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上午,全國優秀農民工和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青島10名農民工獲得「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獲得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頒發的表彰證書、獎章和每人8000元的一次性獎勵。其中,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90後操作工李啟士作為2名全國優秀農民工代表之一在大會上作典型發言。
這10位在青島工作的農民工為啥能評上「全國優秀」?一起來看看。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加工中心操作工李啟士
李啟士,中共黨員,1990年9月出生,山東菏澤人,現為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級技師,中國中車資深技能專家。先後獲得青島市技術能手、中國中車技術標兵、中國中車勞動獎章、中央企業技術能手、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李啟士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他所在的鄄城縣是全國貧困縣,家庭收入主要來源是人均1.1畝的土地。從小看到父母在農村的艱辛,他立志長大後要走出農村,去城市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改變命運。初中畢業後,他考入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2009年他入職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從事動車組轉向架加工中心操作崗位,先後四次代表公司參加青島市職業技能大賽,均獲得大賽「前五名」的好成績,被評為「青島市技術能手」和「青島市工人先鋒」;2013年赴美國費城參加中美國際數控工具機技能大賽,獲得團體「金牌」,個人獲得「中央企業技術能手」和「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2017年參加中國中車第二屆職業技能競賽獲得「中國中車青年崗位能手」、「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入職後,在動車組轉向架從事構架加工工作。為了實現從一名農民到專家型技能人才的蛻變,在實習期間,他就勤奮好學,吃苦耐勞,僅用4個月就掌握了構架加工整個工序的生產工藝流程,經考核提前2個月由副崗轉為主崗,快速成長為一名公司青年骨幹。成為骨幹後也不斷學習理論知識,先後取得青島農業大學專科學歷及青島理工大學本科學歷,通過理論結合實踐,先後解決了《北京新機場動車閘瓦託加工難題》、《斯裡蘭卡正裝空簧面加工難題》等21項技術難題,先後獨創《標準動車組齒輪箱吊座加工先進操作法》、《城際車構架踏面清掃器座加工先進操作法》等9項先進操作法,完成《北京新機場構架動車閘瓦託工裝改造攻關》、《一種羅馬尼亞構架內軸承座拷料劃線方法》等6項創新攻關課題,直接為公司節約創效340多萬元。
在高速動車組智能製造的進程下,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快速成長為行業知名的技能專家。曾多次代表公司參加省市、國家、國際級技能大賽,並取得優異成績。他是新一代產業工人的傑出代表,實現了從一名農民到專家型技能人才的蛻變,他的成長影響了鄄城縣十裡八鄉的一大批農村青年走出農村,通過學技術,練技能,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山東港口青島港青島前灣西港聯合碼頭有限責任公司
港口裝卸機械司機杜勇
1986年出生的杜勇2004年高中畢業後從平邑老家來到山東港口青島港參加工作,通過勤學苦練技能,杜勇從「打工高中生」到「農民工比武狀元」,成為身懷絕技的港上明星。現為西聯公司工程技術部固機隊丙班班長、「一專多能」機械司機,高級技師,擁有吊車、門機、叉車、正面吊等多類機械的上崗證;多次參加省、市、集團級技能競賽,並獲得了山東省港口集團、青島港集團技術比武吊車項目第一名、省港航系統勞動技能競賽港口起重裝卸機械操作工項目第一名等佳績。杜勇還善於鑽研創新,從「普通司機」到「發明大王」,發明了節油操作法,在提高作業效率的同時,每碼一個垛還節約燃油20升,還發明了「便捷式防風拉索改造」、「吊車更換鋼絲繩自動集成器」等創新成果8項,成為件雜貨碼頭的生產專家。也榮獲了全國港口「青年崗位能手」、全國交通技術能手、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齊魯首席技師、山東省技術能手、青島工匠等稱號。
不僅如此,杜勇在提高自身操作技能的同時,注重做好技術的「傳幫帶」,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杜勇帶領班組成員多次在公司突船疏港中擔當重點頭、重點船作業,成為全隊的生產骨幹。特別是在2018年「布拉斯娜」輪紙漿卸船中,杜勇與徒弟們一起駕駛吊車參與了碼垛作業,為公司創出晝夜接卸50400噸紙漿裝卸世界紀錄立下了汗馬功勞。在今年公司鋁礬土搶潮作業中,又帶領班組成員創出了每小時單機效率3300噸的生產紀錄,為公司鋁礬土搶潮作業積累了操作經驗。
平凡崗位鑄匠心,作為一名農民工,杜勇紮根美麗的島城,把青春融入了自己熱愛的港口裝卸機械司機崗位,利用港口提供的良好平臺,加強學習和實踐,不斷增強素質、提高本領,用汗水和行動踐行責任與擔當,作出了「勞動最美」的最好詮釋。
中青建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砌築班長工作室領銜人賈正中
賈正中,1976年生,來自山東砌築之鄉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劉樓鄉,和久負盛名的全國技術能手、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吳林大師來自同一個地方,吳林大師一直是賈正中學習的榜樣和工作奮鬥的引路人。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職業技術水平獲得榮譽、得到認可,實現人生價值,是賈正中工作二十年來的夢想。
就業於中青建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賈正中從搬磚「小工」做起,白天幹活跟師傅學習砌築技術,晚上學習書本中的砌築理論知識和操作要領及砌築流程,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掌握了各種砌築法。2000年起,賈正中擔任項目部裡的砌築班班長,2002年被公司任命為砌築工隊的隊長。在日常辛苦工作之外,每晚堅持自學《砌築工》、《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建築結構》、《建築施工技術》等相關知識,經過不懈努力,終於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砌築工隊長、技術總負責人。
自2015年進入中青建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賈正中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先進標兵」榮譽稱號;2018年7月參加「山東省第六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獲得全省第三名,同時獲得「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榮譽稱號,2018年9月參加「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獲得砌築工決賽第二名,2018年度參加山東省城建學院金藍領培訓班實做老師的身份,講受砌築工實做砌築要領細則演示,培訓班四十餘學員取得高級技師職業資格,2019年7月授予「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2019年10月15日在中青建安集團承辦青島市建築施工技術標準化管理現場觀摩會中向青島市行業觀摩來賓講解相應的技術標準,在行業內起到了青島市示範、領軍作用,2020年青島市總工會評為「青島大工匠」。同時,他先後參與了「流亭機場政務貴賓接待中心」改造工程,膠東國際機場信息中心,機場辦公樓,青島地鐵2號、3號線、11號線運營控制中心,2014世園會植物館等主場館工程,國家深海基地,國家通信產業園,國家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2015世界休體大會體育館,青島國際院士港,海水稻中心,山東大學博物館等眾多代表工程,所建工程多次榮獲「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獎」、「詹天佑獎」、「中國建築工程裝飾獎」等國家最高工程質量獎項。
在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賈正中還積極先富帶動後富,帶領老鄉們外出務工,發揮好「傳幫帶」的作用,利用職工夜校中他給工人講解關於砌築方面的理論知識,提高工人的技術水平,把學到的東西用在實際工作當中,近幾年來在賈正中的帶領下走出了一大批技能工人其中高級工二十人中級工八十餘人,他的徒弟王全東在「山東省第六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獲得全省第二名,由其師徒所在的團隊榮獲「山東省第六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團體第一名。
海信(山東)冰箱有限公司
維修班長劉廣齊
劉廣齊,1977年生,山東省谷陽縣人,現為海信(山東)冰箱有限公司平度冰冷工廠維修班組長、高級技師,海信集團50周年卓越貢獻獎,入選「青島工匠」人才庫提名。
劉廣齊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 「走出農村,進城務工,就要通過自身努力擺脫現狀,幹出一番成績。」劉廣齊最初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樸素又真誠。2006年他進入海信(南京)電器有限公司,從操作工做起,工作期間他肯學肯幹、執著善鑽,短短半年時間就掌握了門鈑金工序的生產流程和生產工藝全過程,憑藉好學的精神和善於發現問題的眼睛,入職7個月就升為班長。
班組所有人提起劉廣齊來,都豎起大拇指稱讚他「太拼」,有時候為了調試一臺設備,他連續工作到半夜2、3點,回去休息一會,8點鐘又如常上班。
除了認真和拼勁外,劉廣齊還特別擅長鑽研創新,他僅用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完成對提升機、取門機械手等運行速度進行優化提升,最終實現整體運行節拍提升;通過2個月的鑽研,他成功完成對設備的改造,增加龍門取門機械手,實現自動取門放門,降低了生產成本。
通過不斷的學習鑽研,掌握了兩門「絕技」,一是液壓及氣動技術,二是發泡溼機設備維修,不僅能夠迅速完成液壓與氣動控制系統的組裝及故障排除,而且能夠能夠進行液壓與氣動系統和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正是這種勤學苦練、精益求精,他只用短短幾年時間,憑藉精湛的鉗工技能,由一名普通農民工成長為公司高級藍領,並獲得了多項省市技能大獎和榮譽稱號。2007年參加南京新港開發區鉗工技能競賽獲得鉗工第二名;2018年海信冰箱公司維修技能比武競賽第一名。2019年獲得山東省金藍領高級技師稱號。2020年入選「青島工匠」人才庫提名。
除此之外,劉廣齊還特別注重技能傳承,從業15年間,帶徒30餘名,其中包括高級技師1名,技師3名,高級技工7名。他還不定期組織技能培訓,每年培訓達1000人次。
青島雙星輪胎工業有限公司
車間主任劉立傑
劉立傑,1986年生,山東省青島市人,現為青島雙星輪胎工業有限公司煉膠經營單元一車間主任,助理工程師。
2003年,劉立傑中專畢業,進入青島雙星輪胎工業有限公司。剛到公司時,他被安排到煉膠工序學習開煉崗位。從農村出來的他,並未接觸過輪胎生產這個行業,更不用說和龐大的開煉機打交道了。為了能夠儘快掌握操作技能,他放棄休息時間,主動找到崗位上有操作經驗的老師傅請教學習,就這樣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獨立頂崗操作了,創造了當時崗位上最短時間上崗操作的記錄。
2016年,企業環保搬遷,建立了全球第一個全流程的工業4.0智能化工廠。為了能夠全面徹底的掌握智能化煉膠設備的工藝技術,他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很快就掌握了串聯式密煉機的設備工藝技術,為後續生產的順利運行做好了保障。憑藉突出的表現和優異的工作成績,劉立傑被提拔為煉膠經營單元的車間主任。
成為車間主任後,他通過設備「四包兩帶」、「1+4家庭式」、質量「四個一」、安全「高壓8條」等先進管理方法,提高了車間管理水平,提升了產品的質效,使母膠合格率提高3.09% ,設備利用率提升2%,計劃執行率達到100%。
煉膠是輪胎生產的源頭,既要保證質量,又要保證效率,才能為下工序做好服務和保障,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提升效率也成了他攻關的課題。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通過反覆數據摸排、查閱資料、模擬實驗、綜合分析,最終確定了5#270自動混煉工藝項目,實施後轉速提高3轉,混煉時間縮短到5-15秒,單機臺生產效率提高2%。
工作中,他踏實肯幹、敢於吃苦、認真學習,短時間就掌握了開煉、配藥、擺片等多個崗位的操作技能,並自學掌握煉膠各種技術工藝技能,在參加崗位技能比武取得多項冠軍,成為公司一名不可多得的崗位多面手。他先後自學完成中國地質大學的課程取得大專學歷教育,2018年又參加成人高考,目前正就讀於渤海大學的化學專業,努力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幾年內,劉立傑從一名普通的崗位操作工人快速成長為公司骨幹,並先後多次榮獲集團「創新能手」榮譽稱號,2019年,他帶領團隊榮獲「山東省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青島海爾(膠州)空調器有限公司
質量技術員王陽陽
王陽陽,1989年生,山東省濟寧市人,中共黨員,現為青島海爾(膠州)空調器有限公司質量技術員、技師,任海爾集團首席技能專家,海爾集團S-CENTER技能培訓工作室首席講師,齊魯首席技師。
王陽陽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2008年他進入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工作期間他腳踏實地、善於創新,從一名普通的裝配工人開始,踏踏實實在生產崗位拜師學藝,剛入職一年便在海爾集團工人技能大賽上奪冠,一鳴驚人,成為了海爾集團最年輕的冠軍班長,自身知識水平得到不斷提升,工作之餘他也沒放鬆學習,經過3年的努力,完成了專科學歷教育,目前正在青島科技大學繼續本科教育學習,他勤學苦練、精修技能,努力改變著農民家庭的生活狀況。
僅僅10年間苦練的蒙眼裝配技能就有上千臺,124道工序、148個零部件,在最現代化的空調生產線上,一臺室內機從一個零部件組裝到整機下線需要24分鐘;而有一個人不可思議的在短短的4分23秒,憑雙手就可以把一臺空調器室內機組裝完成,100次的差錯率竟然是零,一臺運轉的空調室外機,他可以不用藉助任何工具,僅憑「眼看、耳聽、手摸」,只在10秒內就可以分毫不差的判斷出空調器故障,憑藉著熟練的操作技術和紮實的專業技能,分別在青島市第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職業技能大賽上獲得冠亞軍。
工作中有17多項重大創新發明改善先後被採納推廣,為公司創造經濟效益1352餘萬元,根據自己工作經驗編寫26份質量手冊,累計師帶徒176名。
在工作中,王陽陽始終把產品當成精品,不斷打磨鑽研,以滿足用戶最佳體驗為己任,發揚工匠精神,帶領班組2014-2019年榮獲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中國電子信息行業六西格瑪一等獎、ICQCC國際質量管理小組一等獎金獎等榮譽稱號;並於2016-2020年先後獲得青島市技術能手、青島市首席技師、青島市五一勞動獎章、青島大工匠、山東省突出貢獻技師、山東省輕工紡織五一勞動獎章、山東省道德模範提名獎、山東省齊魯首席技師、中國家電協會工匠之光匠星人物獎、APQO亞太質量組織「劉源張一線工人質量貢獻獎」等20餘項國家、省、市級榮譽稱號。
青島文鳳家政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張文鳳
張文鳳,女,1973年11月出生在山東省沂水縣高橋鎮閻家宅村,高中學歷。
2001年,張文鳳離開家鄉來到青島,開始在青島愛心大姐服務社從事家政服務工作,她注重學習,平時工作日在客戶家裡從事服務工作,節假日在青島愛心大姐服務社參加培訓學習,先後取得高級家政服務員,高級月嫂,高級育嬰師,培訓師等證書。從事家政服務服務10多年。她先後被評為高級月嫂、高級育嬰師,在青島愛心大姐服務社獲得「優秀家政服務員」稱號,受到每個客戶的好評和單位表彰。她平時工作努力,善於學習,客戶口碑好,2012年3月,被三替家政服務公司聘為培訓老師和業務主管。
經過多年積累的經驗,張文鳳萌生了創業的念頭,並於2014年7月,在青島市北區註冊成立青島文鳳家政有限公司,2017年10月,為帶動家鄉婦女增收,她又在山東省沂水縣縣城成立青島文鳳家政沂水分公司,2018年6月,在沂水縣高橋鎮,成立青島文鳳家政高橋分公司,主要安置培訓下崗職工和農民工,特別是女性農民工。多年來,文鳳家政,培訓農民工和下崗職工600餘人。經過培訓,讓她們取得上崗證書,學有所長,學以致用,共安置農民工和下崗職工4800多人次,為她們在島城有一份滿意的家政工作,也為千家萬戶按排了合格的家政服務員。張文鳳本人也被先後榮獲「家政行業突出貢獻者」、「優秀職業經理人」、「優秀培訓師」、「最美家政人」等稱號。
張文鳳還熱衷公益事業,每周都帶領文鳳家政公益團隊,在青島市北區走訪慰問孤寡老人,低保戶,免費為他們打掃衛生,幹力所能及的事。
青島威奧軌道股份有限公司
港口裝卸機械司機張治友
張治友,1984年12月14日出生、山東省臨沂市人。2004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威奧軌道股份有限公司(焊接技師),張治友同志負責焊接現場監督指導以及焊工理論與實踐培訓工作。
從一個中學畢業懵懂無知的青年成長為一名技術精湛、勤勞肯幹的焊接技師,離不開張治友嚴謹、細緻、專注、負責的工作態度和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對職業有著高度的認同感、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也正因如此,張治友先後獲得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青島市勞動模範、城陽區勞動模範、「城陽區電焊工職業技能比賽」第二名、「城陽區工人先鋒」榮譽稱號、「城陽區電焊工職業技能比賽」第二名、城陽區青特杯技能大賽電焊工第一名、「城陽區青年崗位能手」、榮獲首屆城陽區首席技師稱號。
張治友精進自己技能之外,還積極幫助周邊同事,先後為公司培養了200多名取得國際焊工資質的工人,為公司解決了焊接技工緊缺的難題。針對不同焊工的特長,將產品焊縫分類,一件產品可能多個焊工生產,規定每人的焊縫數量及焊接順序,降低焊縫質量缺陷。他所監督指導的車間經4個月整頓培訓,焊縫一次合格率提升2.7%。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啤酒廠
生產線主機機臺長趙理超
趙理超,男,32歲,2006年入廠成為第三方勞務派遣工,2009年轉為青啤正式合同制員工。現為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啤酒廠包裝車間3號智能生產線主機機臺長。為工廠技術骨幹。他2016年獲得青島市第十四屆技能大賽啤酒裝酒工冠軍;2016年12月,獲得山東省技師評審委員會鑑定為啤酒釀造工二級/技師;在2009年、2010年、2011年、2014年,獲得青島啤酒廠廠級先進工作者稱號;2014年,獲得廠級優秀文化員稱號;2015年,入選青島啤酒廠精英人才培養「百人計劃」,先後被授予青島啤酒廠質量標兵、生產能手、設備尖兵、消耗專家等榮譽稱號。
2006年,趙理超成為了青島啤酒廠的一名勞務派遣工。並分配到了生產一線從事設備操作。他以一名農民工人樸實的敬業精神,奮發圖強,虛心學習。在極短的時間內,掌握了包裝部洗瓶機的設備原理,操作要點,成為了部門主機臺的操作骨幹。
多年來,趙理超利用自身所學,參與或主持了640ml瓶型包箱機的改造項目,改進包箱機箱輸送控制系統、主機傳送系統、熱熔膠機控制系統、分酒器後推瓶系統,參與了9號生產線全包機的安裝和調試,解決了包箱不周正、漏帽簷、側耳起鼓、等技術難題,通過改造解決了稱重機誤稱問題,保證了產品質量,使稱重機精準擊打率達到了100%。2020年,工廠啟動智能化生產線改造,在安裝調試過程中,他率領團隊先後解決了伺服控制器零點問題,裝箱機模塊順耳組件優化,裝箱框架自動收縮精密尺寸固化等一系列攻關,在智能線試生產期間,又攻關解決包箱機一機多能改造、包箱不周正、漏帽簷、側耳起鼓、紙箱膠帶粘連等十多項技術難題,提高生產效率10%。
趙理超在本職崗位上做出了優異成績的同時,也帶出了一批優秀的青年操作骨幹。通過「傳幫帶」,已經有5名員工已經成長為機臺操作能手。他不僅把自己掌握的現成的技能分享給徒弟和其他員工,編寫了全包機操作SOP,將設備操作要領和方法詳細地編寫在內。使其操作正規化和合理化。使智能生產線操作人員的全員技能水平進一步提高,不斷湧現出技能進步突出的新員工。
青島榮泰玻璃製品有限公司
原熔部部長左付堯
左付堯,男,1980年8月出生,現任青島榮泰玻璃製品有限公司原熔部部長。
1997年8月左付堯進入原先麻蘭鎮的鎮辦企業北海玻璃廠工作。最初也是和大家一樣,左付堯只是一名普通的員工,負責車間檢瓶工作。紮根基層期間,他努力鑽研專業知識,刻苦學習,工作上兢兢業業,很快就成長為本崗位的工作能手,被提升為平度市北海玻璃廠一車間檢瓶包裝班長。
隨後2002年9月在北海玻璃廠被青島廣源發集團收購後的第二年,他被調到該集團公司新建設的煉油廠,負責煉油廠的全面籌建工作。新崗位上,他以身作則,為人表率,認真的工作既增加了他的工作閱歷和經驗,也培養了他工作的協調能力和領導能力,2003年到2006年之間,他先後擔任了青島廣源發集團平度煉油廠生產廠長、青島廣源發集團平度玻璃有限公司一車間車間主任等職務。
左付堯豐富的閱歷、卓越的管理能力獲得了時任總經理婁顯良「賞識」,2006年9月份婁顯良自主創業,將他「挖」到了榮泰玻璃廠,並任命他負責新公司洗玻璃車間的全面建設工作。在榮泰玻璃,他負責整個公司的核心心臟-原熔部整體工作,他先後參與了公司「玻璃瓶生產推瓶機的研發」、「玻璃瓶防護裝置的研發」等多項大型的研發活動,以及各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研究。他帶領他的團隊成功的將榮泰公司窯爐融化率大大提升,為企業年可增收5000多萬元,同時,他帶領團隊創造性地改造了窯爐的爐體結構以及加料機加料方式,將公司噸玻璃液耗標準煤降低到了150公斤,此外他還帶領團隊申報成功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也正是這種專業精神,讓其先後被榮泰公司和上級單位授予「優秀管理幹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20年被評選為平度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