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泰州科技學院首個國字頭研究中心成立

2021-01-09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5月23日泰州訊(許子健 賈東海) 5月19日上午,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指導、中國教育智庫網主辦、中國教育智庫聯盟協辦的教育智庫服務能力提升研討會在北京開幕,來自全國近百家教育智庫機構代表參加會議,數十位知名教育專家出席會議並做主題分享。

  會議舉行了「民辦本科(獨立學院)轉型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教育智庫發展研究中心、教育現代化研究中心、教育政策法律研究中心、民辦院校體制改革研究中心、教育投融資研究中心」等六大新型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其中,民辦本科(獨立學院)轉型發展研究中心由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牽頭建立,是一個新型實體性、開放式、多功能的發展研究機構和服務平臺。

  中國教育智庫聯盟顧問委員會主任、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鍾秉林,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重慶教育委員會原副主任、智庫聯盟顧委會副主任牟延林,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戰略研究室主任高書國,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史秋衡、中國教育智庫網總負責人鄭德林等領導和專家共同見證了中心的成立。

  成立儀式後,民辦本科(獨立學院)轉型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院長劉玉海教授作主題報告,介紹了在新型教育智庫建設思路引領下,民辦本科(獨立學院)轉型發展研究中心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運行機制,介紹了中心的研究範疇、主要功能、業務範圍,並表示期待與相關教育研究機構協同共建,更歡迎有志於從事此方面研究的資深專家、優秀中青年學者協同攻關。

  劉玉海院長指出:當前,國家推進高等教育結構性調整,積極引導地方本科向應用型轉變;同時《民辦教育促進法》新政頒布,要求民辦本科(獨立學院)分類發展。民辦本科(獨立學院)的發展面臨著開拓性、創造性的歷史重任,必須以教育研究為前提,實施科學發展。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及時響應這一時代性課題的感召,積極擔當起這一使命,發起籌建民辦本科(獨立學院)轉型發展研究中心,這是我國第一家以民辦本科(獨立學院)轉型發展為專門研究領域的研究機構。

  劉玉海院長介紹:中心一要聚焦民辦本科及獨立學院的規範發展,研究分類管理新政下的民辦本科及獨立學院規範發展的痛點、難點,以研究指導規範發展;二要聚焦民辦本科(獨立學院)的轉型發展,研究此類院校轉型發展中熱點、焦點問題,以研究支撐轉型發展。中心將堅持需求導向、堅持開放融合、堅持探索創新,探索民辦本科(獨立學院)規範發展的新路徑,創建民辦本科(獨立學院)轉型發展的科學模式。

  據悉,中心將凸顯「教育研究、決策諮詢、發展服務、培訓研修」四大功能,面向全國,通過組織一系列的活動,如組建專家網絡、建設專題網站、組織課題研究、召開分聯盟會議、推動叢書出版等,為全國民辦本科(獨立學院)轉型發展提供重要的開放交流和能力提昇平臺。

相關焦點

  • 南理工這下真的厲害了!
    樂樂來給大家科普一下: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的評價體系涵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國際化四個維度使用的都是最能體現大學辦學水平的關鍵指標2018年首次引入了「社會捐贈收入」指標用來測量大學人才培養的社會聲譽能在這份榜單中名列前茅南理工的實力不容小覷厲害了
  • 中國的幾個國字頭大學哪個更厲害?
    中國有很多以國字頭冠名的大學,每一個都是實力不俗。對於畢業生來說,國字頭的大學都是非常值得報考的,畢竟以中國開頭的大學說出去都是倍有面子的。下面小編就來介紹各個國字頭的大學。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有中國礦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藥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美術學院中國音樂學院。
  • 最全「國字頭」大學名單:4所985,9所211,其中半數不在北京
    在大家的印象中,「國字首」大學經常在北京地區設立學校,並貼上211建設大學的標籤,實際情況是真的嗎?以下是根據教育部發表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整理的27所「國字首」大學。近半數的「國字頭」大學在北京。在大家的印象中,校名中「中國」和「中央」店名的學校一定位於北京,其實不是,在我國所有的「國字首」大學中,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為代表的地方是北京的高中,一共14所學校,其他13所大學分布在全國各省,其中,江蘇、遼寧、浙江、山東四個省各有兩個,其中,山東青島的中國海洋大學屬於我國985建設高中。「國字首」大學不是全部211所。
  • 南理工,又又又火了!
    江蘇省重點學科9個 工信部重點學科7個 「十三五」國防特色學科10個 ......南理工就是牛! 500強 南理工,太棒了吧!
  • 全國首個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成立—新聞—科學網
    12月27日,浙江大學宣布醫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系)成立。
  • 上財外國語學院「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成立
    本網訊 (記者 程媛媛)12月30日,上海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舉行,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的80餘名教師出席會議。
  • 南理工校長付夢印:來這「理」,遇見更好的自己!
    現代快報訊「來這『理』,遇見更好的自己,我們在南理工等你!」初春時節,南理工和平園中的二月蘭如期盛放,深深淺淺的紫色小精靈隨風搖曳,一派盎然生機的景象。
  • 華中科技大學成立華中地區首個天文學系
    「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天文學系暨喻家山天文臺規劃,正式啟動!」。7月26日,在線上線下十位院士、近四十家天文單位負責人的見證下,華中地區首個天文學系在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7月26日揭牌。與其一同揭開「面紗」的還有武漢喻家山天文臺規劃設想。天文學是研究宇宙及宇宙間各類天體的形成、結構和演化的學科,也是六大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之一(數、理、化、天、地、生),其關注最前瞻的科學問題,相關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學和應用價值。
  • 全國首個!浙大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成立!
    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系)成立啦~要知道,在此之前,「腦科學」本科專業在國內尚屬空白。對於這一可以說是「全國首個」的新興學院,你是不是充滿了好奇——它包含哪些本科專業?它的成立有著怎樣的契機?未來又將如何快速發展?更多精彩內容,一起繼續往下看!
  • 南理工,為你驕傲!
    科技成就卓著、社會貢獻巨大的個人 而2017年的獲獎者中就有南理工的王澤山教授!獲得國家科技獎勵的已超過一百大關! 由南理工擔任總師單位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成立首個氫能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原標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成立首個氫能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6日,我國首個軍民融合氫能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組建成立,中心以推動航天氫能技術軍民融合發展,推動氫能利用領域高端技術裝備研發和工程應用為目標,為我國綠色清潔氫能綜合開發利用注入動力。
  • 全國首個!浙大剛成立了一個很酷很酷的學院
    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系)成立啦~要知道,在此之前「腦科學」本科專業在國內尚屬空白。對於這一可以說是「全國首個」的新興學院,你是不是充滿了好奇?校長吳朝暉院士為醫藥學部主任、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院長段樹民院士頒發聘書。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發言。副校長周天華主持成立儀式。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副主席羅建紅出席會議。任少波指出,腦科學研究已成為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的戰略重點,也必將成為我國決勝未來的戰略必爭。
  • 工業產品有了「體檢中心」,國字頭聯盟方便漢企檢測
    楚天都市報1月4日訊(記者簡俊暉 通訊員 張敏 彭宇 閻勇)新年伊始,又一家國字頭機構落戶武漢「中國車谷」。近日,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湖北)武漢園區檢驗檢測聯盟在武漢經開區揭牌成立,將助力檢驗檢測行業從單打獨鬥到協同作戰,提升企業送檢、檢測效率。
  • 華中科技大學成立華中地區首個天文學系
    在線上線下十位院士、近四十家天文單位負責人、十餘萬關注我國天文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的見證下,華中地區首個天文學系在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正式揭牌。與其一同揭開「面紗」的還有武漢喻家山天文臺規劃設想。華中科技大學還將與附屬天象廳共同打造湖北省內首個天文科普公園,為中部地區大中小學生及市民提供一流的測地觀天科普基地。而星空館則是利用喻家山的窯洞打造最美星空館,思考和回答「天問」。
  • 全國首個!浙大新成立了一個很酷的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
    (腦科學與腦醫學系)成立儀式在紫金港校區舉行。校長吳朝暉院士為醫藥學部主任、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院長段樹民院士頒發聘書。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發言。副校長周天華主持成立儀式。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副主席羅建紅出席會議。
  • 國際雷電科學蘇州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8月28日凌晨,全球第二個「國際雷電科學蘇州研究中心」正式宣布成立!據悉,該研究中心由國際防雷三大組織授權、國際大電網組織認證、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組建,是目前獲得國際支持力度最大的雷電研究中心。
  • 五個全軍性氣象水文研究中心在南京成立
    新華網南京3月30日電(馬勝偉、楊代陳)5個全軍性氣象水文研究中心日前在南京同時成立。這5個研究中心將重點加強在天氣監測預警、衛星遙感、大氣探測、海洋水文和氣候變化等領域的科學研究,為解放軍氣象水文理論研究、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打造新的平臺。   5個中心建立在解放軍理工大學氣象學院。
  • 檔案見證丨改革開放中的南理工
    1981年11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火炮與自動武器、含能材料、彈道學等13個專業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專業。彈道學、含能材料、火炮與自動武器等3個專業為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專業。「挑戰杯」,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並列第一,成為第7個獲得挑戰杯的高校。
  • 中國大陸首個!復旦大學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國際卓越中心啟動
    復旦大學國際卓越中心是IRDR在中國大陸設立的首個卓越中心,也是IRDR國際卓越中心體系下唯一的跨氣候變化應對、大氣環境災害風險響應、公共衛生治理等諸多領域的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大(跨)專業中心。  依託大學和科研機構,在全球建立大(跨)專業卓越中心體系是IRDR推動災害風險綜合研究的集成創新、知識輻射及其在全球治理中的科技支撐與實踐的重要舉措。
  • 中國東海國際海洋科技交流中心在浙江舟山成立
    日前,由浙江海洋學院所屬的浙江東海海洋研究所與英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科研機構合作組建的中國東海國際海洋科技交流中心在浙江舟山成立。中國東海國際海洋科技交流中心的主要研究領域有:海洋生物技術與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水產品精深加工技術研究與開發、海水資源綜合利用與開發、海洋環境保護技術研究、海洋工程技術研究、海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海洋文化與海洋旅遊研究。    (浙江科技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