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最清晰特寫照公開 人類首次近距離看到這顆行星的紅外線特寫

2020-11-24 川北在線網

木星最清晰特寫照公開 人類首次近距離看到這顆行星的紅外線特寫

時間:2016-09-06 23:07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木星最清晰特寫照畫面曝光 木星神奇的極光唯美畫面-----來源:人民網 據外媒報導,美國宇航局公布木星北極與其南部極光的第一批珍貴高清照片。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看到的最清晰的木星特寫照,由木星探測器朱諾號首次從最近距離飛掠木星時拍攝。朱諾號上的無線電/等

  原標題:木星最清晰特寫照畫面曝光 木星神奇的極光唯美畫面-----來源:人民網 

  據外媒報導,美國宇航局公布木星北極與其南部極光的第一批珍貴高清照片。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看到的最清晰的木星特寫照,由木星探測器「朱諾號」首次從最近距離飛掠木星時拍攝。朱諾號上的「無線電/等離子體波實驗」探測儀器也錄下了木星發出的「鬼魅」聲音。

  朱諾號(Juno)於8月27日飛進木星4200公裡範圍內,花了六小時從木星北極飛行到南極,啟動探測器上的儀器拍攝到大量的高清照片,並把照片成功傳送回地球。

  聖安東尼奧西南研究所朱諾號首席研究員博爾頓說,太陽系裡的這個最大行星確實 ,「那是我們從來沒見過或想像過的景象」。他表示,朱諾號還會進行36次此類近距離飛行及拍攝任務,以進一步探索木星。

  朱諾號的任務由裝載在探測器上的九個儀器完成,而木星的高清照片是由朱諾相機(JunoCam)所拍攝,讓人類首次近距離看到這顆行星的紅外線特寫。

  義大利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阿德裡安尼說:「在第一批傳送回來的木星南北極紅外線照片中,我們發現了過去從未見過的溫暖區域與酷熱區域。」

  阿德裡安尼是木星紅外極光繪圖儀(JIRAM)的開發者之一,該儀器可以捕捉極地活躍氫離子發射出來的光線,而科學家正是通過這個儀器首次看到了木星的南極光。

  阿德裡安尼說:「我們知道我們可以通過木星南極的紅外線圖像揭開其南極極光的面紗,但第一次親眼看到時,還是感覺太神奇了。」

  極光出現於星球的高磁緯地區上空,是由帶電的高能粒子與高層大氣(熱層)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發光現象。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Neowise彗星的特寫照
    美國宇航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了一張Neowise彗星的特寫照。這張照片拍攝於8月8日,顯示了Neowise彗星的極近景象。NASA的圖片顯示,當彗星被太陽釋放的熱量加熱後,彗核周圍的氣體和塵埃呈朦朧「外殼」。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Neowise彗星的特寫照
    美國宇航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了一張Neowise彗星的特寫照。這張照片拍攝於8月8日,顯示了Neowise彗星的極近景象。NASA的圖片顯示,當彗星被太陽釋放的熱量加熱後,彗核周圍的氣體和塵埃呈朦朧「外殼」。
  • 美國宇航局(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Neowise彗星特寫照
    美國宇航局(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Neowise彗星特寫照(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美國宇航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了一張Neowise彗星的特寫照。這張照片拍攝於8月8日,顯示了Neowise彗星的極近景象。NASA的圖片顯示,當彗星被太陽釋放的熱量加熱後,彗核周圍的氣體和塵埃呈朦朧「外殼」。該航天局指出,這是哈勃首次以如此高的解析度拍攝到Neowise這種亮度的彗星在被太陽近距離經過後的照片。哈勃是在2020年7月3日這顆彗星最接近太陽後拍下這張照片的。它在距離太陽2700萬英裡的地方經過。
  • 太陽特寫照公開首次拍到「閃焰」
    綜合外媒報導,科學家7月16日表示,他們拍下有史以來最接近太陽的照片,這是研究對地球可能有深遠影響的太陽風和閃焰的泛歐任務一部分。(歐新社)歐洲太空總署(ESA)的太陽觀測衛星「太陽軌道號」(Solar Orbiter)今年2月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爾角(Cape Canaveral)發射升空,上個月首次通過近日點,將接近太陽表面、前所未見的自然現象照片傳送回地球。
  • 2020 年最佳太空圖像:「宇宙暗礁」和太陽特寫鏡頭
    哈勃望遠鏡是迄今科學家設計的最重要的天文勘測儀器之一,2020 年 4 月迎來了它的 30 周歲生日。為了紀念這一時刻,天文學家發布了一張精美太空圖像,呈現銀河系附近一處恆星形成區域。太陽的特寫鏡頭美國宇航局 「朱諾號」飛船於 2011 年發射,近年來該飛船陸續向地面傳送大量精美的木星圖像,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
  • 毛澤東的這張特寫照,首次在國內公開
    其中一張毛澤東的特寫照片,此次系首次在國內發布。1938年9月至1939年9月,卡爾曼奉蘇聯政府之命在中國報導抗戰,真實記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初期中國軍民團結禦敵、奮起抵抗侵略的過程。人民出版社總編輯辛廣偉介紹,《在華一年》俄文版於1941年5月由蘇聯作家出版社出版,是國際上珍貴的記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初期中國軍民奮起抵抗侵略的重要書籍。
  • 2020年最佳太空圖像:「宇宙暗礁」和太陽特寫鏡頭
    哈勃望遠鏡是迄今科學家設計的最重要的天文勘測儀器之一,2020年4月迎來了它的30周歲生日。為了紀念這一時刻,天文學家發布了一張精美太空圖像,呈現銀河系附近一處恆星形成區域。太陽的特寫鏡頭美國宇航局「朱諾號」飛船於2011年發射,近年來該飛船陸續向地面傳送大量精美的木星圖像,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
  • 2020年最美太空景象:「宇宙暗礁」和太陽特寫鏡頭
    哈勃望遠鏡是迄今科學家設計的最重要的天文勘測儀器之一,2020 年 4 月迎來了它的 30 周歲生日。為了紀念這一時刻,天文學家發布了一張精美太空圖像,呈現銀河系附近一處恆星形成區域。太陽的特寫鏡頭美國宇航局 「朱諾號」飛船於 2011 年發射,近年來該飛船陸續向地面傳送大量精美的木星圖像,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
  • 好奇號從火星傳回自拍照,畫面清晰,看到的火星是這樣的
    早在60年前人類就已經開始展開火星的探索,但是最初的一些探測器基本上都以失敗告終,一直到1964年11月28日發射了水手4號探測器,在1965年7月14日才成功近距離飛越了火星,從距離火星表面大約1萬公裡的高空中拍攝到了21張火星照片。
  • 朱諾號木星探測器發回了最新照片,讓人近距離體驗這顆另類星球
    朱諾號探測器是美國七年前發射的木星探測器,在2016年進入木星軌道後便開始圍繞木星收集這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資料,此前人類從未如此近距離的觀察這顆太陽系的巨無霸,在12月21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公布朱諾號探測器已經完成了16次環繞飛行任務,並且發回了許多最近拍攝的木星表面照片,讓人清晰地看到這顆詭異卻又美麗的行星模樣
  • 木星大氣層曝光!人類首次對木星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詳細觀測!
    木星,這顆神秘的行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上擁有劇烈的風暴讓人望而生畏,尤其是著名的大紅斑,但是木星的秘密仍然吸引著人類前去探索!近日,科學家們對木星的大氣層和風暴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最佳觀測!現在,科學家們對木星大氣中的風暴有了最詳細的了解。這些觀測都要歸功於這些探測器以及望遠鏡。
  • 好奇號從火星傳回自拍照,畫面清晰,讓我們看到了火星荒涼的景象
    早在60年前人類就已經開始展開火星的探索,但是最初的一些探測器基本上都以失敗告終,一直到1964年11月28日發射了水手4號探測器,在1965年7月14日才成功近距離飛越了火星,從距離火星表面大約1萬公裡的高空中拍攝到了21張火星照片。這是我們人類第一個成功到達火星的探測器,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從除了地球以外在另一個行星上拍攝到照片。
  • NASA發布超清晰木星照 絕美
    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了超清晰的木星照片,顯示有漩渦狀薄霧漂浮在木星的表面,目前科學家還不知道那是如何形成的,但唯美的畫面已經讓網友驚嘆不已。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NASA的&34;探測器2016年進入木星軌道,其主要目標是幫助科學家了解木星如何形成和演化,至今已向人類發送了大量木星的探測資料。
  • 多圖欣賞:太陽系行星家族中體積最大的木星
    (運用色彩增強圖像)高緯度木星雲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朱諾號抓拍到了一朵高緯度木星雲的形成。圍繞著這朵雲的旋轉圖案是木星北溫帶的大氣層。行星漫遊太陽系的一部分,以及銀河系的其它行星,拍攝於猶他州骷髏谷的Lone Rock上。
  • 28張罕見動物眼睛特寫照,估計你沒見過
    看到這張照片,你第一感覺它是什麼?放大鏡下的核桃?外星球?其實這是駱駝的眼睛…今天要分享的這組關於「眼睛」的照片,都來自於一位亞美尼亞的攝影師Suren Manvelyan的系列作品《Animals』 Eyes》(動物的眼睛)其實攝影師只是Suren Manvelyan眾多身份中的一種,其本職工作是一位物理學的老師
  • 土星木星800年來將迎首次近距離交匯
    外媒稱,下一個天文學領域的歷史性事件是,今年12月中旬,木星和土星將在夜空中「交匯」在一起,以至於看上去就像是雙行星,這將是中世紀以來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1月21日報導,美國賴斯大學的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派屈克·哈蒂根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兩顆行星的交匯相當罕見,每20年左右發生一次,但這次將尤為罕見,因為它們將極為靠近。上次木星和土星如此近距離交匯發生在1226年3月4日。」
  • 人類獲得冥王星首張高清照片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 特約記者 謝博】北京時間7月14日19時49分,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在約1.25萬公裡的距離飛越冥王星,成為首個探測這顆遙遠矮行星的人類探測器。它不但探及這塊太陽系最後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同時也代表著人類的行星探索第一個時代的結束。
  • 好奇號的自拍照,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火星表面,會是什麼樣子?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其中有四顆是類地行星,除了水星離太陽比較近不在宜居帶,其它三顆行星都處於宜居帶。金星,地球和火星是太陽系宜居帶的三顆類地行星,將它們放在一起對比,你能夠一眼看出哪一個更加亮麗奪目。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金星,地球和火星一進行對比,我們就看到了地球美麗奪目的藍色風採。
  • 天文學歷史性事件:土星木星800年來將首次近距離交匯
    外媒稱,下一個天文學領域的歷史性事件是,今年12月中旬,木星和土星將在夜空中「交匯」在一起,以至於看上去就像是雙行星,這將是中世紀以來從未發生過的事情。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1月21日報導,美國賴斯大學的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派屈克·哈蒂根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兩顆行星的交匯相當罕見,每20年左右發生一次,但這次將尤為罕見,因為它們將極為靠近。
  • 天文學歷史性事件:土星木星800年來將首次近距離交匯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1月21日報導,美國賴斯大學的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派屈克·哈蒂根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兩顆行星的交匯相當罕見,每20年左右發生一次,但這次將尤為罕見,因為它們將極為靠近。上次木星和土星如此近距離交匯發生在1226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