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證實太陽系邊緣潛伏一木星大小天體

2020-12-07 快科技

北京時間12月1日消息,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行星科學家近日通過對一個多世紀的彗星觀測數據進行分析後證實了此前提出的一個假設,即一個木星大小的黑色天體可能正潛伏於太陽系的外邊緣,而且正在向地球方向拋出大量的冰和塵埃。

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行星科學家約翰-馬特斯表示,「我們已經積累了10年以上的數據來檢驗這種假設。為了進一步對假設進行檢驗,我們將觀測的彗星數量提高了一倍。只有到現在,我們才能夠檢驗到那裡有一個木星質量大小的天體。」

早在1999年,馬特斯和同事丹尼爾-懷特米爾就曾提出,太陽有一個隱藏的伴星,它將奧爾特雲中的冰質天體不斷地拋向太陽系內。奧爾特雲是太陽系邊緣的一個球狀雲團,裡面充滿了彗星。近期,馬特斯和懷特米爾又對1898年以來的彗星觀測數據重新進行分析,證實了他們最初的理論:從地球的角度能夠看到的彗星,大約有20%都是來自一顆遙遠的黑色行星。

更早以前,還有人提出一種概念,即一顆昏暗的褐矮星或紅矮星(被命名為「復仇女神」)每3000萬年左右都會拋出致命的彗星雨砸向地球。馬特斯的理論也算是對這種概念的回應。不過,後來的研究表明,地球上物種大規模滅絕與「復仇女神」預言並沒有直接聯繫,因此許多天文學家現在認為這一天體並不存在。

但是,馬特斯表示,「我們開始問許多人,對於我們正在分析的現有數據,你希望能夠推斷出什麼類型的天體?究竟是什麼樣的可能軌道使得它們如此靠近太陽,以至於我們都能夠發現它們。」

形成彗核的宇宙雪球通常懸浮於奧爾特雲中,直到它們的軌道被外力改變。馬特斯認為,這種外部推力可能有三種來源。首先,銀河系盤持續不變的重力可以將彗星從它們的冰質家園中拖出來並拋向太陽系中。其次,一顆路過的恆星可以將彗星從奧爾特雲中震出來。第三種可能就是一顆更大的伴星,如「復仇女神」或「命運女神」,也可以將彗星從它們舒適的家園中吸引出來。電腦模型顯示,在每一種假設中,彗星都會在太空中給出一個特徵圖。馬特斯表示,「我們對這些圖案進行了認真研究,並提出疑問,『是否還有更多的關於一顆路過恆星引起彗星軌道變化的證據圖案?』」

研究人員對小行星中心資料庫中的大約100顆彗星的軌道進行了分析,並得出結論認為,生成於奧爾特雲的彗星80%都是被星系引力推出來的。剩下的20%則需要一個遙遠的天體的推動,這個遙遠的天體質量可能是木星質量的1.4倍左右。馬特斯表示,「比木星質量小的天體不可能強大到足以完成如此壯舉。而如果它是比木星質量大得多的天體,如一顆褐矮星,那它產生的結果則遠不止我們所推斷的20%這一數據。」

然而,仍然存在一個問題。這一圖案僅適用於來自球狀奧爾特雲外層的彗星,奧爾特雲外層範圍介於距離太陽的0.3光年到0.8光年之間。而來自奧爾特雲內層的彗星則不會產生同樣的圖案。馬特斯表示,「這就非常麻煩,它需要一個全新的動力學解釋,即內層奧爾特雲彗星是如何引人注目的。」

加拿大理論天體研究所行星科學家納森-凱博表示,「我認為所有問題將在未來五到十年內解決。」馬特斯認為,我們也許並不需要等得太久。像「命運女神」這樣的天體現在已可以通過美國宇航局寬視野紅外巡天探測器觀測到。他表示,「我們預計,寬視野紅外巡天探測器將會驗證我們的推測。我們只需要耐心等待。」


「塞丁泉」彗星,一位來自奧爾特雲的客人,被寬視野紅外巡天探測器發現於2010年1月


太陽系示意圖,其中包括奧爾特雲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外潛伏黑色天體 「復仇女神」預言或存在
    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行星科學家日前通過對一個100多年的彗星觀測數據進行分析後證實了此前提出的一個假設,即一個木星大小的黑色天體或許正潛伏於太陽系的外邊緣,而且正在向地球方向拋出大量的冰和塵埃。
  • 地球大小天體可能潛伏太陽系外側
    ▲科學家最新研究稱,一顆質量在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行星質量天體」可能潛伏在太陽系外側,它或許是太陽系第10行星。目前,美國亞歷桑那州大學月球和行星實驗室(LPL)的科學家最新發現一顆神秘天體,其質量在地球和火星之間,潛伏在柯伊伯帶,該區域在海王星外軌道,充滿了冰冷小行星、彗星和矮行星。科學家認為,這顆天體可能是太陽系「第10行星」。
  • 搜尋第九行星:潛伏在太陽系最遠端的是一個黑洞?
    來源:新浪科技圖中是藝術家描繪的行星X,它可能潛伏在太陽系遠端,是太陽系神秘未知的第九行星。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認為一顆比地球更大的行星可能潛伏在太陽系邊緣,目前最新一架望遠鏡將證實他們的信念,並能改變太陽系科學探索。
  • 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到底有多大?這樣比較木星大小一目了然
    正因為木星非常的大,所以距離地球和太陽這麼遙遠它依然很亮。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那麼它到底有多大呢?科學家給我們的天文數據是這樣的。木星直徑142984公裡,體積相當於1316個地球,質量相當於318個地球。面對這些數據我們可能對木星的大小還是沒有多少印象。那麼咱們通過比較圖來感受下木星到底有多大?
  • 太陽系邊緣發現怪事 太陽系邊緣五大怪事
    我們一直都在研究觀察著太陽系,大家都知道太陽系的九大行星因為冥王星的降級而變成了八大行星,但最近有科學家發現似乎有一個新的第九行星存在於太陽系的邊緣,並且在太陽系邊緣還發現了很多神秘的東西,下面為大家來揭秘一下太陽系邊緣發現的五大怪事吧!
  • 行星X存在的強有力證據,科學家新發現距冥王星數十億公裡的天體
    現在科學家普遍認為,一顆被稱為行星9或行星X的大而神秘的行星,可能潛伏在太陽系的邊緣。行星X是一個尚未被發現的世界,其質量可能是地球的10倍,而大小可能是地球的四倍。當天文學正在尋找未被發現的行星X和矮行星的時候,「地精」被發現了。它的發現符合行星X理論,這個天體可能被隱藏的行星的引力吸引到它現在所處的軌道上。
  • 太陽系邊緣的奧陌陌,可能不是普通天體,科學家:是外星產物
    太陽系邊緣的奧陌陌,可能不是普通天體,科學家:是外星產物宇宙是我們目前非常好奇的地方,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於宇宙空間的探索也在不斷地增加,當然,以我們人類現在的科學技術來說,也只能勉勉強強探索太陽系內部的,一部分天體和宇宙空間,甚至我們連自己所處的太陽系,也未必真的全部了解
  • 太陽系的邊緣是什麼東西?邊緣究竟有多遠?
    在氣體,木星和土星之外,是天王星和海王星,後兩者由氣體和冰構成。天王星和海王星之外,是柯伊伯帶。柯伊伯帶由圍繞軌道運行的冰封巖石和矮行星組成。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實際上是柯伊伯帶天體!冥王星實際上是一顆矮行星,是50億公裡之外圍繞太陽運行的縱多行星之一,那裡有數百萬顆這樣的行星,它們太遙遠太模糊,很難看清。所有這些都是太陽系形成過程中的殘留物!
  • 為什麼奧爾特星雲是太陽系的邊緣?
    同樣由海王星外天體組成的柯伊伯帶和離散盤與太陽的距離不到奧爾特雲的千分之一。奧爾特雲的外邊緣標誌著太陽繫結構上的邊緣,也是太陽引力影響範圍的邊緣。目前對奧爾特雲沒有直接的觀測證據,但科學家仍然認為它是所有長周期彗星、進入內太陽系的哈雷類彗星、半人馬小行星及木星族彗星的發源之地。奧爾特雲外層受太陽系的引力牽制較弱,因此很容易受到臨近恆星和整個銀河系的引力影響。這些擾動都會不時導致奧爾特雲天體離開原有軌道,進入內太陽系,並成為彗星。根據軌道推算,大部分短周期彗星都可能來自於離散盤,其餘的仍有可能來自奧爾特雲。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邊緣新天體—新聞—科學網
    這顆天體的非正式名稱為L91,它可能正處於逐步從奧爾特星雲——一個彗星和其他冰凍天體的大本營——向同樣冰冷的柯伊伯帶轉移的過程中。天文學家之前從未在其他天體中觀察到這樣的現象。 經過計算,L91擁有太陽系中已知最長的軌道——其環繞太陽一周需要2萬多年。 L91的發現揭示了軌道位於海王星(太陽系中最遠的巨行星)引力影響範圍之外的極端世界的更多信息。
  • 太陽系邊緣發現神秘行星,表面竟接近絕對零度!
    對於許多人的認知來說,至今還有不少人把我們的太陽系當做有九大行星。當然其實只有八大行星,因為冥王星被降級了。最近,科學家觀察宇宙的過程中,意外發現在我們太陽系的邊緣也存在著一個行星,這顆行星居然還在繞著太陽轉!
  • 太陽系木星
    >>質量和體積極大上面也說了,木星是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有多大呢?這麼說吧,我們知道太陽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除去木星以外還剩七個,那麼把這剩下七個行星的質量加一起也才是木星質量的四分之一,單單與地球相比,它就是地球質量的318倍。曾有研究稱,木星表面的大氣層包含了約1%的行星質量,相當於三個地球的質量,而地球的大氣層只佔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這個數據也是非常驚人的!
  • 新視野號近距離飛越太陽系邊緣小天體—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洛杉磯1月1日消息,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1日近距離飛越一顆暱稱為「天涯海角」的太陽系邊緣小天體。這是人類探測史上最遙遠的一次星際「邂逅」。   美國東部時間1日零時33分(北京時間1日13時33分),「新視野」號以每小時約5萬公裡的速度從距離「天涯海角」僅3500公裡處飛過。
  • 隱藏在太陽系邊緣的神秘天體可能是微型黑洞!
    新研究:隱藏在太陽系邊緣的神秘天體可能是微型黑洞!在太陽系邊緣,科學家信誓旦旦存在神秘的第九行星,其巨大引力可解釋太陽系邊緣種種異常軌道現象。然而現在一篇新研究表明,假想的第九行星可能根本不是行星,而是大爆炸後不久就存在的微型黑洞。
  • 太陽系邊緣或藏新的第九大行星
    然而在2006年,由於冥王星被「開除」大行星資格,太陽系只剩下了「八大行星」。不過現在事情可能又將出現變化,科學家們近日宣稱他們似乎找到了太陽系外圍隱藏的另外一顆大行星存在的跡象,如果這一發現能夠被證實,那太陽系就將重回「九大行星」的時代。 太陽系邊緣隱藏的行星?
  • 太陽系邊緣或藏新的第九大行星
    太陽系原本有「九大行星」,這是我們從小在學校裡學到的「常識」。然而在2006年,由於冥王星被「開除」大行星資格,太陽系只剩下了「八大行星」。不過現在事情可能又將出現變化,科學家們近日宣稱他們似乎找到了太陽系外圍隱藏的另外一顆大行星存在的跡象,如果這一發現能夠被證實,那太陽系就將重回「九大 行星」的時代。
  • 都2020年了,太陽系還有行星沒被發現?科學家:比木星還要大
    ,科學家認為可能在水星和太陽之間還隱藏著一個較小的天體,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這個觀點被否決,水星和太陽之間並沒有天體的存在,如果想要發現新的行星,必須去距離太陽更遠的地方尋找。為什麼科學家認為有一個行星藏在太陽系深處呢?
  • 太陽系出現「高速公路」,科學家:從木星到海王星,只需10年
    ,只需要10年如果從太陽系八大行星從內往外的位置排列,木星位於八大行星的第五位,海王星這位於第八位,它們之間的距離是非常遙遠的,不過未來在太陽系的「高速公路」幫助下,研究者認為,只需要不到10年的時間,就可以從木星旅行到海王星。
  • 是「行星九」,還是一群月球大小的天體?
    在太陽系邊緣潛伏的矮行星「塞德娜」圖片來源:《自然》雜誌官網         自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將冥王星「驅逐」出太陽系的行星家族後,儘管呼喚冥王星回歸的聲音此起彼伏但美國科學家提出的最新結論稱,「行星九」可能根本就不存在,證明其存在的引力拉動作用,其實是一群月球大小天體的聯合引力。       「行星九」出場       隨著觀測技術和觀測手段不斷升級,科學家發現了一些距離太陽非常遙遠的極端太陽系天體,其中包括被稱為「塞德娜」(Sedna)的矮行星。
  • 木星龐大的個頭有多麼恐怖?無數的太陽系天體被它吞噬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在八大行星有兩個特別的行星最受科學家關注,一個自然是美麗異常的地球,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是一顆獨特的生命星球。對於一個天體來說,它實力的強弱就是用引力的強弱來衡量的,強大的引力可以吞噬不少的其它天體,不斷壯大自身的質量,變得更加強大。科學家研究發現,木星在太陽系早期的時候可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有可能在早期的時候吞噬了不少的天體。科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系外星系的時候,發現很多的恆星系統中都擁有超級地球,而且它們的軌道位置比水星的軌道還要靠近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