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成立首個氫能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2020-12-02 人民網

原標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成立首個氫能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6日,我國首個軍民融合氫能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組建成立,中心以推動航天氫能技術軍民融合發展,推動氫能利用領域高端技術裝備研發和工程應用為目標,為我國綠色清潔氫能綜合開發利用注入動力。

  氫氧火箭發動機、氫燃料電池……氫能源因來源廣泛、燃燒熱值高、清潔無汙染和適用範圍廣等優點,被視作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譚永華介紹,該氫能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將力爭成為氫能利用規劃論證、技術研發、業務拓展、對外交流的專業平臺,將圍繞氫能利用領域高端技術裝備工程應用,重點開展高效低成本制氫儲氫技術、氫液化技術、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氫能裝備檢測和安全應用等關鍵技術研究,加速氫能利用技術發展,為氫能利用產業鏈的形成提供技術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在燃料電池技術領域,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擁有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系統動力應用、可再生能源儲能應用及泵閥關鍵部件等技術。科研團隊此前完成了國內第一臺車用高壓燃料電池發動機裝車運行,通過了2000公裡全路況模擬實驗考核。

(責編:李楠樺、楊曦)

相關焦點

  • 香港航天科技集團成功開展「金紫荊」衛星星座在軌技術驗證
    「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是國際上首顆應用龍蝦眼聚焦X射線技術的空間探測衛星,在此衛星的設計研製過程中,各參研單位包括香港航天科技集團協同創新,在基礎研究、工程技術與應用等方面開展全鏈條、系統性的研發工作,為提升中國在空間天文、深空探測、航天遙感等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 【國防軍工】航天科技五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團簡介及宣講計劃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隸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經過40餘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主要的空間技術及其產品研製基地,是中國空間事業最具實力的骨幹力量。2016年4月23日 9:00-11:00航天科技集團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根據國務院深化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體制改革的戰略部署,經國務院批准,於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由中央直接管理。
  • 多家企業聯合成立燃料電池研發公司 助推中國氫能發展
    為了在中國普及氫燃料電池車(FCEV),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豐田汽車公司等六家擁有相同理念的公司於今日籤署合營合同,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鍛造本領高強的航天隊伍 把黨建壓實到每一個細節
    嫦娥四號探測器翩然落月,首次實現人類飛行器在月球背面的軟著陸;我國首顆亞米級高解析度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高分七號奔向太空拍「3D大片」;成功發射40多次,中國北鬥導航衛星在軌數量突破50顆……刷新一項項成就的,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一群太空追夢人。 航天事業專業性強,新技術、新工程的應用,要求質量絕對過硬,不容絲毫差錯。
  • 威海與航天科技集團 哈工大共同籤署《海洋無人裝備與技術聯合創新...
    近日,威海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工業大學正式籤署《海洋無人裝備與技術聯合創新中心合作協議》,三方將圍繞成立海洋無人裝備與技術聯合創新中心、加強海洋無人裝備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建設海洋高端裝備試驗場等領域深入開展合作,加快推進威海國際海洋科技城建設。
  • 東嶽集團擁抱未來氫能時代 氫能關鍵材料高峰論壇暨東嶽集團202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兆濱 張鈴 通訊員 於超 淄博報導  11月18日,倍受行業和全社會關注的東嶽150萬平方米質子交換膜生產線一期工程投產,這標誌著我國氫能核心材料質子交換膜在技術和裝置生產規模同步全球領先。
  • 衝擊科創板的9個氫能「種子」企業
    中國市場近40%的燃料電池汽車採用了重塑科技的燃料電池技術,應用地區覆蓋長三角、珠三角、華中、華北,遍布中國7省13市,另外在德國、日本、美國、馬來西亞等海外市場也有廣泛應用,全球累計行駛裡程已突破4500萬公裡。目前重塑科技現有近500名員工,其中研發團隊中碩士及博士佔比近40%。
  • 湖南省成立磁浮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省成立磁浮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打造研發設計、投建運營於一體的技術合作平臺  1月13日,湖南軌道交通控股集團發布消息,「磁浮技術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已獲得省發改委建設項目批覆,該中心繫湖南首家磁浮領域省級工程中心。
  • ...浙江大學與盛趣遊戲籤約,成立遊戲行業首個腦科學研究中心;國內...
    來源:品途商業評論要 聞浙江大學與盛趣遊戲籤約,成立遊戲行業首個腦科學研究中心浙江大學與盛趣遊戲籤約,成立浙江大學傳奇創新研究中心。該研究中心將在數字醫藥、數字器官、遊戲中的人機融合智能、夢境研究等人工智慧新方向實現前沿突破與產業應用,是國內遊戲行業首個聚焦腦科學領域的研究中心。國內首個SDK國家標準成功立項《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SDK安全指南》編制工作研討會在北京召開。該《指南》將會是國內首個關於SDK安全的國家標準。
  • 航天科技集團吳燕生、李勁東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中國日報11月9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航天科技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機械與運載工程管理專家吳燕生和五院型號總師、傳感器與遙感技術專家李勁東獲獎。
  • 開目CAPP喜籤一汽集團技術中心 汽車行業又添旗艦用戶
    一汽技術中心是一汽集團的汽車研究所,是中國汽車行業成立最早的科學研究和產品開發機構,也是中國汽車行業規模最大的汽車產品研究、開發和試驗檢測基地,國家級技術中心,現有工程技術人員1340人。    作為中國汽車工業中的傑出代表,一汽集團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一直走在整個行業的前列。
  • 中國石化發力氫能領域,將和法國液空成立氫能合資公司
    記者 | 侯瑞寧1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石化)在氫能領域布下重要棋子。11月6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共同見證下,中石化董事長戴厚良與法國液化空氣集團(下稱法國液空)董事長兼執行長博天,籤署合作備忘錄,探討加強氫能領域合作。中石化成立氫能公司,從事氫能技術研發及基礎設施網絡建設,並引入國際領先的氫能企業作為戰略投資者,聯合打造氫能產業鏈和氫能經濟生態圈。
  • 《銀河補習班》中的「曙光號」,致敬中國首個秘密載人航天工程
    在鄧超導演的《銀河補習班》中,男主人公馬飛和隊友乘坐「曙光號」載人航天飛船升上太空歷經艱險,在失聯三天之後成功回到地面。然而,這個「曙光號」航天飛船並不是電影虛構的,它的原型就是中國首個秘密載人航天工程「曙光號」,也叫做714工程。
  • 2019中國11大軍工集團最新解析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1999年7月,成立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2001年7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2017年11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光谷航天三江雷射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三江航天萬山特種車輛有限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武漢三江航天遠方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航天科工動力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六院)內蒙動力機械研究所(41所)、內蒙合成化工研究所(46所)、西安長峰機電研究所(210所)、內蒙航天動力機械測試所(601所)、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六院情報信息研究中心
  • 我國首個稀有金屬鈹產業戰略聯盟成立
    為推動我國鈹資源開發、冶煉、加工製造、應用等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加強科研與產業的結合,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促進我國鈹產業高質量發展,10月10日,由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寧夏有限公司牽頭主辦,稀有金屬特種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中國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大會在寧夏銀川召開,標誌著我國首個稀有金屬鈹產業戰略聯盟成立。
  • 校園招聘(三十九):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三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三所新源公司(煙臺、深圳)【基本概況】新源公司隸屬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星>上關鍵部件國產化的戰略部署,經集團公司批准,國資委備案,於2012年6月28日由深圳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13所和中國東方紅衛星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資組建的高科技企業。
  • 航天科工與華星美科合作打造氣凝膠技術國際研發中心
    航天科工306所與華星美科集團合作籤字儀式新聞發布會現場。新華網 王超 攝 8月8日,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06所和華星美科新材料科技(江蘇)有限公司舉行籤約儀式,共同組建成立氣凝膠技術國際研發中心,力圖打造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的氣凝膠技術研發基地。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四院招聘信息分享
    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成立於1962年7月1日,隸屬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立足於固體火箭發動機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專業研究院。湖北三江航天紅峰控制有限公司招聘專業有:通信與信息系統、電子科學技術、儀器儀表、信號與信息處理、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自動化等相關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等相關專業、光學工程、光電子、雷射等相關專業、導航制導與控制、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等相關專業、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機電一體化等相關專業、市場營銷、財務管理。
  • 一周氫報丨膜電極測試方法標準發布 國內最大燃料電池汽車檢驗中心開建
    國內最大燃料電池汽車檢驗中心啟動建設5月25日國內最大的燃料電池汽車檢驗中心在天津啟動建設。這個檢驗中心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投資建設,總投資額19.9億元,包括檢測設備1000餘臺套,涵蓋燃料電池、動力電池、電驅動總成、電磁兼容、新能源、智能網聯等技術20多個綜合試驗室。項目建成後,不僅具備燃料電池整車試驗能力,還包括零部件及原材料全方位試驗能力。
  • 浙江長興打造氫能裝備產業集群
    記者從浙江省能源集團了解到,目前浙能集團正與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聯手,積極開展氫能利用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今年底,液氫全產業鏈示範項目有望在嘉興落成。今後,使用氫能的汽車,能耗成本有望接近汽油車。實際上,我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已經研發了液氫技術,主要用於火箭發射。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101所(簡稱航天101所),擁有我國唯一的航天液體推進劑研究中心,迄今一直承擔各種航天動力試驗任務及研製所需的各種性能液體推進劑,是我國僅有的能夠生產液氫的兩家單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