業專業媒體,以及電子信息行業相關學協會和行業龍頭企業代表共計150餘人出席了新聞發布會。
  • 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高通量掃描電子顯微鏡在材料表徵中...
    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2020年11月22日,「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在成都市新希望高新皇冠假日酒店隆重開幕。大會為期三天,來自科研院所、高校、企事業單位等電子顯微學領域專家學者千餘人出席。本次學術會議旨在了解電子顯微學及相關儀器技術的前沿發展、交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