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看標識酒
一瓶葡萄酒有時真像位內秀的女子,通過外表的瓶形、酒標、木塞,內在酒液的顏色、芬芳和滋味,處處暗示著她的訊息,喜歡探索的人總能因為懂得欣賞而發現樂趣。
今天我們就從酒標講起。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法規管制,不同的文化,特別是不同的語言,使酒標有著很多的不同之處;即使是來自同一個國家的酒,由於產區不同、酒廠不同,酒標也有區別,要完全從酒標就讀懂葡萄酒是做不到的,當然酒標會提供給我們一些酒的基本信息。
一般來說,舊世界的葡萄酒酒標相對複雜一些,對於產地和法規方面的管制嚴格,而新世界相對比較自由。這裡就酒標上需要解讀的內容加以解釋。
年份
酒標上的年份通常是指葡萄收穫的年份。只要標有具體年份,一般都意味著這酒主要是採用這一年份的葡萄釀造的。雖然各國要求不同,但基本都需要產自這一年份的葡萄比例達75%以上,才能標年份。
產地
酒標上一般都能見到產地,大到國家,小到具體的葡萄園。通常來說,產地名越小意味著管制越嚴格,比如說法國波爾多(Bordeaux)地區的瑪歌村(Margaux)出產的葡萄酒,標「AOC瑪歌村」的一定比標「AOC波爾多」的管制嚴格。
品種
新世界標品種的比較多見。通常來說,如果酒標上標了品種名,則意味著該酒主要是由該品種釀造的,且大部分的法規規定該品種的比例要在75%以上。
珍藏(Reserve)
這在不少酒標上都能見到,一般意味著酒在橡木桶內陳釀過,是有一定品質的葡萄酒。
糖分信息
一般起泡酒的酒標上會出現,如絕幹(Extra Brut)、幹(Brut)、半乾(Extra Dry)、微甜(Sec)、半甜(Demi-Sec)、甜(Doux)。在起泡酒中,Brut是最不甜的;Dry雖然翻譯為「幹」,但比Brut要甜一點;Sec原本也是幹的意思,但在起泡酒中,Sec比Dry要甜。
1. 法國波爾多酒標
2. 西班牙裡奧哈酒標
3. 德國酒標
4. 智利酒標
第2節 酒瓶與葡萄酒
我們常看到的葡萄酒,容量都是750ml,這是葡萄酒的標準容量。之所以是750ml,說法多種多樣,有說這是英國人定的標準,因為六瓶一小箱,加起來剛好是一加侖;也有說是因為最早人工吹玻璃,吹750ml大小比較不吃力。
瓶形與葡萄酒
波爾多瓶(Bordeaux)
這是較普遍使用的酒瓶,圓身有肩,因波爾多地區最早使用,所以被稱為波爾多瓶。
從波爾多傳統的飲酒觀念來講,酒是要經過儲存才能飲用的。儲存的酒容易有沉澱物,這種瓶形設計可以在倒酒的時候留住沉澱物。
扁瓶(Flask)
此形是根據公羊的陰囊形狀來做的。法國法蘭肯地區和葡萄牙的粉紅葡萄酒,多用此瓶形的酒瓶。
起泡酒瓶(Sparkling Bottle)
使用厚玻璃,因為起泡酒內有一定的壓力,這種設計能加強瓶身的耐壓力。塞子為蘑菇形,並用金屬絲來固定。
勃艮第瓶(Burgundy)
因為勃艮第地區最早用此瓶形所以被稱為勃艮第瓶。這種瓶子底比較淺,所以不適合裝陳年後易沉澱的酒,比如深色的紅葡萄酒,而適合裝白葡萄酒或者顏色偏淺的黑比諾(Pinot Noir)。
長笛形瓶(German Flute)
又稱萊茵瓶,瓶身高而窄,來自德國萊茵河谷(Rhine Val-ley)產區的酒使用棕色瓶,來自摩澤爾-薩爾-魯沃(Mosel-Saar-Ruwer)產區的多用綠色瓶。
波特瓶(Port Bottle)
其形狀來源於用皮囊裝酒時期的靈感,是現代葡萄酒瓶的鼻祖。深色的厚玻璃瓶,方肩、凸頸,也能留住沉澱物。
酒瓶容量大小
750ML
標準容量
750ml為國際通行的標準容量,無論是幹紅、幹白、甜白、起泡酒,瓶形雖然可以不同,但容量均為750ml。
375ML
1/2瓶
這是常見的小容量的酒瓶,通常用於小瓶裝的幹白和幹紅。此外,甜性酒也經常採用這種酒瓶。
4.5L&5L
大型酒瓶(Rehoboam)大香檳酒瓶(Jeroboam)
大容量酒瓶,多用於紅葡萄酒與起泡酒。
酒瓶底的凹槽
不少消費者以為酒瓶底的凹槽越深酒就越好,這也導致部分酒廠無論酒好酒壞都用很重且有深凹槽的酒瓶,有的酒瓶的價格甚至比酒還貴,仿佛我們不是在喝酒而是在喝酒瓶。
凹槽酒瓶產生的原因
很早以前,由於玻璃的質量不太好,裝起泡酒會不時因為瓶底抗不住壓力而爆掉,只因起泡酒中一般有4-6個大氣壓。
瓶底加厚並改為凹槽裝後,瓶子耐力加強,穩定性好,不再容易爆瓶,在運輸和飲用過程中更加安全。
凹槽的好處
酒廠在瓶陳的時候,會一層層地碼瓶子,凹槽可以使酒瓶更加的穩固。凹槽深一點,便於收集酒渣即酒的沉澱物,這樣在倒酒的時候酒渣不容易被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