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文獻綜述的內容,來自於已發表過的文獻資料,是能反映某一研究專題近年來的新趨勢、新發現、新技術,論述的是該專題或某領域新的研發趨向。因此,達晉編譯認為,撰寫文獻綜述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綜而不述。許多初寫者,所寫作的綜述基本都是「綜」合而不評「述」,對文獻報導的研究成果很少進行分析並指出存在的問題,綜而不述是綜述類論文一個極為普遍存在的問題。醫學綜述一部分是綜合別人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觀點,另一部分,還要有作者自己的論述、研讀體會。大多數醫學綜述的學術邏輯和作者的寫作思路都能很清晰地表達出來,但許多都是對其他文獻短句的簡單排列,組成一個片段概念。
在一些初寫者的文獻綜述中,段落之間、論證之後,一般都缺少作者自己的認知和觀點,由於外文文獻大量使用,直譯現象比較普遍,缺少對語言的再加工,不能精準地表述原文的語境和文字意思,語法上也就顯得很不通順,使得整篇綜述語句上磕磕巴巴,論述的中心思想詞不達意。這樣的綜述,語言過於平鋪直敘,專題核心散漫,縱有文字和篇幅容納量,也不能達到上乘之作。
因此,作者不但要善於檢索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善於總結和歸納問題,把一個議題、一個章節的中心思想或議題宗旨通過自己的見解詳實表述,對專題研究的發展和走向給予理論上的預測。也就是在綜合陳述資料之後,要闡述自己的觀點、看法,給專題以長足的展望。這既是寫好一篇綜述基礎,也是作者文字駕馭能力和專業知識素養的體現。一篇高質量的綜述,應該把握好綜述的選題、文獻的檢索和文獻閱讀三個關鍵要素,最後才能組織好各標題間、文字間和邏輯間的關係,使得整篇綜述融合為一體。
二、慎用圖表。醫學論文的寫作有一條約定成俗的原則,就是在文章裡,能用文字表達清楚的內容,儘量不用圖表。在醫學綜述的中,對於圖表就更加慎用了。這是因為綜述是對文獻資料的表述和回顧,基本方式就是用文字綜述文獻資料,即便涉及到原始文獻中圖表的內容,也可以轉化成文字表達出來,不用、慎用圖表是醫學綜述類文章的一個特點。
三、參考文獻的使用與標註。參考文獻是寫好綜述的關鍵,是綜述的原始素材。由於綜述多為某專題研究的現狀和前景預測,所以,在引用的文獻時限上,應當儘量控制在近幾年以內。但在一些文獻綜述中,作者所引用的參考文獻多則可達上百篇。這裡需要闡明一個事實,那就是綜述的參考文獻多不一定代表就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參考文獻適中綜述未必不是理論水平高、實用性強的好文章。
固然,參考文獻的多寡可以反映作者對文獻資料的閱讀廣度和深度,也能從一定層面反映作者的學術背景。不過,過多地堆積參考文獻不如在提升綜述的學術內涵上多下功夫。對參考文獻數量上的使用,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來說,參考文獻的引用量應該在50篇以內為宜,參考文獻質量不高,過多、過濫地使用文獻,不但不能闡明主題,還有離散研究專題的困擾。
在參考文獻的標註上,儘量按文獻資料相近程度排列,例如,參考文獻[3-8]都是觀點或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文獻,經過語言意思的文字整合後,將這6條文獻寫成[3-8]形式標註於句子末端右上角,並交叉引用的方法,把對應文獻信息著錄於參考文獻目錄的序列位置。切忌在文中將3-8條的文獻逐一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