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太陽系之初,科學家將自太陽系中的發現的九顆行星定義為太陽系的九大行星,其中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冥王星。隨著後來天文科技的不斷進步,科學家們對太陽系的行星重新定義,而離太陽系最遠的冥王星由於質量和體積不夠,所以退出了九大行星的行列,並且被定義為白矮星。
但是,科學家們對太陽系的科研持續深入,越來越多的資料出現在科學家面前,根據所有掌握的資料進行研究,科學家發現或許在太陽系的邊緣真的存在可以代替冥王星第九大行星位置的行星。而最新,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宣布在距離太陽系一百多個天文單位之外的地方發現了一個新的天體星球,並對它命名為2018VG18,也就是法羅特,在發現的過程中,這個直徑500公裡的星球散發著粉紅色的光芒,是目前為止科學家們發現的太陽系中首個半軸超過100個天文單位的天體。
自從國際天文學家將太陽的九大行星「變成」八大行星之後,科學家們在距離太陽系之外發現的星球越來越多,因此誕生了一種太陽系更遠的地方或許存在第九大行星的假想。因為在不斷的科研過程,科學家自海王星外發現越來越多的天體,比如直徑兩千多公裡的鬩神星,也是目前科學家們發現在柯伊伯帶中第二大的矮行星。直徑一千公裡的塞德娜,直徑四百多公裡的拜登,以及在去年十月份發現的更小的直徑三百公裡的哥布林等等。
這些存在於太陽系最邊緣的柯伊伯帶中的天體都有一個共同的奇怪現象,那就是它們在圍繞太陽公轉的過程中會有一個大約30度的傾斜度。這也是科學家們認為在太陽系的邊緣會有一個質量比地球大10倍的行星,也就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這個還沒有被發現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或許掌控著柯伊伯帶第一大矮行星冥王星、第二大矮行星鬩神星、第三大矮行星鳥神星、第四大矮行星妊神星的命運。如果一旦這個假想的行星被證實發現,對於太陽系的天文學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突破,人類對於太陽系的邊緣就會有更多的了解。
同時,由於法羅特距離太陽太過遙遠,如果它完整的圍繞太陽公轉一圈,可能將要花費一千多年的時間,所以,科學家還需要對這個粉紅色的「少女心」的星球持續投入幾年的精力用來確定它的運行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