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網訊】
2月3日,推行了13年的《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認證管理辦法》(簡稱為GAP)被食藥監局取消了,一時間成為開年後中藥行業重大事件。
圖:廣東化州某化桔紅GAP基地
關於取消的原因,業界普遍認為主要是GAP認證體系效果不佳,早已名存實亡,在簡政放權大背景下「壽終正寢」是必然命運。
沒錯,以上原因是取消GAP的出發點之一。但更深層次目的——則是國家想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幹預,充分釋放市場活力,放開企業手腳,真正實現「醫藥產業創新升級」。
管理和創新,是官民之間長期的衝動博弈
對於政府機構特別是食藥監、安監等強力監管部門來說,因「守土護疆」之責,謹小慎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態常居上風。通常希望市場最好不要「逾雷池半步」,少生事端。因而,保守是監管部門的原衝動;而對企業來說,要想發展就必須不斷變革,必須在產品研發、經營模式和市場競爭等方面提檔升級,創新就成為企業的原衝動。
兩種衝動一旦碰撞,吃虧的往往是弱勢一方。
誰是弱勢一方?在中國當前發展階段,當然是市場和企業。在監管部門的種種規章制度、審批手續、準入門檻面前,企業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稍有創新即可能違規甚至違法,面臨打擊。長此以往,監管部門就成為企業的實際「大腦」和發展左右手,又何談「創新升級」?
如何平衡二者關係,極為考驗當前主政者智慧
在全球大健康產業競爭的關鍵時期,醫藥產業創新升級時不我待!如不能充分發揮市場和企業的活力,束手束腳,則必然錯失這一寶貴的發展機遇——這也是為何在國務院新年第一次常務會議上,把醫藥產業創新做為首要議題的原因。
但做為事關民眾生命健康的行業,醫藥產業要鼓勵創新,放任自流肯定不行,關鍵是平衡管理和創新二者關係。哪些環節該管,哪些環節該放?如何管如何防?極為考驗主政者智慧。其中必須把握以下原則:
一是堅持「法無禁止即合法」原則 改變長期以來要求企業必須有法才能舉步的落後思想。例如在「網際網路+」、「雲健康」、醫藥電子商務等領域,肯定不會有現成的管理辦法供企業參考。而應鼓勵先行先試, 「先發展再管理」,否則就有可能「因噎廢食」;
二是堅持大方向正確下的包容原則 對於政策模糊區域,只要企業的出發點和大方向正確,則監管部門不妨多觀察多包容一下,而不是 「寧可錯殺三千也不放過一個」。特別是在中藥領域,藥食難分、藥材與飲片難分,往往是可左可右,是打擊還是放開只在管理者一念之間,更應堅持「大方向正確」原則。例如部分產地初加工戶為保證藥材源頭品質而進行的多種前處理方法,違反了飲片管理規定,是否應該打擊?
三是充分的揮行業自我管理淨化功能 無論從國內行業發展歷史還是國外先進經驗看,政府的管理力量和手段終歸有限,充分發揮合作社、商幫、行業協會等職能,實現行業自我管理和淨化是行業現代化的必經之路。例如歷史上的「四大藥幫」對藥材質量的控制,以及對違規者的處罰等措施都卓有成效;韓國的高麗參公社已經成為「第二政府」,為推動高麗參產業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標準體系和信息化建設,是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抓手
標準和信息化,不但是醫藥行業升級換代的核心鏈條;更可成為監管部門有效管理、科學管理的重要抓手。這也是為何在2月14日國務院常務工作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強調「完善中醫藥標準體系」,「搭建全國藥品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以及「推動「網際網路+」中醫醫療」等舉措的原因。
當然,這種標準體系和信息化建設不能單純依靠政府和科研機構,而應鼓勵社會和市場力量更多參與。例如:取消了GAP審批,中藥材的源頭質量不妨利用行業流通標準、市場化下的追溯體系等來解決。這種標準和服務體系務必以參與各方廣泛認同,並能保證可持續良性運轉為前提。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智慧財產權,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連結或其他方式進行發布;經本網協議授權的轉載或引用,必須註明「來源:中藥材天地網(www.zyctd.com)」。違者本網站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