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狼瘡是一種複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後可對人體多個臟器造成損害。據統計數據顯示,10個患者中,有9個是女性,且大多都是介於20~40歲的年輕人,每年患者人數呈增多趨勢,需引起重視。那麼,紅斑狼瘡在發病早期都有哪些症狀呢?患有紅斑狼瘡是否就是不治之症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關於紅斑狼瘡的那些事兒吧。
四個症狀警惕紅斑狼瘡
紅斑狼瘡發病早期有以下四大症狀:
1.皮疹。約80%的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現各種各樣的皮疹,最典型的是發生在臉頰部的蝶形紅斑;有些病人在曬太陽的時候,暴露部位皮膚會明顯發紅或原有皮疹加重(稱為光敏感)。
2.關節痛。超過60%的病人在開始發病或病程中的某段時間都有關節痛。所以,當年輕女性出現指、腕、膝等關節疼痛時要引起重視。
3.脫髮。特別是短期內突然出現廣泛性的脫髮,且頭髮比較脆,容易折斷。
4.泡沫尿。患者小便出現像啤酒一樣的泡沫樣尿(蛋白尿)。
當出現以上2個或2個以上的症狀時,應高度警惕紅斑狼瘡,及時上醫院進行確診。
紅斑狼瘡有這些危害
紅斑狼瘡可使以下臟器和組織系統過度勞累:
腎臟。腎炎是紅斑狼瘡最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腎臟受累可以比較隱匿,患者可能沒有任何感覺,僅僅在驗血或驗尿時發現異常。尿中出現泡沫、面部或下肢浮腫等常常提示腎臟出現問題。新發的活動性狼瘡腎炎往往需要積極的藥物治療,以避免出現永久性的腎功能損傷。
肺臟。狼瘡患者會出現胸膜炎,從而導致胸痛,這種疼痛常常被描述為相對尖銳的疼痛,與呼吸有關。患者還會出現狼瘡造成的肺炎,特別嚴重的狼瘡還會造成肺出血,呼吸衰竭,不過肺出血這樣嚴重的狼瘡併發症並不常見。
神經系統。狼瘡會影響腦、脊髓等中樞神經系統,患者會出現頭痛、頭暈、記憶力下降、視野問題、癲癇發作、中風,有些患者還會出現精神異常。
血管。狼瘡的炎症會影響血管,導致血管炎。有些狼瘡血管炎比較輕,不需要特殊處理,而有些血管炎會很嚴重,需要非常積極的治療。另外,長期的狼瘡炎症會使患者提早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較正常人更容易出現冠心病、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
血液。狼瘡患者會有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血液系統表現。在一部分狼瘡患者體內存在抗磷脂抗體,這種自身抗體會使患者容易發生血栓形成。
心臟。一些狼瘡患者會出現心肌炎、心內膜炎或心包炎,導致胸痛、呼吸困難、活動耐力下降等各種表現。
由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不同患者的表現和嚴重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強調因人而異,同時要考慮到治療風險與效益比,用藥應個體化。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目的是維持器官功能,防止臟器損傷,或使臟器的損傷減輕到最小限度,同時預防或延緩病情復發。
值得注意的是,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慢性病,不是不治之症。
皮膚型紅斑狼瘡都會「進階」到威脅生命嗎?
絕大多數皮膚型紅斑狼瘡都不會發展成系統性紅斑狼瘡。但是,皮膚型紅斑狼瘡的治療也不可鬆懈。
它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以後會有一小部分人遺留瘢痕痕,同時會有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甚至會出現像「白癲風」一樣的改變,影響美觀。
皮膚型紅斑狼瘡的典型症狀是臉頰出現蝴蝶形紅斑,一般不會特別癢。如果尚未出現皮膚上的改變,該病早期在診斷上存在一定難度,症狀可能僅是低熱、乏力和關節疼痛等。
急性期的皮膚型紅斑狼瘡的症狀就很明顯了,例如臉上會有明顯的瀰漫性水腫,消退得也快,而且不會留疤痕,可能會出現色素沉著,局部變暗的情況。
亞急性期的症狀則通常表現為皮膚損傷,例如出現呈環形水腫性紅斑,還有的類似「牛皮癬」一樣的改變,基本上也不會有瘢痕形成。
慢性皮膚型紅斑狼瘡最常見的是盤狀皮損和紅斑,治療之後可能留下瘢痕。皮膚型紅斑狼瘡,多數情況不累及病人的內臟。
隨著疾病的進展,大約5%-15%有可能發展為系統性紅斑狼瘡,該疾病不僅累及皮膚,還會使關節、內臟、漿膜等多系統發生病變,對人體造成較大影響,尤其是對腎臟和神經系統的影響,會嚴重損害機體的功能。
系統性紅斑狼瘡,有輕、中、重度之分,多數偏向輕度和中度,可以良好的控制,特別重的,治療效果相對差一些。如果您患有皮膚型紅斑狼瘡無需恐慌,儘早接受正規系統的治療,延緩控制病情發展。
女性患者是否影響生育?
不少女性患者擔心不能生育,這個不要過分擔心。因為妊娠、生育期間,患者體內激素水平變化等因素影響,常常導致疾病復發或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以前妊娠、生育被列為紅斑狼瘡患者的禁忌。但是現在隨著診治水平的提高,在醫生的指導下,60%~70%的紅斑狼瘡患者可以安全度過妊娠期。不過,能不能懷孕的關鍵取決於患者病情是否得到控制。目前來說,病情穩定半年至1年以上,沒有腎、中樞神經系統或心臟嚴重損害,且停用免疫抑制劑3個月至半年以上,可以考慮妊娠。
來源:養生中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繫我們
底部請隨手點讚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