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方式更適合運動後恢復:熱療還是冷療?

2021-01-20 新京報

冷療好處:減少腫脹和組織分解

冷水浸泡是一種可以抵消長時間跑步所產生的常規風險最簡單的方法,許多跑者都稱之為「冰浴」或「冷凍療法」。冷療法會幫助人體血管收縮並減少代謝活動,從而減少腫脹和組織分解。一旦皮膚不再與冷源接觸,下面的組織就會變暖,使血液流動更快,這有助於將細胞分解的副產物移動到淋巴系統,以便身體有效地再循環。

「冰浴不僅可以抑制炎症,還可以幫助衝洗肌肉中的有害代謝碎片。這不僅有助於更快地減輕肌肉酸痛,還可以讓肌肉為下次運動做好準備。」 醫學博士大衛·特裡(David Terry)說道。他是一名資深耐力跑運動員,曾連續10屆完成西部100英裡耐力跑(the Western States 100-Mile Endurance Run)和瓦薩奇山前100英裡耐力跑(the Wasatch Front 100-Mile Endurance Run)。

好涼!還是涼點兒好。 網絡截圖

熱療好處:使液體更自由地流過身體

熱療法也能為身體恢復提供幫助。雖然鼓勵使用熱療的科學證據較少,但熱量可以幫助肌肉放鬆,並在細胞水平上產生變化,使液體更自由地流過身體。溫水還會升高肌肉組織的溫度,使其更容易伸展,這也就是為什麼你可以在跑步過後觸摸到你的腳趾,而非之前。同樣,這也是高溫瑜伽的原理。

然而熱療法是有限制的。「在不太強烈的運動過後,可以嘗試在38.9到40攝氏度的溫水中浸泡10到15分鐘。當你正在傷病的恢復期,要避免熱療。」物理治療博士和美國物理治療協會發言人羅伯特·吉蘭德(Robert Gillanders)說道,他正在為他的第9次波士頓馬拉松比賽做準備。

哪個更好? 跑者從冷療中受益更多

總的來說,雖然熱療有一些好處,但跑者從冷療中受益更多。冷療法通常會在深層組織中產生更大更持久的變化,是冷卻大塊肌肉的更有效方法。它更像是在幫助我們的肌肉睡眠、飲食、補水、伸展和重建。

專家建議,冷療法最適宜的溫度為10到15攝氏度,最多浸泡10到15分鐘。當脫離冰浴時,你的腿可能會感到僵硬,但別擔心,這是正常現象。這是在微觀層面修復組織創傷,第二天你會感覺好很多。但同時,你也應搭配其他恢復方法,如適當的補水、健康的飲食和拉伸。

為了使冰浴體驗更容易忍受,專家建議用兩到三袋碎冰填充浴缸,然後加入冷水至當你坐下時,它會覆蓋你的腰部。在進入之前,穿上保暖夾克,帽子和橡膠短靴(如果你有的話),捧一杯熱茶,再帶上有趣的閱讀材料,讓這15分鐘飛快度過。

記者 鄧涵予 編輯 韓雙明 校對 陸愛英

相關焦點

  • 艾丹暱運動醫學中心|超低溫冷療——當下火熱的「冷」科技
    視頻來源於網絡其實,超低溫冷療「冷」科技名為超低溫冷療法,於1978年由日本人首創,早在2010年前後,很多運動員就開始採用這項技術來促進恢復和治療傷病,如C羅、博爾特、貝爾、NBA球星詹姆斯等。內馬爾利用冷療技術治療貝爾利用冷療技術治療這麼低的溫度不會凍傷人嗎?不會!
  • 熱療為什麼能治療腫瘤?哪些腫瘤不適合熱療
    熱療治療癌症在臨床已得到眾多案例驗證,因其良好效果被人稱為「繼手術、放療、化療和免疫療法後出現的第五種癌症治療手段」。熱療為什麼能治療癌症呢?其實熱療治癌與癌症組織本身的特點有關。 腫瘤血管雜亂、血流緩慢易聚熱 據介紹,腫瘤的血管與血流有以下特點:①形態異常,血管扭曲雜亂,血流阻力大,隨著腫瘤的增大,血管受壓,容易形成血栓和閉塞;②腫瘤組織的毛細血管壁在高熱、壓力增高的情況下脆弱易破裂;③腫瘤的血管內皮細胞間隙大,部分由腫瘤細胞襯覆,細胞增生向管腔內突起引起阻塞;④腫瘤毛細血管具有很多竇狀隙,在常溫下就處於開放狀態,溫度升高後血流並沒有明顯增加
  • 矽膠和橡膠哪種材質更適合製作運動錶帶?
    近年來,由於運動手錶的流行,矽膠錶帶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中的。矽膠與橡膠都有一定的柔軟性,所以使用用來製作運動手錶的錶帶。作為消費者,可能不太了解錶帶是矽膠材質好,還是橡膠材質好,然而作為有定製需求的公司來說,應該做到心中有數。那麼,矽膠和橡膠哪種更適合製作運動錶帶呢?
  • 各種運動消耗熱量一覽表,看哪種運動最燃脂,哪種運動適合你
    其實減肥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只有靠合理的飲食+運動。而且運動的比重要比節食大得多。首先你要明白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的肥胖,有的屬於更年期肥胖,有的屬於青春期肥胖,還有的是產後肥胖和局部肥胖。搞清楚自己屬於哪一種,然後去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運動,並且堅持下去。總有一天你會變成一個身材苗條,肌肉勻稱又身體健康的人。那麼哪種運動才是消耗熱量最多的呢?
  • 楊道科教授:腫瘤熱療領域重要進展
    它利用正常組織和病變組織對能量吸收後產生的生物學效應的差異,達到既治療疾病,又不損傷正常組織器官的目的。被廣泛應用於腫瘤和非腫瘤疾病。與化療聯合應用破壞瘤細胞膜穩定性後,增強其通透性,使藥物更容易進入癌細胞並保持較高濃度。實體瘤中心部分乏氧癌細胞對放射線不敏感,但對熱療敏感;熱療可增加瘤體內氧分壓,提高腫瘤細胞對放射線的敏感性;放療則減少腫瘤細胞的熱耐受性,提高熱療效果。目前醫學上全身熱療方式主要有紅外線直接輻射和體外循環加熱等兩種方式,全身熱浴(水、蠟、空氣等)由於其副作用大、治療費用高等問題已經漸漸被淘汰。
  • 運動補充劑BCAA與EAA哪種更適合你,最初人們為何會使用BCAA
    那麼這兩種產品到底效果如何呢,運動者到底適合哪種補劑呢?這篇文章就帶你簡單了解一下。 人們為什麼會使用BCAA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它們的結構導致它們的吸收速度非常的快
  • 學會使用冰敷,緩解恢復過度訓練導致的肌肉酸痛
    冰敷(冷療)具有消炎、止血(血管收縮)和止痛的功能。這種療法對運動員恢復訓練中產生的一般性損傷具有重要作用,對某些特定部位的損傷也有功效。如果身體在訓練中受傷,你需要根據自己的訓練史來判斷使用冰敷是否合適,是否還可以使用其他恢復方法。
  • 微波熱療天線的設計與優化
    為了使天線具有更好的輻射性能,設計中採用給圓波導加脊的方式,使得電磁場分布集中在兩脊之間。為了保證阻抗的匹配,將同軸線的外導體連接在脊波導邊上,內導體延伸至相對的脊內達到匹配,形成單極輻射器;同時脊為線性變化,阻抗由50Ω漸變到165Ω。
  • 海南日報數字報-運動扭傷後,該熱敷還是冷敷?
    「受傷後,患者應首先保持安靜,減少活動,防止損傷繼續加重。」白雲波說,扭傷後,腿腳發腫是最典型的症狀,面對著鼓起的腫包,熱敷還是冷敷,難壞了許多患者。  「受傷早期需先冰敷,之後再熱敷。」白雲波說,患者應在使用冰敷至少3日後,且腫脹有明顯消退,才考慮使用熱敷。  「冰敷使血管收縮,減少傷處的滲出及疼痛,傷後立即使用冰敷直接影響康復的快慢。」
  • 五花八門的新型減壓方式 總有一款適合你
    現代都市生活節奏快,不少人焦慮不安,希望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宣洩壓力。比如運動,娛樂,讀書,傾訴……你知道嗎?其實,減壓的目的只有一個,可方法卻有千千萬,而且已經演變成了一門生意。加班回家累成狗,一把遊戲必須有!
  • 「射頻深部熱療+大劑量維生素C」治療晚期肺癌新研究屢獲國際腫瘤...
    區俊文主任研究團隊採用「射頻深部熱療+大劑量維生素C」的方式對此進行了有益探索,並獲得了令人振奮的初步成果。其中,肺鱗癌患者顯效更明顯。該研究提示,IVAA同步結合mEHT的治療對於晚期NSCLC患者是安全的,兩者同時使用能最大程度的增加VitC的血藥濃度。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病理為鱗狀細胞癌的患者對上述兩種治療更敏感。
  • 運動受傷後治療方式的選擇 熱敷還是冰敷
    當代人肥胖的問題層出不窮,因此運動成了一個重要的減肥方法。不過很多人會因為沒有掌握好運動的正確方式而常常受傷,受傷部位常常有發腫發青發紫的現象。所以很多時候需要拿東西敷一下。那麼運動受傷後應選擇熱敷還是冰敷呢?下面尋醫問藥網為大家來說明運動受傷後應選擇熱敷還是冰敷的問題。
  • 71項研究匯總:運動能降低22%癌症死亡率!選哪種運動最好?
    有粉絲諮詢小艾:「我上周檢查出癌症,醫生說還處於早期階段,我想通過運動的方式提高抵抗力,減少癌症的表現,那麼運動到底能不能夠治療癌症症狀?有什麼運動可以抗癌?」運動能抗癌,估計很多人不相信,但是這有科學研究表明,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身體免疫力,增強抗癌能力。
  • 運動後喝水的方式居然也這麼多講究?漲姿勢了!
    可是你知道如何補水才更合理嗎?你是否知道,補水不對,反倒會損傷身體嗎?運動中出汗多,需飲用的水量自然大。不過,運動後身體還處在興奮期,心跳速度也沒有馬上恢復平緩,因而不能一次喝足。運動後,補充足量的水也並不等於喝大量的水,因為身體無法儲存太多的水分。一次性大量飲水會加重腸胃負擔,使胃液稀釋,既降低了胃酸的殺菌作用,又會妨礙對食物的消化。此外,運動後內臟器官也處於高溫狀態,尤其在夏季,高溫程度更比平時嚴重。
  • 卷腹是有氧運動還是無氧運動?
    喜愛健身的朋友都知道,卷腹是一種常見的健身方式。卷腹對於強身健體和練習腹肌的作用很多,但是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也要清楚練習卷腹的時長和頻率。卷腹是我們常見的一種運動,主要練腹部肌肉的,對減肚子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卷腹適合什麼人做?是有氧還是無氧運動?如何正確發力呢?卷腹是有氧運動還是無氧運動?
  • 運動傷後冰敷有學問 冰按摩對肌肉損傷最有效
    冰敷,是運動醫學中很重要的一項治療措施,被廣泛應用於運動場內外。運動員或體育愛好者容易發生扭傷、挫傷、跌倒損傷、肌肉勞損等運動傷害,傷後如何進行冰敷也有好多的學問,了解掌握一些冰敷的知識對於大家更有效地防治運動傷病是很有幫助的。
  • 拉伸真的能幫助恢復體力?運動康復的秘密都在這裡
    新華社記者陶希夷攝參考消息網5月1日報導外媒稱,在20世紀,要變得更健康需要加大訓練力度。然而,如今不僅要考慮鍛鍊,還要考慮身體的恢復。據英國《衛報》網站4月21日報導,從冷凍治療、拉伸到緊身衣,體育鍛鍊愛好者們被灌輸了很多如何加快緩解疼痛的建議,但即便是體育運動學家也沒有所有問題的答案,不過他們有辦法幫助人們去區分哪種是最科學的恢復方式。
  • 先有氧運動還是先無氧運動?這樣鍛鍊,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導語:大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而對於這兩種運動,很多人都會糾結先做無氧運動,還是先做有氧運動。其實,這需要根據鍛鍊的目的來決定。運動不要盲目,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一項運動,只有找對了運動方式,才能起到鍛鍊效果。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下這兩種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