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的邊緣--是「奧爾特雲」嗎?

2020-11-14 無碼星空

奧爾特雲,是現在科學家設想的太陽系邊緣。

之所以是設想,因為還沒有直接觀測證據。那設想的線索是什麼呢?答案是彗星!


天文學家們把彗星分為兩類: 軌道周期在兩百年以下的稱為短周期彗星, 軌道周期在兩百年以上的稱為長周期彗星。1950 年, 荷蘭天文學家奧爾特在對幾百顆長周期彗星的軌道進行分析之後, 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 他認為在距太陽幾萬至十幾萬天文單位處存在大量的小天體, 它們是長周期彗星的源泉, 它們若碰巧進入內太陽系,就會成為長周期彗星。而這個長周期彗星的源泉--奧爾特雲就像是一個裝滿彗星的 「大倉庫」。

在提出奧爾特雲是太陽系邊界之前,科學家普遍認為柯伊伯帶是太陽系的邊界。柯伊伯帶是距離太陽約 45-83 億千米處形成的一個由 「半成品」 組成的小天體帶。這些「半成品」因物質分布過於稀疏而無法把造星運動進行到底,最後各方引力達成平衡,成了現在這個狀態。

柯伊伯帶中最出名的就是冥王星。曾經輝煌過,被當做第九大行星。天文學家通過研究長周期彗星發現,這些彗星的周期要比冥王星長得多,因此說明這些長周期彗星來自於冥王星軌道之外很遠的地方,而不是柯伊伯帶。


在2013年,天文學家觀測到了一顆周期極長的彗星——C/2013 P2,其軌道周期超過了5100萬年,它是奧爾特雲存在的很好證據。

另外,為啥設想奧爾特雲是一個球狀物質在包裹著太陽系呢,而不是像柯伊伯帶一樣是一條帶狀呢?因為科學家發現,長周期和非周期彗星完全沒有共面性,也就是說他們會來自天空的任意方向,也就是說他們能夠從任何一角度來到我們的太陽系之中。


太陽系,在宇宙中是滄海一粟。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大的不是一點點啊!

相關焦點

  • 奧爾特雲真的是太陽系的邊緣嗎?
    奧爾特雲奧爾特雲最初是天文學家提出的太陽系假想邊界,但現在已經有幾個證據可以表明奧爾特雲的存在。理論上,奧爾特雲的內邊緣距離太陽5萬天文單位(0.8光年),外邊緣距離太陽20萬天文單位(3.2光年)。奧爾特雲可以分為兩部分,內層是盤狀的希爾斯雲,外層則是球狀的奧爾特雲。在奧爾特雲中,可能分布著多達上億塊冰狀天體,它們是早期太陽系的殘餘物。關於奧爾特雲存在的第一個證據是長周期彗星。
  • 為什麼奧爾特星雲是太陽系的邊緣?
    奧爾特雲位於星際空間之中,距離太陽最遠至10萬天文單位(約2光年)左右,也就是太陽和比鄰星距離的一半。同樣由海王星外天體組成的柯伊伯帶和離散盤與太陽的距離不到奧爾特雲的千分之一。奧爾特雲的外邊緣標誌著太陽繫結構上的邊緣,也是太陽引力影響範圍的邊緣。
  • 包圍著太陽系的奧爾特雲是什麼?它是科學家的假設還是真的存在
    而在探索彗星來源的時候,人類將彗星的起源鎖定在了神秘的太陽系邊緣地帶。奧爾特雲的提出1932年,愛沙尼亞天文學家恩斯特·朱利葉斯·歐匹克提出彗星是來自太陽系外層邊緣的雲團。就像旅行者1號宇宙飛船,它是人類發射的最遠和最快的太空飛行器,但它還需要大約300年才能到達奧爾特雲的邊緣,要穿越它更需要3萬年的時間。在目前天文學家的共識中,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太陽系的外圍分布著柯伊伯帶,而邊界則籠罩著奧爾特雲。黃道離散盤則分布在兩者之間。
  • 太陽系最外層奧爾特雲來自何方?是如何發現的?距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宇宙深處的奧爾特雲奧爾特星雲被認為是圍繞著我們太陽系的一團由冰屑組成的厚厚的雲團。圖解:理論上奧爾特雲的距離與太陽系其他結構的大小對比1950年,荷蘭天文學家簡·奧爾特(Jan Oort)首次提出了這個由冰體構成球體的想法,以解釋那些需要花費數千年繞太陽轉一圈的彗星的起源
  • 300年後旅行者1號飛到「奧爾特雲」區域
    「狹義太陽系」與「廣義太陽系」 如今我們對於太陽系的邊緣是按照太陽引力範圍定義的,狹義的太陽系邊緣是海王星以及外部的柯伊伯帶,而廣義上的太陽系邊緣則是以太陽系引力為邊界,大約在1~2光年的區域。
  • 奧爾特雲是太陽系新邊界?它的寬度達2.4光年,人類飛越需要3萬年
    奧爾特星雲厚度達2.4光年,旅行者1號穿越需要3萬年原來科學家發現在太陽系的傳統邊界之外竟然還存在一個新的邊界,此前科學家一直不知道那裡還有一個新邊界,一直到旅行者1號飛出冥王星邊界後,通過探測和分析之後才科學家才發現太陽系外圍存在一個神秘的星雲包裹著太陽系,這層星雲就是神秘的奧爾特雲,通過計算科學家發現奧爾特雲大得驚人
  • 有人說太陽系是雙星系統,在奧爾特雲帶有一顆紅矮星,你怎麼看?
    網絡上不少人固執的認為,我們太陽系也是一個雙星系統,除了太陽還有一顆恆星存在,只不過這顆恆星比較小,是一顆紅矮星,躲在奧爾特雲帶彗星群裡
  • 奧爾特雲在哪?我們離它有多遠?它是不是彗星的來源地?
    彗星是來自我們太陽系的邊緣或是來自星際的混合著巖石和冰塊的大塊頭。事實上,許多科學家們認為這是太陽系誕生時的殘留物。 當彗星接近太陽時,熱量使得彗星留下一條混合著氣體和塵埃的蹤跡。這便是我們從望遠鏡中看到的標誌性的尾巴。很久之前對於彗星的調查報告指引科學家們把彗星推理為環繞在太陽和我們太陽系周圍的由圓球形巖石構成的結滿冰的殼狀物體形成的雲霧。
  • 早期太陽系有兩個恆星?奧爾特雲竟是另一個恆星留下的產物
    關於太陽系的形成,科學家始終都難以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因為太陽系的結構很複雜,不僅存在多顆行星,還存在小行星帶,以及外圍的奧爾特雲。如果說研究行星以及小行星,還能依靠發射探測器獲取重要數據,研究奧爾特雲,難度就不是一個數量級了。奧爾特雲的分布範圍極廣,最遠可達距離太陽一光年遠的地方。這麼遠的地方存在眾多隕石碎片,其形成機制難以用單一恆星的觀點來說明。
  • 神秘的奧爾特星雲!它是如何被發現的呢?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我們的太陽系可以說只是滄海一粟。但是你知道我們太陽系的邊緣在哪裡嗎?我想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奧爾特星雲是太陽系中,最邊緣的一個雲團,它就像蛋殼一樣包著太陽系。對於奧爾特星雲的形成,根據現代天文學家研究。奧爾特雲是在50億年前,在太陽系形成的時候。
  • 神秘的奧爾特星雲!它是如何被發現的呢?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我們的太陽系可以說只是滄海一粟。但是你知道我們太陽系的邊緣在哪裡嗎?我想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最初的答案是,在距離太陽9.6天文單位約14億千米的土星。這一答案在1781年被英國天文學家赫歇爾所改變,因為他發現了天王星。
  • 人類何時能走出太陽系?已經飛行43年,還未觸及太陽系邊緣!
    -11-10 17:16:21 來源: 接觸世界 舉報   已經43年了,人類真的走不出太陽系嗎
  • 奧爾特雲帶真的有一顆紅矮星存在,太陽是個雙星系統嗎?
    網絡上不少人固執的認為,我們太陽系也是一個雙星系統,除了太陽還有一顆恆星存在,只不過這顆恆星比較小,是一顆紅矮星,躲在奧爾特雲帶彗星群裡。這個猜想是真的嗎?我們運用基本的天文常識來討論一下就明白了了。因為如果奧爾特雲帶有一顆恆星,我們必定能夠看到。
  • 太陽系邊界到底在哪?柯伊伯帶?奧爾特雲?太陽系範圍一直在擴大
    大家都知道,在太陽系內,太陽是絕對的中心位置,其它所有的天體都圍繞著太陽繞轉,但是你知道太陽系的邊界在哪裡嗎?自1992年起,柯伊伯帶中的天體開始被陸續發行,它們的分布範圍比原先估計的更廣,它的發現使太陽系的邊界又向外擴展了好幾倍,但這仍然不是太陽系的邊界。因為天文學家們普遍猜測,在距太陽更遙遠的地方,存在的奧爾特雲,奧爾特星雲是太陽系最邊緣的一個雲團,就像蛋殼一樣包裹著太陽系。
  • 探尋彗星起源之謎 可能來源於「奧爾特雲」
    【科技訊】5月9日消息,彗星俗稱掃把星,是由冰構成的太陽系小天體。當它與太陽足夠接近時,會展現出明亮的長尾巴。在太陽系演化的過程中,它們經常對行星進行狂轟亂炸,顯示出極強的破壞力。那麼,這些星際中的不速之客來自哪裡呢?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個很容易回答的問題。
  • 奧爾特星雲究竟是在保護人類還是在阻止人類飛出太陽系?
    早在1932年,愛沙尼亞天文學家恩斯特·朱利葉斯·奧皮克(Ernst Julius Opik)提出彗星是來自太陽系外層邊緣的雲團,這便是奧爾特星雲最初的構想。隨後經過諸多科學家的補充完善,逐漸形成了現在統一的理論!
  • 來自遙遠奧爾特雲的旅者,「千年等一回」的長周期彗星
    這些長周期彗星被認為來自奧爾特雲。這是一個比柯伊伯帶更遙遠,包圍著太陽系的球體雲團,是50億年前,形成太陽及其行星的星雲殘餘物質。距離太陽約2000-100000個天文單位(0.03~2光年),這個距離非常非常的遙遠,要知道,1個天文單位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就拿旅行者1號探測器來說,它是迄今為止人類發射的最遙遠的太空飛行器。
  • 每日科學探索: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結界,它是什麼?
    曾經在之前的時候,科學家還認為說過了冥王系就已經出了太陽系了,是不斷經過發現之後,太陽系的外圍竟然還有柯伊伯帶,過了柯伊伯帶,還有奧爾特星雲,它把太陽系包圍在裡邊,所以,我們的太陽系直徑範圍應該要超過一光年。
  • 科學家證實太陽系邊緣潛伏一木星大小天體
    北京時間12月1日消息,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行星科學家近日通過對一個多世紀的彗星觀測數據進行分析後證實了此前提出的一個假設,即一個木星大小的黑色天體可能正潛伏於太陽系的外邊緣,而且正在向地球方向拋出大量的冰和塵埃。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行星科學家約翰-馬特斯表示,「我們已經積累了10年以上的數據來檢驗這種假設。
  • 天文知識三問:太陽系有多大?什麼是天文單位?奧爾特雲是什麼?
    即使你專注於地球的鄰居——太陽系——它的大小就足以讓你吃驚。科學家們不得不想出一個新的測量單位,以便掌握太陽系的大小。天文單位(AU)以地球至太陽的平均距離為基礎,大約為9300萬英裡。比如,與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距離太陽有0.39個天文單位(AU)。而那個最遠的行星呢?目前,官方來說,科學家們認為海王星為最遙遠的行星,但矮行星冥王星依然在太陽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