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癌不再是不治之症

2021-01-09 人民政協網

在第24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義診活動中,北京世紀壇醫院腹膜腫瘤外科主任李雁收到了來自患者於東(化名)的一段小視頻。視頻中,於東正在進行熟練的健腹輪運動,這讓李雁的嘴角揚起了欣慰的微笑。

於東是一名腹膜癌患者,一年多前他經其他醫院介紹轉診到世紀壇醫院就診時,已經奄奄一息。接診於東的醫生,正是李雁。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腹膜腫瘤外科主任李雁

腫瘤治療領域的「老大難」

回想起在北京世紀壇醫院的就診經歷,於東感慨頗多。

其實,轉診到北京世紀壇醫院之前,於東已因肝部腫物在多家大型醫院診治過,不管是手術治療、化療、分子靶向治療,還是中藥保守治療,他都做了積極的嘗試。可身體,卻還是一天天弱了下來———每走幾步路就如同水洗一樣滿頭大汗、氣喘籲籲、頭暈目眩。不僅如此,於東還天天感覺肚子裡有水來回晃蕩,就如同偶爾水喝多了一樣;而尿液,卻一天比一天少。

此時,於東並不知道,他所感知的肚中水流其實還有一個專業名詞:腹水。並且,於東的腹水是血性腹水,這是導致他貧血越來越重的主要原因;正是這種嚴重貧血,使於東感到極度虛弱,幾乎臥床不起。

「於東入院後的診斷結果是肝癌伴發腹膜轉移,也即腹膜癌。打開於東的腹腔時,我們看到於東的腹膜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瘤子,用成千上萬來形容都不為過。這些腫瘤浸泡在暗紅的血性腹水中,瘋狂地生長蔓延。」李雁告訴記者,腹膜癌病人中有少部分是原發癌,大部分是胃癌、結直腸癌、卵巢癌等癌症轉移至腹膜而來。因此,不少醫生把腹膜癌看成是其他癌症終末期的常見並發表現,並採取姑息治療的方法,結果導致不少患者很快就走到了生命終點。

確實會有很多種腫瘤會發生轉移導致患者發生腹膜癌。據李雁介紹,統計數據顯示,在中晚期胃癌患者中,有50%會出現腹膜癌的表現特徵;在結直腸癌患者中,有17%會出現腹膜癌的表現特徵;在卵巢癌患者中,則有80%會合併腹膜癌轉移。

其實腹膜癌的診治現狀,也可以說是腫瘤專科治療歷史上遺留的「老大難」問題。因為,比較乳腺癌和結直腸癌等常見的腫瘤,腹膜癌的治療門檻要高得多——腹膜包覆腹腔內大部分器官,其組織形態又薄又韌,要剝離並不容易,一不小心就容易損傷到其他無辜器官。這也要求臨床醫生在進行手術時,要膽大、心細且手巧。

「因為其治療難度大,很多腫瘤專科醫生在選擇專業攻關方向時,也大都會繞過腹膜癌而選擇治療門檻低且易於解決的腫瘤。臨床腫瘤有三大難題:肝轉移、淋巴結轉移和腹膜轉移,可作為考察腫瘤治療硬功夫的三大指標,目前醫學界在腫瘤的肝轉移和淋巴結轉移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且形成了規範的臨床路徑。但在腫瘤的腹膜轉移方面,則還是困難重重。」李雁告訴記者,長期以來臨床上對腹膜癌治療往往採取迴避態度並繞道而行,也導致該學科專業人才的極度匱乏,極大影響了學科的發展進程。

變繞道而行到協同攻關

其實,於東在轉診至北京世紀壇醫院李雁教授就診之前,其他醫院通過腹腔鏡手術也已經明確了其癌症的腹膜轉移。只是,這些醫院對此束手無策。據記者了解,不只是於東面臨這樣的狀況,還有不少患者則遭遇了「開關手術」(即醫生打開患者腹腔後,限於腫瘤的複雜程度並不能將腫瘤成功切除,無奈只能對切口重新縫合)。

李雁為於東開出的治療方案,是腫瘤細胞減滅術(CRS)+腹腔熱灌注化療(HIPEC)。簡單地說,這套技術就是先通過腫瘤細胞減滅術切除肉眼可見的病灶,再通過腹腔熱灌注化療清除微轉移癌和游離癌細胞。

於東的腫瘤細胞減滅術持續了16個小時。因腹膜癌常常呈現腫瘤密密麻麻發病的狀態,因而要完全切除這些肉眼可見的病灶並不容易,此類手術持續十餘個小時也是常有的事兒。在完成了腹腔熱灌注化療之後,因為對口服藥物不敏感,於東還進行了6個療程的靜脈化療。現在,經過兩次複查,於東體內的癌細胞已被完全消滅,各項身體指徵也回歸正常;於東再一次回歸到他正常在生活和工作軌道,春節期間還帶全家到國外旅遊。

其實,CRS+HIPEC技術最早於上世紀80年代起源於歐美國家,主要用於治療腹膜黏液瘤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李雁率先在全世界範圍內開展了CRS+HIPEC治療胃癌、腹膜癌的III期臨床研究,並證明該技術可明顯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時間。在此之後,該技術被李雁深入應用到多種腹膜癌的治療,成效明顯,李雁本人也在世界腹膜癌治療領域聲名鵲起。

但一門學科的推動和發展,顯然不能只依靠一個人和一個團隊。就目前而言,我國腹膜癌患者不僅數量多,誤診誤治和消極治療現象都還比較突出。李雁認為,要改變這種現狀,需要患者特別是胃癌、結直腸癌、闌尾炎及卵巢癌患者提升對於此類腫瘤的治療意識,更需要醫學專業人員特別是腫瘤專科醫生,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能夠轉變理念,提高對腹膜癌的治療能力,而不是一如既往地繞道而行。

「實際上,通過規範治療,很多患者的生活質量可以得到明顯改善,也有一部分患者可以實現治癒。而要讓越來越多的患者達到這樣的治療結果,還需要更多腫瘤專科醫生形成共識,在腹膜癌治療的一些關鍵領域實現協同攻關。」最後,李雁強調。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