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知識三問:太陽系有多大?什麼是天文單位?奧爾特雲是什麼?

2020-12-03 天文在線

百家號獨家內容。

當你凝視夜空時,會想些什麼?你是否想知道這些發光的星體到底有多遠?亦或會想像那些各種外星生命也正在遠方看著你?地球上生存了很長一段時間,你會發現這兒真是個神奇的地方。與一個孤單的人相比,地球是宏偉的。即使不是全部,也要花上大量時間才能探索到其中的一角。

當你認識到渺小的地球與餘下的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相比簡直微不足道時,你可能會大吃一驚。事實上,我們很難了解宇宙究竟有多大。即使你專注於地球的鄰居——太陽系——它的大小就足以讓你吃驚。科學家們不得不想出一個新的測量單位,以便掌握太陽系的大小。天文單位(AU)以地球至太陽的平均距離為基礎,大約為9300萬英裡。

比如,與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距離太陽有0.39個天文單位(AU)。而那個最遠的行星呢?目前,官方來說,科學家們認為海王星為最遙遠的行星,但矮行星冥王星依然在太陽系中。冥王星距離太陽有39.2個天文單位,大約為36.7億英裡。

所以太陽系的距離就為36.7英裡嗎?不!我們太陽系的距離遠遠超出冥王星。冥王星位於柯伊伯帶內,其他矮行星從30AU延伸到50AU。但即使是柯伊伯帶也不在太陽系的盡頭,科學家們了解到太陽的太陽風向更遠的太空傳播,最終會遇到星際介質,星際介質為一種恆星之間存在的冷暗背景物質,這一點被稱為日球層頂或終端激波,天文學家認為距離太陽約122AU。

雖然一些天文學家滿足於聲稱太陽系的大小為122AU,但其他人支出太陽系應該真正由其重力範圍來定義。換一句話說,如果一個物體可以說是圍繞太陽運行,那麼它就應該算作太陽系的一部分。

圖解:在柯伊伯帶已知天體,數據源自小行星中心。 在主帶天體顏色為綠色,而分散的天體為橙色。四個外側行星是藍色的。海王星幾顆已知的特洛伊為黃色,而木星的為粉色。分散在木星軌道和柯伊伯帶之間的天體被稱作半人馬小行星。圖中單位為天文單位。底部明顯的缺口是由於很難把他們從銀河背景中分辨出來。

利用這一層廣義定義,天文學家用理論上的奧爾特雲指向太陽系的近似邊界。奧爾特星雲是彗星不時進入太陽系內部的一團冰冷天體,距離太陽超過100,000AU。

使用奧爾特星雲作為近似邊界意味著我們太陽系的大小接近2萬光年!這接近於12萬億英裡。試著把你的想像包圍起來。一旦把你的思緒包裹起來,請記住這只是我們渺小的太陽系的大小,這對整個宇宙來說只是滄海一粟。

圖解:奧爾特雲和太陽系各大行星及最接近的兩顆恆星的相對距離示意圖。圖中橫軸以地日距離(1 天文單位)為比較基準,依對數尺度繪製(非等比例的線性尺度)。

相關知識

太陽系是太陽的重力行星系統和直接或間接圍繞太空運行的天體,是直接繞太陽運行的星體中的八大行星。是其餘的較小物體。例如五個矮行星和小型太陽系。在間接接繞太陽運行的天體——月亮——大於最小的行星水星。

圖解:精確縮小太陽系天體大小和距離的太陽系模型。將太陽至海王星的距離縮小至一個足球場,太陽的直徑大約是高爾夫球的三分之二,4顆類地行星的大小有如尖細的鉛筆尖點出的小點大小,4顆巨行星的大小有如BB彈。(在右下角的插圖顯示,典型的有關距離的描述如何嚴重的被扭曲了好幾個數量級。)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wonderopolis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太陽系最外層奧爾特雲來自何方?是如何發現的?距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這個預測的雲團可能擴展到三分之一太陽到下一個1000到100000個天文單位星系那麼遠的距離,我們沒有確切的知道它從哪開始從哪結束,大視角來說,地球距離太陽大約是一個天文單位(大約9300萬英裡或1.5億公裡)。
  • 包圍著太陽系的奧爾特雲是什麼?它是科學家的假設還是真的存在
    儘管人類觀測星空的歷史有上千年之久,可是人類至今卻並不了解太陽系,迄今為止,人類還並沒有完全了解整個太陽系的結構,因為太陽系太大了,太陽系的半徑大約是100000 AU(天文單位,1A.U.=1.496x108千米)。所以太陽系的邊緣究竟是怎麼樣的,人類至今還沒有搞清楚。
  • 太陽系的邊緣--是「奧爾特雲」嗎?
    奧爾特雲,是現在科學家設想的太陽系邊緣。之所以是設想,因為還沒有直接觀測證據。那設想的線索是什麼呢?答案是彗星!1950 年, 荷蘭天文學家奧爾特在對幾百顆長周期彗星的軌道進行分析之後, 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 他認為在距太陽幾萬至十幾萬天文單位處存在大量的小天體, 它們是長周期彗星的源泉, 它們若碰巧進入內太陽系,就會成為長周期彗星。而這個長周期彗星的源泉--奧爾特雲就像是一個裝滿彗星的 「大倉庫」。
  • 奧爾特雲在哪?我們離它有多遠?它是不是彗星的來源地?
    為了到達它,你將不得不到達我們太陽系外圍 ,經過海王星和冥王星。天文學家們相信它處於距離太陽2000到5000個天文單位之間的某處。一個天文單位被定義為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9300萬英裡。圖解:理論上奧爾特雲的距離與太陽系其他結構的大小對比 奧爾特雲的尺寸很難用人腦去想像,因為天文學家認為將它伸展開會長達距離太陽50,000個天文單位。
  • 神秘的奧爾特星雲!它是如何被發現的呢?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依據勒維耶的推算結果,成功的發現了太陽系的第八大行星海王星。太陽系的邊界由此擴展到了30個天文單位,約45億千米處。那就是冥王星,它曾一度被認為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2006年它才被降級為矮行星,它也將太陽系的邊界擴展到了,距太陽約39天文單位也就是大約59億千米處。
  • 神秘的奧爾特星雲!它是如何被發現的呢?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2006年它才被降級為矮行星,它也將太陽系的邊界擴展到了,距太陽約39天文單位也就是大約59億千米處。20世紀40年代之後,有幾位天文學家提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在像冥王星那樣遠離太陽的地方,行星的形成過程,會因物質分布過於稀疏,而無法進行到底。其結果是在距太陽30~55天文單位,形成一個由小行星形成天體帶。這個小天體帶的就是我們平常所稱的柯伊伯帶。
  • 將地球直徑縮小到1毫米,同比太陽系有多大?開車8小時出太陽系
    科學家認為在柯伊伯帶的外面還有一個球體形狀奧爾特雲。這裡是太陽系長周期彗星的發源地。奧爾特雲距離太陽有多遠呢?光從太陽表面出發到達這裡差不多要1年的時間。因此,這裡距離太陽有1光年的距離。所有受到太陽引力約束圍繞著太陽旋轉的天體都是太陽系的成員。太陽系究竟有多大呢?目前我們人類對太陽系的認識很有限,因此我們還不能確定太陽的具體大小。如果以奧爾特云為太陽系邊界的話,太陽系的直徑範圍差不多就有2光年。
  • 奧爾特雲真的是太陽系的邊緣嗎?
    ,但現在已經有幾個證據可以表明奧爾特雲的存在。理論上,奧爾特雲的內邊緣距離太陽5萬天文單位(0.8光年),外邊緣距離太陽20萬天文單位(3.2光年)。奧爾特雲可以分為兩部分,內層是盤狀的希爾斯雲,外層則是球狀的奧爾特雲。在奧爾特雲中,可能分布著多達上億塊冰狀天體,它們是早期太陽系的殘餘物。關於奧爾特雲存在的第一個證據是長周期彗星。
  • 太陽系的「外套」——奧爾特雲,是否隱藏著什麼秘密?
    直到現在,奧爾特雲也依然是一個謎,只是人類假設認為存在的一個雲團(大部分人還是認同它的存在的,下面的介紹全部以它存在的假設為基礎)。奧爾特雲被認為和整個太陽系同時形成於50億年前,由於距離太陽過於遙遠,沒有被太陽吸收到體內,也因為範圍太大不足以形成行星,於是聚合成了許多小天體。根據科學家的猜測,奧爾特雲內含有的天體數量,遠遠超過了我們目前發現的太陽系天體的數量。
  • 來自遙遠奧爾特雲的旅者,「千年等一回」的長周期彗星
    它於2014年10月,以每秒56公裡的相對速度掠過火星,和火星的最近距離僅13萬公裡,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三分之一。NASA當時還特意調整了繞火星的探測器的軌道,讓它們躲避到行星的另一側,以避免可能出現的彗星撞擊。而在火星上的好奇號,有幸目睹了彗星划過火星大半個天空的壯觀景象。海爾-波普彗星(C/1995 O1)是最壯觀的彗星之一。
  • 太陽系被奧爾特星雲包裹著,如今卻到了另一個星雲中?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了解的是:太陽系被奧爾特星雲包裹著,如今卻到了另一個星雲中?奧爾特星雲的中心就是太陽,也就是說,它是太陽系的外殼。那麼我們也可以打一個非常有趣的比方,把太陽系當成一個雞蛋的話,最忠心的就是太陽,然後就是八大行星,而這八大行星就相當於蛋黃。那麼再往外就是柯伊伯帶,它就像是蛋清。再往外走的話就是奧爾特星雲,相當於外殼。不過奧爾特星雲的確是非常的厚,直接能夠達到一光年,但是它的質量卻不是很大,僅僅只有地球的一百倍左右。
  • 太陽繫到底有多大?海王星軌道只算是內核,其外殼直徑可達兩光年
    傳統說法通常認為八大行星中的海王星軌道就算是太陽系的邊緣了,但實際上海王星的軌道距離太陽平均只有45億公裡(約30個天文單位),在海王星的軌道之外,還有很多柯伊伯帶天體,海王星的軌道以內,只能算是太陽系的內核。
  • 看完太陽系的真實比例,才發現我們對天文尺度的認知太淺顯了!
    在開始我們今天的主題——「認知太陽系的真實比例」之前,先給大家講幾個概念,好讓大家對太陽系有個基本的認知。1、什麼是天文單位(A.U)?天文單位,看見名字就應該知道它是一種可以計量天體距離的單位。1天文單位(1A.U.)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平均值,這個值幾經變動,2012年8月30日第28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才確定下來,1A.U.數值為149597870700米。
  • 什麼是天文單位,一個天文單位是多遠?
    天文學研究的範圍堪稱是全人類所有學科裡最大的,因而也產生許多「大」單位,平常人熟知的天文學單位只有「光年」,但宇宙動輒幾十億上百億光年的距離迫使天文學家採用了古老的
  • 太陽繫到底有多大?旅行者1號何時能飛出去?再等17000年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個天體,距離太陽約1.5億公裡,但太陽系很大,那麼它到底有多大,實際上還沒有準確的定義。如果以八大行星最外層的海王星軌道作為邊界的話,那麼太陽系的邊界只有43億公裡,但是在海王星軌道之外,還有很多太陽系天體,而且有的面積廣大的柯伊伯帶,乘距離太陽50天文單位的地方一直延伸到500天文單位的地方,寬達450個天文單位。
  • 天文小科普:彗星是什麼?
    NASA建立了這個太陽系檢索網站,在上面查閱彗星的資料十分方便。裡面說明了在柯伊伯帶甚至更遠一些在奧爾特雲內,可能存在數十億的繞日彗星。而個別已經由太空飛行器或在地球上研究過的彗星,網站還能連結到單獨的頁面以便人們更好地深入了解。2020年7月19日,這個由數碼增強的40張圖片合成照在中國內蒙古戈壁沙漠的黑色天空中被拍攝下來。
  • 天文小科普:彗星是什麼?
    NASA建立了這個太陽系檢索網站,在上面查閱彗星的資料十分方便。裡面說明了在柯伊伯帶甚至更遠一些在奧爾特雲內,可能存在數十億的繞日彗星。而個別已經由太空飛行器或在地球上研究過的彗星,網站還能連結到單獨的頁面以便人們更好地深入了解。
  • 為什麼奧爾特星雲是太陽系的邊緣?
    奧爾特雲位於星際空間之中,距離太陽最遠至10萬天文單位(約2光年)左右,也就是太陽和比鄰星距離的一半。同樣由海王星外天體組成的柯伊伯帶和離散盤與太陽的距離不到奧爾特雲的千分之一。奧爾特雲的外邊緣標誌著太陽繫結構上的邊緣,也是太陽引力影響範圍的邊緣。
  • 太陽曾有個雙胞胎?哈佛:失散恆星可解釋第九行星和奧爾特雲!
    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一篇研究報告稱,在太陽系的早期,太陽曾經有一個「雙胞胎(伴星)」,使它像銀河系的其他恆星一樣,也是一個雙星系統。如果假說正確,那關於太陽系的一些更令人困惑的問題便能解決,如奧爾特雲的形成、第九行星等。這是哈佛大學的科學家提出的一個有趣的假說,但事實上,很多天文學家都認為太陽曾經有一個伴星。
  • 300年後旅行者1號飛到「奧爾特雲」區域
    「廣義太陽系」在柯伊伯帶之外,有一片巨大的雲狀區域,它們距離太陽大約5萬到15萬天的天文單位,它們就像一個巨大的球形雲團,將整個太陽系包裹在其中,由於它距離我們太遙遠了,以至於我們很到達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