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營造良好生態持續加強監管 團泊溼地鳥類天堂

2020-09-24 海河鐘聲

面積62.7平方公裡的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是本市重要的專門保護鳥類的自然保護區,是東亞至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轉站。近年來,經過實施一系列保護修復工程,以及不間斷巡查巡護,保護區的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記者從靜海區獲悉,去冬今春,觀測到棲息在此地的鳥類約有5萬隻,種類從2015年的113種增加到2020年的200種,主要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東方白鸛,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灰鶴、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海鸕鷀以及大量國家「三有」保護鳥類。

靜海區及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管委會嚴格有序落實溼地自然保護區規劃。2019年投入600萬元,提升改造保護區工作站1600平方米。做好植被封育及人工輔助工程,投餵高粱、玉米21710斤,小雜魚3766斤,為鳥類遷徙和繁衍提供充足食物。做好保護區森林、葦草防火工作,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清理防火隔離帶15萬平方米。持續實施年度生態補水工程,兩年來累計置換補水1.28億立方米。

開展保護區綜合整治,確保溼地候鳥安全。靜海區及保護區管委會認真落實「綠盾2017」專項行動工作部署,整改完成違法違規問題點位34處;為營造鳥類棲息繁衍的良好環境,完成了對環湖西路及環湖南路部分路段的封路工作。實施了對保護區核心區的全封閉管理和緩衝區的半封閉管理,取締了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內的漁業捕撈生產,關閉了遊船碼頭。加強巡查巡護,確保每天不間斷巡查。

據介紹,保護區管委會編制完成了《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整合優化預案》,通過對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功能分區調整優化,加快建立定位明確、分類科學、布局合理、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相關焦點

  • 監管持續增強力度不斷加大 團泊溼地成鳥類天堂
    面積62.7平方公裡的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是本市重要的專門保護鳥類的自然保護區,是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轉站,是眾多珍稀水鳥的棲息繁殖地。近年來,經過一系列保護修復工程的實施和不間斷巡查巡護,保護區的生態不斷改善。
  • 【環保督察進行時】監管持續增強力度不斷加大 團泊溼地成鳥類天堂
    面積62.7平方公裡的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是本市重要的專門保護鳥類的自然保護區,是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轉站,是眾多珍稀水鳥的棲息繁殖地。近年來,經過一系列保護修復工程的實施和不間斷巡查巡護,保護區的生態不斷改善。
  • 靜海團泊溼地化身「候鳥天堂」
    素有「華北綠寶石」之稱的團泊湖溼地,在靜海區多年來大力修復保護之下,已逐漸成為「候鳥天堂」。2019年投入600萬元加快實施團泊溼地保護與修復工程建設,為鳥類和其他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和覓食環境。」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管委會主任董克江說。
  • 「生態文明@溼地」天津溼地 鳥類天堂
    溼地,是自然饋贈給人類的豐富營養能夠保護生物多樣性,調節徑流,改善水質。溼地,也是候鳥長途遷徙中棲息的地方。土壤浸泡在水中,孕育了豐富的魚蝦,成為鳥類能量補給的來源。許多水生植物,又成為了鳥類天然的遮蔽所。因此,這些位於遷徙路線上的溼地,又被譽為「鳥類的樂園」。
  • 生態宜居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本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日益成為適宜鳥類棲息家園。從本月開始,本市迎來候鳥遷徙季。近日,在北大港溼地巡護的工作人員觀測到,已有一些東方白鸛來到溼地。「東方白鸛屬於遷徙候鳥,每年途經北大港溼地,會停留一個月左右,一些鳥類從最初短暫停留變成現在會選擇留下越冬或繁殖。」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本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日益成為適宜鳥類棲息家園。從本月開始,本市迎來候鳥遷徙季。近日,在北大港溼地巡護的工作人員觀測到,已有一些東方白鸛來到溼地。「東方白鸛屬於遷徙候鳥,每年途經北大港溼地,會停留一個月左右,一些鳥類從最初短暫停留變成現在會選擇留下越冬或繁殖。」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野保科的孫洪義說。
  • 野生動植物保護|天津: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本號訊(9月3日)近日小編獲悉,隨著溼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和雙城生態屏障建設等生態工程的有力推進,天津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吸引越來越多候鳥經天津市遷徙、停歇。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全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
  • 保護溼地資源 提高生態功能
    經濟日報訊:天津市日前研究制定《天津市溼地自然保護區規劃》和《七裏海溼地生態保護修復規劃》《天津市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天津市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規劃》《天津市大黃堡溼地自然保護區規劃》。
  • 天津溼地為鳥類提供天然庇護所,四大溼地帶你發現城市獨特之美
    溼地是天津的特色,天津地處「九河下梢」,渤海之濱,坑塘星羅、窪澱棋布、河流縱橫、庫泊遍及。全市有水庫與湖泊100多座,一、二級河流98條,窪澱過去統稱七十二沽,則七十二窪澱,還有5800多個坑塘。天津東臨渤海,淺海域與灘涂面積就佔全市溼地面積的23.3%。天津還具有分別佔全市溼地面積15.6%和14%的鹽田溼地和稻田溼地。
  • 天津成為鳥類「五星級驛站」
    隨著天津市大力治理溼地的行動,溼地自然環境和生態功能不斷提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停歇。監測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鳥類已達452種,較2014年增加了36種,很多消失多年的近危鳥類也重返天津,甚至一些旅鳥選擇在天津長期停留,有利於鳥類種群的繁育。天津「驛站」環境好 旅鳥也都留下長居天津流傳一句經典的話:「環境好不好,候鳥用翅膀來投票。」
  • 天津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近危鳥類重現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天津北方網訊: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隨著溼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和雙城生態屏障建設等生態工程的有力推進,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我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天津擁有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每年春秋兩季經我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
  • 煙臺溼地面積大 「鳥類天堂」在身邊
    植樹造林最終目的是營造綠水青山,使環境舒適優雅。而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溼地生態系統對環境的影響同樣非常重大。植樹節來臨之際,記者背起相機、帶上紙墨,走進身邊的「鳥類天堂」——溼地,拜訪了林業部門和專家學者,傾聽城市「綠腎」的脈動。
  • 天津高標準建設京津冀東部綠色生態屏障
    天津市濱海新區官港森林公園景色(央廣網記者 蘇平 2020年9月攝)在建設736平方公裡綠色生態屏障的同時,天津市還推動七裏海、大黃堡、團泊、北大港四塊總計875平方公裡溼地保護修復和153公裡渤海海岸線綜合治理,把天津北部盤山生態區、中部和南部溼地保護區以及東部渤海海岸串聯起來,有機融入京津冀生態網絡,有效擴大區域環境容量
  • 溼地驛站鳥類天堂
    ——朱永傑        溼地驛站鳥類天堂        主講專家: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朱永傑      為了保護溼地,人們找到了很多溼地對於人類社會的效益來說明保護的重要性。在自然世界裡,溼地生態系統對於鳥類的重要性就如同衣食住行等對於人類社會的意義。
  • 黃河溼地成為鳥類棲息的天堂
    而在黃胸鵐之前,來到孟津黃河溼地保護區的還有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黑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蓑羽鶴。蓑羽鶴是鶴類中個體最小者,對生態環境質量要求極高。它的到來,標誌著孟津黃河溼地生態環境的明顯改善。孟津黃河溼地保護區正在成為鳥類棲息的天堂。此前,由於歷史原因,孟津黃河溼地保護區內曾經存在大量畜禽養殖場、加工廠,以及大型採砂企業在黃河邊大肆採挖。「拉砂的車輛四處往來,塵土飛揚,破壞了溼地植被,汙染了溼地環境,威脅著鳥類生存,更別說這些珍稀鳥類了。」
  • 我市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近危鳥類重現
    本報訊(記者 陳璠)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隨著溼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和雙城生態屏障建設等生態工程的有力推進,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吸引越來越多候鳥經我市遷徙、停歇。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我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
  • 我市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近危鳥類重現
    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隨著溼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和雙城生態屏障建設等生態工程的有力推進,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吸引越來越多候鳥經我市遷徙、停歇。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我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  天津擁有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每年春秋兩季經我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
  • 青島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
    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好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其中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既關係到生物安全、人民健康,同時也是生態環境的「風向標」。
  • 我市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隨著溼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和雙城生態屏障建設等生態工程的有力推進,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吸引越來越多候鳥經我市遷徙、停歇。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我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  天津擁有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每年春秋兩季經我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
  • 觀鳥天堂府河溼地首發鳥類名錄 149種鳥類榜上有名
    事實上,這樣大範圍的鳥類監測調查對於武漢府河溼地來說,還是頭一回。記者從園林部門了解到,武漢諸如沉湖等溼地公園或自然保護區,都接受過本地調查,有著各自的科學考察報告以及相關數據。但尷尬的是,由於武漢府河溼地目前既不是自然保護區也不屬於溼地公園,儘管是離中心城區最近的溼地,也是觀鳥愛好者的天堂,但截止到去年,還沒有一份屬於自己的鳥類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