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超離子水冰首次「現形」

2020-11-25 中國科學院

5000℃!超離子水冰首次「現形」

2018-02-09 科技日報 劉霞

【字體:

語音播報

  據英國《獨立報》官網2月6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5000℃高溫下,首次創造了一種奇特的水態,稱為「超離子水冰」。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物質是太陽系中遙遠行星結構的關鍵組成部分,這一成果或有助於研究海王星和天王星的磁場。

  科學家早在1988年就預測了這種物質的存在,數學模擬似乎也證明了其存在,這是首次在實驗室獲得這一物質。

  該研究負責人、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馬裡烏斯·米洛博士解釋說,他們使用了一種名為「雷射驅動衝擊壓縮」的技術,不僅確認了這一物質的存在,還驗證了有關海王星和天王星等行星含有這些物質的預測。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學》雜誌上。

  普通的冰由水分子組成,這些水分子連接起來形成固體;而超離子水冰由離子(帶正或負電荷的原子)組成。具體來說,其結構由氧離子形成的固體晶體和流過其中的氫離子組成。與普通冰不同,超離子水冰要在極高溫度和壓力下才能形成。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先碾碎位於兩塊鑽石之間的冰塊,然後發射雷射以進一步增加壓力和熱量,在接近5000℃的高溫和兩倍大氣壓的高壓下,他們看到了一塊超離子水冰形成並融化的證據,整個實驗歷時10—20納秒。

  雖然超級離子水冰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但可能在天王星和海王星內部大量存在,這些行星內部的高溫和高壓與米洛團隊在實驗中創造出的類似。

  有科學家指出,遙遠行星內部存在這種物質,或許可以解釋它們不尋常的磁場。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下一步計劃確定超離子水冰中發現的氧晶體結構。

  據英國《獨立報》官網2月6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5000℃高溫下,首次創造了一種奇特的水態,稱為「超離子水冰」。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物質是太陽系中遙遠行星結構的關鍵組成部分,這一成果或有助於研究海王星和天王星的磁場。
  科學家早在1988年就預測了這種物質的存在,數學模擬似乎也證明了其存在,這是首次在實驗室獲得這一物質。
  該研究負責人、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馬裡烏斯·米洛博士解釋說,他們使用了一種名為「雷射驅動衝擊壓縮」的技術,不僅確認了這一物質的存在,還驗證了有關海王星和天王星等行星含有這些物質的預測。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學》雜誌上。
  普通的冰由水分子組成,這些水分子連接起來形成固體;而超離子水冰由離子(帶正或負電荷的原子)組成。具體來說,其結構由氧離子形成的固體晶體和流過其中的氫離子組成。與普通冰不同,超離子水冰要在極高溫度和壓力下才能形成。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先碾碎位於兩塊鑽石之間的冰塊,然後發射雷射以進一步增加壓力和熱量,在接近5000℃的高溫和兩倍大氣壓的高壓下,他們看到了一塊超離子水冰形成並融化的證據,整個實驗歷時10—20納秒。
  雖然超級離子水冰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但可能在天王星和海王星內部大量存在,這些行星內部的高溫和高壓與米洛團隊在實驗中創造出的類似。
  有科學家指出,遙遠行星內部存在這種物質,或許可以解釋它們不尋常的磁場。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下一步計劃確定超離子水冰中發現的氧晶體結構。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超離子水冰或將解開海王星和天王星內部秘密,你知道超離子水冰嗎
    美國科學家首次創造出一個奇怪的水狀態,這種水的狀態和以往我們認識的完全不一樣,科學家把這種水的狀態稱之為【超離子水冰】。其實超離子水冰的這項科學研究,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開始,但是這種研究一直沒有科學技術手段,所以知道現在才研究發現,那麼這種超離子水冰是什麼呢?
  • 天王星和海王星上的神秘「超離子水冰」,科學家終於成功掌握
    最近,科學家們終於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水冰(超離子水),它是同時既是固體和液體的水。這能夠讓我們更了解這種地球上最為常見的物質,並促進新材料的開發。超級離子水的想法實際上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提出。新研究中,科學家通過一種高壓冰和一系列強大的雷射脈衝製造出超離子水。這種組合提供了地球上自然界中沒有的溫度和壓力條件,讓我們第一次真正地看到了這種神秘的水。
  • 都是水,外星上的水和地球上的有什麼不同?
    美國的科學家在5000℃的高溫下,首次創造了一種奇怪的水,叫做「超離子水」,而且這種形態的水很可能出現在海王星和天王星上普通的冰是由水分子所組成的,水分子連接起來形成了固體;但是超離子水冰是由離子所組成的,因此它只有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才能形成。而這種超離子水冰在地球上是並不存在的,只是科學家在實驗中用極端的條件證明了它的存在。
  • 4700 攝氏度才會化的冰,可能是水在太陽系中最常見的形態
    我們熟悉的冰都是無色透明的純淨固體,但在極端溫度、壓力條件下,冰可以呈現出全然不同的面貌。30 多年前,就有物理學家預言,水能夠以一種獨特的超離子冰晶存在。最近,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的論文中,這一猜測終於得到了證實:這種熔點高達 4700 攝氏度的黑色「超離子冰」不僅存在,還可能是太陽系中含量最高的水的形態之一。
  • 水的神奇極端狀態:超離子態和量子態,水冰是存在的
    可以說這時的水的結構已經不是我們平時所見的那杯水、那塊冰或那片水汽,而是一種「水冰」。而且它不是普通概念的「冰水」。水分子的排列和組合方式不是教科書講授的那樣簡單。圖為水分子中的氧與氫原子的結合特點。科技網站Quartz 2月7日報導說,提出此種推想的布裡奇曼教授後來因為發展出極端狀態物理領域而獲得1946年諾貝爾獎,但是幾十年內來無人能在實驗室證實這種「水冰」是否存在。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科學家終於證實,水冰是存在的。
  • 兩千多度時,冰變成了黑色!這是什麼冰?為啥變成黑色了?
    我們熟悉的冰都是無色透明的純淨固體,但在極端溫度、壓力條件下,冰可以呈現出全然不同的面貌。30多年前,就有物理學家預言,水能夠以一種獨特的超離子冰晶存在。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的研究論文中,這一猜測終於得到了證實:這種溫度高達兩三千攝氏度的黑色「超離子冰」不僅存在,還可能是太陽系中含量最高的水的形態之一。
  • 中國科學家「再現」水結冰過程 首次證實「水變冰」百年理論預言
    中國科學家「再現」水結冰過程 首次證實「水變冰」百年理論預言 中國青年報 | 2019-12-23 15:57:44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麼水究竟是怎麼變成冰的?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上百年來卻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
  • 月球兩極首次發現水冰存在的直接證據
    上圖展示了水冰在月球南極(左)和北極(右)的分布,由NASA的月球礦藏勘測器(M3)繪製,其中水冰的位置用藍色表示
  • 水如何變成冰?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百年理論預言
    水如何變成冰?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百年理論預言 2019-12-23 05:14:36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羅攀
  • 分析極端溫度和壓力條件下水和水的電傳導和熱傳導來研究天體演化
    一種新的理論方法為冰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內部建模鋪平了道路,這要歸功於它們中所含水的計算機模擬。該工具由義大利的裡雅斯特(Trieste)的SISSA科學家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開發,最近在《自然通訊》上發表。
  • 分析極端溫度和壓力條件下水和水的電傳導和熱傳導來研究天體演化
    一種新的理論方法為冰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內部建模鋪平了道路,這要歸功於它們中所含水的計算機模擬。該工具由Trieste的SISSA科學家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開發,最近在《自然通訊》上發表。
  • 美科學家首次發現月球兩極存在水冰
    半個世紀以來,天文學家一直在爭論月球上是否存在冰。美國夏威夷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21日宣布,他們首次發現了月球兩極表面存在水冰(water ice)的確切證據,並得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確認。這一發現對於未來人類進行月球探測乃至太空探索都意義非凡。
  • 零折射率波導讓光駐波首次「現形」
    零折射率波導讓光駐波首次「現形」 2017-10-13 科技日報 劉霞 【字體:  哈佛物理學教授艾瑞克·馬茲爾領導的團隊此次研製出一種零折射率的波導,並藉助其首次看見了駐波。一般而言,光波的波長太小且振蕩得太快,因此很難對其屬性進行測量,只能給出平均值。真正看見波長的唯一方式是讓兩種波進行幹涉,而頻率相同、傳輸方向相反的兩種波進行幹涉產生的波被稱為駐波。  研究人員讓兩束位於相反方向的光通過這個波導,從而製造出了駐波。
  • 首次在月球表面發現了水冰!
    美國宇航局官員在周一(8月20日)的一份聲明中寫道:由於月球表面有足夠的冰(在最上面幾毫米的範圍內)水可能會成為未來探索甚至停留在月球上的探險資源,而且可能比探測到月球表面下的水更容易進入,科學家們已經知道月球的地下並不乾燥。
  • 水在2000多度高溫下竟能結成冰?科學家造出神秘超級冰!
    在小說裡,作者聲稱任何與冰九接觸的液態水,都會立即被凍結,最終導致世界上所有的海洋都變成了冰面。令人震驚的是,加利福尼亞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科學家們,竟然打造出了與小說中描繪得同樣狂野的「超級冰」。
  • 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
    水結冰是自然界中非常普遍的現象,它不僅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地球上的氣候、地質及生命,還在化學工業、低溫生物學、材料科學等領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掌握冰的形成過程將會給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如細胞和組織的低溫凍存,維持疫苗在生產和輸運過程中的高活性等。
  • 物理學家的預言獲得證實:水在超高溫下會變成黑色的冰晶體
    在我們的認知中,水在超高溫的狀態下,只會變得更加的沸騰,變成熱氣體而蒸發!然而,三十多年前,物理學界的科學家,用反其道而行之的觀點說了一個預言:水能夠在一種獨特的環境下,會呈現超離子冰晶固體狀態。此消息傳開後,有些人以諷刺的論調稱,物理學家想諾貝爾獎瘋了。
  • 月球尋水 從「月海」到水冰
    原標題:月球尋水 從「月海」到水冰 一直以來,人們都在致力於尋找月球上水存在的證據。近年來,隨著探測設備和數據分析水平的提高,月球尋水的收穫頗豐。日前,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月球表面存在水冰的確切證據,這一發現讓人們對於如何更好地利用月球資源以及建立月球基地產生了更多期待。
  • 吉林大學劉才龍在《Nature》子刊發表離子型氨水冰存在的實驗證據
    巨型冰星球類木行星及其衛星內部由大量的水、氨和甲烷等「冰」組成,各式各樣的氫鍵和少量的重金屬元素形成了它們的核心。在不同的溫壓條件下,這些「冰」均可以多態形式存在,例如:水冰存在17個相,氨冰至少存在5個相。這種多態包括各種分子結構相,還包括離子相和超離子相。離子相內部各原子或基團以離子鍵結合。超離子相籠統的說,則為質子在晶體之間自由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