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賽前拉伸。新華社記者陶希夷攝
參考消息網5月1日報導外媒稱,在20世紀,要變得更健康需要加大訓練力度。然而,如今不僅要考慮鍛鍊,還要考慮身體的恢復。
據英國《衛報》網站4月21日報導,從冷凍治療、拉伸到緊身衣,體育鍛鍊愛好者們被灌輸了很多如何加快緩解疼痛的建議,但即便是體育運動學家也沒有所有問題的答案,不過他們有辦法幫助人們去區分哪種是最科學的恢復方式。
拉伸
拉伸被稱為免費的恢復方法,不管你是在健身房還是剛剛完成了馬拉松。2011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對之前的研究證據進行了分析,分析了12項研究的數據。他們的結論是:隨機研究的證據表明,肌肉拉伸——不管是在運動前還是運動後——並不會對健康成年人的肌肉酸痛延遲發作產生重要的臨床效果。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雖然拉伸運動從長期來看可以提高靈活性,但運動後肌肉酸痛和其他傷害並沒有減少。
外部壓力
眾所周知,人體肌肉收縮,血液會轉移回心臟。這種理論認為,緊身服裝會對外周血管產生壓力,促使血液進入更大、更深的靜脈,從而增加肌肉的供氧量,減輕炎症。然而,這些產品能夠提高恢復的效果嗎?其實與之相關的證據非常有限。
另外,美國研究人員201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當男性長跑步者穿上緊身壓縮服裝時,他們的耗氧量和步態都沒有改善。
冷凍法
冷凍療法在職業足球、橄欖球和其他體育項目中很受歡迎,目前還尋求繼續向參與這項運動的業餘選手進行推廣。
全身冷凍療法需在空氣冷卻系統中待兩到三分鐘,溫度低至-160C(-256F)。支持者說,這將減少炎症的發生,並加快軟組織損傷的恢復。研究人員仍然不相信。樸次茅斯大學運動生理學高級講師喬·科斯特洛說:「這一證據不足以支持全身冷凍療法作為預防或治療運動後肌肉酸痛的手段。」
長期以來,運動員們在冷水浴場會進行賽後身體降溫。2011年的一項分析發現,這可以減少人們對肌肉酸痛的感知。雖然還沒有定論,但許多體育科學家認為,冷空氣和水的任何生理影響可能都可以歸結為巴甫洛夫的「調理效應」,即會促使釋放出天然的止痛藥內啡肽和多巴胺,而多巴胺是一種涉及愉悅和痛苦感覺的神經遞質。
放鬆
放鬆是恢復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而且常常被忽視。從瑜伽和冥想,到按摩,有許多放鬆的方法。大量研究證明,按摩能增加副交感神經活動——使我們從壓力重重的反應轉向與更輕鬆的「休息和消化」功能有關的反應。
當運動員向專業人士諮詢恢復問題時,得到的建議是把放鬆融入他們的日常活動中。他說:「可以是在洗個熱水澡、小睡片刻,或者只是安靜地坐著看書——其實沒什麼關係。放鬆是恢復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常常被忽視。」
睡眠
人的腦垂體主要產生於深度睡眠期間。隨著人類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深度睡眠會減少,從運動和受傷中恢復需要的時間也會更長。研究顯示,缺覺會導致反應變慢、疼痛敏感度增加、免疫系統受到抑制、對感冒的敏感度更高、運動學習能力受損和注意力不集中。
難怪曼聯和皇家馬德裡等俱樂部會跟蹤球員的睡眠,在訓練設施安裝睡眠艙並僱用睡眠教練。2014年對12歲至18歲青少年運動員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每晚睡眠時間少於8小時的青少年在21個月的時間段內受傷的可能性是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青少年的1.7倍。
正如專家阿施萬登說:「最有力的恢復工具是睡眠。這聽起來沒意思,但如果運動員真正把睡眠放在首位,就能看到驚人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